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二九章 長安秋 文 / 木星上的土
劉越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了,蔡琰縮在劉越的懷裡正睡得香甜,臉貼著劉越的胸膛,不時的鼓動下自己的小鼻子,煞是可愛。身上的紅暈,都是昨晚瘋狂留下的,昨晚劉越興趣高漲,連著幾次,蔡琰也是極力迎合,最後二人雙雙精疲才睡下。
「大哥,你醒了?」劉越剛想不驚動蔡琰起身,沒想到蔡琰還是醒過來了。
「你多休息下,今日晚些起來也無事,娘親不會怪罪的。」
蔡琰每日都要去劉母那邊請安,雖然劉母說不用,可是蔡琰依然如故,不過今日可能會晚些了,現在蔡琰還感覺自己全身無力,直想躺著,想起昨晚的瘋狂,蔡琰也是面紅心跳;不過劉越的體貼也讓蔡琰心中很是溫馨。
劉越出來以後,馬上就命人叫來了眾人,昨日的事情需要商議下,而且還要看看朝廷裡具體的狀況,這就需要問一下辛評了,雖然從烏衣那邊從來的消息說長安很混亂,到底怎麼樣,還要看辛評怎麼說。
沒多久眾人紛紛來到刺史府,武將一劉梁為首,下首周瑜、張飛,黃忠、王越、張頜、高覽;文官一沮授為首,下首劉曄、司馬朗、辛評、辛毗、劉范;還有文丑和滿寵在信都駐守,兩人也不可能過來;劉越位子後面站著史阿,不過史阿站得位置比較靠劉越後面角落,所以一般人不注意是不容易發現史阿,這也是史阿身為劉越的貼身侍衛的職責,門口是許褚在守衛,像今日這樣的會議都是劉越的心腹,所以一般情況下有人來許褚都會在外面直接擋駕。
劉越看著下面之人,心中總算有些信心了,老子的人才總算有些眉目了,不像開始的時候人都沒幾個,不過還是要招攬人才,但是這些人怎麼都不來投靠我劉越呢,以前記得那些前輩一來三國,都是四處挖人才,滿大漢亂跑,現在劉越才知道那不可能,先不說跑遍大漢這幾個州需要花多少時間,就算有時間也不能放下自己的官職去找人,沒官職沒名望人才也不可能跟隨你,要是自己像袁紹那樣就好了,人才都是往他那邊投奔而去,奔著就是那一名氣。
「恭喜主公出任冀州刺史,封武陽侯!」
「恭喜兄長,日後兄長可以名正言順的討伐袁紹了。」
「哈哈哈哈,這都是仲治的功勞,若非仲治去長安討封,我還不能領冀州。」劉越確實沒抱這麼大的希望,只是希望能通過朝廷的一種認可就可以;沒想到辛評不但完成了人物,還替劉越爭取了更多的東西,雖然封侯現在也只是名義上的了,可是這樣是一種認可,更能提升劉越的人望,對劉越以後也是有幫助的。
辛評也是很得意,這下自己在劉越心中的地位就不一樣了,自己今日能來這裡議事,本身就說明劉越已經把自己當自己人了。回想當然劉越初占信都,自己懷著忐忑之心來拜見劉越,也是想在劉越心中有個好印象。那時候自己的弟弟辛毗說得很清楚,袁紹這一敗退,若是想要重新回來可就難了,不出意外劉越入主冀州已成定局,辛家應該做一個決斷了。
只是沒想到那次見到劉越以後劉越也很高興,辛評剛把心放下,可是劉越馬上就交給了辛評一個任務,就是帶著韓馥的表章去長安為劉越討要冀州刺史之位,而且劉越還交給了辛評兩車的財務作為打通關節之用,不過那些東西要辛評先到魏郡,拿劉越的書信找劉梁才會給。辛評本不想出使,長安這時可是不安之地,董卓乃西涼豺狼也,嗜人不眨眼啊。辛評還想回去和辛毗好好商議下。
沒想到辛評回家把這事跟辛毗一說,辛毗馬上要求辛評出發,而且是越快越好,辛評當時就不痛快了,自己找你是為了問問這是怎樣,是否能成功,也不用那麼快出發吧,劉越也沒要求什麼時候出發,自己等幾天準備更充分了再去也不遲。
不過辛毗的一番話馬上打消了辛評想等幾天再出發的念頭,他說,「兄長剛剛歸附劉越,劉越就將如此重任交由兄長,而且兩車財物如此放心讓兄長帶去長安,足見劉越對此事的看重和對兄長的信任,也是劉越收攏冀州士族人心的方法,若是兄長能勝利完成此次任務,替劉越討來刺史之位,那兄長日後在劉越心中份量可就不一樣了,若劉越坐穩冀州,也還是需要我們這些士族的支持,那冀州士族不都以兄長馬首是瞻,我們辛家也能成冀州最大的士族之一,若是日後劉越還能更進一步,那我們辛家更是能一步登天。」
辛評聽了辛毗的話深感有道理,所以馬上準備,第二日就出發了,而且連劉越在心中也是嘖嘖稱奇。
看到辛評得意的樣子,辛毗心中無奈的歎了口氣,自己的兄長可真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只是小小的功勞,也不用這樣子,最主要是能受到主公的重用,雖然現在辛家已經綁上了劉越的車馬,可是沒成功就不能得意。
「為主公效勞,是辛評分內之事,此次去長安,一切還算順利,沒有耽誤主公的重任。」
「哎,仲治一路出使,也算是有功了,佐治現在是冀州從事,處理軍事,我看你就暫時先為治中從事,幫助伯達處理冀州政務。」
「多謝主公。」以前韓馥為刺史的時候,韓馥只信任耿武關純二人,只是拿辛評當個謀士,連個官職也沒有,現在劉越讓他為治中從事,可比韓馥信任多了。
「今日找眾人來,也是想從仲治口中得知長安的具體情況。」
辛評也覺得劉越會問自己在長安的事情,畢竟現在長安也是各地諸侯都關心的問題。
「主公,我看長安氣氛壓人,恐怕這是狂風暴雨來臨的前奏啊。」
每個從長安來的人都這麼說,看來長安的氣氛確實不一般啊。接著辛評就開始了自己這一路的事情。
辛評從信都出發之後,先到了鄴城,拿著劉越的書信找到了劉梁,劉梁馬上弄出了兩車的財物,這些金銀財寶都是洛陽弄來的,劉越也不心疼,隨行的劉越派了五十人的護衛,這些都是劉越身邊的精銳,由許褚的本家兄弟許勝統領,主要是安全護送辛評去長安,冀州境內可能安全些,一旦出了冀州辛評帶著這麼多東西上路,難保不會有匪徒起心思,還好冀州去長安也不算很遠。
經過河內,過弘農、函谷、後要過潼關,只是到潼關的時候遇到了些問題。董卓雖然逃到了長安,關東諸侯也都回各自的領地了,可是董卓並不放心,對潼關的防範十分嚴密,只是後來董卓見關東諸侯真沒在攻打長安的想法,才漸漸放鬆了對潼關的防守,後來董卓住到郿塢以後,就更加不管潼關的事情了。李催郭汜二人在長安附近到處收刮,連他們二人手下也一樣,這潼關守將也如此,不過潼關本來就沒什麼可撈的,後來防守放鬆之後,關東和關西又有了來玩,這潼關守將就設路卡強收過往百姓稅來中飽私囊。
守關兵卒見辛評一行人人數較多,而且這些護衛個個身強力壯,以為辛評一夥是去西邊涼州的商販,因為現在能經過這裡西行的,而且還帶著侍衛的,除了那些要錢不要命的商販,也沒有其他人了。所以潼關守將就想敲詐辛評這一群人一筆錢財。
本來沒事,辛評也是給了些錢財想讓這守將能讓他們這夥人過關,誰知道許勝最看不慣這種人了,經過潼關守將的時候輕聲的罵了句,正好被這守將聽到,馬上把辛評他們攔了下來,而且非要檢查車上的財物。辛評知道一旦這些人看到車上這些財物,那這兩車的錢財根本就保不住了,那主公交代自己的事情就有可能沒辦法完成了。
看到許勝對那守將怒目而視,辛評知道再不想辦法就糟了。辛評馬上悄悄來到那守將身邊,「我乃池陽君族侄,車上放得都是給池陽君的禮物,將軍也要檢查。」
守將大吃一驚,這池陽君可是董卓的老娘,董卓來到長安以後,家族子弟男的都封侯,女的都封君,連小孩子都封了,所以天下自認和董卓有些親戚關係的人,都紛紛趕來長安,董卓卻是無論遠近親疏也都一律封賞,現在這人說自己是董卓老娘的族侄,守將當然吃驚了。一旦是真的,那自己可就是得罪董太師的老娘了,那還有命的。
「將軍若是不信,大可開箱檢查,只是日後問起,將軍能否吃醉得起呢?」辛評雖然心中有些發虛,不過說出的話可是很有威脅的。
守將不能保證辛評說得是真是假,不過萬一要是真的自己動手那可就糟了,這時候辛評再適時的多出了些錢財,給了潼關守將台階下來,最後才安然脫險,這之後,許勝也就不敢再多事了,而辛評一行也終於來到了大漢現在的帝都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