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 關家閨女 文 / 蟈蟈肚

    趙婆子一聽,臉兒沉下來了,「咋的,這關家的情況小嫂子都還沒問,這就先不樂意了?」

    李氏忙笑起來了,眼下親事還沒說定,說啥也不好得跟媒人擺臉子,往後餘下幾個小子丫頭成親,少不得再麻煩趙媒婆【嫌女如意32章節】。

    她倆手一拍,就勢坐在趙婆子身側,「嗨,這不是一聽見東莊村兒就急了嗎,嬸子可別往心頭去。」

    趙婆子也就笑了,「都是知根知底的同村,還能不知道你屋裡的忌諱嗎?如意丫頭已是過來了,不好再和那頭有個啥牽扯,只是小嫂子放心,這回這關家姑娘可是個例外,她上頭沒了爹娘,就一個大哥,一年前才從別處遷來。」一挑眼眉,「雖是同村,跟『那頭』卻沒半點瓜葛淵源。」

    李氏這下放心了,又是順道打聽起來,「如意那親爹娘,就那馮家,嬸子可知道?」

    趙婆子目露瞭然,一拍腿,「窮,還是窮【嫌女如意第三十二章關家閨女章節】。就小嫂子買來如意那會兒是幾年前?」她翻著眼睛算了一下,擺出一個手勢來,「八年了!他屋八年前是啥樣子,眼下還就是那落魄樣子,一點沒誇張!」

    李氏咯咯一笑,跟著感歎了幾句。

    打聽了閒話,這便說正事,「嬸子說那姓關的姑娘沒了爹娘?」

    趙婆子斂了笑意,點頭說:「聽說是爹娘相繼去了,眼下就剩個兄長。」見李氏眉目中帶了一絲嫌棄,忙補充起她屋的情況來,「兄妹兩個勤快的很,也就去年夏天吧,就在村裡買了院子置了地,還盤起了兩間新屋,那莊稼是打理的有模有樣。」喝一口水,瞧著李氏咂嘴歎起來,「嘖嘖,你說有本事沒有?不說旁的,手頭約摸也是有一筆積蓄的。」

    李氏仍覺得條件差了些,應付地笑了一下,接著問:「另外兩家是啥情況?」

    趙婆子見李氏終究對這關家沒瞅上,便放下茶杯看李氏,「那關家姑娘水靈的很,就是沒了爹娘,也不少人去提親,就去年就去了兩三家子,沒一家說成的,莫說小嫂子瞧不上眼,就是瞧上了,指不定人家兄長樂意不樂意哩。再說了,有爹娘有什麼好?」她自嘲地笑,「不見得著哩,想想咱們這些人,將來不都成了娃兒們的拖累?那關家姑娘要嫁進來了,只管一心孝敬你跟啟財,多好?」

    李氏想想也是,心頭倒有些鬆動,只是私心裡仍是有些瞅不上孤兄寡妹的兄妹倆,便說:「我這心頭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這麼著吧,還是先聽嬸子說了餘下那兩家,今明我再跟娃兒他爹商議個,後個就給嬸子準話兒。」

    趙婆子也就不絮叨關家了,將劉家跟喬家的情況一一說了。

    等起身告辭時,恰逢趙勇進了門,趙婆子一見趙勇,腳便挪不動了,拉著他又將三家姑娘說了說,她本想著瞧李氏那模樣,想來再商議個幾日也是瞅不上關家的,便只撿著另兩家詳細說說,最後才是隨意提了一句關家姑娘。

    誰料一開口,趙勇眼睛便瞪大了,「婆姨說的可是東莊村兒西頭三巷子北邊第一家那關家?」

    李氏見他說的這樣清楚,蹙眉問他:「聽你這口氣,你還認得?」

    趙婆子看著李氏,霎時笑的咧開嘴兒,趙勇難為情的一笑,看向趙婆子,「說不上認識,東莊村兒那山子不是跟我熟嗎,年前也就去了幾次,倒也挺巧,路過她屋門前撞見了幾回,知道那姑娘姓關。」

    李氏生怕又叫趙婆子起了話頭,忙打斷他,「行了,成親這事兒還得爹娘做主,沒你啥事兒。」

    又向趙婆子遞去一個裝了五文錢兒的布包包,笑說,「那嬸子就回屋等著信兒?」

    趙婆子接了錢,合不攏嘴地往外走,「成,那我這就先回,小嫂子這兩天也抓緊驗親嘍。」

    送走了趙媒婆,李氏一回堂屋,見趙勇還在椅子上坐著,馬上收了腳轉身往外走,趙勇見了,急忙衝出來攔她,「娘,方才媒人說的關家閨女,我瞅著她合心意,要不就定了她屋得了?」

    李氏扭頭斥他,「也不瞧瞧她屋啥行情,那沒了爹娘管束的閨女不定多心野,能成嗎?!」

    趙勇忙勸:「娘可別這麼損,人家是喪了爹娘,又不是打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反正我瞧著關家姑娘人是頂好的,沒娘說的那些個毛病。」

    好感有是有,只是原先他倒也沒怎麼朝那處想,婚姻大事還是要聽從父母的。今個若是媒婆瞅來的三家屋沒她關家的倒也就罷了,既是有這姑娘,又是叫他知曉了,無論如何也要說服說服娘,旁的不說,這關家姑娘的樣貌卻是少有的俊俏。

    李氏笑罵他,「說娘損?瞧你那點出息,猴急的樣兒?噢,話都沒說上一回,你就知道她人好了?」又說:「晚上跟你爹商量商量的再說。」

    趙勇盯著李氏的背影咕噥,「說啥跟爹商量,還不是娘一個人做主呢嗎。」

    李氏回頭笑,「喬家跟劉家閨女你都見了?你就知道不如那關家的好?吃了晚飯跟娘出門瞅瞅去。」

    趙勇面上一喜,知道她娘這是準備要驗親,忙應下了。

    李氏到南頭喊了如意幾個娃兒,吩咐她們,「這陣子你大哥說親,保不齊女方要來驗親哩,下午沒事兒都拾掇拾掇屋的。」

    自己拿著大笤帚到門外去掃牆角門縫上的灰。

    李氏雖是頭一回操辦兒子的婚事,卻也是過來人,知道驗親的重要性,甭管媒婆誇的再好,也要親自去瞅瞅對方屋的房子,打聽打聽品性,若是能見著真人,瞧瞧樣貌也安心。

    一切合心意了,接下來也就不離十了。

    晚飯過後,李氏便跟丈夫和趙勇一塊出了門,說是今個先去臨近的喬家附近打問打問。

    喬家是三家裡頭條件最讓李氏滿意的,錢兒是有的,磚瓦房也早蓋了,也就跟她屋差不多時期蓋的新房,只是有一點讓李氏揪心,喬家閨女年紀大了些,今年十八,跟趙勇一個年紀。

    這年紀,說大不算大,村裡照樣有十出嫁的丫頭,只是往上再拖個兩年也就成了老姑娘了。

    村裡習俗,閨女大都是十五六、七成親,喬家屋條件中上,閨女樣貌也不醜陋,說起來也早該嫁了人,李氏這會兒心裡也是七上八下的,趙婆子只說是她爹娘捨不得,想多留個幾年,最好是實話,可別是旁的原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