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回到清朝當王爺

《》章 節目錄 第四章 :出城打獵 文 / 茄子燉肉

    雍正揮了揮手,示意徐士林起來,笑著道:「徐愛卿,朕知道你的文采,雖不說天下第一,但也確是世間罕有,這也是朕讓你去上書房教習皇子的原因之一,朕對你還是頗為信任的。」徐士林聽完雍正的話,練練點頭道:「謝萬歲誇獎,臣自當竭盡全力教導諸位皇子成才,決不辜負萬歲的厚望。」雍正點點頭。

    徐士林回到座位上,輕輕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就聽弘歷站在萬春亭下已經開始作詩。「天降白瑞雪,意詔五穀豐。萬民齊敬仰,萬歲勉勤政。百姓齊歡暢,天意興隆。」一首詩做完,基本上坐在的人們都已經是高聲叫好,其實人人都明白,弘歷將來就應該是皇上,所以才會如此巴結。雍正聽完點點頭,滿臉的微笑道:「看來徐愛卿的功夫沒白下,弘歷的文采比之以前又昇華了不少啊。」

    聽完雍正的話,徐士林趕緊跪倒道:「寶親王等阿哥天資聰慧,頗有萬歲雄風,微臣雖有教導,但各位皇子資質清奇,倒也不費力氣。」雍正點點頭,示意徐士林起來,對另外一個皇子道:「弘晝,弘歷的詩做得不錯,現在輪到你了,想好了嗎?」站在一邊的一位五大三粗的幌子走到萬春亭下,雙膝跪倒道:「皇阿瑪,兒臣一頓,自知沒有四阿哥的詩做得好,皇阿瑪知道,兒臣自小喜愛武藝,所以,兒臣想在皇阿瑪與眾位大臣面前練一趟拳腳以示助興,請皇阿瑪准奏。」

    雍正聽完後周的話,臉色頓時有些不快,但還是點點頭道:「好吧,既如此,那你就練一趟拳腳以示助興。」弘晝點點頭,站起來,抱了抱拳,來了個起手勢,立即就開始練起拳腳。就見他忽快忽慢,拳腳相加,練的是虎虎生威。拳腳上都是掛著風聲,每一拳每一腳都是那麼乾淨利落。絲毫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弘贍站在一邊,嘴角掛著一絲笑容心道:「這又不是在天橋,你耍的什麼拳啊?也怨不得人家雍正皇帝不高興,這可是皇宮的後花園,在場的每個人都是大文豪,你一個莽夫,在這裡賣弄武藝,不讓人笑掉大牙才怪,再說了,在這麼優雅的環境中,你卻擺弄起功夫來,一點都不會附庸風雅。

    雖然弘贍一點都不懂的武術,但還是看的比較認真,雖然心裡有些瞧不起這個弘晝。一趟拳練完了,弘晝氣不長出面不改色。一個收勢站在萬春亭下,就好比一棵樹一樣紋絲不動。雍正帝點點頭,眼神中露出些許讚許道:「不錯,現在你的功夫越來越出眾了,咱們大清自入關以來,武藝上多有鬆懈,八旗子弟中有很多人已經忘了老祖宗是從馬背上奪得的天下,看來要好好整治一番了。」

    雍正說完,看了看八歲的弘贍道:「弘贍還小,暫時就不用像你的兩位哥哥一樣作詩練武了,不過日後一定要跟你兩個哥哥多學習,爭取做一個文武全才的人才行啊。」洪山聽完,撇了撇嘴,從三人中站出來不滿道:「皇阿瑪,兒臣雖不才,但也能背詩,至於作詩,雖然不如四哥弘歷,也不如在場的眾位大臣,但兒臣還是想作一首詩以示娛樂。」

    弘贍的話不卑不亢,挺著自信的小腰板看著雍正。雍正眼中一亮,微笑問道:「怎麼?我兒也會作詩?那就快快吟出來,朕倒想聽聽你的詩詞。」弘贍點點頭,想了想道:「皇阿瑪,兒臣開始了,眾位大臣,二位哥哥,我如果有不足之處還請指教,我弘贍一定虛心接受。」說完,弘贍走了兩步開始作詩。

    「普天皆同慶,幸吾有雍正,糧倉滿,水井清。蠻夷畏,天威濃。天災消,民甚幸。龍威到處盡言晴,萬民暗自慶。幸吾有雍正!」弘贍所做的詩詞並不能算得上是一首詩,充其量是首詞,但就是這首詞,對於雍正來說大為震驚。作為雍正來說,自然是聽得懂弘贍的這首詞,作為下面的那些大臣,比之雍正來說,自然震驚更大,因為據他們所知,弘贍一直病體虛弱,並沒有機會去尚書房讀書,那到底是誰教他的作詩詞的本領呢?

    幾乎所有人都在震驚當中,好一會兒,雍正帝面露笑容道:「好!這首詞做得好,語出驚人,大氣磅礡,不愧是八旗子弟。」弘贍趕緊跪倒道:「多謝皇阿瑪誇獎。」雍正笑著點點頭,從萬春亭上走下來,到了弘贍近前輕輕撫摸著弘贍的頭道:「我兒天資聰穎,傳朕旨意,賞十阿哥弘贍五名太監,五名宮女,明日上書房讀書。」

    弘贍趕緊磕頭謝恩,隨後站起來,退到一旁。永貞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來,今天他非常高興。隨後又道:「今天朕甚是高興,看到我大清國有如此後起之秀,乃是我大清之福,即使朕將來百年之後,也甚是安心了。」雍正說完這句話,眾大臣們呼啦一下全部跪倒道:「萬歲洪福齊天,幾位阿哥又是如此俊傑,大清國甚幸。」

    同樣跪在一邊的弘贍心裡卻道:還洪福齊天,你們以為關皇上稱呼一聲萬歲他就真的能活到一萬歲啊?簡直是笑話,不過學習中文系的弘贍知道,這位雍正大帝,等過了年之後也就沒幾天活頭了,而且據說這雍正皇帝的死還是個迷,因為他是猝死,根本沒什麼徵兆,而且傳說十倍一個叫呂四娘的刺殺,也有傳說是江湖術士給了他點長生不老的丹藥,結果一吃下去就給死翹翹了。不過不管怎麼說,面前這位雍正大帝是活不長久了。

    結束完賽詩會,雍正帝趕回御書房批閱奏章,眾位大臣同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兒宏贍卻被弘歷與弘晝挽留了下來,三人商量著,下雪天正好出宮狩獵。宏贍自大來到這大清國之後,根本就沒機會出宮,這下有寶親王弘歷和碩親王弘晝親自帶著自己出宮去玩,當然高興,於是趕緊點頭答應。

    就這樣,哥三個準備好後,由弘歷牽頭,又帶了幾名侍衛高手,穿著便裝,坐著馬車朝宮外走去。宏贍在前世時就經常來北京,因為自己的姑姑在北京生活,上了大學後就很少來了,不過有時候也來。幾乎北京的所有景致宏贍都逛過。但此時的宏贍卻感覺另有一番景致。

    現代的北京高樓林立,如果不到故宮和圓明園等景區,根本就看不出來這是一座古城。而此時的北京呢?剛出了午門,洪山就感覺到了不同。這裡並沒有人山人海的參觀者,更多的是御林軍,這些御林軍每一個都是彪形大漢,手中拿著明晃晃的的刀槍,一隊隊的巡邏,每個人身上都穿著黃色戰袍,從隊列來看,弘贍清楚,這是真正的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

    走出午門,來到了長安大街,長安大街並沒有弘贍想像中那麼寬闊,只不過是方磚鋪地,最多也就是五十米左右的寬度,哪兒像現在納悶寬闊的大馬路,還有故宮前的大廣場,這些統統沒有,不只是沒有,而且在長安街上基本上看不到太多的行人,即使有,也是一些挑著擔子的老百姓,穿著灰黑色粗布棉襖,急匆匆的走著,路過**時,連抬頭看一眼都不敢。

    正所謂皇宮是三尺禁地,但在弘贍看來,何止是三尺,一隊隊的御林軍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回巡邏,手裡的刀槍閃著寒光,從這條長安街上行走,老百姓們見到,個個遠遠的躲開。每個人臉上都露出驚恐的神色。而宏贍三人坐在馬車上,這馬車被車伕揚鞭抽了一聲崔強的鞭梢後,馬車開始在行人不多的長安大街上奔馳起來。

    隨著距離皇宮越來越遠,行人也逐漸多了起來。見慣了寬闊的柏油路,再看這樣的街道,宏贍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感覺好像自己在電影裡一樣。並不寬闊的路上,兩旁做買做賣的不計其數,馬車也相對慢了下來。透過馬車上的小窗子,宏贍朝外看去,就見兩旁的人們到處都是人流,這些人頭上梳著大辮子,有的戴著帽子,有的則是光著頭,看樣子並不懼怕嚴寒。

    兩邊的商舖人流攢動,有飯店,有藥房,還有很多商舖。商舖上掛著幌子,離老遠就能看到商舖在經營什麼商品。馬車穿過繁華的街道,快要到達城門時,這裡的人流更是多,偶爾還能看到騎馬的。宏贍坐在車上,心裡暗道:不愧是歷史上少有的幾個超級鼎盛的王朝,果然是很繁華。

    馬車出了南門外,又開始在官道上急急奔馳起來。宏贍就感覺渾身上下都快要被顛散架了。還是轎車舒服,這是宏贍此時的想法。大概奔走了兩個多小時,馬車來到了南門外幾十里的山巒之中。弘歷等人讓馬車停下後,幾個人跳下馬車。

    宏贍看到幾名大內侍衛從馬上取下來兩把弓,遞給弘歷與弘晝,兩個人笑了笑,輕輕點了點手裡的弓。弘歷轉過頭對宏贍道:「十弟,你就跟著我們,如果今天咱們獵到了獵物,晚上咱們就可以大吃一通了。」

    宏贍點點頭,但卻有些不滿道:「難道我就不能打獵嗎?」對於打獵這個娛樂,宏贍倒是從來沒有試過。在現代,哪兒有打獵這種娛樂方式呢?都是講究回歸自然,保護各種動物,別說打獵了,就算是你不小心弄死一隻麻雀,被好事的女生抓住把柄的話,也會大肆宣揚,說你是冷血動物。

    弘歷笑著道:「十弟,不是我們不想讓你打獵,而是這弓不是普通的弓,我這把是上次在木蘭圍場狩獵時,皇阿瑪專門上次給我的,這副弓叫金龍鐵胎弓。而弘晝那副弓也是皇阿瑪上次的,名字叫做金蛟通背弓,這兩副弓可以算得上是無價之寶了。」弘贍撇了撇嘴道:「不就是兩幅弓嗎?誰還不會使用嗎?」

    弘歷與弘晝互相看了一眼。兩個人眼中含著笑意。弘晝乾脆將弓遞給弘贍道:「既然你想試試打獵,那你就先將這把弓拉開,如果你能將這弓拉開的話,我今天就借你用一天。」弘贍一聽,心裡笑道:不就是一把弓嗎?可別太小看我了。弘贍也不跟弘晝說什麼,將這副弓接了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