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四章 不景氣 文 / 蟈蟈肚

    李氏見趙周氏面上也帶了笑意,便接茬笑說道:「說起這日子緊巴,可不是嘛!大勇今年也十八了,我跟娃他爹尋思著為他說一門親,只是屋裡頭錢兒吃緊……」她啊哈的一笑,語氣謙卑極了,「那啥,有件事還得求嫂子一回,說起來也怪難為情,大嫂莫見怪了。」

    她一邊組織著語言,一邊用眼睛瞄趙啟財,趙啟財見了,頭反倒低下來了。

    趙周氏餘光瞧見,笑了一下,「都是咱自家人,但凡有事兒我跟你大哥能幫襯上的,紅梅只管說罷。」

    李氏這會兒瞅丈夫心頭來氣,面上卻仍帶笑的,「嗨!這不嘛,今年就想給大勇說一門親,只是現如今說親,只彩禮錢兒哪能沒個四貫五貫的?」她倆手搓著大腿,笑說道:「屋裡情況不好,娃兒一日日大了,我跟他爹心急啊,這不,我這些日子裡尋思著,咱大嫂過日子,那是向來細緻,情況定比我們屋裡強上百倍,這侄兒說親,大哥大嫂也不能坐視不管吧。」她呵呵笑著,又道:「大勇常說哩,他大嬸子待他最是親,比他三嬸子是好的沒法比呢。」

    周氏見李氏一句話繞了幾個彎子,自是聽出她拐著彎兒借錢的,當下收起笑容,放下筷子,一臉誠懇地向周氏解釋著:「紅梅,這事,怕是不成。你也知道,今年嫂子跟你大哥才在鎮上起了新屋,周轉正緊巴,再者,趕明年還想送宏娃兒入學堂,錢兒就更吃緊了。」

    李氏越聽笑容越是僵,周氏話說完,她臉色已經有些難看了,當即皮笑肉不笑地嘿了一聲,「我就說麼,大嫂這一入城裡就是不一樣了,咋的,還要送宏娃入學堂咧?嘖嘖——」她咂嘴歎道:「大嫂心氣兒就是高些。」

    周氏對那酸話只當不察,笑了一下,說道:「倒也沒指著他能考上個秀才,能識幾個大字將來也該比他爹強。」

    趙啟財原本沉默著,這會兒才是看向周氏,出聲道:「大哥這陣子忙活不?」

    周氏這才又提筷,笑道:「倒也還成,年頭景氣些,只一入夏就在屋裡閒了一半月,前些日子才剛剛接上了一樁活計。」

    趙啟財眼中不覺帶了些艷羨,「農民累死把活一年,只靠屋裡幾畝地能賺幾個錢兒?還是大哥頭腦靈光些,早些年在外頭跟人學了木工活兒,鎮上一年到頭來,咋還不得賺個三五兩的。」

    周氏溫溫一笑,伸筷為趙宏夾一筷子菜,才不急不緩地說道:「若不是大勇執意去縣裡務工,跟著他大伯學個三五年的,也能學些個手藝,將來在外頭接活兒不成問題。」

    趙啟財歎了一聲,附和道:「可不是,旁的不說,木工總是門好手藝,這娃兒,偏是個死強脾性,寧可到縣裡酒樓當個打雜工也不願學一門手藝。」

    周氏聞言,又笑問老大趙勇在縣裡的情況。

    李氏在旁默不作聲,見丈夫一打岔,一來二去的竟跟周氏拉起了家常,便不好再重提方才借錢那話兒。只是周氏方纔那一番回絕,她知道借錢的事決計是沒了指望,想起早些年趙啟明去鎮上學手藝,自家是如何的幫助,心頭又是氣苦又是惱怒,當下,也不願與她一齊聊家常,端起玉米糊,面色不大歡快地呼嚕嚕幾口喝下,一抬屁股,轉身進了廂房。

    周氏一怔,心知李氏為方纔那事怨怪,正要開口,便見趙啟財擺了擺手,壓低聲道:「由她罷,由她去。」

    周氏難為情地笑了一下,不再開腔,只迅速扒著碗裡的玉米糊。

    一時間,堂屋裡倒靜了下來。

    連小小的如意都看得出來,這一頓飯,吃的有些不歡快。

    沒一會兒,趙啟財碗裡的飯見了底,如意瞧見,正要起身去盛飯,趙啟財便搖頭,「今兒吃飽了。」又朝一旁默不作聲的老二趙祥說道:「一時駕車送你嬸子和宏弟。」

    趙祥聞言也不吭氣,繼續埋頭吃飯。一家子都知道老二這悶葫蘆性子,自是習慣。

    周氏也早早吃完,只看趙宏碗裡還余著小半碗玉米糊,便伸手端來一勺勺餵他,心頭想的卻是早些吃畢了趕回鎮上,借錢一事再跟娃兒爹商量個。

    正在這時,廂房裡卻忽然傳來一陣乒乓聲。

    這動靜極響,如意聽出他娘在屋裡摔了東西,心下更是戰兢,她雖小,大概也估摸出,娘是因為方才大嬸子沒肯應下借錢兒的事動了脾氣。

    只有旁裡的巧鈴不知情形,仍是抽空拉著玉翠不停說笑,這會兒見李氏進屋去,又是嘰喳起來,只是說到一半便是被那乒乓聲驚得住了嘴,接著,便是被李氏的大嗓門隔著廂房門狠狠呵責了一通。

    巧鈴放下碗,拉著玉翠灰溜溜出了堂屋。

    周氏也拉起趙宏,笑道:「吃飽了,時候不早,這就跟娃兒啟程,叔叔跟紅梅也別送了,在屋歇著吧。」

    趙啟財訥訥應了一聲,招呼著如意將周氏母子送出大門,老二趙祥已駕車在門口候著了。

    周氏抱著趙宏上了板車,轉身道:「大勇爹別送了,勸著些紅梅,天大的事兒也別著急上火,一時回屋去我再跟你大哥商量,看看趕年底湊出些銀錢兒來。」

    趙啟財聞言,頓時想起大哥屋裡這些年的不易,面上倒有些慚愧,「大嫂說的啥話,就是有些錢兒也該緊著宏娃兒上學使,大勇婚事不急。」

    周氏笑了一下,抬腳上了車,又道:「大勇爹別送了,快回屋勸著些紅梅。」

    趙啟財應聲,遠遠看她們母子坐上板車出了小路,他才歎了一聲,轉身回了院子。

    剛踏進堂屋門檻,迎著面門便是飛來一物,趙啟財堪堪躲過,彎腰撿起了掃炕笤帚,無奈地重重歎氣道:「紅梅!你這是做啥!」

    跟在趙啟財身後的如意見狀,飯桌也沒來及收拾,立時惴惴地退了出去,若是在娘氣惱時撞見了自己,十有**那火氣會更大些,前幾次娘在飯桌上發了火,她沒處躲,便被娘揪著辮子狠狠責罵了一通。

    (查了一下資料,古代嫂子稱呼丈夫的兄弟叫叔叔,或是按對方孩子的姓名叫做「xx爹」。到了現代,叔叔這一稱呼幾乎不再當面叫,口語上跟著丈夫叫哥哥弟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