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梅花進門 文 / 蟈蟈肚

    關家算上新做的,總共只有三張大桌,旁的都得四處去籌借,好在農家人成親擺酒,鄰里都興幫個忙,東頭送幾疊碗筷,西頭湊幾張桌椅的。關全又是個熱心腸,平日好四處幫個忙,等到這回自己辦喜事,得了不少村人幫襯,光借桌椅鍋碗的,就登記了十來戶人家。

    關倩倩給馮家帶來的物件數了數,小到一根筷子也記了個清,最後寫在紙上記下,前前後後翻看一陣子,摸著下巴直嘟囔:「還別說,是個好商機,光客人用的茶杯,一桌按十人算,十五桌兒,就得百來個!往後有財力,完全可以辦個婚慶租賃行啊!」又是瞇著眼兒,自顧點點頭,「嗯,這事兒,能琢磨。」

    一拍手,回頭見身後一個人都沒,堂屋裡,關全跟周氏,王氏幾個說說笑笑著,如意已經燒了熱水進屋端茶去,就很是遺憾地聳聳肩,跟進屋招待去。

    陸陸續續的,關家巷子裡幾家近鄰,也來了幾個嬸子敲門來幫忙。

    如意也就感歎起來,關大哥成親,連大嬸子跟馮家嬸子都來幫忙來了,趙家那頭一點動靜都沒有,趙啟財跟趙祥也就罷了,男人家,忙活不了灶上的事兒,李氏母女三個,就是瞧著二姐和大勇哥的份兒上,也該來問問。

    關倩倩冷笑著,「她來了,屋裡還能安寧?」

    如意歎口氣,雖然她不想讓李氏來自個屋,可不想歸不想,她來不來是另一回事!

    說到大勇哥。心裡更是來氣,他當丈夫的,怎麼也不來瞧瞧二姐?前頭關大哥為著分家那打算,專去鎮上尋他幾次。他只管不露面,可到了這個時候,再怎麼也該從大伯口裡聽說了關大哥要成親的事兒吧。知道二姐忙著這個,他也消失的不見人影,根本就不善待二姐!

    她還知道一件事,二姐對大勇哥,也不惦念。她從來也不開口提起大勇哥,每次去鎮上,哪怕順路。從也不惦記著去看看他……

    冷不丁就冒出來一個念頭,大勇哥對二姐也不好,二姐也不稀罕大勇哥,他們倆連娃娃也沒有,二姐做啥還留在趙家?兩口子要都沒了過日子的心思。按律法,不是可以和離?

    可這念頭剛形成,馬上就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和離……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律法雖有和離這一說,可她自然是知道,在農村,和離是個大事兒!用大嫂的話說,是個『時髦』舉動。一般人家不興和離,兩口子打架,日子咬著牙還得過!

    和離的婦人想再嫁,正經人家看不上眼兒!大嫂要真和離,今後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所以再不敢往這個上頭念想。

    太陽落山後,王氏便坐不住了。尋個空出門去,跟關全兄妹倆提議,開始提前準備明個的酒席。

    周氏跟出來,也說早準備,明兒真到席上,手忙腳亂的耽誤事兒,時蔬就不說了,雞鴨魚肉的,不得好一頓準備?

    她本說關家人手少,估摸著前頭準備有限,今個夜裡還有的忙,誰知細細一問,只聽倩倩說,如意成日天不亮起來,給雞鴨魚有條有理地分整好,炸了擱在地窖裡,她自個干的利索,也不叫關全跟關倩倩插手,關倩倩得空上地窖裡頭一看,還別說,雞是雞,鴨是鴨,橫橫豎豎擱著,規整的井井有條。關倩倩見她能頂上事兒,索性把這活兒一股腦交給她。

    誰知她也麻利,不愛攢著活兒,早早就已經給花肉,排骨肉,肘子肉,一樣樣給做成半成品擱著。

    周氏倒罷了,早就知道如意做活兒上頭利索,這時候聽見屋裡的雞鴨魚都是她一個人收整的,也不怎麼意外。王氏卻是頭一次聽說她閨女有這本事,聽見倩倩那通話兒,直笑的合不攏嘴兒,又是不停嘴,稀奇地打問關倩倩。

    這要是個小媳婦辦的,也就罷了,想想阿如畢竟才是十二歲的娃兒,感慨起來,心裡頭直以她而自豪,也就一時忘了形,「我就知道我閨女過日子是把好手。」

    這話兒吐出來,各人臉上都有些尷尬,關家巷子裡幾個不知情的婆娘,只當如意是關全稀罕上了倩倩小姑子,專門打她妹子婆家買來的,這時候聽了這話兒,臉上都是一驚一詫的。

    還是關全先笑笑,「可不是?連她二姐也沒這大本事,叫倩倩外頭辦個事,做個說客,談個事兒去,麻麻利利,一准給你辦成了,她就是沒生成個男人,要不比哪家小子都強!灶房裡,屋裡這些個細碎活計,她就不行,要想精細,那還是得阿如來。」

    惹得關倩倩直瞪他,另有婆娘接話笑道:「倆妹子,一粗一細,一裡一外的,不是正好?」大傢伙兒聽了都一笑,也就暫把王氏那話題揭過去。

    葷菜因如意早些日子就備好的,幾天前,關全又按著滿打滿算十五桌的份量,重新把缺的打縣裡採買了添上,按著每桌一份的,各樣葷菜都給收拾利索擱地窖裡,只等明個就拿出來用,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實際上要忙乎的不多。

    如意跟關倩倩兩個菜地裡摘菜,摘好的菜,馮王氏在水井邊洗,周氏給洗好的切好菜歸類,要涼拌的擱一堆,煮了備炒的放一堆,只能明個拿出來現用。

    馮卓秀跟關全兩個只管在院子裡挪位置,擺放桌椅。

    一群人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夜裡,幾個婆娘告辭離去,走前說好了回屋給伙房收整了,明個一早炒菜,非得兩三個鍋台不可。馮王氏屋離得近,就先屋去,說是明個一早再來幫忙。

    周氏跟趙宏住下,夜裡幫著剪窗花喜字,早早就貼在各屋窗簾上頭。

    如意怕她今個累著了,催了好幾次。周氏才帶著宏弟歇下。

    明早客人一來,院子裡就忙的不可開交了,所以如意跟關倩倩也不急著睡,又給茶杯清洗一遍。炮仗準備好,接親的板車也給掛上紅布頭,一切準備就緒。才各自睡下。

    第二天,天不亮,如意就睜了眼,外頭還黑著,院子裡已經有了動靜,關倩倩早已經起來在堂屋忙乎著給關全拾掇利索,如意出門來。見趕早的客人陸陸續續進院子,大嬸子、馮嬸子跟馮二哥他們已經在院子裡笑著待客了,忙洗漱一下,取出新衣裳換了,進灶房去守著燒水鍋。好能讓馮嬸子她們幾個輪空歇一歇。

    不長一截路,還是有著迎親的講究,車隊是借來的五輛板車,加上關家的,湊足六輛,除去一輛接新娘,其餘五輛專用來接張家遠道來的親戚。

    沒一會兒,院子裡辟里啪啦放起了炮仗,喜樂也奏開。

    如意知道關大哥馬上要迎親去。馬上趕出灶房瞧,就見他已經坐上了打頭的牛車,穿戴一新,胸前果然戴著張家送來的大紅花,一臉笑容的往外趕牛兒。

    院子裡多是本村熟人,平日就混的熟。這時候也沒個忌諱,見到了接新娘的吉時,一下全沸騰起來,有吹口哨的,有道恭喜的,有吆喝著跟在後頭瞧熱鬧去的。

    按風俗,男方接親時選個沒成親的男娃兒陪著接親,一來早生貴子,二來趨吉避凶。馮卓秀沒成親,所以就給趕鴨子上架,也穿上一件新衣裳,帶上如意縫的那朵小紅花,打扮的利索精神在後頭坐了。

    王氏立在廊上,眼看著接親的隊伍熱熱鬧鬧出門去,笑著歎一下,回頭問如意,「不跟著瞧熱鬧去?」

    如意搖搖頭,「嬸子們都在灶上忙乎,我得幫忙,反正嫂子進門來,以後天天能見!」

    王氏見她怪規矩,跟那些個同齡丫頭們比,實在懂事的過早,也不知道她從小在趙家過的啥樣日子,心裡就一陣陣心疼,拉起她的手捏了捏,「餓了不?娘先灶上給你做碗雞蛋羹。」

    話說著,關倩倩從灶房露出一個頭,「臭閨女兒,過來,二姐給你和你馮嬸子一人做碗雞蛋羹,先墊點,今個有的忙,怕到晚上也吃不上一口飯。」又喊王氏:「馮家嬸兒來墊點兒。」

    如意笑笑,「知道咧!」又看王氏,「嬸子,我二姐給咱們做了蛋羹。」

    王氏見她笑的歡快,往日只是聽說關家兄妹待如意好,如今才算是親眼見了,也就知道了知道了卓秀為啥有了那一層顧慮,像這樣溫馨的場景,卓秀在關家怕是沒少瞧見。

    笑著點點頭,「好,嬸子也吃點兒。」

    昨個惹了一場尷尬,今個也就自覺換了稱呼,尤其是灶房裡那些個婆娘不知道內情的,也就先對如意自稱嬸子。

    吃了蛋羹沒一會兒,外頭炮仗喜樂聲兒就近了,

    不多時,司儀攙扶著披著紅蓋頭的梅花下了牛車,慢慢往院子裡走。

    張良友跟陳氏跟在後頭,張良友笑著跟賓客說笑,陳氏紅著眼睛,只顧盯著前頭的梅花瞧,進了院子,人群高喊著拜堂,簇著她們直往堂屋裡湧。

    這時,如意跟關倩倩,灶房裡的嬸子們都放下手裡的活兒,上堂屋外頭瞧拜堂了。

    關全上頭沒了爹娘,便請出牌位在桌上放了,由司儀主持著,按部就班拜了堂。關全又去拜見岳父岳母,這一通禮數忙乎完,請了新娘入新房裡,周氏幾個忙就招呼著瞧熱鬧的賓客入座。

    如意仔細瞄一圈,沒見著李氏跟巧鈴玉翠,倒是在大伯跟前兒,瞅見了趙家叔跟祥子,她再尋一圈,也沒瞧見大勇哥。

    張家是富戶,幾代住在東莊村,親戚朋友遍佈,張家來的幾個老人在村裡威望也高,關全上頭沒了爹娘,張良友也就頂個長輩,再者今個來的,大部分還是張家請來的親戚,這個時候也就代表了關張兩家,起身說陣子喜慶話兒,出聲招呼開席,叫眾人吃好喝好。

    準備好的菜,從關家灶房跟鄰居屋灶房裡一桌挨一桌往院子裡送,如意跟幾個嬸子也忙的連軸轉,直等十五桌兒全上滿了菜,才都大鬆了口氣兒,今兒的大頭活兒,算是忙完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