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青山迷影 第129章 龍樓寶殿 文 / 宋前
更新時間:2013-01-16
一群人就這樣對視了半天,並且很有些火藥味瀰漫在裡面,良久,我看這樣也不是辦法,不管是什麼原因,人家既然執意不說,我們也不好強求,畢竟現在不能傷了和氣,並且不管怎麼說,人家剛才對我們有著救命之恩這是個事實。
我招呼大家:「好了,沒有就沒有吧,麻煩五月繼續帶路吧。」
五月也沒再說什麼,轉身就朝前走去,我們隨後跟了上上去。
一邊走孫貓子一邊湊到了我身邊來,低聲跟我說道:「這小哥肯定有問題,我們得防著點,像剛才秦老四說的,或者我們被救了,只是有人希望我們死在特殊的地方而已。」
我點了點頭,示意我心裡有數,不過現在看來也只能跟著他走了,這裡面就兩條路,既然二叔不在右邊,那麼必然是在左邊了,一切事情都先不去管,我們只要注意安全,見到了二叔再說。
這時,胖子也過來提醒我,說這個五月不能完全值得信任,讓我們都機靈著點。我們也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這個地方總是給我一種奇怪的感覺,說實話,從我們進來到現在為止,所見到的這個巨大的地下設施,似乎根本就不是一個墓,倒更像是一個陵。
平常我們總說陵墓陵墓,其實這並不是一回事,而是兩個組合在一起的詞語,陵通常指的是地上建築,用來進行一些祭祀或者死者入殮的活動,墓則是用來安放死者屍體的地下玄宮,有的陵和墓是在一起的,有的則是分開很遠,幾千里的都有。
可是從這裡的佈局和建造情況來看,我們絲毫看不出一點關於墓葬的訊息,當然也有可能我們還沒有走到正地方,不過如果這麼說來,那這裡的規模可就讓人無法估計了。
或者說,如果我們所處的地方是陵的話,那麼真正的墓應該還在正下方,不知道這條路是通向哪裡的,可能墓的入口就在前方。
走著走著,在前面帶路的五月突然停了下來,我們緊走幾步,到他跟前的時候,未等說話,就見他拿著手電朝前方照了照,輕聲說了一句:「到了。」
我們同時向前望去,見前面幾米的地方,兩側的冰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仍然是我們之前看到的那些黑色巨石,看到這個,我心裡不禁咯登一下,這種巨石不知道是什麼材質,不過在右側那個祭祀用的墓室裡面,我們已經見識過了,用強烈的白光照射,就會變的透明,然後裡面就會爬出大量的腐屍。
我們小心翼翼的向前走了幾步,到了由黑色巨石組成的墓道裡,這裡果然如五月所說,這裡有幾道奇怪的門,分別位於墓道的兩側,具體來說還是六道門,一側三個,這也是意味著六道輪迴的意思。
胖子伸出手朝著其中一道石門上推了推,石門紋絲不動,看起來也是十分厚重,似乎是從裡面封死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建造在這個地方,胖子推了幾下沒什麼效果,回頭看向我,似乎是想問我要不要進去看看。
我看了看五月,他沒任何表示,姜洋他們則是著急找到二叔,進到真正的地宮中去,對這種地方沒什麼興趣。
我本身也對這種黑色巨石存在著一定的恐懼,萬一門後也是那種祭祀用的墓室,浪費時間不說,還會有危險,於是想了想也贊成繼續前進。
其他幾個人則沒什麼意見,五月見我們商量完了,說了句小心點,他之前就走到這裡,後面是什麼情況就完全不知道了。
然後繼續朝前走,走了沒多遠,墓道突然結束了,前面一下變的異常開闊起來,四周什麼阻礙的都沒有了,就連上面用手電都照不到邊緣,如果能看到星光的話,那就表明是完全來到野外了。
可是現在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從我們前後行進的方向和距離來看,這裡似乎已經到達了可可西裡山的腹地,可是山腹中竟然會存在如此巨大的空洞地帶,我們很難想像古人是如何找到這裡的,因為這麼大的工程,幾乎要把一座山體完全掏空,無論在哪個時代,用人力都是無法完成的,且不說那個年代沒有挖掘機等大型器械,就算是有也弄不進來啊。
在我們在正前方,一片粘稠的漆黑中,有一條十餘米寬的塹溝,橫貫左右攔截著去路,往下看去深不見底,溝的中央架著一座可以十人並行的漢白玉十三孔橋,一直延伸到對岸。
橋的正中央樹立著一座三米高的石碑,下面壓著一個巨大的贔屭,上面密密麻麻的寫的全都是字,我們這邊的孫貓子和姜洋隊伍裡的古文字專家看了老半天,也沒看懂一個字,我發現這次行動帶著古文字專家真的是一個失誤,從開始到現在,也就認出了那麼有限的幾個字,還不如不帶著他們了。
可是即便是看不懂,這兩個人也撅著屁股看的津津有味,我覺得有些著急了,從重量上看,光是石碑下面的那個巨大的贔屭似乎就重達千斤,再加上這麼座大石碑和我們十幾個人,要是這拱橋突然塌了可就不好辦了,就催促著他倆要是看不明白就別丟人現眼了,趕緊往前走吧。
孫貓子對著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確實看不懂,這東西上面的字估計完全是秦以前的,跟之後的篆字以及衍生出來的字體完全不同,甚至哪個年代的都毫無頭緒,應該不是中原文化,或者是年代太過久遠了,上古的也說不定。
不過這個石碑的位置卻有些奇怪了,這東西的樣式看起來應該是塊界碑,顧名思義,就是劃分地界來用的,是一個分割點,表示前面的地界和後面的不是一個地方了,可是這東西通常都是立在橋邊的,這位於橋的正中央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胖子聽了嗤笑道:「你們這些專家學者就他娘的死心眼,人家當初劃分界限的時候就畫到這塹溝的中央還不行嗎,界碑當然就立在橋的中央了,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姜洋他們隊伍裡的人似乎對這胖子頗為忌憚,因此那個專家也沒出言辯解,不過孫貓子可就不樂意了,在古文字方面剛現了眼,好不容易說出點可以賣弄的東西,這又被人駁回了,心裡不爽,擼起袖子就要和胖子辯論一番。
我在這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地方實在呆的難受,提心吊膽的怕橋塌了,趕緊阻止了他們廢話,帶著人就往對面走。
這一下了橋,眼前的景象可把我們看的熱血沸騰的,前面是一座氣勢恢宏的皇陵寶殿,看樣子我們是終於走對了地方,這地方安葬的正主應該就躺在這寶殿後面的地宮裡。
眾人一掃之前的頹廢氣息,都激動的打量著這氣勢恢宏的大殿。
大殿正前方向下延伸的一排漢白玉石階,大概也是十人並行的寬度,和我們身後的石橋對應而立,台階的級數我們也細細的數了一下,一共是八十五級,陵墓裡面的台階其實都是非常有講究的,例如位於牛首山麓的鄭和墓,就是那個七次下西洋的民族英雄,他的墓前石階就是28級,象徵著從公元1405年至1433年奉命下西用去的時間,一共二十八年,而這二十八級石階則又每四級為一段,共計七段,象徵著七下西洋的次數。
不過對於這裡石階的寓意我們就不大清楚了,因為也有用墓主人享年作為石階級數的,比如可以說這個墓主人活到八十五歲,或者他統治了自己的王國八十五年之類的。
我們也不去糾結這個,順著石階一直到達了寶殿的正門處,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裡應該是一座門殿,古代葬書中關於皇陵的篇章裡面提到,四道龍樓盤寶殿,九尾仙車入黃泉,而這裡應該就是四道龍樓中的第一殿,不過當時的古蜀國的人不屬中原王朝,他們的葬制或許會跟我們的老祖宗不太相同,後面具體還有幾殿我們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