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添好事?! 文 / 蟈蟈肚

    沒幾日,關全下晌回屋的路上,剛經過北邊小樹林,就見幾個官兵模樣的從朱寡婦屋走出來。

    他尋思著,那天陳宣考中,縣丞已經接見了朱氏,今個怎麼又有官差來?難不成她屋有了麻煩?

    想了一陣子,怪不放心他們孤兒寡母,沒走幾步就扭頭折返回去,算走算瞧的,往朱氏屋去。

    門半開著,關全剛上台階就見朱氏在院子裡笑。

    打了聲招呼,抬腳進院子,問:「朱大姐,剛才從你屋出來的官兵,咋回事?」

    朱氏笑著進灶房給他端一杯茶水,難得有了耐心願意跟關全坐下掰扯,招呼著關全石桌上坐下,笑著把這事兒給學了一回。

    那日在縣裡,縣丞接見了朱氏,朱氏那日也沒料到宣哥這樣有出息,身上也就裝了十來個錢兒,便把隨身帶了沒幾日的荷包摘下來交給下人,說是贈給縣丞夫人的小物件。

    原來是縣丞見那荷包繡工雖精緻,卻是個尋常物件,也只客套地謝了兩句,閒談幾句,得知朱氏一手的繡藝,竟是幾十年前名噪一時的西北朱繡。眼見著朱氏大把年紀,穿戴寒酸,比起縣裡的繡娘似乎淒慘的多,卻沒想到,她雖是個落魄的繡娘,家傳的繡藝卻是小有來頭的。

    也就是為著這個,才把不起眼的朱氏記著了,沒幾日,回府時提起這件事,叫屋裡的女人韓氏聽見,一聽說西北朱繡,馬上就起了心思。專程叫人來東莊村走一回,請朱氏得閒上府裡,教導她閨女錦研,韓氏很是客氣。只說是以朱氏的手藝,能得空指點錦研一二,她若再肯用心學。今後總也能在繡藝上頭有些造詣。

    朱氏笑的眉眼舒展,「縣丞夫人許是收下我那荷包,瞧出我有幾分手藝,這不,今個著人來,請我得閒了給府上小姐劉氏指點指點刺繡。」

    還沒等關全說一句,又不由自主地笑道:「這一回。也算是喜事成雙了,得了韓夫人的另眼相看,今後……」她險些要將心思說出口,馬上閉了嘴,含笑道:「看我。今個怎麼喋喋絮叨起來了。」

    關全瞧著朱氏的笑容,直比那日得知陳宣中了次名兒還燦爛,心裡就有些不舒坦。心想著,噢,他當初給如意娃兒領過來,朱氏瞧不上眼如意,他說了不下百十句好話,千求萬求的,見天送雞送魚。朱氏才是模稜兩可的答應下教她些入門,也就是後頭瞧著如意機靈,對繡活確實有天分,才正式收下她為徒。

    人家縣丞夫人,不過就是派幾個小嘍囉來知會一聲兒,她反倒當回事兒一樣。就給高興成這模樣?千恩萬謝答應下來,就要巴巴去教人家屋那大小姐?這回她不提她那些個門檻了?不怕縣丞閨女是個蠢笨閨女了?

    心裡來了氣,也就不聽她細細說了,尋個由頭回屋去。

    一進屋,悶喪著臉兒,如意在院子裡瞧見他不歡快,跟進堂屋裡問:「關大哥,做啥沉著臉兒?」

    關全氣道:「還不是你朱嬸,得了縣丞屋裡的另眼相看,說是得空就往縣裡去,要教縣丞他閨女繡花!好傢伙,給你朱嬸那高興勁兒,臉上不知道樂出幾層褶子。」

    如意轉轉眼珠,抿唇靜了聲兒,扭頭悶不吱聲做飯去。

    去灶房燒著火,心裡挺難受,想起朱嬸平日對她的態度,甭管她多努力,還是能瞧的出,朱嬸對她多少有些瞧不上,這會兒要高高興興給大官屋裡的閨女教繡活兒去,暗暗也有些不是滋味兒。

    可關大哥埋怨幾句,能行!她埋怨,不成。朱嬸是她的師父,她沒正經念過書,也知道尊師的道理,今兒把抱怨的話說出口,往後就再沒臉兒承朱嬸的恩,再沒臉兒巴巴等她給自個指點繡活兒。

    心裡想著,眼下跟著朱嬸好好學繡活是正理兒,十四針法,她才學了齊針一種,朱繡裡的技巧更沒學來多少,這時候就惦記著朱嬸偏心不偏心的,太急躁!

    暗暗鞭策自個一陣子,也就定下心思來,她還沒把繡花的本事全學來,就得踏實下來,只要朱嬸願意教她一天,她就好好珍惜機會,即使朱嬸同時也教了別人。

    晚飯時,主動跟關全聊閒話,「關大哥,我聽馮大哥說,過了縣試這一關,往後再往上頭考,少不得要花錢兒打點。」

    關全蹙著眉頭,對這打點的行為很是瞧不上眼,「這裡頭的門道還不少,叫那些個*昏*官*,把咱百姓錢兒都坑去了!」

    如意點點頭,「朱嬸要是跟縣丞夫人交好了,往後宣哥再考學,縣丞給幫襯!是個好事兒,省下打點錢兒。」

    關全尋思一下,撇著嘴點頭:「這麼一說,我估摸著你朱嬸怕打的就是這麼個心思了。」搖著頭感歎不已,「要說你朱嬸,那是給他陳宣看的比命都重。」

    如意笑了一下,低頭吃著飯,好一陣子,出聲說:「宣哥沒爹,朱嬸只能指望宣哥,他出息了,朱嬸才沒白指望。」

    關全一聽,心想著,是這麼回事,登時想起傍晚自個在屋裡發的牢騷,想想他一個大老爺們,對朱氏未免太苛刻,她再嫌貧愛富,始終是個可憐的寡婦,也就歎口氣兒,「你大嫂說的在理,人各有志,勉強不來!咱把咱的小日子過好,甭管她巴結哪個大官,給哪家小姐做師父的。」又看如意,「你那繡花學的咋樣了?能自個繡了不?別成日沒心沒肺的,咱屋一沒錢,二沒權,也不知道你朱嬸肯教你到幾時。」

    他心裡對朱氏有幾分成見,說的話未免就有些刻薄。

    如意忙說:「關大哥,我知道!我好好學本事,早點把本事都學成自己的!」

    關全見她倒機靈,心裡頭很是欣慰,「乖娃兒,比你二姐叫人省心的多。」

    關倩倩歸家後,李氏聽說了關全定下親的媳婦兒屋是村裡賣豬肉的,關倩倩沒細說,她也知道是個富裕人家,本還說給祥子親事就定下,卻又不肯了,直說前頭瞅上的那家閨女歲數大了些。

    今年媒婆上趙家去的勤,一整年裡,本村就來了三家,外頭打聽著來的也有兩三戶人家,全是打問祥子親事來的。麥收過後,李氏見裁縫鋪子生意不溫不火的,也沒了初時的精神頭,叫玉翠成日看著鋪子負責收錢兒,旁的事一股腦交給繡娘,自個隔三差五回屋來歇著,旁人問起,只管說是回來給祥子謀親事來。

    有了這麼一句話兒,更有人上門來,也就是關全忙乎著提親那一個月,李氏就剛瞅上外村一戶條件不錯的人家,兩家都有這麼個心思,就差李氏拍板定下,可趙家眼下實際上手頭沒幾個錢兒,壓根沒有外頭傳的那樣風光,裁縫鋪子開是開著,生意卻越發不景氣,刨去開銷,每月才賺幾十個錢兒,也就是個勉強維持住,李氏心裡別提多愁,今個熬過了,就開始擔憂明個的客源,生怕哪日鋪子再經營不下去。

    也就是為了不掉面子,好賴糊弄著給祥子娶個好閨女,在人前兒說起鋪子時,硬是掛著笑臉兒。

    李氏本說等到年根兒了,裁縫鋪子生意能好些,賺上個幾貫錢兒的,再風風光光請媒人提親去,這下聽說關全親家這樣的條件,心裡馬上就酸了,說是祥子親事,另合計!

    這天鋪子裡又沒生意,李氏趕傍晚氣呼呼回屋來,便在堂屋嚷嚷,說是做生意,別提有多難,一日日的操勞,偏生錢兒不好賺,賺倆子兒,能要了她的命!

    見關倩倩也不吭氣兒,沉著臉兒數落她:「自個屋的生意一天天的不見好,也不見你發愁,不知道上心上心,給你娘出出點子?」

    前些個,關倩倩因上趙啟明屋去,上鎮上去過一回,順道去瞅瞅李氏那裁縫鋪子,進了鋪子一看,見玉翠端坐在櫃檯上,耷拉著一張臉兒,逢人就露出個跟李氏如出一轍的虛笑,起也不起身招待,一應事務全交給繡娘,偏那繡娘也是個沉默寡言的,鋪子生意別提多寡淡。

    因此李氏問,她便直說:要想生意好,還得裡裡外外的整頓,首先玉翠就別成日坐在櫃檯前兒了,跟巧鈴兩個學學裁縫也成,要麼回屋來繡花兒,她一個小閨女,再機靈,也不那麼通人情世故,叫她獨自挑大樑招待客人,勉強了點兒。

    這話玉翠聽了,心頭就記恨上了,得空就跟李氏碎嘴子幾句,說是她大嫂嫁來屋裡,飯不好好做,見天娘家去,又沒給大勇哥生出個娃兒來,一點不孝順,見李氏不表態,乾脆又說她大嫂到鋪子去轉悠,眼睛只管往收錢兒的抽屜裡瞧。

    李氏一聽這話兒,火氣就蹭蹭蹭上來了,她本就在前頭玉翠說的那些事兒上頭暗暗對兒媳有氣,經玉翠一挑唆,更是瞧不順關倩倩,本打了主意,不行叫兒媳上鋪子裡做坐鎮,前頭她自個經營裁縫鋪子,不也給整的有模有樣的嗎,她也是沒辦法了,只看兒媳能有幾分大本事,看能給生意照管好了。

    經玉翠一挑唆,眼下無論如何也不樂意了,好傢伙,轉悠一圈的功夫,她就不消停,一心想打鋪子的主意,她還敢叫她鋪子幫忙去?

    也就定了心思,寧可她自個想法子,也不叫兒媳插手,沒的她心眼子多,算計了鋪子裡的錢兒!

    (小科普一下哈:知縣=縣長縣丞=副縣長,另外主簿差不多=縣辦公室主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