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之命運的輪迴

正文 第576章 諸王反項 文 / 大漢帝國

    「yu得天下,要對付的必然是項羽。項羽的勇猛雖然蓋世無雙、帶兵也是天下無二,軍事能力天下無敵,可是他卻沒有什麼政治能力。」陳平投靠了劉邦之後說道,「因此,要對付項羽,必然要對付他身邊的一人:那就是范增。范增此人不但謀略出眾,而且政論卓著,有此人輔佐,對於項羽來說是如虎添翼,無可爭鋒。」

    「范亞父,」劉邦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個人呢?「要怎麼對付他?他可是項羽的亞父呢,項梁把項羽托付給了范增,他在楚軍當中威望可不見得下於項羽。」

    陳平笑道,「以前確實如此,可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早已成為了楚軍中的第一人,范增的聲望必然不如他了,而且范增那人什麼都很厲害,但卻沒有清楚形式,在這種情況之下,居然還要保留著那個什麼亞父的名號,簡直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項羽跟他之間必然已經有了嫌隙。」

    「有了嫌隙?就因為亞父的名號麼?」劉邦問道。

    「那倒不至於,」陳平說道,「項羽那人乃是一豪俠,對名號的問題不會太在意。只是范增其人又是一個剛正不阿之人,有些意見會毫不忌諱地在項羽面前提出來,久而久之必然遭致剛愎自用的項羽反感,這次封王就是明證了。」

    「封王?」劉邦說道,「這個不是范亞父的安排麼?」

    「當然不是,」陳平很肯定地說道,「范增對與這件事情肯定給過意見,不過項羽陽奉陰違了。義帝之封、霸王自取這都不會是范增的想法,我們只要找到一個因頭,擴大他們之間的裂痕就可以了。」

    「裂痕?這個怎麼擴大呢?」劉邦有點愁眉不展,這時有名衛士碰上來了一疊竹簡,「大王,出大事了,義帝在去封地的途中被山匪襲擊,已經身亡了。」

    「啊!」這下子不止是劉邦,連陳平也大吃了一驚,義帝雖然沒什麼實力,那可也是天下的共主啊,防護力量怎麼也不應該是區區山匪可以對付得了的。

    「哎呀,大王,」陳平突然一揖到地,對著劉邦拜服道,「起來大王真是天下之主啊,正在煩惱什麼,就有天意送來了良機。」

    劉邦還在雲裡霧裡呢,見狀趕緊將他攙扶起來,「陳大夫言重了,這件事情跟增大范增與項羽之間的嫌隙有什麼關係麼?」

    「這件事情對漢王的好處可不止於此啊。漢王應當立即使人暗地裡宣揚說義帝是項羽所殺,然後再使人在項羽身邊不停地向他說『亞父認為義帝不應該殺』,一個豪俠最反感的就是有些喃喃細語始終在他耳邊揮之不去了。」陳平身為毒士,對小節方面能產生的影響比別人清楚得多。

    劉邦開始散佈義帝是項羽所殺,但在那之前范增就找上了項羽。「羽兒,這件事情不會真的是你幹的吧?」

    「沒錯,亞父,這件事情就是我幹的。」項羽直言不諱地說道,「是我讓英布假扮山匪將他殺了的。您知道這個混蛋在說些什麼嗎?在對我分封的諸王表示非常不滿意呢,說是應該把我跟叔父一起幹掉呢。哼,這種話都說出來了,竟然將叔父是被他所害的事情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了,難道不該殺麼?」

    范增歎了一口氣,「怎麼說他也是義帝,原本被封到江南就有怨氣,說了幾句也沒什麼吧,一隻沒牙的老虎罷了,羽兒太過重視了。這樣把他殺了,會授人以柄的啊。」

    「要不是當初非要拿這傢伙出來當什麼懷王,我早就斬了他了,一介村夫小兒竟然敢行謀害叔父之事。亞父不用擔心,單憑羽兒萬夫不當之勇那些諸侯就算知道了又如何,難道還敢於以卵擊石麼?」

    范增雖然未辭亞父之名,可也知道現在正是項羽自信心膨脹的時刻,不願意與他爭執什麼,正轉身要求,突然有兵來報,「大王,那個韓信逃走了。」

    「什麼?韓信?!」范增聽了,面色一變,「羽兒,我不是說了麼?這個韓信可是兵法奇才,他怎麼能逃走?」

    在當初,范增出陳平、韓信俱為棟樑之才的時候曾經向項羽推薦過,可是當初項羽正忙於軍務,無暇理會,以至於坑殺完了20萬秦軍也沒顧得上安撫一下包括陳平在內的謀臣武將,讓他給跑了。他跑了影響本來就是負面的,本來項羽也沒有多在意,可是這卻也影響到項羽對范增的判斷的信任程度了。

    在項羽起來,陳平選擇在那個時候離開,簡直是愚蠢至極,天下就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時候這個傢伙居然放棄了,不是沒有眼光又是什麼?而范增竟然將這麼沒有眼光的傢伙推薦給自己,那不是同樣沒有眼光麼?另外推薦的那個韓信,又能是什麼好貨色?

    再經過打聽,項羽瞭解到韓信的某些歷史—胯下之辱的事情。韓信胯下之辱之所以被人傳誦了千年,那是因為韓信是最終的勝利者,他若是沒有成功,那麼大家都會跟項羽有相同的想法:這個人是男人麼?一個胯夫能有什麼能耐?

    韓信倒是非常想證明自己,他在每次行軍打仗前都會做出方略,想法設法地讓項羽到,希望可以藉此得到相應的地位。在很多時候他想出的方略跟項羽和范增是一致的,在另一些時候他想到的雖然不一致但卻可以實現相同的戰略目的。范增對於這個當然大加讚賞,而項羽卻更加鄙視此人了: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哪裡是大丈夫所為呢?

    前段時間,范增認為:韓信一定要委以重任,將這個意圖向項羽提出後,項羽給了韓信一個重任—執戟郎。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職位在楚軍中並不低,幫著萬軍之敵項羽扛兵器的執戟郎啊,從軍士到校尉乃至於將軍,恐怕誰都對這個有興趣,確實算是重任。不過,這個職位對於韓信來說可就是一個笑話了。韓信之所以被人稱之為「胯夫」,就是因為他武力不行,讓一個武力不足的人為一員猛將扛戟?那不是笑話嗎?

    於是,韓信終於忍受不了這種屈辱離開了,范增真是大驚,「韓信此人可是有大才之人,若是不用,當除之,絕對不能不聞不問啊。」

    「是大才才好,」項羽說道,「天下諸侯皆碌碌無為之輩,單一個項羽,豈不是太過寂寞了?我倒是想,這麼一個胯夫,可以怎麼樣反對我?能不能讓我有什麼驚喜?」說著,他仰天長笑,根本不當一回事。

    范增再次歎了一口氣,沒再說什麼,默默地離開了。事情並沒有因為他的離開而結束,沒多久,他們這次談話的風聲就被傳了出來,還有就是之前議定分封諸王時候的談話也暴露了出來。令項羽尤為惱怒的是:幾乎每個重臣見到他的時候,都認為他是錯誤的,而范增是正確的,這讓他簡直不能接受。

    也就在這個時刻,戰爭再度爆發了。戰爭爆發的原因很簡單,原本大家都懷疑義帝是項羽所殺,加上陳平等人暗地裡攪風攪雨,大家更加認定這件事情是事實了。所有諸侯都知道:義帝是項家迎回的,目的就是為了借助他國君後裔的身份聚集楚軍。現在目的達到,就開始卸磨殺驢了?義帝是在磨盤上的驢子,那麼其他的各王呢?不就更加是了麼?誰知道項羽是否會對他們下手?而且大家都是王,憑什麼項羽是霸王,要比其他諸王身份高一等呢?於是殺義帝成為了諸王反對項羽的一個出兵借口。一時間,天下雲動,唯有漢中安靜如昔。

    拍攝到這裡,劇組再一次暫停,因為核心主角king暫時離開了,他到了歐洲,莫非是為了即將上映的楚漢去做宣傳?

    (項羽殺戮義帝成為了其他諸王反對他的理由,華夏大地再次進入了戰火之中。那是劇情之內,在劇情之外,已經到了六月,king趁著夏日節來到歐洲,是為了對楚漢進行宣傳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