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九章 風波過後(上) 文 / 巴莫
李康猜的不錯,金陵確實發生了大震盪,而這場大震盪的導火索就是他本人。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李康被綁架的第二天,消息就傳到了金陵,而且很快就傳到了李璟的耳裡。
起初李璟還不相信,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親信去查探事實,當親信向李璟回稟事情經過的時候,李璟當場發火,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方墨硯摔得粉碎。更是處死了幾個不聽話的宮女和太監。
隨後一道聖旨從皇宮裡傳出,江州九縣的縣令的烏紗帽頓時化作虛無,不但如此,就連皇甫暉都沒能倖免,被革去了奉化軍統軍一職。
這僅僅是風暴的開始,李璟很快就對朝堂上的一眾大臣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清洗。
李康的失蹤是一個契機,一個李璟等待很久的契機。
李康失蹤的第一天,太保兼中書令的宋齊丘被李璟放歸九華山,不奪其官爵。第二天,樞密副使李征古被貶為歛州節度使,同時啟用池州判官常夢錫,為戶部侍郎,加諫議大夫、翰林學士。
都這樣了,南唐的眾百官還不明白的話,那就是傻子了,他們知道這是李璟對以宋齊丘為首的宋黨一次大清洗。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就在第三天,馮延巳、馮延魯兩兄弟也同時被貶,削其官爵,留守金陵。孫晟擢升左僕射加同平章事。周宗作為老臣,也從侍中提升為右僕射兼同平章事。當然那些個小蝦米就不用提了,被貶的貶,被升的升,被貶的當然是屬於宋齊丘一黨,被升的則是孫晟一黨和一些中間派。
這是一場大震盪,很多靠攏宋齊丘的官員,人人自危,但是李璟還算留面子,並沒有把宋黨一網打盡,魏岑仍任樞密院副使,查文徽還是樞密院史。陳覺因為半年前告假回鄉探親躲過一劫,仍為光政院副使。
至此,被世人稱為為禍南唐的『五鬼』,有三人離開了政治的漩渦。
南唐皇宮,干元殿,燈火通明。
李璟伏在案上,快速的翻閱今天送上來的奏章。
一本、兩本、三本,每一本都是為宋齊丘等人求情的,這種情況已經連續發生三天了。
「啪。」
李璟把一本奏章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臉色漲得通紅。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李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背著手,在殿中踱步,口中不停得念叨,臉上難掩其怒色。
這些年他放手大權,想做一個無為而治的明君,哪裡想到宋齊丘等人竟然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霍亂朝堂。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竟然與皇太弟李景遂勾搭在了一起,這是李璟無法忍受的。一個是未來帝王儲君,一個是朝廷重臣,兩人結合起來,那是多大的一股勢力,還有誰能與他們抗衡。
當初為了皇位他在父親李忭臨死前發誓,等到自己百年後要把皇位傳給李景遂,兄終弟及,也算是一種妥協吧。
保大五年的時候,他為了鞏固帝位,便立當時的燕王李景遂為皇太弟,確立了李景遂作為繼承人的身份。
但是他真實的想法卻不是這樣的,當他做了幾年皇帝之後,他終於懂了帝王心術,深深明白,兄終弟及的做法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做法。
從歷史中不難發現兄終弟及這一傳承的弊端,西漢景帝時期,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在一次宴會上逼迫景帝,讓景帝死後把皇位傳與她最小的兒子梁王,當時的景帝也許喝的有些醉了,當口答應了下來。本就是一個無意識的回答,卻為後來梁王垂涎皇位,被逼造反,造成血流成河的慘劇。
從歷史中可以看出,兄終弟及這個思想要不得。
而且這些年來,李景遂表面上裝成仁義道德,一副謙謙公子,對皇位毫無垂涎,但是私底下卻是拉攏朝廷重臣,宋黨內的許多成員都成了他的忠實擁護者。
最讓李璟受不了的是,皇太弟李景遂竟然與燕王李弘冀在私底下鬥得你死我活,一個是自己的親弟弟,一個是自己的親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是左右為難,索性,他就放手讓兩人去鬥,去爭。
但是,他們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把這場戰火燃燒到李康的身上。
李康從下聰明伶俐,善屬文,工書畫,很有當年他的風範,所以很得他的歡喜,也正是出於對李康的保護,他把李康秘密的送到了白鹿書院,讓李康在那裡健康成長。
可是他沒有想到,李康才被他接回金陵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接連出了幾次事故,第一次李康在冬天的時候外出遊玩,不甚掉到了湖裡,好在李康會水才不至於被淹死,但也得了一場重病。
第二次更奇怪,李康在自己府上竟然吃到了帶毒的飯菜,好在中毒不深,被太醫救了回來。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就在今年年初,李康竟然又遇到了一次刺殺,差點要了李康的小命。
這些李璟都忍了,他為了保護李康,聽從了鍾皇后的意見,放李康到建州擔任清源節度使。
他本以為李康遠離了政治的漩渦就該好點了,可是不到半年的時間,李康竟然又遭人綁架,現在下落不明。
他還怎麼忍受的了,於是便把暗中與李景遂交好的宋齊丘一黨和與燕王交好的一黨,統統打壓了一遍,他就不信,離開這些人的支持皇太弟李景遂和燕王李弘冀還有能力陷害李康。
「哎、」
李璟長歎一口氣,突然間蒼老了許多,目光渙散的望著窗外稀疏的繁星。
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長眠不醒,他害怕到那時李康離開他的保護會無法自保。
「啪啪啪、、、、、、」
一陣輕緩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了進來。
李璟收回目光,溫柔的望向殿門,這個時候還來找他的人只有他的皇后鍾荻。
李璟猜的不錯,果然是鍾皇后。
只見鍾皇后手中端著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個精緻的小碗,裡面冒著騰騰的熱氣,緩緩的走向了李璟。
「小荻,這麼晚了你怎麼還沒睡啊?」李璟溫柔的說道。
他雖然有後、宮佳麗無數,可是對於自己的第一任妻子鍾荻,他還是很有感情的。也只有對鍾荻的時候,他才會如和煦如風,溫柔有加,其他人根本就享受不到這種待遇。
「皇上,天氣炎熱,你又熬夜,妾身怕你上火,就親自熬了些蓮子粥為你解暑。」鍾荻把托盤放在桌子上,端起瓷碗,輕輕吹去上面的氤氳熱氣,「皇上,你快趁熱喝了吧,要是涼了就不好喝了。」
鍾荻雖然是兩個兒子的母親,但是她保養的很好,皮膚依然白皙有彈性,而且她的嗓音嬌柔嫵媚,優勝當年。
「又累你操勞了,這些粗活,你讓宮女去做就可以了,不必躬身親為的。」
李璟並沒有接過瓷碗,而是輕撫著鍾皇后的雙手。
「妾身不累,能為皇上做一些事兒,是妾身求之不來的。」鍾荻眉波一轉,嬌聲說道。
四目相對,一股柔情從兩人的眼底生出。
「皇上,粥快涼了!」鍾荻掃了一眼手中的蓮子粥,上面的氤氳之氣已經快消散殆盡了,於是開口說道。
兩人已經做了幾十年的夫妻,她明白李璟最喜歡喝蓮子粥了,所以才親自為李璟熬了這鏈子粥。
「哦。好。」
李璟接過蓮子粥,就喝了起來,但是喝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停了下來。
「小荻,你是不是聽說什麼了?」
李康被人綁架的事情已經發生三天了,皇宮內外傳的很厲害,都說李康這次是凶多吉少,恐怕會命歸黃泉。雖然李璟已經命人封鎖了消息,不讓鍾皇后得知,但事情總有敗露的一天,誰也擋不了。
「嗯,我都聽說了。都怪從嘉他命不好,如果早知道他會出事兒,我就不讓你封他什麼江南巡察使,讓他代天巡牧了、、、、、、」鍾荻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了下來。
李康是她的希望,如果李康真的死了,那麼她的人生也跟著李康的死亡消散了。
「對不起,都是朕沒有保護好從嘉。」李璟看的心中悲切,放下手中的瓷碗,輕輕的幫鍾荻拭去臉上的淚水。
「不,皇上你沒有錯。要怪就怪從嘉的命不好吧,他這個孩子,生下來就多災多難,怨不得別人。」鍾荻安慰李璟道。
鍾皇后不說還好,她這麼一說,李璟心中更覺得虧欠李康太多了,滿臉愧色,「哎,都是朕考慮不周啊,要是朕早點把他派到建州任清源節度使,也不會有今天的事情發生了。」
「皇上,夜深了,你還是早點休息吧,龍體重要。」現在已經是四更天了,再過一會就到深夜了,鍾荻來送粥的同時也是泉李璟早點休息的。
「嗯,是該休息了,但是這些奏章怎麼辦?」李璟望著桌案上的奏章眉頭緊鎖。
這些都是為宋黨等人求情的,他都懶得看,可是他身為皇帝,而且還是一個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他又不能不看這些奏章。
「皇上,這些奏章你是永遠也看不完的,還是留待明天再看吧。」
李璟猶豫了一下,點頭說到:「那好吧,朕今天就不看奏章了,明天再看。」
「朕今天要住在你那裡,不知可否?」李璟望著鍾荻白皙的脖頸,眼睛發綠。
「謝皇上恩寵。」鍾荻微微俯身,高興的說道。
說起來李璟已經很久沒到她的寢宮裡來過了,皇帝不臨幸你,那就說明你在皇帝眼中不得寵,別的嬪妃、貴妃會看不起你,你的地位就會下降。
李璟說出這句話,那就是鞏固了鍾荻在後、宮中的地位。
況且她今天找李璟也是帶有目的的,正好李璟今天臨幸她,她在枕邊說給李璟聽,比在這大殿中說要強上很多。
自古枕邊風是最厲害的。
就在剛剛,她收到了『鷹』的飛鴿傳信,得知李康已經平安歸來。她相信李璟的不會比她先得知這個消息,所以她來找李璟那是以退為進,趁著李璟還心存愧疚,為李康爭取最大的權益。
她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但是如果有人想傷害她的兒子,她就會讓那人受到比失去兒子更痛苦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