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六十四章 上門勸說(第二更) 文 / 蟈蟈肚

    趙啟財駕車馱著收整好的粗面跟麥麩上縣裡去那一日,趙勇也到了假休結束,跟著他爹順路去鎮上【嫌女如意64章節】。

    本是趕早起吃了飯就出發,可趙勇臨走前偏磨蹭起來,拉著關氏去一側絮絮叨叨個沒完,關氏知道他初嘗了,心裡頭格外放不下自己,便勸他這次去一定好好學的,早些學成了,馬上就開一間鋪面,接著自個上城裡去過好日子。

    說這些話,也就是激勵激勵他,盼著他能上進,她瞧出趙勇本性不壞,就是一身壞毛病不少,自個賺那倆子兒,給親爹娘都捨不得給,自私自大不說,更是缺少了能成大事的韌勁,好面子愛虛榮的,只聽他平日吹的牛皮就窺見一斑,他這心性,若沒個人管束,放任他去,將來少不得給屋裡惹事,非得有個人好好鞭策激勵他的才成。

    既是嫁來了趙家,甭管今後如何的,眼下她算是跟趙家同舟共濟著,自是不希望趙家日子落敗,風雨飄搖。在一日就盡一日的綿薄之力,也不指望憑自個那幾句話他真就能學好了,能出一點力就算一點力吧。

    忙活起來時間就過的特別快,麥子剛收完,緊挨著又要接茬播種玉米,玉米成長期四個月,等收成玉米的時候,又要接茬種上麥子,兩種作物輪流播種,那是一天也不好耽擱,因此趙啟財也沒功夫去管李氏跟娃兒,帶著老二跟關氏如意四個人累死累活忙了半個多月,才算是把地裡的活兒稍微整利索。

    得了點閒,這才尋思起李氏跟娃兒們,不算不知道,一算就驚出一身冷汗,媳婦這一走,已經一個多月!

    李氏這一回像是跟趙啟財槓上了,到現在硬是沒一點回來的意思。走的這一個月,就連口信兒都沒傳一個。

    趙啟財這幾日也就總想起媳婦走時嚷嚷著要跟他和離這回事兒,心想難不成還真不打算和他過了?這一思量,心裡著急了,因此這天晚飯時,便跟關氏和趙祥商議,「你娘總不回來也不是個辦法。街坊鄰居的,都瞧笑話哩,咱得想想法子的。」

    他話剛說到這。『吧嗒』的一聲,如意手裡的筷子就掉了,她忙彎腰撿了起來,去灶房拿一雙新的。

    這一去,就久久愣在了灶房裡,心裡馬上升起一股子陰霾,爹這樣說。是要把娘勸回來了嗎?

    她也知道,這個家裡少不了娘,娘她們總要回來的,就是再不情願,也要面對。

    默默寬慰了自己一陣子,心裡也就鬆了一鬆,轉身去院子吃飯。

    夏天一到,堂屋裡的大方桌就抬去院子裡,全家早飯晚飯都在院子裡吃。

    等如意再次落座,趙啟財已經交代起關氏了。「好話不嫌多,你娘由其愛聽奉承話,你就多說兩句,你娘聽了也高興。」想了一下,怪難為情地開了口,「要是你娘問起爹,就說是你爹在屋過的不像個樣子,成日盼著她回來哩。」

    關氏笑應一下,「都記下了。」

    趙啟財點點頭。「爹還有個法子,你娘她要堅決不回來,你就說今年大豐收,這回這麥子賣了幾個錢兒。你娘一聽,准急了。」

    關氏抿唇一笑,「爹放心,我都記下了。」

    收拾了早飯,關氏上南頭去瞧,見如意悶著頭坐在炕頭不吱聲,心裡知道她的擔憂,上前拍拍她肩頭,「放心,一個月了,咋樣也該熄了火氣。」

    如意搖搖頭,如今她跟大嫂也不是外人,同吃同住這幾個月,大嫂如何對待她的她都瞧在眼裡,加上許多事情上共有的默契使得她自然而然便信賴關氏,「我沒擔心這個,往日裡,也是受慣了的,只要娘不狠揍,挨個幾句罵的也習慣了【嫌女如意第六十四章上門勸說(第二更)章節】。就是心裡有些懷念這一個月的日子。」

    關氏一聽這話就心酸,見如意強打笑顏,有意叫她高興起來,便說:「有啥可懷念的?這一個月算得上是一整年最辛苦的一個月了,腳不沾地的天亮忙到天黑,每天一沾炕,只盼著永遠別天亮,好能一氣兒歇個夠。咱們現在做的,那都是最底層的體力勞動,這個大嫂往後慢慢給你解釋。」她笑一下,走到窗邊靜靜看窗外的藍天,「你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要是今後能離開屋,大嫂帶著你奔小康去,住大屋,請丫鬟,活兒不用自個兒做,沒事兒就下個棋,做個畫,出門有馬車,一天換一身漂亮衣裳,想吃什麼叫廚房做什麼。」

    如意吃驚地捂了嘴兒,「那不是大財主過的日子嗎?」

    關氏一聽,咯咯笑了,「誰說只有財主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等以後賺了錢兒,咱也是大財主!」

    想像著大嫂描摹的場景,如意也就咧嘴兒笑了起來。其實,在她心裡,只要有著屬於自己個一間小院子,幾畝田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懇懇地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活,就已經十分滿足了。

    關氏還不知道如意腦袋裡想的已經從洋屋奴僕轉換為田地農院,只見她笑的開心,便拍拍她的臉蛋,「美吧?好日子都還在後頭呢。」

    如意眼巴巴瞧她,「大嫂連繡活兒也不會,光識字就能賺大錢?」

    關氏咳了一下,正色說:「打算是有,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大嫂不是在你關哥的強迫下跟你大哥成了親嗎。」說到這個她便幽幽地歎,「妥協一步,步步妥協。」

    真要放手去做,非得創造時機不可。就眼下,才成親,她要真就捲著鋪蓋走人,大哥非得氣死不可。人活在世上,總也不能光為著一己之私,她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有了爹娘,有了大哥才能有今天,眼下只餘下一個大哥,在她眼裡,大哥就是她的至親。

    十一年前,她二十八歲。眼下,已經三十九歲,再不是個氣盛的年輕人,做事不能那麼欠考慮了。

    當初妥協了大哥,嫁來趙家便是想著隨了這個世界的風俗,年滿十八,再不嫁人,便要做個老姑娘。最重要的,還是為了滿足大哥的期望。

    然而嫁是嫁來了,卻真沒想過在趙家呆一輩子的。

    真要離去,首先身份是個大問題,若不和離,走到哪裡都背著趙家媳婦的名分。

    「妥協?」如意愣了半晌,眨著眼瞧關氏。

    這一問,打斷了關氏的思緒,她知道如意沒想明白,也不願多和她解釋,畢竟她才是個半大娃娃,只拉起她的小手,「有些話兒眼下不該跟你說,等你再大些的。」

    如意也就拉拉她的手,「那我不問,等大嫂想說的時候再告訴我。」

    李家村跟趙家村隔著三十里路,來回也要小半天的,第二天一早,關氏跟趙祥兩個就出發上如意姥姥家去。

    李家在當地算是個中等人家,房是前些年早就新蓋了的,家裡頭人口多,日子過的不緊不餘的,李氏上頭一個哥,下頭兩個弟弟一個妹子,今兒在屋的就只有老大媳婦跟李氏老娘李王氏。

    關氏不是頭一次來了,剛嫁來李氏就帶著她來過一回,今個來也就不那麼太生分,門一開,李王氏迎出來,她馬上就笑著叫姥姥,喜的李王氏直咧嘴笑,又是盯著她瞧的歡喜,說是沒見過這麼俊的閨女兒。

    進了院子,才在她耳邊說著:「可給盼來了,心說這一陣地裡忙完了,你爹總也該來接你娘了啊。」

    關氏笑了一下,「爹成日惦記娘,也就前一陣子忙,沒顧上來。」

    李王氏拉著外孫媳婦往裡頭走,「進屋去坐,你娘在裡頭哩,好好給勸說勸說的。」

    李氏這些天在娘家著實發了些個脾氣,拖家帶口的領著巧鈴跟玉翠兩個,偏兩個閨女一個比一個懶,在屋成日只知道吃,玩。就那玉翠,沒少跟自家那幾個孫女吵嘴,母女三個來了沒幾天,老三媳婦跟老四媳婦都有了怨言,李氏又是個嘴上潑辣的,也就生了幾樁不愉快事兒,弄的老三老四心頭不舒坦,李王氏也煩躁,慢慢的也不是個滋味。

    也就心念著讓老二閨女早些回屋去,跟啟財一塊過了大半輩子了,幾個娃兒都這麼大了,說啥和離不和離的,往後還不得是日子照過?不如早些回去呢。

    關氏勸說的空當,她就在一旁接著話茬,「你兒媳婦說的是一點兒沒錯,這日子要過,屋裡頭少個女人咋能行?你也是五個娃兒的娘了,這歲數了還不知道個輕重?」

    李氏側躺在炕上哼她娘,「我們娘仨也不白吃白喝,吃了娘多少,花了娘多少,趕明兒一併給娘!」

    氣的李王氏瞪她,「誰還跟你計較那幾口飯?還不是盼著你跟啟財都好好的?當著外孫媳婦,就這麼喧排你老娘?」

    李氏咕噥著坐了起來,「娘還嫌我氣性大,這回這事兒,我能不氣嗎,玉翠出了多大的事兒,非要偏幫個外人!」

    李王氏自個的孫子們還管不過來,對玉翠那幾個便不是太上心,以前就不太愛攙和李氏的家事,當時李氏回來,也就囫圇勸說了幾回,她幾個兄弟媳婦輪番去勸,也沒勸好,見她固執,也就不再提。

    眼下李氏又起話頭,李王氏還沒吭氣,便聽李氏大嫂在堂屋外頭咕噥,「總在娘家住著,也不是個長久事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