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時空迷失者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三章 炸藥1 文 / 夢中歎逍遙

    方文瑜在南方的勘探工作不斷取得收穫,在得到望鄉城人力與物資全力支援後每天都有新的情況報到望鄉城執委會,經過一群人長時間勘探,在最終提交執委會的報告中,方文瑜將現發現的二個礦區進行了詳細匯報。

    依據目前初步勘探掌握情況,發現可用火硝的內陸乾枯鹽湖為一號礦,此處硝石礦為鹽湖固相液相並存礦床。其西南方向離海約2.8公里,路面相對平坦適合車輛行走。

    鉀硝石礦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平面形態不規則。由於西段有第三系粉砂質泥巖隔阻其分為東西兩個湖盆。西鹽池為固液相並存礦床,東鹽池固相雖有礦化顯示,但構不成礦體。只有晶間滷水中硝酸鹽含量較高,形成液相礦床。西鹽池的固相鉀硝石礦體,南北長約2公里,寬0.45∼1.2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礦化富集地段在石鹽殼的表層,裸露地表。主要礦石類型有泥砂質鉀硝石礦、石鹽質鉀硝石礦及含泥鉀硝石石鹽礦。

    另一外海濱半封閉的乾涸海灣潟湖被定為二號礦,此地應為積泥及化學沉積,即下礦層,由海積泥及石鹽層組成,厚度較厚。海積泥分佈在礦區北西方向,部分地方洛陽鏟打至6米依然有發現估計厚度在1.5∼6米以上。全新統化學沉積,以石鹽為主,局部夾芒硝層,石鹽殼的部分地段為鉀硝石層。化學沉積呈水平產出,裸露地表東西長約4公里,寬約2.8公里。根據產狀等特徵,分為上部地表石鹽殼下部粒狀石鹽層。石鹽殼部分地段硝酸鉀富集,形成鉀硝石礦層,裸露地表。主礦體外形不規則,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500—1500米,面積2.5平方千米。主要組分為石鹽,含不等量的鉀硝石、鉀石鹽、石膏、無水芒硝、白鈉鎂礬,並有微量鈣芒硝、鉀芒硝、水氮鹼鎂礬、鈉硝礬等。含鉀、含硝酸鹽礦物往往成脈狀、皮殼狀及小團塊狀分佈在其他礦物或泥砂間。此礦離海較近,只有約1.2公里。

    在報告的最後方文瑜建議根據現有條件先組織人力開採1號礦,此地鉀硝石含量較高且礦化富集地段在石鹽殼的表層裸露,開採難度較底,同時報告中按方文瑜的意思,他想直接在原地建立化工廠和炸藥廠,但文德嗣考慮這麼重要的的一個工程孤懸於外對安全保衛的難度太大便沒有批准,只同意在當地建一個初加工基地,加工出的化工原料送回望鄉城進行深加工。

    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吳南海也抽調近數百名土人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到那裡進行開採,方文瑜帶著第一批原料回城進行下一步化工及火藥廠興建工作。

    化工廠的選址早在望鄉長城規劃的時候就已經選定了,只是因為化工項目一直沒有突破所以目前還是一片荒地。但現在不同了,工程部的馬千矚得知消息後興奮的一夜沒睡著,第二天一早就接上全部人員投入前期工作,場地平整、搭建相應的房屋。方文瑜一回到望鄉城也顧不上休息馬上組織人員將相應的原料入庫同時展開試制火藥工作。

    由於他們所獲得的火硝是天然硝石,其中雜質較大,加上他們目前技術和相應設備奇缺,如果依照一些人那不著調的建議搞什麼硫酸、硝酸然後做什麼硝化棉、無煙火藥、**什麼的難度太大,所以方文瑜考慮再三決定先採用比較穩妥的辦法試制黑火藥先解決有無問題,再考慮下一步好壞問題。

    方文瑜在一處新建的試驗室裡將天然硝石放在淡水中進行溶解,將其中的泥沙等顆粒性雜質初步沉澱後剔除。然後因地制宜用一定數量的淡水生植物作為吸附物,放入硝溶液多次煮沸,吸附其中的渣滓及鹽鹼成分,爾後將之用爪籬撈出,然後將水膠放入經過前兩步工藝提純後的硝溶液中再次煮沸,爾後將硝溶液倒入大平池中冷卻凝固,使廢水浮在平池上,泥末沉於平池底,純硝居於中央,去水除渣滓後,用蒸發法取得結晶純硝曬乾。上述三步工藝後,純硝提取率約30%左右,提純後的純硝呈白色結晶狀。

    相對於困難重重的純硝,硫黃的問題解決的比較早,在之前的工作中方文瑜通過此地儲量豐富的硫化鐵,在林深河進行選礦、燒結硫化鐵的過程中從煙中收集提煉了大量硫,應該可以滿足需要。

    只是在木炭粉方面方文瑜和負責炭窯的劉佶狠狠的吵了一架,劉佶一開始將木炭粉想的比較簡單,在給方文瑜提供的木炭粉只是在現在燒出的木炭中選了些好的打成粉交了上去。結果方文瑜一測試很不滿意,直接將這些東西給丟了回去,這下劉佶不樂意了二人一下就吵了起來,最後還是馬千矚瞭解了情況,讓劉佶重新燒了一批。

    按方文瑜的意思,這木炭不能亂燒首先在選料上就要注意,最好用清明前後的柳條最好,聽到這裡劉佶氣的差點一竄八丈高,這破地方上那找柳樹!還清明!!你老人家上墳呀!!馬千矚一把將劉佶給按了下去讓他聽方文瑜接著說。

    方文瑜收起手中的煙灰缸接著說道:

    「當然我也知道這裡沒那玩意,所以用杉木和茄桿也可以,當然效果差點。這二種木頭你總有吧!」

    「杉木有點,這個沒問題。還有什麼要求你說吧!」劉佶氣鼓鼓的翻著手上的筆記本,看著木材儲量和品種回道。

    「木材有了以後不能直接燒,你要先自然封干,然後在選料上也很有講究!」

    「老方,你又要怎麼樣!砍成一塊塊的直接丟窖爐不就得了!反正最後都要打成粉!」

    「你個250懂個屁!記住,要用樹枝而且一要去皮二要去節記下了沒有。」

    「什麼!!!你老方是不是看我這太空了!!那有時間和人力給你幹這事!」

    「你個笨蛋!去皮而可以減少做出來的火藥發煙,去節可以減少樹脂,從而提高了燃燒速度和燃燒時的各向均勻性,增強了瞬時迸發力,說多了你個白癡也不懂,快記下到時候照著做就行了!」

    「真的假的!」

    「要你管!」方文瑜氣的拍著桌子吼道!

    劉佶發脾氣歸發脾氣,但會後還是照著方文瑜的要求組織人員進行安排,方文瑜對木炭粉的要求經較高,而且各種古怪的要求讓劉佶很是頭痛,回到廠裡叫過一個東北移民中負責燒炭的老匠戶討論方案,結果其中那老頭一聽小心的問了一句:

    「劉老爺,您這次叫燒的炭要求不底呀,我尋思著這別是做火藥的吧?」

    「你怎麼知道!」劉佶聽了心中一驚,文德嗣出於安全考慮對他們缺火藥的事一直比較保密,除了穿越眾自己和沃夫岡他們幾個高級軍官,其它這個時空的人一律不得洩露,但今天這個老頭只從對木炭的要求上就猜出他們的目的,這不得不讓劉佶心裡一驚,一瞬間劉佶甚至起了殺心!

    「回老爺話,小的當年在海州衛就是專事火藥器械的匠戶,天啟元年(1621年)那會韃子佔了海州,我等軍戶不及逃亡全給韃子抓了去做奴隸,這一做就將近20年,要不是小的我有門燒窖手藝怕是早就死了,可是去年冬天,突然被抓到梁房口做苦力,幸得大人憐憫從死人堆裡將小的撈了回來。因我家世代從事火器,所以我一聽你說的要求我就猜到了。」

    「是嘛,那你看看這東西應該怎麼做呀?」劉佶眉頭一皺,沒想到手下還有這麼個專業人才,正好讓他去幹好的話他他調到老方那去,老方那管的嚴保密應該沒問題!

    「回老爺話,這燒火炭的窖不比其它木窖,需專門建造,燒製時除了對木料有要求外還要保證木窖密封性以及火頭的控制,燒出的炭要保證每批前後一至,燃燒均衡。」

    「行了,這東西就交給你負責了,建窖的事你具體負責要什麼東西和我說。還有,一會你跟我走一趟。」

    「是,老爺。」

    會後劉佶馬上將這個情況上報執委會,執委會對這個情況很重視馬上指示民政部的任學智和內保處的無間對此人進行政審,還好當年無間對所有人都建立了相關檔案和日常記錄,馬上調出此人檔案。

    「劉家根,男,48歲,原海州衛匠戶,1621年海州衛被韃子攻佔被抓為奴隸,具其自述他一開始沒敢說他會做火藥只是說自己會燒窖煉酒所以一直在海州城給人做酒,後因韃子糧食緊缺他的酒坊停了後被抓去做苦力。1638年頭,被解席解救於梁房口,具解席事後回憶是在死人堆裡發現的,來望鄉城後……」無間看著檔案向在座的一些執委會負責人匯報著。

    聽完這些匯報後,煙總衝著任學智問道:

    「老任,剛才叫你和這人接觸一下,你看怎麼樣?」

    「我剛才找個機會和那人聊了會,感覺可以,不過他既然已經猜出了我們現在的工作那就不能再讓他在磚瓦廠干了,那裡人多嘴雜不好保密。還好劉佶反應的快及時進行了隔離,我看不如這樣,找個安全的地方專門讓他帶人燒火炭,順便讓他給老方打下手。對了,無間還有劉佶你們一會給那人洗洗腦子,讓他注意保密幹好自己的事別多說多問!」

    「行,沒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