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回唐

《》第二卷 長安頌 第193章 太陽照常升起 文 / 召白

    朝堂之上的動靜和三司衙門之間的動作對長安城的百姓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每天太陽照常升起,人們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從西域等地過來的胡商依然不停地向長安進發,收穫了滿滿地數不盡的財富,這些胡人開始離開京城返回家鄉,希望下次能早些再來長安。每一個人幾乎都是笑容滿面,笑意盎然,就算那些沒有賺到什麼財富的人也為能一飽長安這座雄城的偉岸而欣喜不已。

    然而,常年居住在長安的胡人這些天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欣喜之處。

    這些胡人多半信奉景教,每隔幾日都會去位於長安城北義寧坊的教堂祈禱懺悔,然而最近幾日這座長安最大的胡寺卻被京兆府給封掉了,所有信教之人一律禁止入內。

    傳出來的消息說教中有人參與大唐的朝政爭鬥,這次受到牽連,被下令把教堂給查封了,就連大主教阿羅含法王也被迫去了宮中向聖上說明緣由。阿羅含法王回來之後就一直待在教堂之中再也沒有露面,景教之中出面主持的是景淨主教。

    傳聞的真實性不得而知,然而整個長安的胡人確實變得有些人心惶惶的。自然更多的人是在看熱鬧,前些日因為胡寺禁止非信教的人們進入而引起的民憤開始幸災樂禍起來,義寧坊中的不少酒肆裡面,人們也在議論著這個異常之舉:

    「哈哈,定是前些日因為有人去縣衙告狀,所以京兆府才查封了這個寺院,也不想想,這裡是大唐長安,是一個小小的胡寺可以為所欲之處嗎。」

    義寧坊中離波斯寺不遠的一家酒肆裡面,有人神采飛揚地談論著先前的事情。

    「聽說還抓了人,要不是阿羅含法王出面,估計這胡教眾人都會被帶去京兆府,也不知道這些胡人有多硬氣,能不能撐過京兆府的大刑。」

    旁邊有人搖頭歎道。

    「一群膽小之輩,你看大街之上,這些胡人哪個敢趾高氣昂的?還想承受住京兆府的大刑,說不定光聽到就已經嚇得癱軟在地上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酒肆之中哄堂大笑,人們都在胡亂猜測著,酒肆之中沽酒的胡娘尷尬地忍受著肆意的嘲弄。

    「哼,不知道就不要亂說,胡寺被封跟告狀有什麼關係。」

    也有人邊喝酒,便冷眼旁觀這些大笑的人,嘴角露出明顯的嘲弄之意。

    「難不成還有什麼隱情?包兄消息最為靈通,給兄弟透露一二。」

    邊上一人看著這人,討好的過來一起坐,拱手笑著說道。

    「那是,義寧坊,啊不,長安城中有誰有我『包打聽』消息靈通。」

    包打聽仰了下頭,打了個酒嗝,得意地說道。

    「那是,那是。」

    旁邊的人坐在包打聽身邊,說道,

    「包兄說來聽聽,這些胡人難道招惹了長安城不該招惹的人麼?」

    「招惹大了,弄不好就是抄家滅門之禍啊。」

    包打聽緩緩說道。

    聽到有這種事情,旁邊的人雙眼大亮,來了興致:

    「難道是招惹了長安城之中那家勳貴?」

    包打聽看了一眼身旁的人,沒有說話。

    「不會是那個王府吧。要說得罪一些公侯之類的勳貴,那阿羅含是聖上親封的法王,這些公侯應該會給他一些面子。難道真是長安城中的哪位王爺?」

    包打聽接著搖頭,手拿筷子往上指了指,依舊沒有說話。

    「不可能是太子殿下吧?」有人小聲的說道,

    「我好像前兩日在義寧坊見過太子的車駕。」

    包打聽放下手中的酒杯,微微俯身說道:

    「聽說這景教之中有人想要挑撥佛、道兩門的關係,被太子察覺,所以太子才讓人封了胡寺,嚴查一些跟此事有關的人和物,你們沒有看到麼?就連刑部和大理寺都有人過來搜查呢。」

    「哼,一個外來的胡教也想著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幸好被太子殿下發現及時,被封真是活該!」

    有人憤憤地說道。

    「不對啊,不是說景教之中也有人扶持太子殿下,跟東宮關係不錯嗎,為何這胡寺還是會被封掉?」

    也有人疑惑的問道。

    東宮官員之中確實有著胡人,之前李清見過的伊斯就是在東宮任職。

    「哼,你懂什麼?那阿羅含還是聖上親封的法王呢,這說封不還是封了。近些年長安城中胡人眾多,聖上總要找一個人出來管理管理這些胡人。東宮裡面有一兩個胡人做官不過是太子殿下安撫這些胡人的手段罷了。難不成還真把這些胡人當成回事兒?」

    「這倒也是。我大唐人才濟濟,聖上門下群賢畢至,哪裡用得到這些胡人。」

    「喝酒喝酒,這些敗興之事說它作甚,還是想著好好過這樣的太平日子吧。家中老太太還整天吃齋念佛,保佑一家人平安呢。」

    「我家老祖正在終南山尋仙問道呢。」

    話題轉移,酒肆之中的人們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似乎根本就沒有把景教胡寺發生的事情放在心上。

    坐在酒肆角落的一個少年聽了這些議論,笑著搖搖頭,站起身來,往外走去,隨從的另外一個人趕忙付了帳跟了出去。

    崑崙追上出門的李清,問道:

    「小郎君,長安城中好像有不少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長安城這麼多人,太子殿下和三司又沒有刻意隱瞞,被有心人打聽出來也有可能。」

    李清和崑崙過來義寧坊同樣是為了景教之事。

    就在那日早朝過後,太子殿下去了岐王府,會同三司共同查抄了岐王府邸。而京兆府這裡依然在對武同、武十一郎和蔡溫進行審訊。

    在吉溫的刑訊手段之下,那武同和武十一郎並沒有堅持多久,最終原原本本的把李清遇刺案件的前後給供了出來,而之後武國候指使武同對武大、武二和楊二的滅口真相也被武管家說了出來。

    吉溫把事情的結果告訴李清,李清點點頭,沒有說什麼,接著問吉溫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

    「審訊蔡溫的結果怎麼樣了?」

    「果然如李少卿所料,下官在審問蔡溫跟景教之間關係的時候,那蔡溫透露在三月末,岐王讓他暗示阿羅含,要景教派人把佛教即將供奉的佛骨舍利給盜出來。」

    「哦,蔡溫交代為什麼這麼做了嗎?」李清問道。

    「沒有,具體的蔡溫也不是太瞭解。不過蔡溫還交代了,阿羅含曾派人請求岐王救蘇富揚氏。」

    李清點了點頭:

    「怕是那蘇五還以為蘇富揚氏能夠出獄是自己的功勞呢。」

    蘇五被景教中人吩咐托人救助蘇富揚氏,沒有想到的是岐王之所以出手救下蘇富揚氏根本就跟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一個商人又如何會入了岐王的法眼,要不是阿羅含出面,估計那岐王也不會為了一個胡女而費這份周折。

    景教這些年在大唐快速發展,除了李隆基等大唐上層的支持之外,更多的是跟強盛的佛、道兩門之間保持了一種比較和諧的關係,不曾跟道、佛兩門有任何衝突。

    按道理來說,雖然挑起道、佛兩門的爭端對景教是有好處的,然而這需要冒很大的風險,景教中人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旦事情敗露,面臨的會是道、佛兩門強烈的報復。

    這次佛骨舍利的被盜若真是景教安排的話,那定然是跟岐王之間有著什麼交換條件了,岐王救助蘇富揚氏也許就是其中一個。

    李清暗中想了下,看著吉溫笑著問道:

    「你說,岐王為什麼會讓景教去偷那枚佛骨,對岐王又有什麼好處呢?」

    「下官不敢亂猜。」

    吉溫忙躬身說道。

    「呵呵,這裡只有我們兩人,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這……」吉溫猶豫了下,低聲說道:

    「這件事情應該跟壽王和太子之間有關係。」

    李清挑了下眉毛,接著問道:

    「你是說有可能牽扯到太子和壽王之間的爭鬥?」

    「是。」

    這些年,太子李亨穩坐東宮,因為儲君的身份,除了不少的官員支持,道、佛兩門之中也有很多人是支持太子的。

    在這時候的大唐,道、佛兩門的勢力強大,信徒眾多,有些道士和僧人遊走官場,出謀劃策,甚至於很多官員也都信道信佛。更何況,道、佛兩門積累深厚,同樣有著很龐大的財富支撐,這對太子李亨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助力。

    而壽王因為身份地位的尷尬,在道、佛兩門之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

    如果能夠通過一枚小小的佛骨而挑起道、佛兩家的爭鬥,從而消耗東宮的實力,壽王也有可能會這樣做。

    沒想到京城之中還有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自己一開始想著查景教,不過是為了給李含光和道門爭一個清白,簡單的目的卻引出這些複雜的事情倒是有些出乎李清意料的。

    李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

    「把蔡溫交給太子他們審理好了,也把你審問到的一起給他們。這些事情不用我們操心。」

    作為大理寺少卿的李清雖然在太子李亨面前要求「饒」過自己,然而大理寺這次畢竟也在其中,更何況還有李清遇刺的案件,李清哪裡會真個不理這些事情,這次過來義寧坊就是去往景教教堂那裡搜查,看被盜的佛骨舍利是不是在教堂之中。

    事情並沒有什麼進展,大理寺在胡寺裡面大肆搜查,沒有發現佛骨,也沒有其他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李清出來在義寧坊的酒肆暫歇,聽到的同樣是有關這些事情的議論。

    走在義寧坊的大街上,崑崙看著李清,悄聲問道:

    「小郎君,接下來怎麼辦?那佛骨應該是不在這裡。」

    李清扭頭問崑崙道:「如果你是那個盜舍利的人,你會怎麼處理那枚舍利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