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少有的溫情 文 / 蟈蟈肚

    劉氏聽了一會,漸漸腳底凍的有些發麻,見母女三個只管說些家長裡短,節前籌備的瑣事,便是失了興趣,正要提步走,忽然聽見李氏說了一句,「初四初五的就上你們姥姥屋去,這回多呆一段,十五過了回來【嫌女如意第二十三章少有的溫情章節】。」

    劉氏一蹙眉,又放下腳,只聽巧鈴那個大嗓門叫道:「不上三叔屋給奶奶拜年?冬至沒去,初一也不去嗎?」

    李氏沉默了一下,心頭的打算是安排大勇祥子兩個去一趟也就是了,大過年的,她屋真不去人,還不得落下閒話了?話到嘴邊卻變成,「娘瞅著你奶奶也不稀罕,再說了,屋裡緊張,你們大勇哥還要成親哩,多省幾個錢兒也比上趕著找氣受的強。」

    聽到這處,劉氏悄摸退到大路上,理了理頭巾,佯裝路過一般正經八百地朝自個屋走去。

    一回屋,便是直奔婆婆的屋頭去了,推門進去,惶急惶急地脫鞋上了炕頭。

    趙張氏笑吟吟地,「衣裳取來了?」

    劉氏應了一下,「取來了,從劉裁縫屋出來,倒是經過了二哥屋門前【嫌女如意第二十三章少有的溫情章節】。」

    「見著你二哥人了?這一向在屋弄啥呢?年貨準備上了?」趙張氏問。

    劉氏一努嘴,「二哥沒見著,大門也沒進,經過他屋門前,聽見大嫂說了幾句閒話。」

    趙張氏歎了口氣,「你不說娘也知道,你二嫂子還能說啥?憑良心說,娘對她屋沒虧待半分,她紅梅這一段做事過分了。」

    「娘說的是,這不嘛,我今兒一聽二嫂子那話,心說那還了得,趕緊就往屋裡跑,急著跟娘說說哩。」不等婆婆再發問,劉氏迫不及待便說:「二嫂說了,今年過年寧可帶著幾個娃兒回她娘家屋,也不來瞧一眼娘哩,只說是在娘身上多花一文錢兒也不樂意。」

    趙張氏老臉一沉,氣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劉氏便是寬慰她,「早知道娘這樣動怒,這事我也就爛心裡了,我尋思著,娘知道了也不是壞事,就是氣個半日的,也好過實心眼兒的一日日盼著。」

    趙張氏勉強的一笑,「你二嫂生了一張利嘴兒,娘沒往心頭去,若要跟她計較,前些年娘早就氣死了。老二屋真不來也就算了,沒她日子還不過了?」

    兩人又敘了一會兒閒話,劉氏給婆婆擦洗了身子便出了門,說是今個下午再跟丈夫上鎮上採買一回。

    農家人過年,條件好些的殺雞宰豬放炮仗。差些的也少不了割幾斤肉,殺個一隻雞的。

    再去城裡給自家娃娃們採買些果脯糕點的,備茶葉醃肉買酒,家家戶戶大抵如此。

    就近些的,就上鎮裡採買,如意他爹趕臘月底就買了些個花生,瓜子,茶葉。屋裡錢兒緊張,她娘只說少割幾斤肉,卻不願意在茶酒糕點上頭扣縮,說是這些個過了年尋常招待客人也使得,好看又體面。

    正午如意一回屋,就聞見灶房裡傳出來的一陣陣香氣。

    巧鈴咋咋呼呼跑來,笑嘻嘻道:「娘炸豆腐丸子哩,一會兒還炸魚,炸春卷,蒸兔兒饃哩。」

    如意笑了笑,放下簍子,「三姐先玩兒,我去給娘打下手。」

    一進灶房,李氏便笑,「行了,你可甭跟這兒添亂,會熬個粥粥就當自個能耐了?仔細弄砸嘍。」

    如意一看,案板上放著發酵好的白麵團,鐵盆裡頭是剁成細沫的肉泥和豆腐,碗裡打了三個生蛋,腳下木桶裡是四條活蹦亂跳的大鯽魚,都是平日見不到的精細食材,便不敢輕舉妄動了,就站在門檻邊上抿唇笑,「娘,我不給你添亂,就在一邊看著。」

    李氏瞄了她一眼,「真想學了就認真看,這些個灶上活計將來成親了婆家可沒人手把手教。」又是笑著數落玉翠兩個,「你三姐四姐要有這心思,娘也不發愁了。」

    娘嘴上說發愁,心裡頭一點也不愁,有什麼活兒,從來也不叫兩個姐姐做,三叔屋表姐春霞早就學會上灶煮飯了。

    雖然如意很想這麼說,可是嘴上始終沒吭氣。

    外頭巧鈴伸個腦袋進灶房,見她娘跟如意忙活著,盯著瞧了一陣,見只聞見香味卻吃不著,便是嫌無趣,又回屋和玉翠一塊嗑上了瓜子。

    如意在一側看了一陣,也摸索出娘的規律,便是在旁試著打起了下手,李氏見她也沒手忙腳亂,遞篦子拿筷子一拿一個及時,便也和顏悅色了許多。

    這些炸好的吃食存放在地窖裡,只等著初一起,吃一頓取一頓。

    李氏從篦子上挑出十來個丸子放進碗裡遞給如意,瞪著眼睛說:「一會兒晚飯讓你們幾個解解饞,誰也別盯著吃,今年肉買的少,一人少嘗一兩個的。」餘下的也不叫如意搭手,自個數清了數目,一趟一趟往地窖裡頭運。

    吃食備足,轉眼到了臘月二十,李氏又是領著幾個女兒裡裡外外的打掃各屋,李氏雖不是勤快人,年根這一次的打掃卻一點不含糊,指揮著巧鈴掃地,如意擦家什,又吩咐玉翠用雞毛撣子撣牆角。

    如意最有幹勁,只有在每年的這時候,她才能稍稍感受到一家人聚在一齊勞動時的溫情,這幾日娘通常是不會責罵誰的,連常常數落自己的四姐也時時掛著微笑,在這歡樂放鬆的氣氛之中,轉眼到了年三十。

    傍晚吃了餃子,一家人便聚在東頭大廂房裡拉扯閒話,訴說著一整年來的歡喜憂愁,以及開春後為新嫂進門做的準備,子時過半,村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炮仗聲,巧鈴玉翠兩個早坐不住了,催著大哥趙勇帶她們去門外放炮仗。

    屋裡李氏準備著紙錢香燭,笑吟吟張羅著趙祥出去喚老大跟兩個妹妹去,一時跟他爹到西山趙家墳地裡頭上個墳——年三十里上墳,這是當地的風俗習慣,若是墳地遠,便在十字路口燒個紙錢兒,趙家墳地就在西山上,步行個來回也就半個時辰,這時候上山的村民多,家家戶戶領著兒孫上山去。

    見趙祥出去了,李氏又是打發如意去灶房裝三個素菜做祭品。

    「今年還不領老五?」趙啟財見如意出了門,在一邊問。

    李氏咧他一眼,「大勇幾個跟你去就成了,老五她算是你趙家人嗎?!」

    趙啟財也就沒說話,坐在椅子上等了一會,見李氏跟如意兩個收整好吃食祭品,便領著玩回來的大勇幾個點了火把往外走。

    (感謝這一向支持本文的可愛讀者們,蟈蟈要出遠門去,存稿放在草稿箱裡會定期的發出,但如果有留言什麼的就不能及時回復了,最早3號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