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歸恩記

第一卷 (103)、五穀堂裡的一口鍋 文 / 掃雪尋硯

    車伕立即解釋道:「當然不是,我看見他倒下時,他離我們還有一些距離。」

    林杉點了點頭,然後起身按著門框走下馬車。腳步一頓,他又轉頭對車伕說道:「我先去看一下,你不必跟過來。」

    車伕聞言遲疑著說道:「先生不需要幫忙麼?是莊中少爺叮囑過,你還病著,叫小的一路注意照顧。」

    「謝謝。」林杉牽動唇角的微笑了一下,溫言慢慢說道:「我需要先確定他不是因為什麼疫病而暈倒,這件事由我一個人去做就夠了。如果真如我讖言所指,為了大家的安危著想,我不但不會救他,還需要立即通稟官府。」

    「披著這個很不方便。」他說著又將鬆散披在肩上的毯子扯了下來,遞到此時蹲在車門口的莫葉手中。

    莫葉默然接過林杉遞來的毯子,不再說話。看見林杉終於動了、說話了,她反而冷靜下來。

    她在心中為她剛才的衝動而心生些許悔意。或許林杉在面對需要救助的人時表現得有些冷漠,但他的顧慮卻是實實在在需要重視的——當然林杉只是告訴了莫葉他可能不會施援手的部分原因——不過要向現在的莫葉解釋自己的冷漠,僅這一條也已足夠。

    蹲在馬車上看著林杉慢步走近那個暈倒在地的人身邊,莫葉的心中是忐忑的。她不知道如果師父真的因為那個理由而不救那人,她的心裡會如何想。

    林杉在莫葉的心裡一直是溫遜的形象,所以此時如果林杉不救那人,不管是出於什麼理由,因為自己甚至能被度衡為愚昧的善良,莫葉的心裡都會為此覺得難過。

    然而那個人如果真是如林杉預測的那種情況,她也不可能再去強要她的師父涉險救人。

    想到這些遊走在理性與感性間的瑣碎事,莫葉的心就沉不下來。但她又因為考慮到了事情的這個深度,所以她才能有主觀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安靜下來等待。

    還好,結果很快就定下。

    莫葉看見林杉在那昏迷的男子身邊蹲下身來,盯著那人的臉看了幾眼後,林杉伸出手指似乎是在掐他的人中穴。

    林杉並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他實際上身懷不淺的武藝,只是基本上不會表露在外,外人大多不識罷了。此時他在按壓那昏迷男子人中穴時手指暗使上了一些內勁,沒過片刻那個昏迷中的男子就醒了過來。

    林杉問了他幾句什麼,那男子回答的話因為體虛而聲微。不過待簡單的對話結束後,林杉就扶著那男子站起身來,然後架著他的半邊臂膀朝馬車處行來。

    在那男子醒來的時刻,莫葉懸著的心平穩下稍許,然而當她看見林杉扶著那男子朝馬車回走時,她才沉穩下幾分的心就又懸了起來。

    那個人真的沒什麼問題麼?

    此時的莫葉反而敏感多疑起來。

    林杉扶著那名男子直接上了車。那名男子在馬車內又向莫葉道了聲謝,略通了姓名,便因為虛弱而再度昏了過去,他的身份來歷則是由林杉轉述給莫葉的。

    這名男子在上車後稍微理了一下頭髮,擦了把臉,臉龐容貌清晰許多,這時莫葉再近距離觀察了幾眼安靜昏睡中的他,才發現他其實年輕得很。經過林杉的解釋,莫葉才知道這個名叫葛ど順的年輕人是自偏遠小鎮趕來的讀書人。

    葛ど順雖然還很年輕,但跟尋常正值唸書時的少年人比起來還是年長了許多,並且他是從這個年紀才剛開始唸書,底子太薄,所以只有此處的一家小書院願意收他教授學問。

    原本他也只是想學些淺顯字詞,等自己回老家做點小生意時夠用了就行了。不料今年他在來的路上遭了路霸,盤纏盡失。徒步沿路靠乞討來到此地,精神和體力都已經耗損到極限,終於在這快到縣城的最後一段路上昏倒在地。

    林杉見莫葉臉上神情中疑色很重,於是他壓低聲音又說了幾句話,表明了他的觀察結果。他覺得憑葛ど順的說辭和打扮舉止,最不濟也到不了疫荒逃民的地步,算是安了莫葉的心。

    莫葉得了林杉的細述也總算是安心下來。沉吟了一下,她看著眼中疲憊之意漸重的林杉,說出了自己此時心裡的另外一個擔憂:「師父,回去後還有繁瑣家事忙活,如何有空閒待客呢?」

    所謂家事,其實就是那封半道墜信的事。莫葉見有外人在,所以在言辭上加了一些掩飾。至於她的這點遮掩功夫倒是不用言明,林杉已然在心裡能明瞭過來的。

    「先順路帶他回去,讓他將歇稍許,食些水糧,便送他回他適學的地方去。他也是位讀書人,大家雖然不在一處,但也算是同道中人,所以能幫還得幫一把。」林杉說到這裡歇了一息,閉上了眼睛靠在了車壁板上,片刻後才緩緩又道:「僅此而已,別的我們也不可能幫得了那麼多了。」

    》》》》》》》》》

    馬安與妻子陶冶在小院中偎依溫存了一會兒,在交頭貼耳的溫言軟語中馬安得知,他的這位妻子雖然確是西風莊園幕後的老闆,但只是『之一』,她是與另外一位大商賈合作才修建的這所莊園。

    儘管她出的銀錢和人力只佔了西風莊園全資產的三分之一,而且剛才馬安在進入小院時就已經能隱約感覺出陶冶與這家莊園一定有著某種聯繫,但是當他親耳聽到妻子的回答與承認,這感覺又是不一樣的,這讓他禁不住的覺得驚訝。

    儘管這所莊園因為陶冶身為合夥人之一的緣故,馬安身處此地約等同於待在自己家裡一樣,但他還是沒有做長時間的逗留,只陪了陶冶一會兒就要起身回漁場。畢竟這件事他連自己那一家子人都封了嘴,旁人就更不知道了,不過是去茅廁方便一下的時間,這麼久不回去未免讓人覺得怪異。

    陶冶心中是不捨的,但她常年在商界打拼磨練出來的強悍理性思維讓她能較好的控制情緒。儘管如此,在馬安離開時,她還是眼中萬分期盼的深深看了馬安一眼。直到馬安微微傾身,報予她一個悠長而令人陶醉的深吻,兩人這才真的鬆開了對方的手分別。

    雖然馬安沒有在陶冶那裡逗留很久,但在時間上很不巧的是,馬安回到漁場時恰巧在前一刻,送走了林杉的兩院學子回漁場後見魚已滿載,將近正午陽光也開始變得刺眼,所以一大隊人都出了漁場,隨著那位負責招待客人的青年執事去了西風莊園的『五穀堂』——其實也就是吃飯的地方,只留空蕩蕩的闊大漁場等候馬安的遲歸。

    西風莊園雖然接待外客付錢遊玩,但莊中服務於客人吃飯的地方跟飯館客棧是不同的,關鍵在於它有自己那種別人輕易無法複製的獨特之處。

    例如名聲最響的西風莊園全魚宴之所以短時間內就得了盛名,那便是因為全魚宴的食材不僅可以由客人親自在漁場於玩樂的愉快心情中獲取,還有的就是這讓人看一眼就覺得震撼難忘的煮魚食魚工具。

    當馬安被留守在漁場的一位綵衣莊丁帶到已經滿座的『五穀堂』時,他就被眼前的一幕給震撼到了。

    修建得高且廣的大堂正中置了三口巨大的鍋,但那鍋似乎是平底的。可能世間沒有這麼大的鍋,所以用鍋來形容它可能有些不恰當;但也不見得有這麼大的盆,並且它現在又確實是在行使著作為一口鍋該負有的職責,所以還是勉強叫它鍋吧!

    巨大的平底鍋中已經開始濃稠的湯汁在沸騰著,升騰的熱氣中洋溢著魚肉的鮮美味道,但卻看不見煮沸魚湯的火焰存在於何處。

    大鍋還留了寬約一尺左右的邊沿,但這邊沿是用來放置佐食佐料的小金屬甕的。甕鍋中呈流質、顏色火紅誘人的湯料亦是微微鼓著小氣泡,升騰著熱氣,之所以設置在大鍋旁,應該還有為了保溫而不影響主食滋味的考量。

    在每個小甕鍋的斜上方又設有大小適用於一個人的案板,上面擱著圍坐在小鍋旁的學子事先在大堂另外一邊半開放的廚案處選來的魚肉。

    有的人愛吃魚鰾,有的人愛吃魚尾,甚至有人只愛食魚頭,對於這一點,西風莊園的策劃者考慮得是十分周全的,『五穀堂』在這方面的處理手法也是粗中有細。

    大堂離大鍋丈許地外有用無封窗戶格擋開的案台,外側案台擦得光潔可鑒,上面已經擺放好經過生加工的魚肉。一條魚至少被分為頭、尾、鰾、翅等等數個部分,分別用小碟子盛好,以供食客自由挑選。

    案台內側,幾個身著粗棉質緊口大褂的師傅正在不停的忙碌著,一份份已由堂外的灰衣莊丁刨光洗淨的魚被傳送進案台內側,片刻後再由窗口推送出來時,一條魚已被廚工師傅們精細的手法分割成了幾份。

    新鮮、快捷的食材供給,以及極具特點的飲食方式,西風莊園的全魚宴果然不負其盛名。

    ---------

    ps:如此強悍的超級火鍋都能造出來,除了創意,在這個冷兵器時代,還得強悍的造鐵技術支持丫!各位看官,容我賣個關子,你們且猜猜,西風莊園幕後大老闆中的另外一位(或者說還有第三位)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