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十七章 黃巾失敗 文 / 木星上的土
董卓和張角大戰於廣宗,連敗三陣,損兵則將,後來只能堅守不出,還好劉越早就有先見之明,每次都早早的脫離戰場,要不自己也是損失慘重。
劉越知道一個道理,槍打出頭鳥,自己損失比較小,每次軍議的時候都站在最後,也不怎麼多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董卓只知道自己帳下有劉越這麼個人,平時也沒怎麼注意。
「主公,那董卓還是不出戰?」見劉越搖了搖頭,張飛當場就氣憤了,「那董卓真是廢物,每次出戰都是中軍先行潰敗,現在又當起縮頭烏龜來了?」
「叔義,現有留言說張角已經死了,是不是真的?」
聽到劉梁的話,劉越心頭猛的一跳,張角死了?他是怎麼知道的?「二哥,你說張角死了,聽何人說的?」
「現在軍中都在傳,早先張角就已經病重,後來見廣宗城上掛起白布,有人就議論說張角已經死了,現在廣宗城裡群龍無首,正是攻城的好時機。」
劉越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個陷阱,讓漢軍去攻城,然後伏兵殺出,不過最近幾天確實沒有黃巾賊在外面挑戰了,難道是真的,歷史上好像張角也是死了,然後黃巾起義失敗的,但是劉越記不住張角是什麼時候死的了。這時中軍大鼓聲響起,看來是董卓召集眾將議事了。
「怎麼回事,現在聚將議事,是不是要出陣了?」
「二哥,你和翼德還有子雄整軍,若是整軍出戰,我回來立即出發?」
「喏」三人異口同聲,之後就出帳整軍去了。
劉越來到董卓大帳之後,陸陸續續有人進來,等到都到齊以後,董卓才從後面出來,「各位,我軍細作從廣宗裡得知張角病亡,廣宗黃巾賊現在人心惶惶,正是大破賊寇的大好時機。」
「大人,消息是否屬實,若屬實,末將願為先鋒。」
「不可,這或許是張角的詭計,大人需要三思?」
下面兩派又開始吵了,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董卓見下面有人提出疑義,心中也開始懷疑起來,畢竟自己吃過張角的虧,要是真是詐死,那可就中計了。
「叔義,你以為如何?」董卓的一句話,把大帳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正在那神遊天外的劉越身上,「前次我等出戰,你的損失最小,我已經記下你的功勞。」
劉越冷汗都差點流下來了,難道自己都不說話,裝透明人,董卓也注意到自己了?其實現在朝廷還沒出現大亂,而且董卓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要是有也是想往更高的位置上爬罷了,劉越越裝的沒事,就越讓人注意,還不如表現的平常一點,那樣也正常。
「大人可以把軍隊一分為二,先可以試探一下攻城,如若張角真是死了,就直接攻城;如若有詐,那也可以接應撤回。」劉越這是和稀泥,兩邊都不得罪。
「好,就按叔義所說的,各位回營之後整軍出發。」
漢軍出了營地直奔廣宗而來,董卓親自壓陣發動軍隊進攻,古代的攻城戰是比較殘酷的,劉越第一次經歷,看那些人不斷的從梯子上掉下來摔成肉泥,沒來由心裡也有些不忍,不過劉越不是當初剛上戰場的初哥了,馬上恢復正常,心想自己要早點結束這亂世,這樣也好讓漢人少失去些元氣,以後遇到攻城戰盡量避免。
正當漢軍攻擊有所成功,也有些士兵已經登上城頭的時候,從廣宗城外殺出一隻黃巾軍,他們頭裹黃巾,臉帶面具直接殺過來,那邊衝過來的時候還有黃巾將領大喊,「果不出大賢良師預料,董卓你中計了,哈哈哈哈。」
董卓臉色一變,難道自己又中了張角的詭計,見黃巾力士已經快要殺到自己面前了,打馬就跑,帥旗一動,軍心立馬大亂,紛紛撤退,那些已經攀上城頭的士兵馬上就變成了孤軍作戰,不是被殺,就是被扔下城頭摔成肉泥。
劉越就知道董卓的德行,還好漢軍這邊部隊一分為二,早就出來接應了,兩軍會合後且戰且退的往自己這方營地撤退。
一回到營地,劉越剛趕到董卓帥帳,就聽到董卓在那大罵張角卑鄙無恥,反正董卓能想到的所有惡劣的詞彙都用上了,下面一眾將校都不說話,等董卓罵累了才氣喘呼呼的坐到帥帳中間去。
「大人,這次雖然我軍中了張角的詭計,但是由於及時接應,所幸沒有造成大的損失。」
「那接下來我軍該怎麼辦?」董卓那陰鷙的眼神從下面的將校身上慢慢的看過去,當劉越被看到的時候才知道董卓也是歷史上的一人物,雖然現在別看他老打敗仗,不過後來也是權傾朝野一時之人,被那目光盯著渾身都不舒服,還好馬上就移開了。
劉越在後軍今天看到,那些黃巾賊今天的士氣明顯不高,而且黃巾力士出來的時候張角從始至終都沒出現過,想來張角可能真的已經死了,今天能安排伏兵殺出,不是張角臨終安排,就是底下有人安排的,不過劉越見過張角的打戰才能,很可能是張角臨終安排,要是張角沒死,不可能讓董卓有攻城的機會,早就擊潰董卓大軍了。雖然這樣想,不過劉越可沒說出來的意思,現在董卓就認定了張角未死,說什麼都是沒用的。
中平元年九月,朱俊破張寶於陽城,皇甫嵩破張梁於曲陽,後來朝廷見董卓連戰連敗,公文以皇甫嵩代替董卓剿賊。皇甫嵩到的時候張角已經死的消息才傳出來,張梁敗軍以後會合廣宗余軍統領。
皇甫嵩一來直接出戰,雖然漢軍由於之前連敗士氣低落,不過這次皇甫嵩吸取了董卓的教訓,加上張角已死,信心大增。張梁也是過於托大,覺得自己的手下人馬加上張角遺留下來的是漢軍兩倍,鐵定能勝利。
於是兩軍大戰於曲陽城下,當兩軍交戰之時,張梁命令黃巾力士突然殺出,皇甫嵩不愧是漢末名將,絲毫不見慌亂,成穩應對,以自己的親軍硬是扛住了黃巾力士的突擊,為兩翼突破爭取到了時間。
張梁在曲陽城下連敗七陣,士氣大落,最後一戰更是被皇甫嵩陣斬於曲陽城下,於是黃巾賊全線潰敗,退入廣宗,漢軍乘勝追擊,殺入城中,於黃巾廝殺在一起,饒是劉越見識了黃巾力士的強悍,也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勇氣,那些黃巾力士沒有一個投降的,全都力戰而死。這一戰劉越率領的左翼最先攻入城中,不過死傷也比較慘重,大部分都是和黃巾力士交戰之時的傷亡,而且後來是劉梁和張飛、文丑加入到戰場上才結束的,否則那些最後負隅頑抗的黃巾力士肯定給劉越這一軍造成更大的傷亡。
隨後皇甫嵩進入廣宗,命令各部絞殺黃巾餘孽,凡是和黃巾有關的人都被殺死,廣宗是黃巾大本營,這裡城中大多是黃巾家眷,都被殺死,城中差點出現十室九空的場景,後來劉越見漢軍有些殺人放火外,還出現**擄掠的,才出面諫言皇甫嵩,皇甫嵩才下令停止,不過皇甫嵩也記住了劉越,畢竟劉越第一個殺入廣宗,而且好像劉越的老爹劉信也認識皇甫嵩。
之後皇甫嵩下令挖開張角之墓,削首和張梁的首級一起被送往京師報捷。至此發生在中平元年的黃巾起義還沒一年就被剿滅了,除了張寶率殘軍被朱俊包圍在陽城之外,其他一些小的動亂也只是做困獸猶斗之狀,覆滅也是早晚的事情了。而後沒多久張寶就被部下殺死獻城投降,其他黃巾也被悉數剿滅。
不過這場黃巾起義,也讓歷史上的三國人物悉數走出來,曹操和劉越一樣,都官拜騎都尉,雖然劉越見到了曹操,但是由於戰事的原因沒有過多的見面,更不用說好好的和這位三國時代的亂世奸雄好好交流下。不過劉越相信總有一天自己和曹操會成為對手,到時候可以要好好會會這位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