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李唐風雲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七章 朝堂風波 文 / 巴莫

    南唐皇宮,乾元殿中,李璟作為南唐的皇帝高高的坐在大殿的北上方,坐北朝南。他的下方整齊的站著一眾文武大臣。

    周宗作為南唐的左宰相,當仁不讓的站在了隊列的最前面,他的旁邊站著同樣是南唐宰相的宋奇丘和皇太弟李景遂。

    李景遂在保大五年被李璟封為皇太弟,拜諸道兵馬元帥。

    可是這三人旁邊卻站著一個不應該出現的人,他就是虞部郎中韓熙載,一個管朝廷食物,建築等各種生活用品和花費的不到三品的小官,卻站在了朝廷一品大員的行列,這其中的意味不得不讓人深思。

    「眾位愛卿,不知可還有要事稟告。如果沒有的話就退朝吧。」

    李璟已經處理了大大小小的事件數十件,已經感覺有些勞累了,他想早點退朝休息。不過這句話也是他送出的一個暗示。

    最近他總感覺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每每批改完奏章,他都會休息好久,甚至他已經有大半個月沒有親近女色了。

    就在昨天晚上,他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重立太子。

    在他剛剛繼位的時候,他為了穩定朝綱,鞏固自己的勢力,做出了一個他非常不願意做的決定,那就是實現自己在李忭臨死之前答應他的誓言,立李景遂為皇太弟,把李景遂作為未來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對待。直到此刻他終於感覺這件事是他這一輩子做的最錯的一件事。

    本來他想等到自己的勢力足夠穩固的時候再廢掉皇太弟,重立李弘冀為太子,可是他發現他已經無力去促成這件事了,李景遂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已經羽翼漸豐,不是李璟說一句話說廢就廢的。

    所以他決定就在今天挑起一場風波,他想看看他還有幾分把握廢皇太弟,重立新太子,他要看看他的親弟弟,在這些年究竟拉籠了多少朝廷的大臣。有多少人是他需要剷除的障礙。

    「回稟皇上,微臣有事稟告。」站在周宗背後的知制誥徐鉉開口說道,說完向前走了兩步站了眾人的前面。

    李璟看到徐鉉站了出來,在心裡微微一笑,說道:「不知徐愛卿有何事稟告啊?」

    徐鉉的出現是李璟一手安排的,他的出現都在李璟的意料之中。

    「回皇上,我南唐國力日益繁盛,更在年前出兵攻佔了閩,把閩的大半江山據為己有,可謂是我南唐一大盛事。」徐鉉高聲說道,「但是,微臣斗膽問皇上,那泉州和建州真的就成了我南唐的盤中餐,碗中飯了嗎?」

    這聲高喝一發出來,整個朝堂都變的混亂起來,數十人都一個個在交頭接耳,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聽到徐鉉的話,站在隊列裡的同平章事嚴續嚇了一大跳,他不明白一向小心謹慎的徐鉉怎地就在朝堂上大聲的呵斥皇上,這罪名要是蓋下來,最起碼也是殺頭之罪。

    「徐鉉,你在幹什麼?還懂得君臣之道嗎?你可知罪?」不等嚴續開口說話,宋奇丘大聲對著徐鉉說道。

    徐鉉不是他宋奇丘一黨的人,經常在朝堂上和他們作對,本來徐鉉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他們也抓不到什麼把柄,現在徐鉉竟然敢在朝堂上質問皇上,宋奇丘感覺這是他的機會來了。

    「大膽徐鉉,你還不快向皇上謝罪。」周宗也不的不對徐鉉說道,他一向就很欣賞徐鉉的才能,雖然知道徐鉉說的不無道理,但他萬萬不該在朝堂上對皇上大聲呵斥,這是犯上啊。

    朝堂上的氣氛更加激烈了起來,而徐鉉還是安之若素,坦然的看著李璟。

    「安靜。」李璟看看時機差不多了,深深的看了徐鉉一眼開口說道。

    眾文武官員聽到李璟說話,頓時都沉寂了下來,靜等李璟的下話。

    過了片刻,李璟說道:「徐卿說的也不無道理,關於泉州,建州之事,我也曾耳聞過,當地的亂臣賊子,興然作亂,壞我綱紀,不知道禍害了多少的百姓,寡人也恨不得除之而後快。不知道眾卿家可有什麼良策?」

    李璟這樣說顯然是放過了徐鉉,徐鉉是他派出來的,如果他揪著徐鉉不放,豈不是寒了他的衷心部下的心。

    李璟的一席話讓本來準備落井下石的人都收起了這個心。

    「回皇上,臣以為我朝應當派軍隊圍剿那些亂臣賊子,讓他們知道我朝的天威。」皇甫暉上前步,朗聲說道。

    皇甫暉被人們譽為戰爭狂人不是毫無道理的,每有戰事發生他總是第一個向李璟請命出征,他天天盼望著有仗可以打,只有在戰場他才能充分發揮他的才能,他不喜歡在朝堂上刷弄心機,玩弄權術。

    現在聽到泉州、建州有亂臣賊子作亂,他就忍不住了,想立刻發兵,橫掃賊子。可是這次他顯然沒能明白李璟的意思,更不可能被李璟派往泉州、建州等地平叛。

    「皇上,萬萬不可啊!」戶部尚書魏岑急忙站出來說道,「皇上,這打仗總是要耗銀子的,可是過去兩年的征戰,國庫已經所剩不多了,要是再發兵,怕是國庫就要虧空了。」

    什麼?坐在龍椅上的李璟大吃一驚,這國庫可是國家之重,要是國庫裡沒有了銀子,那還怎麼撐起一個軍隊,沒有軍隊,怎麼捍衛一個國家。

    李璟有些頭痛了,他的本意是讓徐鉉提出閩國國滅後遺留的問題,可是他沒想到老問題還沒解決,新的問題又出來了。

    「眾卿家都知道了,國庫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來支撐一場戰爭,所以,還望眾卿家多多想些計策。」李璟無奈的說道。

    「皇上,臣有一計不知道可行不可行?」站在最前面一直沒有說話的虞部郎中韓熙載開口說道。

    「韓卿家你說說看。」李璟問道。

    「我認為我朝不宜出動軍隊,應當以懷柔的方式對待。」韓熙載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

    「何為懷柔的方式?」李璟問道,他沒想到韓熙載竟然沒有按照他說的去說,好奇的問道。

    「臣認為此事應當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泉州、建州等地,以安撫為主,鎮壓為輔,這才能顯示我朝的德望。」

    「那韓愛卿認為派誰去最合適呢?」李璟心裡很高興,雖然韓熙載沒有按照他說的做,但是韓熙載所做的已經達到了他的要求。

    「應派諸道兵馬元帥李大人前往。」韓熙載肯定的說道。

    韓熙載的一席話激起了千層浪,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韓熙載說出的人竟然是皇太弟李景遂。

    「臣認為不可,皇太弟為諸道兵馬元帥,不可離開京師重地。」宋奇丘立刻反駁道。

    「皇上萬萬不可。」宋奇丘一黨看到宋奇丘反對,頓時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李璟開始頭痛起來,他沒想到支持李景遂的人有這麼多,這更堅定了李璟除去李景遂的決心。

    「皇上,臣認為應當派燕王李弘冀前去。」宋奇丘待眾人議論的聲音小下去之後說道。

    站在旁邊的李景遂,看到宋奇丘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微笑不語,再聽到宋奇丘說讓李璟派他的侄兒李弘冀前去,他的嘴角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一次輪到燕王一黨的人不願意了,他們明白,不論是誰,只要一離開京師,那就等於退出了這次的皇權爭奪戰,李弘冀如果被派出京,那他也就再與皇位無緣了。他們這些人擁護李弘冀就是為了等到李弘冀登上皇位,以便加官封爵,怎麼可能讓李弘冀輕易的離開京師。

    「皇上我反對。我認為燕王作為皇長子,應當在皇上身邊盡孝道,不宜離開京師。」中書侍郎徐景運開口反對道。

    就是徐景運不說,李璟也不會答應把李弘冀派到泉州、建州等地,他的目的是讓皇太弟李景遂離開他經營多年的京師重地,而不是把自己想立為太子的李弘冀調離京師。

    「你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到底那個人能去呢?你們一個個倒是說說。」李璟顯然是有些惱怒,說話的聲音也大了起來。

    眾臣子一聽,頓時安靜了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心裡猜想李璟的心思。

    「臣以為派六皇子李從嘉前去為最好。」

    沉寂了片刻,一個蒼老的聲音打破了這份沉寂。

    眾人想說話的方向看去,一個鬍鬚發白的老者正目光灼灼的看著前方的李璟。

    李璟也看向了這個說話的人,看到此人的模樣,李璟心裡也是一歎,他知道自己的打算又要告破了,眼前之人可是元老級的人物,是李璟父親李忭最最寵愛的臣子,在李璟小的時候,李忭曾讓李璟喊此人叔叔,就是李璟當了皇帝之後也不敢輕易反駁他的話。

    「司馬愛卿真是讓寡人為難啊,從嘉剛剛遭人暗算,身體還很虛弱,怕是經不起長途勞頓,更不用說要治理泉州、建州等地的事宜了,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李璟無奈的做出了以後再議的決斷。

    但是那位老者提出的解決方案,顯然給太子和皇太弟兩人的擁護者找到了共同的突破口,他們已經開始在心裡醞釀一個計劃,準備把李康『送』出金陵,送往那不安定的泉州、建州等地。畢竟,少一個皇子呆在金陵,就少了一個人爭奪帝位,這對雙方都很有利,儘管此時的李康還讓他們感覺不到威脅。

    當然,他們心中還有一個共同的理由,那就李康生來就擁有一雙帝王的眼睛:一目重瞳子。擁有此等眼睛,個個都是封王稱帝,雖然只是在傳說裡,但是他們不得不信,也不敢不信。

    站在旁邊的周宗把眼前發生的一切都看在了眼裡,他從中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事情,他知道朝廷很快就要經歷一場地震了,而且這場地震恐怕還不會小的了。

    明眼人都會看出來,這是皇太弟和皇太子之間的鬥爭,是皇位的爭奪戰,而作為皇帝的李璟卻是無力為繼。只能眼看著他們兩個作對。

    周宗在這兩年的點點滴滴中也管中窺豹,看出了一星半點的東西。

    他站隊的時候到了,李忭稱帝的時候,他站對了位置,李璟繼位的時候,他也同樣站對了位置,現在又到了站對的時候,他必須做出選擇,在皇太弟和皇太子之間做出選擇。

    可是他那個紈褲兒子卻和眾人最不看好的李從嘉是最好的朋友,而且自己的兒子還對李從嘉死心塌地,這更讓周宗頭痛,所以當他從皇宮回到家裡,發現周胖子還沒回來時,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知道周胖子肯定又去了煙花之地。

    他更是臆斷周胖子就是和李從嘉一起去的,是周胖子跟著李從嘉學壞的。所以他終於做出了讓周胖子和李從嘉斷絕往來的決定。

    ps:這一節寫的是朝廷上無硝煙的戰爭,由於小弟涉世未深,不懂官場的陰謀詭計,所以在勾心鬥角的地方可能處理的不到位,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也請大家多多支持巴莫,小小給巴莫投上一張推薦票,巴莫不盛感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