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第一卷 洛神賦 第46章 無題 文 / 召白

    最後被帶去了上清宮,這時候的上清宮建好還沒有多少年。

    此時的李隆基已經算是很迷信道教了,每年從全國各地召來很多道家大宗來為自己講經解惑,討教長生不老之術。完全不是剛登基的時候想著把道教作為一種工具。在開元當政的這些年間,在全國各地大肆的修建道觀,很多道觀奢華宏偉,完全就是宮殿的規模,有些成片的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山水聖地,道觀遍佈大唐,於是信道教的人也充斥各地。

    而洛陽的上清宮便是最為豪華的一處所在,位於洛陽城北邙山翠雲峰,為一座青磚廟院。上清宮規模宏偉,殿堂巍峨,坐落有很多大殿和平時的居所。翠雲峰雖不高但地勢險峻,山上樹木鬱鬱蔥蔥,蒼翠若雲,故稱「翠雲峰」。

    上清宮所在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特別是天熱的時候,更是消暑的聖地。在不遠處還有一座下清宮,與上清宮遙相呼應。踏足山巔,南望伊洛,洛陽城盡收眼底,待夕陽西下,站在山間遠望天邊,彩霞多多,金雲點綴,洛水映霞光而東流入黃河,著名的「邙山晚眺」便是在這裡了。

    李隆基在洛陽的這些年,很多時候都是在這裡度過,有時候有些被召來洛陽的道教大師也會被安排到上清宮暫居修行,這些天司馬承禎便是居住在這上清宮了。

    馬車在上清宮道觀門前停了下來,有僕人過來牽了馬,李清下車後,早有一個十多歲的道童在等著,過來問過李清,隨後引著李清往上清宮裡面走去。

    過了山門前的石獅石馬,穿過道觀大門,往裡走,過了兩座院落,來到了一座大殿前。李清抬頭看時,上面正書「玄元大殿」,裡面供奉著道家始祖老子,這時候的老子應該叫做玄元皇帝。周邊是很多的壁畫,唐時的吳道子就曾在這裡作壁畫《吳聖圖》和《老子化胡經》。

    老子在李隆基做皇帝期間就被幾次加封廟號,這時候的道教算是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了。

    大殿上沒有人,李清還沒有來得及細看,就被道童領著轉去大殿的後面。大殿後面是一重更大的院落,有配殿廊房,隱隱有聲音從後面傳了出來,聽上去倒是有很多人了。

    到的一間偏殿,那道童讓李清稍待,隨後進去稟報了,不一會兒,李含光從裡面出來,看到李清說道……

    「二郎隨我來,師父在裡面已經等候多時了。」

    進到殿中,其實裡面已經有不少人在那裡圍坐閒聊。李清仔細看時,除了中間坐著的司馬承禎、還有幾十人都看了過來。其中倒是有李清認識的張九齡,另外還有坐在司馬承禎邊上的一位五十歲上下的人,長的面目威嚴,面皮白淨少須,濃眉闊目,一身鮮黃色圓領長袍,腰繫一代白玉錦帶,坐在正中間的軟榻上。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和尚,一大一下;另外在旁邊坐著的還有幾位身穿道袍的人,其中竟然還有一位女道士,剩下的數人便是平常打扮,看來是些有身份的人了,李清心裡道。

    李含光引著李清上前拜見司馬承禎。

    李清看到殿中這十數人目光,並沒有什麼不自在的樣子,施施然上前與司馬承禎行了禮,隨後與張九齡打了招呼。張九齡笑著回應了,倒是沒有說話。

    「想來這就是道隱兄的弟子了?」中間那人說道。

    「是。之前在上元夜被貧道遇見,見他聰明沉穩、心性頗佳,倒是讓貧道很是喜歡。這幾日在南市巧遇,算是有緣,於是動了收徒的心思。」司馬承禎說道。

    「哦,這孩子我倒是認識的?」那人笑著說道。

    「不正是這些日子裡盛名洛陽的神童麼。」

    「正是。貧道也是這幾日才知道的。哈哈,看來貧道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司馬承禎笑道。

    「可曾有什麼新詩?」中間的那人問道。

    李清看了看中間的那人,會是誰呢?能坐在中間讓讓司馬承禎和張九齡在邊上陪著的,難不成是李姓王侯,不會是李隆基吧。李清倒是沒有見到過李隆基過。

    「這些日子忙著讀書,不曾有什麼新詩出來。」李清輕聲說道,態度卻是平和,就算是李隆基也必要有什麼諂媚的表現啊。

    「二郎快見過聖上。哈哈,之前聖上想召見與你,倒是這時候遇上了。」張九齡在邊上說道。

    李清忙上前揖手彎腰行了大禮,既然知道是李隆基,還是要有必要的禮法的。

    李隆基笑著止住了李清……

    「這裡並非朝堂之上,不用拘禮。倒是人人都想在朕面前表現他們的才華,以便得到朕的賞識。沒想到你卻乾脆的很。」

    「實在是沒有什麼詩作,並非想欺瞞聖上。」李清說道,心裡卻是嘀咕,李白倒是想著在你面前表現,但是得不到重用啊。

    「朕這些年問道於道隱大師,算的上半個道門弟子。以後你入道隱大師名下,與朕算起來倒是又是有師兄弟的情分了。」李隆基笑著說道。

    「聖上,貧道當不得這種讚譽。」司馬承禎忙起身說道。

    「聖上為當今天下的聖人,亦是天下道門之聖人,清哪裡敢做此想。」李清也在邊上連忙說道。

    這句話李隆基可以隨便說,聽的人也就隨便聽聽就好,如果真有人當真的話要估計離人頭落地的時候就不遠了。李隆基這一生不管親疏,死在他手下的人不知凡幾。司馬承禎哪裡敢當得李隆基這麼說,李清更加明白李隆基的所作所為。

    「哈哈。」李隆基哈哈大笑,李清的話也算的上是吹捧了,邊上的人都附和著恭維。

    隨後的時間中大約算的上是一個比較隨意的聚會了。其實也不是特意專門請李清與大家相見的,司馬承禎這時候不過是想著讓李清認識一下這些人,算的上是正式的一次見面,告知大家自己有收了一名弟子。

    李清心裡大約有些明白,歷史上的司馬承禎算起來大約沒有多長的時間了,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上關門弟子了。如果算是司馬承禎最後的關門弟子的話,那麼司馬承禎大約會盡一切自己的努力為弟子爭取一份在這大唐上流的社會中生存的資本了。

    道教雖盛,但是皇權依舊強大,在唐朝更是這樣,道教的興盛可以說是李氏皇族的一手扶持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廟堂之外,道門之中,需要與道門的諸宗交好,同時得到諸位前賢的提點;在廟堂之上少不得與張九齡等大臣交往博取資本,更何況今日李隆基微服而至,更是巧緣了。唐朝也是有很多道、釋兩家的人出入朝堂,為官為相的。

    閒聊期間,眾人說些市井故事,古今往事,李清在邊上應對得體,眾人心中頗以為奇的。其實作為後世的人,更何況是研究唐史的歷史學教授,李清在見識或者說是思想上面都要比現在的這些人占的更高、看的更遠些,缺乏的只是對這個社會具體細節的瞭解了。因此對於席間所說的很多事情童謠有著不同於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觀點,偶爾說上幾句,倒也讓其他人深思一番,頗以為然。

    司馬承禎在邊上看著,心中更是驚喜。

    從上清宮回來的時候,家裡人都在,大約是知道李清就要離開家前去王屋了,氣氛有些微的憂傷,但控制的很好。老太太也是笑著囑咐幾句,花解語在邊上傷心不已。

    但總之,一個新的開始即將來臨,李清是頗為期待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