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洛神賦 第54章 品茶(下) 文 / 召白
泡茶的地點選在了清虛觀後面的一處涼亭之上,依舊在清虛觀內,但是地勢相對高一些,可以看到流動的山泉、道觀不遠的龍潭。有清風吹來,清爽怡人,天氣倒是不算熱。
其實李清提議在這裡泡茶未嘗沒有這方面的考慮。在觀中的話相對悶熱,如果再喝熱茶,自己泡茶的效果就顯現不出來,改在清風送爽的涼亭,如果靜心品茶的話效果就更加顯著一些,這大約算是心理上的一種暗示了。
七巧小心翼翼的端出來一套青瓷的茶具,一茶壺、四個小小的茶甌,也就是茶碗了,跟後世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接著又拿出很多工具來,有竹夾、紙囊、羅合、水方、瓢竹、盂、都籃、方巾等等二十幾種,一部分是竹子製作的器皿,一些卻是金銀器。倒是讓李清大開眼界。
李清打開其中的一個小小的罐子,揭開來裡面是細細的白色的粉末,嗯,應該是鹽,李清暗道,很多時候煮茶會在裡面放些鹽作為調味品的。李清示意把這些拿下去,七巧疑惑的看了看李清,隨後撤掉了。除此之外還有煮茶用的各種配料,李清也一併讓人撤了下去。
李清的舉動讓在場的人感覺十分驚訝,不知道沒有這些東西又如何能煮出好茶來。難道僅僅靠茶葉就可以了?
玉真公主頗為疑惑的問道……
「二郎煮茶真的不需要這些東西嗎?」
「不用,我並不是要煮茶。」李清搖了搖頭。
玉真公主是頗為驚訝的,在她的印象中,喫茶都是有很多的配料在內,之前從來沒有見過誰僅泡茶葉喝的。直接用水煮出來的茶葉能喝嗎?更何況李清還說自己不是煮茶。而在邊上陪著的四娘和七巧就覺得是有些胡鬧了,李清剛才的表現看上去完全是一個對煮茶什麼都不懂的人,公主竟然會允許李清這樣胡鬧,倒是可惜了作為貢茶的蒙頂石花了。
涼亭中間放置著一個矮的案幾,李清在案幾前跪坐了。玉真公主和其他幾人在邊上就坐,想看李清是怎樣一個泡茶的方法。
李清拿起那套茶具看了一眼,這是一套青瓷,唐朝這時候的瓷器已經發展的比較先進,越窯的青瓷以「青瓷如玉」著稱,釉色青翠,潔淨素雅,釉光瑩潤,色澤艷麗。青翠色的瓷器配合綠茶最為適宜。瓷青則益茶,反過來,茶色使青瓷茶器愈發深沉含蓄,茶與器相得益彰。看來玉真公主對喫茶還有很有講究的。李清問道……
「越窯的青瓷?」
玉真公主點點頭,好奇的問道……
「二郎連瓷器也都瞭解的麼?」
「不同的茶要配合不同的茶具,所以略微瞭解一些。這青瓷配綠茶最是合適不過了。」
玉真公主命人焚了香,大約還是把這看成了一個正式的儀式了。
唐朝人喫茶的時候確實有很多的講究,文人書生喝茶還要淨手、焚香,在道門和佛門之中更是有一套標準的禮儀在內的。同樣作為皇家的玉真公主在這方面同樣如此,把喝茶當成了一項很重要的生活方式。
李清淨了手,拿過來方才四娘拿出的那個方團形狀的茶仔細的看了看,手中的蒙頂石花色澤青翠,緊致細嫩,全部是一芽一葉,葉芽整齊,手感光滑,是已經烘焙好的極品茶葉,茶葉的烘焙手法十分專業,跟後世的手法差不了多少。
李清把茶葉湊到鼻子前面問了問,一股清幽的茶香撲鼻而至,給人一種飄然清爽的感覺。茶倒是好茶,只是與後世的茶葉的炒的方法有些不同,如果直接沖泡的話還是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李清深吸一口氣,平緩一下自己有些緊張或者說激動的心情,隨即把青瓷的茶壺、茶碗放置在面前的案几上,問道……
「這裡有什麼樣的水?」
「山泉水、井水、湖水。還有昨天從瀑布那裡取回來的水。」四娘說道。
「就昨天取回來的水好了。」李清說道。
隨後有人去取了水。李清命人把水直接拿去燒開。
「二郎對水有什麼要求嗎?」玉真公主問答。其實這時候的煮茶對水的要求已經很高了,不同的水煮出來的茶味道肯定不一樣。
「水為茶之母。泡茶用的水有很多講究,一般來說,山泉水為上、江河水為中、井水為下。泡茶的水講究『輕、清、活、甘、柔』,山泉水一般為軟水,最為適合泡茶。……」
李清一邊說,一邊把方團的蒙頂茶碾開來,放置在邊上的紙囊上。一葉一芽的茶葉根根錯開,大小幾乎完全相同,均勻的放置在白色紙囊中的石花嫩綠明亮,觀之就令人神往。
在玉真公主的眼中,此時的李清侃侃而談,談吐大方,看上去穩重而又溫文爾雅,得體的青色道袍穿在身上,一手搗茶,一手輕撫袍袖,神定氣閒,望之清新俊逸。
在李清的要求下,水至三沸,被七巧小心的用水壺端了上來。燒水的方法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
李清小心接過,用滾燙的熱水燙了茶壺,有把茶壺中的水倒進茶碗,一一燙過。李清用手摸了摸燙過的茶壺,有些熱,水溫這時候幾近一百度,太燙了,嫩綠的蒙頂茶不能用這麼熱的水。
李清把水放置在邊上,等了約半盞茶的功夫,倒出來一點試了試,溫度降到了**十度是樣子,其實這時候只能靠感覺,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數值了。
玉真與周圍眾人一直看著李清的動作,沒有人說話,不管對李清的方法有何疑問,但在泡茶的過程中眾人依舊把這作為一個很莊重的事情。
接著取過茶葉,依據茶壺大小放了適當的用量在裡面,隨後拿過水壺把熱水直接注入到茶壺裡面。沸水入壺,裡面的茶葉隨水翻滾,葉芽開始展開來,茶色慢慢顯現出來。隨後蓋了蓋兒,李清拿起茶壺,把茶水倒入茶碗裡。這時候的茶色已經起來了,淺綠色的茶水在青瓷的茶碗中顯得瑩潤碧透。
李清看時,茶碗中的茶水顏色尚淺,有些少許的泡沫,其中還有微小的茶葉沫混在其中。李清拿起茶碗直接把茶水倒掉了,頭泡的茶水是不能喝的。
李清高舉水壺,把沸水重新倒進茶壺,用了大約十餘息的時間,這時候蒙頂茶的清香開始溢了出來。亭中清風飄過,香氣四溢,送至眾人鼻前,頗為清爽。李清慢慢把茶壺注滿,上面已經漂浮出些許白色的泡沫,隨後用壺蓋把這些泡沫刮了去,蓋了蓋兒,把茶水倒入茶碗,這次的茶水顏色更加翠綠了。
如是再三。李清邊泡邊說……
「師父教導我們,道門講究清靜、無為,追求自然之道。飲茶同樣如此,清淨、恬淡、自由、自然。茶本長在雲霧之間、崇山峻嶺之巔,秉受自然之甘露恩澤、享盡群山之鍾靈神秀,無異於瓊漿玉露。
「喝茶喝的自然是茶之原味,現在很多人都把諸多食料放置其中,這樣煮出來的茶已經失了本色了。
「茶之妙用,提神養心,頗為符合我道門修行之道。等下公主嘗嘗這些茶。」
李清侃侃而談,手中動作不斷,猶如行雲流水、清晰有序,倒是讓看的人收其了輕視之心。
李清把之前三泡的茶水倒去。隨後把沸水旋轉注入茶壺中,大約三分之一時停了數息,接著注滿了茶壺。這時候的水溫大約在八十度左右,是最為適宜的時候。壺中的茶水顏色已經完全出來了,頂級蒙頂石花特有的茶香濃郁清香,還沒有開始嘗,已經讓人躍躍欲試了。
李清蓋了壺蓋,如之前輕輕把沸水沿茶壺四周澆注。過了數十息的時間。李清拿起茶壺,把茶水沿碗邊一一倒入茶碗之中,蓋了碗蓋,輕輕推至玉真公主面前,說道……
「除了洗杯、溫杯、洗茶、落茶、沖茶等,剩下的就是看茶和品茶了。請公主品評。」
玉真公主從剛才的凝視中緩過神來,疑惑的問道……
「就這些?」
「越簡單越得飲茶之味。」
玉真公主端起眼前的茶碗,掀開碗蓋,輕霧氤氳,一股馥郁的茶香飄散開來,直入肺腑。仔細看時,青翠的瓷碗盛著碧綠的茶水,渾然一色,茶水色澤綠潤、碧綠瑩然,看上去猶如溫潤的美玉般清爽透亮。此前玉真公主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茶水了,簡單至極又感覺豐富至極。
拿在手中的茶碗微微溫熱,並不燙手,玉真公主將茶水送入鼻端聞香;接著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舉杯傾少許茶湯入口,含茶水於舌尖迴旋細品,有甘甜纏繞舌尖,隨後入喉至腹,但覺鼻口生香、渾身通透。
從遠處望過來,這綠樹掩映的涼亭簷角高聳,清風過涼亭,拂過亭中幾人的面頰,掃去幾絲熱意。亭中端坐一個儀態萬種的女道和一個清新俊逸的道童,邊上是幾個服侍的丫鬟、僕人,場中明淨案幾、几上放置著些許精美青瑩的瓷器,幾人說著話,間或微笑著閒聊,清山秀水,山泉亭榭,幽靜閒適的味道這一刻瀰散開來。
這時候的玉真公主對李清算是有著另眼的看待了,心中暗想,小小年紀對於茶藝竟然有此鑽研,真是難得,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的驚喜沒有發現。
邊上的四娘和七巧早就沒有什麼話語說了,看著閒坐的李清心中微震,好像眼前的已經不是六歲的孩童,而是道行很深的師叔了。
「這就是茶的味道麼?確實跟之前的方法不一樣,這茶品起來清新許多,遠比之前那些茶水讓人回味了。」玉真過了半天說道。
「在這熱天喝些這樣的茶水也算解暑。如果喜歡其他味道,倒是可以放些茉莉花、蘭花、掛花、菊花等,算作花茶。另外還有一種涼茶,最為解暑,不過條件不允許,倒是現在沒有辦法做出來。」李清說道。
其實,李清泡的茶應該沒有玉真公主所品嚐出的全部意味了。一來是所選的環境幽靜,給人一種心清悠然的感覺;二來,玉真公主對於茶之一道還是作為一種莊重的事情來看待,對於李清新的泡茶方法本身就帶有一種欽佩的心思在裡面;三來,剛才李清在泡茶的時候說的話也給人很大的暗示在裡面,這算的心理攻勢的一種。
正源於此,李清這並不成熟的茶藝在玉真眼中確實驚人了。
「師父收你為徒也是因為你的茶藝麼?」玉真公主問道。
「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師父應該不知道我會泡茶的。」李清笑道。
「哦?」玉真公主的好奇心更重了。
「公主且慢品這茶,以後我倒是可以把這些教給服侍公主的人。這幾日,玄靜師兄即將回山,到時候怕是要考驗我的課業。清就先去告辭了。」李清起身說道。
玉真公主點點頭,說了請李清有時間過來的話,隨後命人送李清出觀。
待李清走後,玉真公主問身邊的四娘說道……
「剛才的步驟看清楚了麼?」
四娘點點頭,隨後跪坐在李清原來的位置,燒了水按照李清的方法重新沖泡了一遍,端到玉真公主面前。玉真公主接過拼了一口,隨即搖搖頭道……
「味道不對,看來簡單的手法中間也有很多的精髓所在。」
「公主,味道真的有很大差別嗎?」四娘問。
「自己喝。」玉真公主讓四娘把剩餘的一杯喝了,四娘的眼神才變得鄭重起來。
「茶藝、茶藝,師弟自創新法,近乎於道了。」玉真公主道。
此時的李清在為李含光考察自己的課業而發愁的時候,李含光已經回轉,這時候回到了河南道崇山附近的一個小鎮上。
李含光從茅山回來,一路疾行,往王屋山趕去,這一日到嵩山腳下的一個小鎮歇息,命酒博士上了飯菜,打算暫作歇息。
這是嵩山腳下的一個小鎮,很是繁華,鎮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忙碌奔波,偶爾會看到修道的人和出家的和尚。這時候的嵩山有著道觀和寺廟,道、佛兩家在這裡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李含光正就餐時,從店外進來一個和尚,肩上扛著一個兩三歲的孩童,那孩童也是光頭,看來是個小和尚了。
大和尚找了一個空位坐下,放下肩頭的小和尚,對著上前的博士說道……
「來些素菜,老衲急著趕路。」
「大師喝點什麼?」酒博士問。
「清水好了。」
這時候被放在邊上小和尚說道……
「我、我想吃、喫茶。」原來還是個口吃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