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時空迷失者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星火農場 文 / 夢中歎逍遙

    軍事組那幫苦b們最近給練的那個慘呀,天天在太陽底下和海裡練,身上的皮被曬掉一層又一層,那些基礎訓練差點沒要了他們的命,不過效果看上去不錯,一些人對冷兵器的應用和操船技術也已經漸漸熟練,最關鍵的是他們沒了那種毛毛糙糙、鬆鬆垮垮的感覺看上去至少有點軍人的樣子了。

    當這幫人一身泥一身汗在外海進行特訓的時候,沃夫岡正式向他們下達了執委會關於出擊的命令,同時放他們半天假收拾一下個人物品,然後操船出海抓土人去!聽到這個意味著這地獄一般的特訓告一段落的命令後解席一幫人差點沒瘋掉,陳子陽那些本來就是軍人出身的還好點,阿狸那些原本就是宅男的傢伙那吃過這種苦,一時全趴在地上痛哭不止!當他們回到望鄉城的時候差點把留守人員給嚇一跳以為從那抓來的黑鬼那!

    很快在沃夫岡的嚴厲指揮下,他們也沒時間多休息,收拾好個人物品準備好一些基本的武器裝備帶上幾個養熟的土人嚮導馬上分成二隊出發了,而這時預定開荒的地方也是人頭攢動,南宮無敵這幾天帶上大量人員噴灑除草劑,經過幾天的苦幹,終於將上面的植被給搞蔫了然後一把火燒了個七七八八。此刻在一排工程機械的映襯下,吳南海搞了個簡單的開工典禮,文德嗣代表全體委員向在場的大量移民在此列式宣佈望鄉城第一項大工程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工程,農場建設正式開工,文德嗣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親筆題詞將這個農場正式命名為星火農場,同時文德嗣象徵性的挖下第一鍬土後全體人員在吳南海的指揮下正式開始了大規模開墾工作。

    以沃夫岡為首的一批老外對穿越眾這個開工典禮等這一類的活動有點小嘀咕,認為穿越眾什麼都好就是喜歡搞這種華而不實的小東西,一幫人聚在一起什麼也幹不了聽聽大話一點意思也沒有,典型的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煙總聽了沃夫岡的牢騷後只是笑了笑,和他談了大半天這樣做的目的,看上去好像是個形式主義,其實正是通過這種形式在移民中建立起凝聚力、集體觀念等等總算把沃夫岡給說了半清半楚。當然作為這項工程的主管吳南海現在沒精力和沃夫岡繞舌頭,這時他正拿著式各部出的圖紙帶人在農場忙的四腳朝天。

    這時整個望鄉城近6000多名各國新移民和幾千名土人勞工基本全撲在這片土地上忙碌著,經過前期民政部門長時間的上門慰問和走訪撫恤,特別是任學智、魯達志、吳石芒、石中砂這四個民政部的四大忽悠,終於將這批新移民的思想穩定了下來,但事他們也知道光靠嘴皮子忽悠是沒用的,只有讓他們真真切切的吃上飽飯,看到切實的利益他們才會真正相信他們才會跟他們走!在工程開始後由於規劃得利,秦繼亮初期規劃畫圖也畫的不錯加上華人對土地特有的感情,整個開荒過程起步相當順利。

    在前期工作中一些華人在吳南海的同意下已經利用一些條件好的小塊荒地進行了初步開墾,並種上了他們帶了的種子,經過這些日子的試種對這片土質有了基本的瞭解,但因為種植過於分散,人力上有點浪費加上對這裡的氣候條件不熟悉,所以吳南海並沒有推廣這種小零散式的種植方式,而是經過考慮採用農場制,集中人力大規模進行開墾種植,除了一些有技術的移民和匠戶分配給工程部外,其它移民全部被聘為農場職工,並任命一些有經驗的老農為組長,具體分管田地管理,同時將華人與外國移民全部打亂不分種族進行混編,在一些基層負責人如各農業小組的組長的任命上也採取公平策略,不分種族由他們自行推選有經驗能服眾的人員擔任。對於當地土人勞工,將已經為他們服務時間較久同時表現較好的土人也進行了提拔,任命他們為和勞工組的組長,每組100名土人勞工,在生活待遇上也對組長進行了特殊對待,同時將小組的糧食分配權也交給組長負責,加強他們的威信同時也在小組中製造觀念,他們是不會虧待任何給他們好好幹活的人,他們有衣穿、有飽飯執飯吃、有房住、生病有人看總之只要聽話安份幹活就保證他們的生活待遇,表現好還有一定的特殊待遇,比如可以行到更多的吃的和女人,比以前那種野人般的生活強太多了。但要想七想八偷懶耍賴鞭子、吊繩、大風車也不會少,穿越眾這方面可一點也不會客氣!當然各小組移民裡面砂子也沒少摻,這些工作具體都是由內保部的無間和民政部的任學智他們負責,以他們的本事幹這種事一點問題也沒有,每天都有各種小報告傳上來。

    在開墾工作逐漸展開後,出乎吳南海他們的預料,這些新移民對土地的瞭解遠在他之上,特別是對開墾荒地顯然要比他熟悉太多,加上吳南海代表執委會向這些移民保證,農場土地將來會根據每個人的具體工作量承包給個人種植,雖然土地所有權是屬於執委會但每個人都將根據在開墾過程中的表現分得一塊屬於自己的耕地和宅基地!所以只要劃出範圍後具體怎麼做如何做基本不用他去操心,這些人都知道怎麼做!在召集幾個被委任為農場職工組長的人員對工程部的設計進行了討論後,每個組都已經基本分配了各自的工作,由於工程部的油料十分有限加上油品那是十分的不好,傅師傅目前只能安排2輛推土機參加工程,這麼一大片土地2輛推土機跟本不夠用,吳南海最後決定推土機負責將一些坡度較大的地面大至推一下,其它地方以集中人力平整為主,搞出一塊是一塊!

    同時木材加工廠和工程部也為農場做了大量的平板推車和鐵鍬鐵鏟等農具,上千號人就這樣一邊清理、一邊開墾,雖然一些人說剛開墾出的荒地要重新覆土並置荒一年才可以耕種,但吳南海也沒辦法,目前只有這樣。在接下來近2個月的開荒中,他們一共平整出可供初步種植的田地3000餘畝約2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已經是他們全部人力目前所能開墾的極限,這地裡原本的生長的植物根深葉茂,清理那些深入地下很深的根莖很麻煩,而且土裡石頭太多,除了河邊那塊稍微好點外,裡面大片土地除去上面那層薄薄的浮土下面簡直就是石頭窩,這些全靠人力在那清理,並要從其它地方運來好土重新覆土,幾千名移民不論年齡大小幾乎全部上陣,在工具不足的情況下硬是用雙手一點點的開墾,清理工作量實在不小。

    這片土地經過一些人的初步估算,如果種上大巴他們帶回的薯類、土豆等能快整生長的農作物,基本可以在數月後進行收穫,這樣望鄉城目前所面臨的糧食危急可以暫時應付過去,接下來他們可以騰出手繼續擴大開墾面積,力爭在1年後將這個數字翻三翻並種植麥子、玉米等農作物,基本保證望鄉城糧食可以長期自行供給並略有盈餘。

    同時農場所需的的居住用房、生產用房、糧庫等也動工建設。居住用房這個沒什麼難度又不是建樓房,打好地基用磚和水泥建底,然後用磚石和已經加工成型經過處理的木材建房,上面用新燒製成功的房瓦做頂,幾天時間就能建起一排。其它房屋則相對要求比較高,比如將來用來存糧的糧庫糧倉、用來加工糧食的生產用房因為要全磚瓦結構,柏迪那頭則要多花點時間進行設計施工。

    同時,做為執委會重點抓的幾項工程也在開荒後空出人手後抓緊開展,第一個就是榮軍院和孤兒院的建設,這幾個地方由於是滅絕師太她老人家管理的,所以她也格外上心,經過這些日子的接觸,師太對這些穿越眾感覺不錯,在她眼裡這些大部分還是半大小子們人品還算正直,見識淵博個個知書達理頗有點仁義之風且多有奇思妙想,對她和她在山東養的孤女也安排周到,一些比較大的女孩子被安排到河馬大夫那做護理或分配到伙房做後勤,雖然滅絕師太對這種需要男女接觸的工作還有點顧慮,可一看二當家煙總大人沒過門媳婦也在那做,人家二當家也沒當回事,加上從在那工作的女孩子們回來的交談中也感覺出他們工作雖然辛苦,但大家都一樣而且吃的穿的一樣也不少他們,而且也能學到不少醫術等技術也漸漸放下心來。後來文德嗣專門找她談了一次,首先對她在望鄉城最關鍵的時候帶領災民衝上來支援第一線戰鬥支持表示感謝,同時感覺師太為人祥和又有點身手,希望她帶人把一些年齡還小孤兒收養起來,同時照顧起一些重傷的傷員,當然所需的人員和物資執委會會第一時間調配給她,滅絕師太想也沒想就一口答應,而且她也很喜歡做這些事,柏迪關於榮軍院和孤兒院的設計圖在和師太協商幾次後正式定了下來。

    同時由吳南海那個宗教管理辦公室主管的教堂也已經開工建設,那東西比較複雜,柏迪對那個尖頂一直處理不好,用木材和磚石的話上層太重看上去有點臃腫效果很不好,最後考慮再三用了幾根現代的鋼樑進行加固才算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

    經過望鄉城這數千人員和土人勞工幾個月的時間裡沒日沒夜的辛勤勞動,現在的望鄉城也已經發生大規模的改變,星火農場已經從原來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了一片片農田,原本是碎石灘的河道邊也經過土人勞力和推土機的清理建起了一道長長的河堤,河道邊的荒地已經被僻為一大片農田,種下的種子在一些農夫的精心照料下已經發芽,同時在河道一側幾架木製風車也樹立了起來,從河中取水保證沿河土地的灌溉,遠離河邊的土地則打了數口井用以取水灌溉。工程部用臨時改制的洛陽鏟在幾個地方進行了探摸找水,結果發現澳洲這裡地下水十分豐富,幾個取水點向下打了數米都順利出水,然後安排有經驗的移民挖井並用磚頭固井,同時工程部的謝軍還想到了小時候家鄉用的水壓井,他用鋼管改成的大號洛陽鏟試著打口水壓井,在打歪幾口後總算摸索出點經驗,最後順利打出一口,然後工程部的錢師傅用一些現代材料手工做了一個手動壓水泵,經過現場試驗效果不錯。吳南海和馬千矚現場看了以後也感覺不錯,只是一些密封件和水管等要用到現代物資,幾個負責人考慮再三後決定還是在農田偏遠地方建上幾個方便灌溉,其它地方還是以挖大井配風車抽水為主,吳南海也坦言水壓井好是好,但太費現代材料,現在一切草創首先解決有無問題,好壞放後面再考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