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時空迷失者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場的憂慮 文 / 夢中歎逍遙

    蘇珊見經過第一次海上捕魚就取得這麼好的效果後,接下來幾天幹勁十足,加上這裡漁業豐富那網也不錯,天天都能帶回大量的收穫,不過就保持了三天不到就不得不停工了,不是因為她的問題,而是陳林寶管的那個後勤處理實在跟不上她的速度,他現在整個泡在碼頭附近的海產處理中心,在沒有製冷設備的現在,所有海產都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初加工然後曬乾備用,以目前這點加工人員實在是快不起來。陳林寶原想再去找文總要點人,可文總這時候也二手一攤,他也實在沒辦法了,目前很多工作逐漸鋪開,那一塊都要人手,為了保證一些重要工程的建設目,特別是農場的灌溉、排水工程,他甚至將工程部的一些工程停掉了以保證人員供應,就這也已經讓負責人力安排吳南海那已經急的真掉頭髮了。

    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是農場建設的一個重中之重,在完成初步開墾和居住點建設後,就將全部人員投入到這項工程中去了!望鄉城這裡天氣比較炎熱雖說已經快6月份,按他們的估算澳洲西北部這裡應該屬於熱帶草原氣候,這裡一年只有二季干季和雨季,具他們手上現有資料和以前在澳洲生活過的扎基總監的回憶,澳洲西部其實一直不能算是個好地方,雖然這裡天氣還可以,4-10月天氣溫和氣溫約在15-30度之間,11-3月氣溫較高氣溫在26-33度日照充足,但這裡日夜溫差較大,平時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另外在11-3月季候風會帶些雨水,所以農業組的副組長高成倉私下也向執委會表示這裡其實不太適合發展種植業,倒適合發展些畜牧業。但現在也沒辦法只有多建一些灌排工程和種植耐旱作物以保證農業基本供應,但在長遠規劃中以後的農業基地還是要建設到澳洲東部,這裡可以發展成畜牧業和工業基地。

    還好的是這裡地下水十分豐富,加上高成倉這個以前農村長大的孩子漸漸脫穎而出,也開始分擔了些吳南海的工作,高成倉這人才20多歲,從小在農村長大,初中畢業後在當地一個小技校學了幾年農業生產和家畜養殖的知識畢業後一直在老家務農,和吳南海這個專業學習農業的不同,吳南海多是理論知識,高成倉則實踐經驗豐富,開墾荒地重新覆土就是他提出來的,同樣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也是在他的提議下具體落實的。

    在開荒的過程中,高成倉發現這裡地下水水位較高,同時考慮到這裡近海而且這裡的氣候較乾旱會導致水分蒸發量大,特別是清除原土地上的大量植被後,會加快水分蒸發量!在他給執委會的私下匯報中著重提了他對了土壤鹽鹼化的擔心。土壤鹽鹼化是指土壤含鹽量太高(超過0.3%),而使農作物低產或不能生長。望鄉城氣候乾旱同時根據他對水井水位測量,這裡地下水位比較高且沒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區又比較乾旱,由於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後,便留下鹽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鹼土。同時如果墾荒初期不重視或沒有足夠的排水將土壤中歷史時期積累的鹽份排出使地下水位升高,低礦化度的灌溉水快速溶解土壤中鹽份,並隨著水份蒸發,將鹽份積累於地表或作物根系層,這就是「次生鹽鹼化」。

    一幫人基本都是城裡出來的小宅男,在他們腦海裡以為開荒無非就是平個地然後點種子,經高成倉一通解釋才知道裡面還有怎麼多門道,這才意識到他們原以為很豐富的地下水會除了方便帶灌溉同時還會來這麼多的問題!

    所以灌溉工程要考慮到過度灌溉所導至的鹽鹼化後果,但根據高成倉對這裡土壤的研究和歷史記錄,他還是十分擔心耕地鹽鹼化,多次找吳南海和文總煙總反映這事,只是執委會也沒辦法,目前根本沒有能力開發澳洲東部,所以這裡也只能盡力維持,只要在3-4年內保證糧食的正常供應等他們的軍事和工業建立後並取得一定優勢才能談得上開發東部。

    高成倉最後沒辦法與吳南海商量後決定暫停新的荒地開墾,對已經開墾出的土地進行詳細清查,控制灌溉水源的使用,盡量不用漫灌,同時對田地的排水、放於、防滲都規定了詳細的制度,每隔幾季就要注意土壤情況,必要時要重新平整土地、施客土加用石膏、磷石膏等。同時新的排水工程也展開,高成倉根據實際情況感覺挖排水溝有點不現實,決定打排水井,在現在田地上每隔數十米打一個排水井,呈梅花狀布井,利用風車抽取排水井中的地下水從而人為降低地下水位,力爭將地下水位控制在地面5米以下,同時用水泥做一些小的導流渠,將抽出的地下水集中到二側以前取土覆田時挖出的土坑中形成二個池塘,過一些時間可以將其改成二個人工魚塘。

    這個工程說起來容易,但工作量也不小,還好望鄉城天氣還算不錯,6月份的望鄉城白天最高氣溫約24-28度左右,比較適合室外勞動一群移民加緊工作總算6月底前完成了這項工程,至此整個星火農場共開墾可用耕地3800餘畝也就是2.5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大部分種植了速生農作物,具吳南海初步估算如果這一季能夠順利收穫那應該夠現在這些人員吃上1年多左右,足夠支持到第二批的麥子種植收穫,大部分人員經過這幾個月的大工作量勞動可以適當放鬆一下了,接下來田間管理用不了太多人員,人力應該可以分配給其它部門。

    農業組的高成倉現在也沒辦法休息,吳南海要負責大量的協調工作管理,而他在前期工作中表現不錯,所以現在農場上的事情也基本交給他負責,高成倉是一個典型的吃苦耐勞抱怨少型的人物,加上專業對口工作熱情也很高,在和移民組長分配好田間管理外他現在將主要工作精力放在育種和畜牧養殖管理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菜籃子工程上。

    育種這個相對比較容易,他們從巴達維亞以及山東搞來的糧食和蔬菜種子在一到手就被他進行細分,同時已經讓移民中的一些老農戶專門開墾一片試驗進行試種同時積累種植經驗,這次農場所需的大量薯類和土豆種子就是他們第一批的成果,目前這項工作還算開展順利。現在高成倉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對附近野生植物的分析與利用以及畜牧養殖上,目前望鄉城的主要食品供應是蘇珊的漁船隊所提供的海產品和大巴帶回的糧食,但海產品這東西畢竟不能當飯吃,考慮到目前有限的糧食儲備以及人體對澱粉及水果蔬菜的需求,所以在這些日子裡他主要在望鄉城附近尋找可替代的食物及蔬菜,特別是蔬菜對長期食用海產品及海員來說尤為重要,這也就是被執委會著重重命名的菜籃子工程。

    經過一段時候的收集,他列出了一些可以穩定供應的蔬菜名單,首先就是那幫日本人提供的海草等一些海中、河中生長的可食用植物,這些東西在海灣裡有很多,花點時間就可以撈上一大堆,加工處理和燒製相對容易,忙上一次可供全部人員吃上好幾天味道也算可以,所以第一時間列入食品目錄,其它還有一些野果什麼的,但野菜高成倉可抓瞎了,他以前又沒來過澳洲,對這裡根本不熟也不知道那些可以那些不可以吃,不過煙總知道後眼珠一轉提了個建議,他們手上不是有一大堆當地土人勞力嗎?這幫人在這生活了了n代了,肯定知道!這事你讓他們去找肯定行!高成倉一聽對呀,這事找這幫地頭蛇最合適馬上找到吳南海要人,吳南海一聽找來幾個用的比較順手的土人,讓他們帶人出去找東西,特別是蔬菜植物類的東西越多越多。結果半天功夫這幫土人就找回來一堆稀奇古怪的東西,高成倉看著這堆從來沒見過的樹葉、根莖、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植物甚至還有不少發黑髮臭的東西一陣頭大,這東西怎麼看怎麼都不像能入嘴的東西。沒辦法,先叫那幫土人試吃一下,看著他們吃的一頭是勁也不像有毒的東西,可是看著這一堆雜七雜八的東西高成倉也犯難了,最後叫來後勤的陳林寶還有一些在食堂做的移民職工一起研究這些東西。他們們首先將一些顏色稀奇古怪的東西剔除掉,然後選了一些看上去長的比較正常的進行試吃,生吃他們是萬萬不敢的,試著燒了幾個野菜,感覺味道怪怪的但能吃,最後叫過那幫土人,根據這些東西的生長量以及生長環境選出10多種可以人工栽培的進行移植試種,其中有一款野菜引起了高成倉的注意,這東西有點像他們以前在現代社會菜場裡常有的山藥,是種根莖含有大量水份和澱粉的植物,挖出後簡單清洗去皮就可以食用,經過一些委員和移民的試吃味道也可以,高成倉最後決定大量試種這種植物和一些綠葉野菜。

    菜籃子工程專用的蔬菜田被安排在星火農場開墾出的一塊地勢較高的平地上,初步規劃大約200畝左右,重新細整土地點種後,高成倉為防止過度暴曬影響種子發育讓移民用野草編了些比較薄的草蓆並支架進行遮陽,在蔬菜還沒有成熟之前安排一部分土人專職外出採摘野菜野果以補充蔬菜缺乏。

    此外畜牧養殖業這點上高成倉是徹底沒辦法了,他們手上沒有雞、鴨、牛、羊、豬等禽畜根本談不上畜牧業,雖然讓那個原海盜頭子卡爾斯外出的時候所提供的貨單上有這一項,但遠水救不了近喝,這事只有等他回來看情況再說。目前高成倉只有將一些農場、磚瓦廠取土時的土坑以及河道水塘改成一些淡水魚塘,將河在河裡捕獲的一些魚苗放進去慢慢養,這事一些人一開始還不同意,感覺這裡野生魚類十分豐富,想吃讓人去抓不就行了,有必要做這種事嗎?但文總考慮再三還是同意了,一來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塘坑,二來讓人捕捉野生魚類太耗費人力,他們現在人力維持蘇珊那個海上漁隊也已經很困難了。三來也是最重要的,這些魚塘可以安排一些失去動勞動力的移民傷員看守,這工作對人員要求也不高,養起來也不困難,傷員平時只要看守定時投料就可以,他們也可以從魚塘收穫中取得一定的回報這對穩定傷員人心也很重要!同樣望鄉城設置了很多類似的崗位,看上去可能不是很重要甚至有點多餘,但都安排了一些有一點基本勞動力的傷員負責,盡量讓他們有一份工作可以做讓他們在優撫金外還可以再拿一份收入,這樣做其實是吳石芒這個前人事主管想出來的,目的更好的讓那些傷員融入這個大集體中,讓他們有一塊自己負責的東西從而對集體有更多的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