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大明狼騎

正文 第三百八十章 施大勇好大的膽子 文 / 傲骨鐵心

    這「大學士」實在是不倫不類,不過人家大兵壓境,也顧不了這些虛末枝節了。達成一致意見後,董繼舒再次確認沒有金軍尾隨後才叫人放下吊橋,跟在馬士英身後出城相迎。

    「久聞大學士英名,今日一見,勝傳聞十倍,幸會,幸會。」馬士英臉上的笑容實在是有些詭異,看起來絕對是皮在笑,肉卻紋絲不動。

    範文程如何不知道馬士英嘴裡的「英名」絕對是在譏諷自己,但他沒生氣,也笑著回禮,說道:「文程徒有其表爾,讓撫台大人見笑,見笑了。」

    董繼舒也上來見了禮,範文程介紹了下隨他來的眾人,皆是漢官,並無滿官在其中。

    雙方客套了一番,馬士英邀範文程進城,範文程等入城後,那腦袋上的金錢鼠尾引人側目,城上的軍士和城中的百姓都怒目瞪著他們,若不是撫台親兵在維持,怕都有人衝上來要亂拳揍死這一群背主求榮的漢奸了。

    隨範文程來的那些個漢官們多少都有些羞恥感,一路上只顧低頭走路,並不左看右顧。範文程倒是毫不在乎,不但由始自終臉上都掛滿笑容,還不時抱拳沖街道兩側的百姓們拱手,氣得百姓們紛紛破口大罵。

    百姓們痛罵範文程,馬士英聽著也高興,無意阻止,但卻傳下嚴令,不許任何人靠近。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道理他馬士英是知道的,更何況眼下是敵強我弱,哪裡敢讓範文程他們出事。

    進入府衙後分主客坐定,馬士英這才問道:「不知大學士大駕光臨我張家口,有何見教?莫不成是貴軍要來攻打不成?」

    「張家口乃我大明重鎮,貴軍也不是想打進來就能打進來的。」董繼舒虛張了聲勢。

    範文程笑道:「看來,馬大人和董總兵對我大金心中尚存疑慮,不瞞二位,我八旗大軍今番確懷一片誠意而來和談開邊的,不然何以直奔你這重兵防守的張家口?」

    董繼舒眉頭一皺,不解道:「大學士此話怎講?」

    範文程笑道:「兵法云:避實就虛,出奇不意。宣府一帶長城綿延幾百里,防守薄弱之處比比皆是,我八旗大軍突之而進,易如反掌,之所以不進而避虛就實,為今日之和談也。」

    範文程說得是實話,宣府這幾百里的長城防線卻是處處漏風,除了張家口外,其餘防線都頂不了用。不過董繼舒不願示弱,哼了一聲,道:「只怕和談有詐,趁機攻城,然後再演永平屠城一幕吧。」

    聽到永平屠城,馬士英也在那面色一沉。

    範文程卻搖頭道:「永平屠城一事乃我國二大貝勒所為,汗王已對其嚴加懲處,奪了他的兵權,高牆圈禁永不敘用。對軍紀之事,我家汗王十分重視,凡大軍行進之前,必反覆宣諭,然違犯軍紀之事仍偶有發生,阿敏便是其中一例。其實,自古及今違犯軍紀之事就從未徹底根除過,崇禎二年我大軍兵臨京師,山西巡撫耿如杞的勤王之師,不也大肆劫掠了京畿百姓嗎?如今在我大金任職的明之官員,已不下百餘人,李永芳、鮑承先、祖大壽的子侄及部將等近四十餘人、張春部下三十餘人等,均身居要職,就連張監軍道張老大人也一直被恩養,這些足以證明我家汗王的仁政。所以請二位大可放心,我軍此來確是為了開邊貿易,並無他圖。」

    聽完範文程所說,馬士英和董繼舒對視一眼,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相信他。

    「議和之事關係重大,非我二人可以做主,若貴軍真要貿易,馬某可以將和談之意報於朝廷,由朝廷決斷。」

    擅自與東虜和談開邊的罪名可不是馬士英能扛下的,他準備借口上報先拖上一段時間,朝廷也好及時調來援軍,至於是否和談,也不是他馬士英的責任了。

    前任巡撫沈啟因為和大金私下和談被罷免的事情範文程是知道的,所以雖知馬士英這是借口緩兵之計,但也不想點破,左右宣府快馬急報到京也不過三天時間,他等得及,汗王也是等得及的。不過為了讓馬士英和董繼舒推動邊貿成功,他還是要點上他們幾句的,「恕范某直言,和談開邊一事的確關係重大,它不但關係著宣府一帶百姓的安危,同時也關係著二位大人的前程。」

    馬士英和董繼舒一愣,董繼舒問道:「不知大學士此話怎講。」馬士英也疑惑的抬頭看著範文程。

    範文程笑著問道:「二位大人比杜松、劉挺、熊廷弼、袁崇煥、趙率教、祖大壽、張春等如何?」

    「此皆一代名將,吾等遠不如也。」

    「所謂一代名將者,或降或亡,均敗於我大金之手,恕范某直言,真要是兵戎相見,二位大人恐難逃厄運。」

    聽了這話,馬士英和董繼舒默然不語,範文程所說正是他們所擔心的,以張家口現有兵力是萬難擋住城外金軍的,城破之日也是二人身死之日。便是僥倖逃出,他二人也終逃不過朝廷砍下的那一刀。本朝天子登基後,因這「失地棄民」之罪可是殺了不少封疆大吏,他二人自信自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能逃過朝廷的處置。

    範文程繼續說道:「設想我十萬大軍從宣府一帶突進,再次蹂躪京師的話,二位大人能辭其咎嗎?搞不好袁都堂的昨天便是二位大人的明天,范某此話雖有冒犯之罪,但還是要請二位大人深思。」

    一番話已說得董繼舒決意推動開邊了,但他卻是為難道:「恕董某直言,便是你家汗王真心是來邊貿的,但我當今聖上年輕有為,志在恢復,早已嚴令不許和貴軍邊貿,所以我等邊將不敢上奏言和,因此怕是幫上你家汗王什麼忙。」

    馬士英沒有表態,只在那體會範文程所言。

    範文程道:「以今日形勢看,二位大人非奏不可。上書言和,怪罪下來,最嚴重不過是罷官;若不奏,則必有一戰,宣府京畿一帶難免生靈塗炭。一旦戰敗,二位大人輕則下獄,重則傳首九邊矣。」

    「也罷,既然左右都是死,倒不如拼一把了,這開邊一事董某決意推動,這就回去使人上書朝廷。撫台大人意下如何?」於其說董繼舒是被範文程巧舌說動,倒不如說他是被城外的幾萬金軍給說動了。

    馬士英卻是橫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對範文程道:「此事事關我二人性命,大學士可先回去,待我等商量過後再予以答覆如何?」

    範文程笑了笑,點頭道:「好,那范某告辭。」

    當下馬士英安排人護送範文程一行出城,待將人送走後,董繼舒忙問馬士英是否要上奏贊成和金軍開貿,馬士英沒有說話,但晚上的時候卻派人將自己寫的奏章抄了一份送給董繼舒看,董繼舒看完拍案叫絕

    馬士英的奏章寫得非常巧妙,他閉口不談戰與和,而是請求朝廷開邊貿易,以安女真之心,避免雙方再起兵端。

    當奏章六百里加急送到內閣時,崇禎正在文華殿堅持每天的日講。他身著登基時制做的常服,正襟危坐,擔任今天主講的是內閣大學士吳宗達,他正在為皇帝講讀易經的《系辭??下篇》:「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崇禎聽到這,立刻聯想起高迎祥、李自成,問吳宗達道:「如何才能禁這些賊人為非呢?」

    吳宗達沒有想到皇帝會突有此問,一時愣在那裡,想張嘴卻聽崇禎又在那說道:「朕登基五年多了,外有女真,內有流民,江河日下,中興無望。昨天宮人說,河南、河北一帶的歌謠流傳到了京城,什麼『日將沒,月不明,十八子,坐龍廷。』十八子的說法,隋朝時便流行過,但今天聯想起來,賊首中真就有個李姓李自成。女真雖說厲害,但並不可怕,朕就不信他一個蕃邦能坐了中華。但李自成可不一樣,他是漢人啊。」

    說到這,崇禎猛的一拍書案:「凡李姓為賊者一律誅之。」他這一拍,常服龍袍的破袖口露了出來,身為九五之尊,露出了破袖子,不免有些尷尬,他急忙往裡塞。

    吳宗達見皇上拍桌子,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是自己沒有及時應對惹天子發火,但他看著崇禎,發現其並無怪罪之意,相反卻現出了幾分的不自然,再一看,原來皇上竟然穿著破袖子,眼珠一轉,當即跪倒:「聖上恭行節儉,身著敝衣,此堯舜之行也,當為天下表率,何必遮掩?」

    崇禎聽罷,稍覺釋然:「朕反對奢華,這寬衣大袖要浪費多少布料?昔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中國將士們的短衣緊袖,唯獨這百姓和官員們的服飾,依然無大的變化。不用多,每件衣服上的袖子省上半尺布,兩個袖子便是一尺。天下兩億黎民,便可省下兩億尺布。兩億尺布足夠將士們冬裝御寒的了。此弊俗也,朕今天便作個表率。」

    崇禎年輕天子,從來是說幹就幹,他立即命尚衣監掌印太監帶著裁縫來見,當時將袖子便剪短了半尺。剪完後仍不大滿意:「短是短了些,仍很肥大,若瘦一些還可省些布。」

    正當天子為如何省布料苦惱時,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將宣府馬士英的六百里加急呈了上來。

    崇禎已經知道洪太率東虜大軍到了蒙古,已命宣府大同一帶嚴加防範,但看到馬士英上報東虜要和大明邊貿卻是有些意外。

    他將奏疏草草看了一遍,見內閣票擬上僅寫了一句:「呈聖上御覽。」是否同意,內閣什麼也沒說。他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快,陰沉著臉問吳宗達道:「先生對馬士英所奏持何態度?」

    吳宗達已摸透了這位年輕天子的脾氣,他發現崇禎越來越喜怒形於色了,類似開邊貿易這樣的主張,崇禎若是不同意,當即就能將女真大罵一頓。但眼下沒表態,這就是說,他沒反對。

    體會崇禎心意後,吳宗達從容答道:「聖上,開邊一事非戰非和,商貿之事爾,由馬士英等人作主就是。」

    吳宗達所言自然大合崇禎心意,他點頭道:「這倒是個好辦法,女真此行是為蒙古,到口外無非想獲利罷了,絕不是真要入寇,開邊對我大明也沒什麼損失。」

    「聖上說的是。」吳宗達忙點頭附和。王承恩秉承他一慣做法,對政事絕不多嘴。

    放下馬士英的奏疏,崇禎感慨道:「當今最大之憂患不在東虜,而在流賊,我朝應集中全部兵力將高、張二賊剿滅,此時萬萬不可和東虜再開戰場,否則顧此失彼,難奏全功也。」

    吳宗達剛要附和幾句,卻見一個小太監拿著封表章急匆匆的跑進了大殿,王承恩接過看了一眼後面色大變,三步並作兩步上前遞給崇禎。

    崇禎接過打開一看,也是臉色一變,旋即將這表章扔在了地上,近乎咆哮的吼道:「施大勇,你好大的膽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