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歸恩記

正文 (497)、伏劍折劍 文 / 掃雪尋硯

    只是折劍師叔手中的劍,已經換成一根竹竿,或者他在今後進行輔助任務時,手裡還會拿棍子、石頭之類的東西,但是按照門派規定,他既然拿了「折劍」的名頭,手中便不能再接觸任何鐵器。

    所以他漸漸也成了門派中最沒有地位的人,唯獨比較受年紀小的未出道弟子的歡迎。除了殺人這一件事,折劍師叔的武藝並不比門派裡擔負教習工作的師叔差,而且折劍師叔是公認的好說話。

    然而對於一心想從自己名下的三名弟子裡,培養出成功殺手的伏劍師叔來說,折劍隱約是他的敵人,他不想自己的弟子離這個身上毫無殺氣的男人太近。

    因此,三個少年裡雖然有人想跟折劍師叔打招呼,但在看了一眼同桌對坐的師傅伏劍之後,那種臉色頓時讓他們都微微斂起目光。

    不過他們雖然不出聲,船頭撐船的折劍卻主動開口了,語氣散漫地道:「如何?今天玩得開心嗎?有沒有看見什麼好玩的事,說出來也讓我樂一樂啊?」

    「我正想跟你說呢。」船裡肅容端坐的伏劍話雖這麼接了,但在他的語氣裡,並不能聽出一絲輕鬆玩笑的感覺,「清早你送我們來到這兒以後,也並未泊得太遠,怎麼我給了讓你接我們回去的信號後,你過了那麼久才回復?」

    折劍淡淡一笑,回復道:「天氣變了,會有影響的。」

    「難道不是因為你在船頭貪睡?」伏劍立即又追問了一句,這一次他不僅語氣冷硬,還挾了些許逼問意味。

    「好吧,瞞不住你,是我睡過頭了,我向你道歉。」語速有些快的說完這一串話。折劍也不等伏劍是不是買他的賬,忽然又轉了話題,語速卻慢了下來:「咦?你們的傘好像都沒帶回來呢?」

    一名少年忍不住要開口解釋,被伏劍翻掌一個手勢給壓了下去,接著他便親口解釋了一句:「傘是我故意留下的,留給了在岸上碰到的幾個有意思的人。」

    船頭杵桿推船的折劍聞言長歎一聲,倒不是在惋惜他沒有捉住伏劍犯錯的把柄,還是像在提前為幾個將死之人喟歎:「唷……能讓你覺著有意思的人,很快就會變成四人,因為你只會對殺什麼人、如何殺成這兩件事感興趣。」

    「謝謝你的評價。很公正,我喜歡。」伏劍語氣冷冽地開口,很快話鋒又是急轉:「但我只擅長進攻。不會坐以待斃,不如你啊!」

    在座三個少年知道自己的師傅在諷刺折劍的是什麼,想必折劍心裡也明白。

    門派的規定,他們早就都爛熟於心。折劍師叔如今還是體力充沛的青年人,待等他上些年紀。總會被爭取這個賦閒名號的後繼者取代。而被自己門派裡的人刺死地結局,是門派中最不齒的一種死法。

    可折劍師叔目前似乎是每天渾昏度日,他再這樣下去,到了一定年紀,武功要退化起來是會很快的。

    然而此時的折劍像是漏聽了伏劍後頭說的那句話,視角只停留在他前面的那份一點也不真誠的謝意上。笑呵呵地又道:「你在刺殺大業上的自信心很強,派中不止我一個人這麼覺得,我怕是沒機會趕上你了。但我忽然很想知道,你準備怎麼用你的傘殺人?」

    「免了。」伏劍師叔漠然一笑,「一個只會吃熟肉的人,如果看清了一個屠夫怎麼將一頭活生生的豬宰剃乾淨,端上他的桌案。那便很可能要倒胃口。」

    折劍聞言沉默了一下,然後他未知悲喜的笑了兩聲。語調變得平靜起來:「伏劍,人不是牲口,派中只有在接到『紅單子』的時候,才會派人行動。殺人門派也要遵守一定範疇裡的規矩。」

    「我知道,謝謝你的指教。」伏劍聲音沉下,算是不打算再繼續與折劍的對話,他養在胸中的殺氣,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試圖化解分毫。

    折劍也沒有再說什麼,似乎終於對他手中撐船的活兒認真起來。

    船中頓時變得極為安靜。這種在明明在場有許多人,卻沒有一人開口的船艙裡,這種安靜的氛圍雖然不能稱之為絕對,但卻沁入了在座幾人的靈魂深處。

    幾個少年知道他們的師傅伏劍的行事風格,但一聯想到師傅這次要對付的,似乎是那幾個女孩子,他們心裡也禁不住生出質疑與猶豫的情緒。

    他們都還未真正殺死過人命,即便有門派環境培養起來的殺意,但那近乎紙上畫虎的殺意,終需等到某一天,用溫熱的他人之血,才能催到極點。

    此時的他們心裡還存在著些許俗世的是非對錯觀念,畢竟他們要服從門派管理,仍然也需要學一些常規禮教規矩。

    心持這種觀念,他們回想剛才碰到的那幾個女孩子,只覺得以她們的年紀,似乎也不會做下什麼令他人想花錢奪命的惡事,門派裡會接到記錄她們資料的「紅單子」?

    而她們的體態外表,也不是那麼招人惡……伏劍師叔怎麼會在她們身上動了殺意?

    沉思片刻,幾個少年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後由一向帶頭說話的少年小孫開口,鎮定著心神問向伏劍:「伏劍師叔……是因為她們看出了我們的身份?」

    這個問題,之前在觀景台上時,也是由小孫問出口的,但當時只有他一個人這麼認為,而此時他再次重問這句話,卻是已經得到另外兩個少年的認同與支持。

    「雖有質疑……」伏劍終於肯回答這個問題,「但還不至於就要對付她們。」

    小孫與小烏都暗暗鬆了口氣。

    小凌在沉默了片刻後,忽然說道:「伏劍師叔,我看那穿青衣的,樣子長得與皇帝有點像。」

    幾人到了自家的船上,周圍除了汪洋一片,不會再有閒雜目光,小凌將心中疑惑了有一會兒的問題說了出來。

    ——這傢伙還有話沒說!

    ——原來真正對那幾個少女有殺意的。是小凌!

    一旁的小孫與小烏又暗暗倒吸了口氣。

    伏劍師叔的眼中流露出新奇神情,這種情態在平時,可是極少會體現在他臉上。他也回想了一下對那個小青衣的印象,隨口問道:「你是指頭髮?」

    小凌點了點頭,但他還要補充自己的看法:「雖然之前皇帝到鼓台時,因為隔了一小段距離,使我無法完全看清他的臉,但只一眼,就讓我發現,那穿青衣的人。臉上的輪廓,眼窩、眉骨、鼻骨,都是與皇帝有些微相同的。只是不能再看仔細了。看第二眼時的這種感覺,反而不如第一眼感覺得明顯。」

    待小凌一邊回想著剛才的所見,一邊認真說完這段描述,在座幾人都沉思起來,但很快就聽見少年小孫又是第一個開口。笑著道:「小凌,你不會看走眼了吧?」

    這時眸子如冰晶的少年小烏也笑著打趣:「你剛才看著那小青衣,幾乎快目不轉睛了,難道不是對人家有意思?現在說這些話其實只是為了遮掩?」

    「你想說什麼?」小凌目色淡漠,掃向小烏,「我沒那種癖好。」

    小烏聞言。面露無奈狀搖了搖頭,沒有再說話。一旁的小孫則微笑著說道:「小凌,你不會沒看出來吧?那小青衣不過是個假小子。」

    小凌不禁一怔。

    這時。伏劍拍了拍桌,三個少年立即斂神肅容,就聽他說道:「這叫『第一眼印象』,你們都要學著點。要觀察一個人的臉,有時候只有腦中一片空白時。才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體,等到第二眼時。有了第一眼看到的影子作為基礎,這種感知反而不明顯了。」

    在座三個少年又陷入了沉默思索之中。

    伏劍則看向小凌,又道:「記住你今天的所見,也許以後真能用到。」

    能讓伏劍師叔覺著有用的東西,多半與殺人有關,看著小凌點頭認真記下了伏劍師叔的話,小孫和小烏放在桌下膝上的手不禁抖了抖。

    伏劍沒有看見這一幕,如果他想看,一定不會看漏,只是因為他在剛才那句話說完之後,人已經起身出了船篷。

    站在船頭,他向著茶棚所在的那個方向沉默看了良久,心中暗道:「不知道我留下的禮物,她們會不會領受呢?」

    ……

    沙岸上,茶鋪老闆等了良久,也不見那四個武館弟子回來,他看了一眼桌腿旁靠著的四把黑傘,又看了看圍在炭火盆旁,已經開始在流鼻涕的四個年輕客人,他想了想,還是打消了心中的某個念頭。

    盆中炭火漸漸弱了,茶棚外頭的雨,終於也下得小了許多,天上的雲漸漸也薄了,茶鋪老闆讓夥計們開始著手收拾東西,只是他還猶豫著一件事,是自己將那幾把傘帶回,然後找機會送回去,還是就放在原地,等那些人自己回來拿?

    他們要真是武館弟子就好了,可自己一時又無法辨准了,回想那個年輕人不太友善的神情,茶鋪老闆真正猶豫的問題,是自己要怎麼做才能不得罪人。

    就在這時,他看見不遠處駛來一輛馬車,並未行近就停住了,車上走下來一名女子,撐著傘,正是要往茶鋪走來。

    天降大雨的沙岸上,除了來回次數更稀疏的巡案兵士,就再沒有什麼人影了,這輛車、這個人的出現,很快引起茶鋪中人的注意。

    「是白桃姐姐。」莫葉第一個認出那名撐傘女子,臉上很自然的現出欣喜笑容。

    葉府大丫鬟小玉也開口道:「宋宅的人來了。」

    小丫在一旁附庸:「我們府上的人怎麼那麼慢?」

    葉諾諾沒有說話,但心中已浮現一絲孤獨的感覺。這種情況要是擱在以前,爹爹雖然嚴厲,但他肯定是第一個趕過來接她的人。

    然而今天……強烈的反差感,讓葉諾諾心生一種錯覺,彷彿自己是被家人拋棄了的孩子。

    宋宅與葉府的來往還不算密切,所以也沒有關注到葉府那邊發生的事,只是注意到自家的莫葉去了海邊,幾個時辰後,大量京都居民都回城了。還不見她回來,阮洛從金家的海鼎軒回來後,得知這個情況的他有些不放心,便忍不住還是來海邊尋找。

    果然,讓她在大棚子下找到了莫葉,另外,還看見了葉家小姐和她的兩個丫鬟。

    白桃感覺有些意外,待她看清她們各自身上還都裹著一張桌布,不禁又心生憐惜。看得出,桌布是茶鋪提供的。她們的頭髮雖然已經被炭火烤乾,但之前肯定是淋了雨,還好這茶鋪一直沒走。也能看出他們是有心幫忙,白桃連忙向茶鋪老闆道謝。

    簡單交流了幾句,白桃就要領著幾人回馬車上,但到了臨走時,她才明白莫葉一行四人逗留在這兒走不了的真正原因。

    看著她們手裡只能一把骨架的傘。白桃的目光不自覺的掃向一旁桌上那四把黑色布傘——在此時的這種大雨環境裡,它們實在是太惹眼了。

    聽那茶鋪老闆的解釋,白桃也知道了,那是別的茶客落下的,不過這樣以來她又很是疑惑:在下雨天,還會有人把隨身帶著的傘都遺落了?

    聽了茶鋪老闆後頭的解釋。白桃又詢問了那幾個客人離開的大致時間,她猶豫了一下,忽然有了借傘的念頭。

    不等她把這想法說出口。白桃的注意力又轉向別處,因為她看見馬車上又下來一個人,在她與茶鋪老闆交談的過程裡,那個人已經撐傘快走過來了。

    為了接莫葉回去,從宋宅出來的。還能有誰?

    馬車與茶棚之間那段並不遠的距離,待阮洛走完。足下鞋襪已經濕透。

    莫葉臉上流露出驚訝神情。

    白桃則有些緊張起來,望著阮洛急道:「阮大哥,不是讓你只等在車內嗎?」

    葉諾諾也想起來了,這位她剛認了沒多久的義兄,之前病才剛好呢!她不禁也是臉色微驚。

    阮洛看著茶棚下炭盆旁四個裹著桌布的少女,忍不住笑了起來,對於白桃的擔憂,他只擺了擺手,輕鬆說道:「不礙事,倒是你們,再不走,那馬車裡也坐不得人了。」

    阮洛說的一種情況,白桃也瞭解。她與阮洛同乘而來,剛剛出城那會兒,雨下得最大,已經快有些沁過車頂了。此時雨雖然小了些,但馬車也經不得在雨中久耗了。

    但是思及不走的原因,白桃又遲疑起來。

    阮洛也已經發現「傘的問題」,不僅是莫葉這邊,同時也包括了那四把黑傘。

    他又環顧茶鋪裡的幾人,見到的多是猶豫神情,他也如白桃剛才那樣,問了店家那幾位客人離開的時間和去向,隨後也猶豫起來。

    不過,他的這種情緒並不空泛,是衝著決定而去,而在片刻之後,他做出了決定,直接開口對那茶鋪老闆說道:「店家,在下要借用這四把傘,如果那幾位客人回來找,勞駕您轉告一聲,傘在京都宋榮輝老宅。如果他們沒有回來,在下事後也會差人奉重金償報,請店家放心。」

    聽眼前這身材偏瘦、但眸子清明的年輕人說出了一個名字,茶鋪老闆微微動容,不禁將眼前這人仔細打量了一番,隨即訝然道:「莫非閣下就是宋老爺的外甥……阮洛阮公子?」

    「不敢當,正是阮某。」阮洛不留痕跡的仔細觀察了眼前這中年男子幾眼,對他的實際年齡稍微有了點估量,旋即揖手又道:「看來今天是巧逢行內前輩,晚生向前輩問好。」

    茶鋪老闆笑容滿面,也是一揖手,含笑說道:「在下姓余,單名一個『用』字,阮公子別跟於某太客氣了,若論過往,還對虧宋老爺提攜,否則我於家茶鋪的生意早虧完了,只可惜世事無常……」說到最後,余用的神情忽然一黯,提及宋老爺猝死他鄉,他眼中竟也流露出幾分真實惋惜之情。

    阮洛垂眸歎了口氣,然後抬眸看向余用,認真說道:「作為全國商人的領首代表,京商必須團結,且要涉及多方面商貿,這也是當今陛下主持支持的事業。余家茶鋪在京都建立營業的時間,跨過兩朝,比晚生的年紀還長,這樣的老店必須得到保留,舅父生前做過的事,晚生也必會繼承下去,今後前輩若有要用得上晚生的地方,盡可說出來。」

    余用聞言不禁眼中一熱。

    不管他老余家以後會不會有需要求人的時候,也不管阮洛的話中,有沒有客套話的成分,他能毫不猶豫的說出這番話,憑倚的道理還這麼硬朗,這種氣勢已然促成,令余用內心一振。

    余老闆雖然只是一個小茶館的老闆,家業不大,但他絕對是京都本地商人中資歷可以排上輩分的人,對於阮洛的話,很快能心生一種共鳴。

    「對,京商必須團結。」余老闆點了點頭,眼中笑意漸收,也流露出極認真的神情,「余某曾有機會與金老闆一晤,早從他那兒得知,他有一個極好的幫手,恰好又是宋老闆的外甥。今日得見阮公子真容,確如金老闆所言,大義銘心,思達志遠,前途無可限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