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歸漢尋英

大道小說網 第一七四章 清河崔氏 文 / 木星上的土

    八月,劉梁回到鄴城,在城門口剛從馬上下來,劉越就給了劉梁一個擁抱。

    「二哥,辛苦了!」

    「主公,末將幸不辱命!」這城門口,劉梁還是很重視上下之別的。

    劉越看到後面過來的三人,其餘兩人認識,是楊彪和蔡邕,另一老者應該就是劉虞了,劉越向三人行禮道,「三位老大人受苦了。」

    「叔義,你的動作可真快啊!」

    楊彪這樣沒頭沒尾的一句,劉越被說的一楞,這老頭又發現自己什麼地方不好了。

    蔡邕發現楊彪太不客氣了,馬上轉移話題,「叔義,這位是你劉伯父,我們在路上碰到,一同隨仲武來鄴城。」

    「伯父無事就好,我父親一定會十分欣喜。」

    楊彪不耐煩了,揮揮手道,「好了好了,有什麼事先進城再說,何必在此囉嗦。」

    楊彪還真當自己人不客氣的說,不過劉越也知道這老頭有時候就這樣,有時候又裝深沉,讓人看不懂。

    眾人之後就都進入城中,隨即來到劉越的府上。楊彪也將自己使節隊伍一路上遭到阻截的事情說了,又說了些劉虞的事情,當然其中不乏對公孫瓚的憤慨,說公孫瓚目無王法,就一個土匪頭子,只知殺戮。

    「叔義,老夫等在冀州稍做停留,馬上啟程回長安,定要上奏朝廷。」

    劉越真懷疑楊彪這老頭是真傻還是假傻,按說弘農楊氏也是世家大族,楊彪更是楊氏族長,眼界不應該這麼低的,看來這老頭就是在演戲,表明自己是忠於朝廷忠於漢室的。

    「老大人,此事我看不著急,而且我岳父大人已經答應過越要留在冀州了。」

    楊彪錯愕的看了一眼蔡邕,嚴重精光一閃,雖然其他人沒看到,不過劉越可是很清楚看到楊彪的眼神,果然是有城府的人,不知道的人還真被楊彪外表欺騙了。

    「也好,伯喈留在冀州我看也成,只是如今朝廷董卓當道,正義之士勢微,若是都滯留地方,天子該當如何,老夫自是要守候在天子旁側。」

    媽的,劉越暗罵一聲,說的自己大義凜然,連蔡邕都有些慚愧了,這老頭太能演戲了,不行,若是再讓他說下去,蔡邕保不準就改變主意了。

    「有老大人等朝廷骨幹在,我看董卓也橫行不了及時了,長安凶險,董卓殺人隨意,岳父大人在這裡也可以為朝廷出力,等到日後天子還都,我與岳父大人一同去朝見天子。」那皇帝什麼時候能跑出來還不知道呢,現在歷史不一樣了,不知道董卓還會不會掛呢,劉越看,玄。

    「伯父,不如你也留在冀州,也可以跟岳父大人一同,可好?」劉越想聽聽劉虞的想法,劉梁早就來信說這老頭有去長安的想法。

    「這…」劉虞看了看蔡邕,又看了看楊彪,蔡邕到是無所謂,主要是楊彪若是慫恿劉虞,劉越還真要想辦法。

    「伯安,我看你就留在冀州好了,長安之地現在情況未知,等到日後事情明瞭,你再來也不遲。」劉越很驚奇,這話卻是楊彪說的。

    「文先,我此處出來,一為避難,二為我幽州百姓討回一個公道,若能驅逐公孫瓚,那更是我幽州之福,正是去長安要天子下詔才能名正言順,若是留在冀州,難免…」

    這老頭是真傻了,公孫瓚要是聽朝廷的,也就不用打你了,而且還攔使節,若是能用一張毫無用處的廢紙,就能讓人止戈息兵,那各地諸侯還要擴充實力幹什麼。

    「伯安,現在朝廷被董卓把持,我等也見不到天子,還是由我先去長安探明情況,若是事情可為,當會來信通知你。」

    「也罷,老夫就和伯喈一起先留在冀州等候消息。」

    不用自己勸說,劉虞就留下了,劉越也很詫異,早知道這樣那心裡想好的說辭就不準備了。不過楊彪這次幫自己,上次也是提示自己,看來是為了結交自己,莫非是為了他們家族以後的出路考慮,這些世家個個都是人精,不可能一棵樹上吊死。

    之後聊了幾句,三人就去找劉越老爹去了,畢竟他們是相熟的,劉越就和眾文武開始商討接下來的局勢。

    「主公,那劉虞留在了冀州,日後征伐幽州,也可以有個名義,只是現在還需多加安撫才是。」

    「現在全據冀州,實力雄厚,是否可以考慮出兵?」劉越的目的是全據河北四州之地,現在周邊三州都很混亂,若是出兵,有一定的機會可以拿下一州。

    「主公剛剛與袁紹爭奪渤海,而劉將軍從幽州撤回以後,現在應是整頓兵馬,勤修內政,等待時機成熟,再行出兵也不遲。」

    的確現在自己剛剛經歷過大戰,冀州還沒恢復過來,尤其是糧草消耗過大,而且冀州在韓馥手中的時候,一直不怎麼樣,現在劉越還是需要發展為主。

    鄴城辛府,辛評正在府上迎候一位客人。

    「季珪兄,裡面請,哈哈哈哈。」

    「辛大人相邀,崔琰豈敢不來。」

    「季珪兄,你太客氣了,你我乃是相交之人,直呼我的字就可以了。」

    辛評相邀之人,名叫崔琰,字季珪,乃是清河崔氏之人,博學多才,素有威望。清河崔氏,自春秋之時開始,就在清河定居,後來西漢之後,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東漢光武之後,清河崔氏更是成為山東望族,影響力覆蓋整個河北,可是說是河北世家的代表家族之一。

    荀彧讓辛評拉攏冀州世家,辛評想到了清河崔氏,若是崔氏能投向劉越,那冀州各個家族肯定不會有什麼疑慮,一定會紛紛投靠,這樣劉越就能穩定冀州。而且崔琰素來博學,為人有剛直,雖然這樣,可是身為崔氏子弟,首先要考慮的肯定是家族,辛評與崔琰相熟,正是可以表達劉越意思的一個突破口。

    「以公之才學,若能出仕冀州,我家主公必定會重用,季珪何不由我舉薦,我想我家主公一定會重用之。」

    「原來仲治是當期說客來了,呵呵呵呵。」崔琰說完笑而不語。

    崔琰也是有才之人,怎麼會看不出這天下之事,自各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後,崔琰就知道大漢天子肯定不會安穩了,大亂將要來臨,只是經過大漢幾百年的統治,人心最終還是要思定的,只是由誰來平定這亂世,這就需要看了。若能再出光武之才,自己以及自己家族能在之中起到作用,那最後收益肯定不小,只是這眼光一定要准,不要把更始之流看成光武才是。

    「季珪,你看我家主公如何?」

    「劉冀州漢室之胄,現在又坐擁冀州,若能兼聽明目,理內政修兵甲,一定能有所成就。」

    「公以為,我家主公現在該如何?」

    「劉冀州現在應該先安內部,廣招人才,到時西吞併州,北滅公孫,南驅袁紹,適時雄踞河北,一旦長安有變,可以以一軍出河內臨潼關,救天子於危難,再南下爭雄天下,大事可定矣。」

    劉越的目標是吞併河北四州之地,這些辛評也知道,之後肯定要看世事的變化而定了,不過崔琰能說出這番話,果然是不凡。

    「聽聞清河崔氏有女,我願代我家主公求之以為正室,不知季珪兄意下如何?」

    崔琰還以為劉越派辛評來招攬自己呢,沒想到是求親,這些暗暗吃驚不小,不過轉念崔琰就想明白了,這是劉越為了拉攏冀州世家的手段,只要能和清河崔氏成為姻親,那就很好的將崔氏綁在自己的身上,清河崔氏不但在冀州,在整個關東地區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家族。

    劉越現在這樣,已經是很給崔氏面子了,畢竟現在劉越是冀州之主,若是崔氏能與劉越聯姻,那也更能提升自己家族的地位,而且劉越還是劉氏之人,難保不會成為另一個光武皇帝,若是那樣,崔氏這次的投資,那可是為崔氏迎來了巨大的利益。

    「此事需要通知家中長輩,由長輩做主,仲治兄看這……」

    「對對對,是我唐突了,崔氏畢竟是冀州望族,不能草率,不過我家主公誠心求親,希望季珪兄能明其意。」

    「仲治兄放心,劉冀州有此誠意,想來家中父老不會拒絕,我馬上寫信告之清河。」

    崔琰從辛評府上出來之後,馬上想準備寫封信給清河家中,轉念一想,這也是自己家族的好機會,崔琰在冀州多時,早就觀察劉越了,發現劉越卻是可以成大事,而且手下也已經聚齊了一幫人才,若等到將來劉越羽翼豐滿崔家再來投靠,那時候劉越可能對崔家的關注也不會那麼高了,風險和利益是一樣的。

    「老爺,崔琰出了府邸之後,馬上就回清河了,一刻也不停留。」

    「嗯,知道了,哎,可惜了。」看到小人不解的表情,辛評又說道,「若是辛家有女,這麼的好的機會也不會送給崔氏。」

    辛評也不想想辛家在冀州的地位,雖然是世家,可是比起崔氏來還是有些差距的,若是辛毗在此,肯定不會有這想法,反而就算辛家有女子合適,也會替劉越積極的拉攏冀州其他世家,這樣不僅給劉越留了個好印象,也給冀州其他世家留了個好印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