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龍的訴說

《》正文 第四節劉家港 文 / 天堂向左邊

    船出小碼頭之後一路都在近海巡遊。(本章由轉載發佈)目的地也不遠,天氣也很好——陽光明媚。整人大海上四處風帆點點。自隆慶開海之後雖然其他地方依然在實行禁海。但是實際上這種禁海已經越來越流於形式了。雖然現在由於突然出現的倭寇,所以朝庭當中又有嚴禁的聲音傳出。但是這些都不能擋住中國人衝向大海的腳步。

    朝庭裡的大官們爭吵不休,但是現在這沿海地區還沒有出現任何的變化。羅承續拿著一本俞大猷的《正氣堂集》看得精精有味。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羅承續大量的看了俞大猷的兵書。突然發現這個在歷史上名氣沒有戚繼光大的優秀武將居然是一個海戰的天材。在這個時代裡居然就有:「海上之戰無他術,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多船勝寡船,多銃勝寡銃而已。」這樣海戰當中最為樸素的真理。而且他的許多軍事思想都遠超這個時代的武將。如他認為,「防倭以兵船為急」,「攻倭兵技,當以福船破之」。這就是對於海權的最最初步一種認識了。而這種認識在其他的名將身上卻沒有看到,是以羅承續一下子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的驚喜。

    這就是明代人。這就是後世被許多影視裡傳說不重視海權的明代人?

    更讓羅承續感到驚奇的是他給總督的稟帖中不說道:「竊意防倭,調陸兵已盡天下之選,卒未見有奇效。若用陸兵所費之半,而用於海(防),則倭患可以漸息。」

    什麼是人材?這就是人材。上面的話已經可以看出俞大猷對海軍的重視和海軍在海上作戰及沿海地區作戰的價值評估。雖然在後世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在這個時代就是不得了的先進思想了。

    而他還明白海軍除去可以爭奪制海權之外,還可以對陸軍在沿海地區作戰進行支持。並由此引伸出他對於陸軍的思想。按照俞大猷的計劃,要求兵精械利,把原來兩個士兵的軍餉供應一個士兵,以部隊的質量來代替數量。

    這個思想與後世的海軍陸戰隊何其相像。在海邊,這樣優秀的軍隊有著更短的反應時間,能夠依靠船隻的機動力進行大規模的部署,並且以更小的消耗得到更大的戰鬥力。在現在看來這是一種先進的思想。但是可惜的是俞大猷的全局眼光顯然非常的短淺。他的思想放到中國的沿海地區必然是先進的思想,問題他卻認為全國都能夠實行。

    從後世人的眼光來看俞大猷的想法是無法實現的。明代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形變化大,民族眾多。又是農耕國家,國內道路系統落後(當時並不落後,當時全世界都這樣。相對後世當然落後)。所以距離一但過遠兵力投送就極為困難,後勤將成為戰仗當中的惡夢。這也是為什麼漢武帝舉全國之力才出現北伐凶努的壯舉。這樣的情況下指望著少數高素質的軍隊守衛一個這樣巨大而複雜的的國家是不現實的。因為除去後勤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古代問題、情報。因為情報傳遞速度的因為。使得軍隊不能離事發地點過遠,這就使得軍隊得有相當的數量。不然精銳的士兵有了,但是防區過大一樣無防禦。因為等你過去了黃花菜都涼了。萬一碰上明代後那些流寇,沒有巨大的數量哪裡能夠對敵人形成包圍呢?

    也這是羅承續認為俞大猷的不足。

    掩卷而思,羅承續發現俞大猷的建軍思想卻與商會的事實不謀而合。將來商會的淺在敵人都是在一些海陸交接的地區。而商會目前最少的就是人力資源。不可能組建大量軍隊。少而粗能夠快速反應的小軍隊才是商會將來的選擇,所以羅承續覺得自己應當可以從戚繼光的身上學習他練兵的形。而從俞大猷的身上學習他練兵的神。

    ……

    「二公子。二公子!」

    「啊,啊……什麼事」想到激動的地方羅承續突然發現有人叫他。回過頭來一看原來是徐聞達。

    「是聞達啊。何事。」

    「小人見二公子在此發呆,所以叫醒二公子。」這個孩子是羅承續的小學校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也深得羅承續的喜愛。所以平時與羅承續的隔閡比較小,至於其他的孩子都是十分怕羅承續的。其實道不是羅承續很嚴或是很會罵人。而是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壓抑的。雖然羅承續大量使用啟髮式教育,並且時常與這些孩子們開玩笑。但是這都沒有用。

    孩子覺得羅承續與他們根本不是一類人。比起羅承續的外表,他們更覺得羅承續是一個大人(事實也是如此)。加上商會裡羅承續說一不二。時間一長孩子們自然就對羅承續由敬變畏了。

    「呵呵,聞達,此次北上可是要去檢查你工作的成果如何哦。你不擔心?」

    「有何需要擔心的。我乃二公子的弟子,若是工作不行,二公子你這師傅也有責任吧。」

    「強詞奪理。」羅承續笑著刮著他的鼻子:「我倒是問你。你的報告裡只提到曰此地之蘇州府船廠累年來多為國造大型糧船戰船無數。我也未知你有否瞭解其中工匠之水平如何。就匆匆與你過來。你現在說說其中工匠水平如何吧。」

    「二公子這是信不過小人了。那真是讓小人好生的委曲。」徐聞達一聽不高興了。拉著個長臉,都著個嘴吧就欲要走。羅承續一看這傢伙還玩這一招,於是拉住他的手。突然感覺到這手十分的粗糙。拿起來一看,還真是一雙難看的手。上面老繭橫行,傷疤密佈。而就在這隻手邊上的另一隻手卻皮膚白晰、細膩,上面除去虎口之外未有老繭,更別談傷疤。而這隻手卻是自己的。

    「二公子,二公子!」徐聞達覺是羅承續會捉著自己的手仔仔細細的看了半天感到十分的奇怪。他一直都覺得自己的手十分的難看。從小到現在一直都在土裡刨食、撿剩菜剩飯、與各家的狗搏鬥所以手上滿是老繭的傷疤。是以他自跟了羅承續之後的幾個月裡一直都喜歡穿長衫,以遮住自己的手。

    突然羅承續放開了他的手,然後一付鄭重其事的面對著他說道:「聞達,你有一雙好手。勤勞的手!好好的對它,它給你更多。」

    倒是使得徐聞達一時不知所措了。他心裡直抱怨道:二公子今天又抽的什麼風了。

    ……

    出象山,走定海,過嶺港一路都是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其布如同美麗的珍珠一樣的撒在杭州灣與東海之間的海面之上。倭寇氾濫的時代裡這些地方都是他們藏身之所。這些地方離大陸近,易於補給。又方便就近搶掠。如果不是張經、朱執、戚繼光、俞大猷、譚綸、胡宗憲、徐謂等人帶領著士兵捨生忘死的堅苦作戰。又哪裡會有今天這裡如此平靜的海面呢。但是這些英雄們卻沒有一個得到了應有的對待的。

    而最讓羅承續感到哭笑不得的是這一次的倭寇入侵。整個舟山群島周邊除去自己以外的不服勢力都被除去了。原本羅承續之前還操心自己的小船會不會有危險。後來派張達潮與陸戰隊過來調查了一下,周邊居然真被倭寇清除乾淨了。原本浙江等地自嘉靖後就加強了對海上的控制。所以也無法出現太大的勢力。而這次的倭寇又強大。加上數量巨大的漢奸集團。所以自然周邊要麼就成為了漢奸,要麼就被消滅。只是羅承續相信周邊象何飛那樣成為漢奸的人應當是很多的啊。為何也不見了呢?這讓他十分不解。難不成跟成倭子們一起到其他地方發財去了?

    再由北而去,一路經羊山、大小七島就到了長江口了。一路風平浪靜。沿著海邊走一路經過南匯咀、川沙堡到寶山,劉家港就在望了。這個時代的崇明島不大。又被分成了四個島加上長江北岸的大部分地方都還沒有堆極出來,所以這個時代的長江口極寬,如海一般的廣大。難怪當年鄭何會選這個地方當下西洋的出發地了。

    劉家港即後世的江蘇太倉東瀏河鎮。元海運漕糧由此出海。明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下西洋,亦由此出發。嘉靖年間,因倭寇登岸侵掠,設重兵駐守。明末港口淤淺,海運遂衰。可以說劉家港見證了明代航海的輝煌。但是讓羅承續感到悲哀的是後世的劉家港只有娘娘廟一處鄭和時代的遺址了。無比光輝的鄭和時代居然沒有給後人留下太多的憑弔處。正如同這偉大的時代沒有給後世留下太多的實際價值一樣。統治集團內部陰謀分子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將一切的偉大抹殺殆盡。不惜牢牢的綁著中國人們的腿腳,把他們束縛在那罪惡的土地上。就算是在後世依然有戶口與暫住證這樣的東西來阻擋著中國人到其他地方生活,何其悲哀。

    在羅承續的年代裡,人們一提到國外第一感覺就是:開放,自由。對,只是人們都忘記了。當中國人立下不以言殺人,不殺士大夫的標準之後,西方人卻把科學的先驅者們綁在了十字架上,希望能夠將人們的所有的覺醒一把火燒得一乾二淨。那麼曾幾何時東西方之間倒底是誰更開放,誰更自由呢。為何到了我所生活的時代裡卻連國外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了呢?這是誰是錯!

    因為羅承續的船並不是官船或是有市舶司備案的船。所以他們沒有在劉家港的碼頭裡停泊。而是花了點錢在黃姚邊的一個私人小碼頭上停泊。然後一行人走陸路至劉家港。這個時代上海還無影無蹤,更別談十里洋場了。所以後世以上海帶動周邊經濟的情況還沒有影子呢。而上海周邊地區的路在這個時代也並不好走。原本石鎖還想為羅承續叫一部車。但是卻被羅承續給阻止了。一來他不想張揚,二來他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只知享受的人。所以堅決與一眾人等一起走路。而且為了不引人注意,還故意調了一些鍋底灰一類的東西把自己白皙的皮膚給擋住。搞了得灰頭土臉的才滿意的上路了。

    一路上他與徐聞達作小廝打扮。其他人則做樸眾打扮,只有讓石鎖穿個還過得去的長袍做暴發戶狀了。羅承續非常後悔沒有叫李俊或是程得勝得過來,那兩傢伙一穿絲綢就像有錢人。哪像石鎖這二百,穿個普通長袍走路都不像個樣。加上石鎖是個沒主意的人,有點事就看自己,羅承續估計萬一要壞了菜定是壞在這傢伙身上。好在他們也只是去找工匠。羅承續再給他準備了大量的台詞。相信問題也不大。

    花了半個時辰的時間走了不下三十里地,在羅承續精疲力盡的時候他們終於到了婁江(後世瀏河)江邊。一隊人當中大多是練家子,所以身體極好,走這些路沒有什麼反應,而羅承續雖然從四歲就開始習武,卻是除去習武之外沒有太多體力消耗。遠比不得這些傢伙的身體好。就算是除聞達走這些路也不像羅承續這班無用。於是一隊人只好找了一個路邊的小茶棚裡休息休息。於是各人都拿出乾糧來點了些饅頭與茶水吃著。

    羅承續休息了十幾分鐘之後體力慢慢的回復,興致來了走出茶棚望目遠望。這個時代的婁江不像後世那樣泥沙淤塞。此時還是非常大的一條江。

    在劉家港鼎盛時期,生活在太倉的船員就有27800人。此外,還有幾倍於船隊的船夫,以及為舉行盛大祭禮活動而忙碌的差役。在碼頭上走動的,除了駐紮在當地的官兵、軍運漕糧的士兵、本地居民外,最活躍的還屬那些滿懷淘金夢想的人士——做貿易的商賈、隨鄭和來華的藩王、使節和隨員等。據史料記載,明成祖在位22年,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使節來華就有318次,平均每年15次;1423年,出現了17國使節1200人到明朝朝貢的盛況。明成祖為了「以柔懷人」,還允許使者帶私貨來華貿易。為接待海外賓客,太倉還開設了婁江西館、婁江南館。於是,來華使者們回國的第一站——劉家港,成為最為便利的貿易集市。

    而為了交通周邊,這婁江也自然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一條合格的貨運水道。現在雖不復當年之盛景,江面上依然是帆影點點,大小船隻往來其間好不熱鬧。大家吃了點東西之後在劉家鎮對岸過江,然後一路向北。

    這回只走了幾里路就到了後世的第下第一大港——劉家港。沒錯就是天下第一,雖然已不復當年鄭何下西洋之盛景,但是劉家港依然可以稱之為天下第一大港。當年這裡每天有幾千艘船進進出出,就是現在依然是帆桅連天。劉家港以美麗、富饒的太湖平原作為自己的腹地,資源豐富;它聯結著密如蛛網的內河航道,交通發達;由於"三江"變遷,東江淤塞,黃浦江僅存一線,所以劉家港在元明時代成為長江三角洲唯一的良港。周邊地區大船出海都需要走這裡上下貨物。而明代雖然官面禁海,但是實際上官商勾結。許多大船打著朝庭的牌子通商日本、琉球。自鄭何以後雖然劉家港有所破敗。但是這些人依然支持起了劉家港的繁榮。而海貿就是這樣,它不是一個人,一隻船能夠實現的。它必然是一個群體,一種產業鏈才能夠實現。所以自鄭何之後這裡依然千帆競渡,萬舸爭流的影像也就不奇怪了。

    原本過來是找人的,走在路上羅承續就看到了港口邊的壯麗影像,於是自作主張的帶著一眾人來到了港口邊觀看這個時代天下第一港的雄姿。整個港口就是長江出海口上,因此海天一色,為數眾多的木製碼頭,如同一隻隻的手臂一樣伸向遠方的帆牆桅林當上。沿伸不見。

    放眼望去港口邊停泊的大大小小的船隻如同後世的停車場一般,密密匝匝、層層疊疊,又錯落有致、壯麗磅礡。加上這裡的大船極多,又大都有官船的身份,因此那些船隻上都雕龍畫鳳千資百態而沒有雷同,當真是美輪美奐。讓羅承續不得不感歎一下中國工匠們的水平之高。哪像後世便子王朝時期中國船隻已經看不到太多的裝飾物了。可惜羅承續不會做詩,要不然面對如此盛景哪能不做首詩出來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