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魔舞蓬萊

大道小說網 第267章 大殺四方! 文 / 祿閣家聲

    前國王看他們修行的機緣已到,就對他們詳細的說了這麼多年,自己的親身遭遇和經歷,特別是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

    那些整日將自已與別人進行前前後後的比較,那樣是最不值得的,也是最可悲和可憐的因為他整日的思考這些,往往就失去了他自己所獨特的因素,也就是迷失了自己

    後來,當前國王每到一個境界的時候,就會不斷的有神來點悟他,給他以啟示

    當前國王到達了目地,在那些人都走了之後,望著這池水,這片森林,這廣袤無垠的沙漠,他一下子子撲通跪在了地上,失聲痛哭了起來

    人,在一生中,哪一件事情能夠長久呢,到最後不都得拋別嗎?有什麼能帶走的呢?如果整日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當中,那痛苦的只有自己!遭罪的只有自己

    這樣,李青蓮覺得自己的心,無論外界對自己怎樣,自己都會處在一種清淨,一種純淨的快樂當中!這樣快樂的行於世間,不是很好,很瀟灑嗎?讀者諸君您的看法呢?

    前國王說道:「其實剛來的時候,我也曾想到死,但死亡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而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說到吃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反正當實在太餓的時候,就能找到吃的和穿的,還有用的,你看這是我用的水桶」

    這也是機緣成熟了的緣故,弟弟派一隊人馬到這裡,來看看前國王究竟是死,還是沒死當他們看到前國王活的好好的,就很奇怪,問他這麼多年,是怎樣活過來的

    事情也湊巧,弟弟的兒子在外面將一個大臣的閨女搶走,還將那個女孩的未婚夫給打死,大臣向國王告狀國王一怒,派身邊的衛士,將弟弟和他的兒子找來問話,由於國王當時非常的生氣,就說了一些很嚴厲的話,最後將其子痛打了八十大板

    聽了道人的這番開示,前國王也說道:「我當國王是享受了人間的榮華,可是結果怎樣呢?人間的一切真的是事事難料!那請問師父,我該如何去做呢?」

    「我哪有那麼多的兵?」弟弟回答道

    前國王一看,果真是這樣的

    在這個道德下滑的很厲害的今天,人們都過於關注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個人的利益得失,而將自己弄得很累很苦,甚至為了一點小事而將自己的身體搞壞,積勞成疾

    如果只想得到好的結果或別人的肯定,而不好好的做好自己應該做的,那怎能達到目地呢?

    前國王就按照道士的要求,將心徹底的靜下來,也淨下來,過去的事情,真的都不願去想後來他終於明白到:哪怕對一個世人來講,這個人只要做好自己所應該做的一切,就足矣!

    現在通過李青蓮曾經生命輪迴中的一段故事,就可以比較生動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裡沒有權力間的爭奪,也沒有世間的恩怨,只有一顆跳動,而且是一顆懂得了人生意義的心

    大家要好好的想一想,這樣值得嗎?生命應該為什麼而存在呢?這個是生命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都在不斷的思考的問題,應該如何做答呢?

    那個寵妃就說道:「聽說我們國家附近有個湖,那附近還有樹林,我看不如這樣,你親自去跟他商量,讓他自己擬一份詔書,將王位『禪讓』給你,然後他自己要到那個湖水旁隱居,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話說,東漢時期,在西域kao近現在新疆羅布泊的地方,有一個小國,國家雖然不大,但是還算是很富足,百姓也安居樂業

    李青蓮曾經是那裡的一位國王,在那裡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是珍奇異寶,妃子眾多,美女如雲,反正人間所能享有的樂趣,他幾乎都能享受得到

    他們很多人很是贊同,於是說道:「我們不如將國王接回去,讓他再掌管我們的國家,那樣我們的百姓該多有福氣呀」

    在不哭的時候,前國王自己就追憶那舊時的生活,而越是追憶,就越是覺得痛苦;那麼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念那舊時的事情就這樣,在這種痛苦中掙扎了三四年,國王當真的覺得往事如煙的時候,心裡終於明白了兩個字——無常

    於是幾乎是完全按照弟弟的想法,前國王就將王位「禪讓」給了弟弟,而且弟弟也派一隊人馬,將前國王「護送」到羅布泊湖附近去隱居

    於是弟弟親自到關押國王的房子裡與他商談,而且說了一些關切和感激的話後來,弟弟把那個想好了的法子,說了出來,國王思考了良久,自己這個處境,也只有同意弟弟的提議了

    就這樣,國王被兵丁綁起來押走,關入一幢無人的房子裡,外邊有弟弟的心腹在日夜看守著

    就這樣,慢慢的,前國王的心緒開始平靜了下來,不時的在羅布泊湖邊上走一走,看一看向遠方看一看自然的景致,向湖中看一看自己的面容

    身在亂世中,難得獨自美

    前國王就不再怨恨自己的弟弟和王妃她們,前國王還想救度他們,不想讓他們的生命迷在這個無常的世上,在這個迷中不斷的造業,最終苦了自己

    當前國王的心性達到了這種成度,當時就顯現出很多,很有意思,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更多精彩的故事和佛法天機,敬請期待!

    這樣十五年過去了,國王有一個親弟弟,當時掌管著兵權弟弟是一個野心很大,而且心思很重的人,國王有一個非常寵幸的妃子,被他看上,後來在對她軟硬兼施中,他們開始了私通

    當然在修煉**之後,就是要按照**的要求去做了,作為一位正法弟子,就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但是在做的過程中,也是會抱著一種「做而不求,常居道中」這樣的一種法理來要求自己

    最後,前國王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坐在草蓆上安然坐化,而去

    「也許真的是神在保佑你」那個士兵首領說道

    哭自己的命運是如此的不幸,哭自己的國家是如此的多災多難因為弟弟的性格是十分的殘暴,如果他當國王,那國家肯定治理不好的,幾次都哭的死去活來的

    「你現在需要將心,再好好的靜一靜,然後會有人來告訴你,如何獲得解拖的方法」道人說完這句話,就消失不見了

    ——游日月潭

    「不對呀!這個水桶是我們守候皇城的守軍所用的,那上面還有字呢!怎麼能到您這裡來呢?」那兵士的首領奇怪的說道

    人在人生當中,覺得百年的時間很長,可是換個角度來看,卻是很短暫的,不是嗎?與這個羅布泊湖和那片沙漠比一比,人的一生真的是很短暫,怎麼樣在得到人身後,尋找能得到生命永恆的方法,這才是關鍵」

    在李青蓮的性格當中,還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那就是一種無求和獨立的性格說具體點就是,李青蓮只是按照自己的人生準則行於世間,只是善待別人,寬容別人,為別人著想,卻不求別人的任何表現,甚至別人的一點肯定的笑臉,說實話都不求

    當然,不求不是等於沒有,就如是同學生上學一樣,只是想著怎樣自己將功課做好,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一切自然都有了,好的成績和別人的肯定,也自然都有了

    弟弟看前國王的言詞是非常懇切,就將他接回到國內在國內,前國王就向那些自己原來的臣民宣講著自己所證悟的道理,一時間,國民的風氣得到了很大的淨化,人們也真正的安居樂業,五穀豐登

    而對於與別人進行前前後後的比較,還有各種的執著等等,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當一個人做好自己所應該做好的一切的時候,那這個生命會自得其樂的,這就是這個人對於生命本身的一種頓悟

    一潭明湖水,煙霞映幾輝

    弟弟記下了此仇,等他兒子的傷養好了,一次在慶祝豐收的酒會上,他藉著酒勁,命令手下的軍兵將國王捆綁起來開始很多軍兵都不敢,弟弟就親手殺了幾個,別的人也只好從命了

    「你不會派些兵將,在四周把守,不就得了」寵妃說道

    「你忘了,那裡除了有一小點森林之外,四周到處都是茫茫的沙漠,一個人根本就走不出來的,你就放心的當你的國王就是了其實你就跟他說,派了多少的兵將在四周把守,到時候派與不派,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寵妃說道

    比如:在一天早上出去,前國王在羅布泊湖邊,看見一隻不知從哪裡來的一隻駱駝,它抖一抖身上的毛,抬起腳來讓他看它那厚厚的腳掌,然後昂首走進了沙漠

    在今生今世,李青蓮是一個很隨和的人,也有很多的好朋友,但是大家之間的交往,真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澈見底,沒有那麼多俗世中的虛假和互相利用,只是一種純,一種正

    師尊曾有詩云:

    一池亮亮的水,一片葉子隨著季節變化的森林,還有不遠方那粲然的沙漠,前國王感到一切足矣!當前國王真正明白了生命意義的時候,一切的煩惱頓時消去了大半,生命真的開始覺悟了

    後來這裡還出現了一位道士,他笑著對前國王說道:「你本來就不是來人間當人的,而且你與你弟弟之間,在歷史中有些恩怨,所以今生才出現了這種情況

    就這樣,經過了近十五年的光景,當前國王真的明白了生命存在的意義,那就是返本歸真,返回到高層空間,那才真正是生命應該待的地方,在那裡一切都是永恆,更是美好的

    於是他們派幾個人回去與弟弟商量,讓他親自來接前國王,餘下的人陪著他過了不多日子,弟弟氣勢洶洶的來了,他見到了前國王,就要親自殺死前國王

    當時前國王就明白了,要想在這個人世中好好的生存,就應該有忍耐力,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一切

    當弟弟篡奪了王位之後,就對國王的寵妃說道:「從今天起,我要你當我的王后,那我們怎樣處理我的大哥呢?如果殺了,由於他以前很得百姓的愛戴,恐百姓作亂;不殺的話,留著他,還不是那麼的甘心」

    大家之間為了證實法,講清真相,互相配合的也十分的默契其實就是這段生命經歷,在李青蓮的心靈深處所打下的烙印造成的

    「那他要是跑了,該怎麼辦?」弟弟不放心的說道

    前國王說道:「一來,你現在也根本殺不死我,因為我修行了十多年,具有神的能力;二來,我現在也根本不在乎權力與地位之類的,我只想讓你做一個為民作主,善待百姓的好國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