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關家有喜 文 / 蟈蟈肚

    陳宣搖搖頭,「總要等娘忙過了這一段兒,給知府的賀禮才繡了一半。」

    李氏在旁瞧著她倆寒暄,忍不住咂起嘴兒,「嘖嘖,就為送一本書的,假休回屋去,還專程上縣裡來一回?你這是什麼好書?給嬸子也瞧一瞧。」

    如意衝她皺皺鼻子,「李嬸兒,你布頭上,多裁了一條。」

    驚得李氏手一抖,低下頭一瞧,見原是如意有意捉弄她,大鬆一口氣兒,「這姑娘!」又是咯咯笑著,「還別說,這倆人一塊往這兒一站,真是一對金童玉女,定下成親日子了不?」

    如意聽得臉上一臊,惱的跺跺腳,「李嬸兒!」

    李氏跟關倩倩兩個見她害羞,齊齊笑起來。

    陳宣臉上也起了紅潮,聲音略帶羞澀,「也不全是為著這個,把書給阿如的功夫,順道替我娘送來繡品,再接個活兒。」尋思一下,轉向關倩倩,「關大姐,」又朝李氏,「李嬸兒,我先回。」說著這話兒時候,眼睛便看向如意,見她低著頭,手上已經翻起了繡書,只把心思放在繡書上頭,專注的片刻也捨不得移開眼,心裡稍有遺憾,「阿如,離得遠點兒,仔細你的眼睛。」

    如意抬眼朝他笑笑,馬上低下頭,「宣哥,這書相當好,替我謝謝朱嬸兒。」

    陳宣點點頭,「也別累著自個兒,繡活最費眼睛,得空歇一歇。」

    這話一說,半響也不見如意回話兒,陳宣見她只是不停翻動著繡冊。嘴裡咂砸的小聲歎,面上笑了笑,心裡怪不是滋味兒。

    轉向櫃檯,本說請關倩倩把要送他娘的活兒交代了。卻冷不丁對上她投向自個的複雜眼神。

    這眼神複雜難言,像是她心裡明白些什麼,不過。也只是頃刻間,她便收回目光,轉身兒去櫃檯那頭扯布去。

    她雖然什麼也沒說,可陳宣仍直覺著自個的心事被她看了個穿,心裡莫名有些憂悶,低下頭,斂下眼皮。等了一陣子,等關倩倩扯了布,取了絲線,把新接的幾樣活兒的尺寸跟花樣寫在紙上交給他,才淡淡一笑。「關大姐,李嬸兒,我先回。」

    如意從書裡抬起眼兒,「宣哥,路上小心。」

    陳宣聞言,腳步一頓,回頭笑笑,「阿如,得閒再來瞧你。」

    許是怕了關氏方纔那樣的眼神。這一次,等了剎那間功夫,他便抿著唇抬腳往外走,只是還沒走幾步,便聽著如意在裡頭笑嘻嘻回他,「宣哥。趕明兒我也繡鞋墊兒送你!」

    終是嘴角一彎,綻出個微笑來。

    陳宣走後,關倩倩笑歎一聲兒,走過去拍拍如意肩頭,「阿如,咋也不送送你宣哥?」

    李氏搭腔道,「就是,你這小相公,真是少有的好性子,我瞧著他,格外心疼你吶,你這閨女兒,沒心沒肺的!」

    如意吐吐舌頭,「這本繡工坊上頭的繡畫,一篇比一篇好看,我看的一時入迷,沒顧上送送宣哥呢。」她搖搖頭,「沒事兒,宣哥不會計較這個。」把書翻開一頁朝關倩倩晃晃,「二姐,大嫂進門來,我還沒正經給大嫂繡過活兒,你瞧著這朵芙蓉好不好看,趕年前,我繡個肚兜給大嫂好不?」又說:「還有這一篇錦鯉,繡來給宣哥做個荷包,前程似錦哩!」

    關倩倩見她興頭大的不得了,歎歎氣,「你瞧著辦吧。」

    李氏呵呵笑起來,「嘴上不說,心裡到底還是有她小相公哩。」

    如意聽見了,靦腆笑了笑,並不出聲。

    馮卓秀家去後,當夜便把鋪子的情況說給馮慶祥跟王氏聽,還沒說一陣子,王氏便問起如意來,她心裡頭最惦念的便是這個,鋪子成不成,能不能賺錢的倒在其次,只是擔憂著閨女兒在外頭受苦受罪。

    說起這個,馮卓秀便把她定親的事兒告訴爹娘,說是定的那家,是本村兒西頭朱寡婦屋的獨子陳宣。

    說起朱寡婦,王氏很是有印象,先前婆婆病逝,朱氏曾專程來搭禮弔唁,兩家本不曾來往的,也就是這朱氏的獨子,得了卓榮些助益,她那日便客客氣氣上了門。

    也因這一茬,心裡對朱氏的印象是溫婉知禮的,只是對她屋裡的獨子,卻並沒個印象。

    雖是這樣,知道是朱寡婦獨子,已經放了大半的心,眼下聽說他還讀著書,更是把心放在肚子裡。

    王氏點著頭讚許,「讀書人,那是沒跑兒的,學了一肚子墨水,一准的明理通達。」

    她畢竟是個沒見過多大世面的,只覺著卓榮唸書這些年,大道理懂了不少,便當讀書人,凡受了些儒禮教化的,都是他這副樣子。

    馮卓秀聽的一哂笑,「娘可別這樣說,我縣裡去,見了不少書生,也不見得都同大哥一個老實樣兒。」鼻子眼兒往天上長的,多的去。

    見他爹跟他娘齊齊皺了眉,忙說:「只不過這陳宣瞧著,確實像是娘說的那樣,跟我倒罷了,跟大哥尤其談得來,言行舉止來看,是個脾氣性子溫和的。」

    馮慶祥尋思著,歎歎氣,問:「兩家定下日子沒有?」

    馮卓秀搖搖頭,「那朱寡婦,手頭沒幾個錢兒,全哥本說阿如跟陳宣兩個,知根知底,不為著幾個聘錢兒,她卻講究,要籌了錢兒再下聘,聘沒下,婚期也先擱著了,倒是帖子先遞了去。」

    馮慶祥點點頭,悶不做聲想了一陣兒,定下了心思,轉頭看王氏,「趕年前,把咱屋耕牛賣了,一半給ど女,一半拿去給債全平了。」

    馮卓秀一聽就急了,「賣什麼牛,牛賣了,你倆地裡的活兒更重!我不贊成!」

    王氏勸他,「不賣牛,哪裡籌錢兒?爹跟娘身子不差,就是沒了耕牛,地照樣能種得。原本打算著把牛賣了,跟關全商量著把你妹子要回屋來,可事兒來的突然,眼下你妹子成親,還有啥事兒比這個更緊?」深深歎一口氣:「也就是屋裡沒錢兒,你大哥送回來的工錢兒,全拿去還了親戚們的債,爹娘沒個臉兒上關家去討要你妹子,你妹子家來的事兒,只得先拖著,咱們一家子,也不知啥時候能開口提。」

    話說著,就要抹淚,馮卓秀本繃著臉兒,見王氏哭開,馬上軟了聲兒,「娘……」

    王氏抹乾淨淚兒,「娘也知道委屈了你哥兒兩個。你大哥,歲數不小了,爹娘本該操心著給你大哥說門親,可你妹子自小流落在外頭,爹娘對她不住,欠了你妹子的,眼下尋見了,說啥也得先緊著你妹子來,你在外頭上工,好好照應著你妹子。」

    馮卓秀聽的心裡難受,悶聲應了,從懷裡掏出一串錢兒擱在桌上,寬撫王氏,「我這個月又得二百工錢兒,趕年底,咋樣不出二兩?要不了一半年的,咱屋欠的錢兒都能還清。」

    王氏驚呼一聲兒,不敢相信地問:「這關氏,咋這樣大方?上月才給開兩百個錢兒,這月又得兩百錢兒?」

    馮卓秀點點頭,叫她放心,「不光這個月,以後每個月都有,要不我叫你倆別打咱屋耕牛的主意?」他很是昧著良心的,斂著眼兒說:「朱嬸子,我常見著,得空聽她提起婚事,像是不急著,還要等個兩年。」

    王氏一聽,松下一大口氣,眼瞧著馮慶祥,「大頭主意,你拿吧。」

    馮慶祥定定琢磨一陣兒,叮嚀馮卓秀:「你在鋪子裡頭,卯了勁兒好好給人上工。」眼睛掃過桌上的錢兒,「看這情況,關家人沒虧待你,關氏厚道,你收了這些工錢兒,非得處處使力不可。」

    馮卓秀點頭應下,「爹,妹子成親既然不急今明兩年,咱屋的耕牛,別賣了?」

    馮慶祥點點頭,欣慰地看他,「只看你在外頭做工,能賺上幾個子兒,今明兩年,屋裡緩不緩過勁兒,全指著你。」

    馮卓秀抿著嘴,「爹,娘,你倆放心,屋裡還有我,這次縣裡去,跟著關大姐學了不少本事,今後說不得咱屋能好起來。」

    這次回屋來,本是要把如意不願歸家來那番話兒說給他爹娘,一家子好能商討個主意,可眼下這情況,他尋思來尋思去的,沒把如意不願意歸家來的話兒學給他們,只是說如意很掛念他們,叫他倆別成日掛心著,三人在縣裡,一切順遂。

    他在屋忙活幾日,抽空關家去了一回。

    說來也趕巧,他當日去,就趕梅花身子不舒坦,大清早一進關家門,關全下地也顧不上,風風火火先出門去,沒一陣兒,叫來個郎中上門來把脈,七手八腳忙活一通的,才知道,梅花連日來不舒服的,是懷了娃娃。

    喜的關全當日就趕車縣裡去,說是給梅花好好採買些點心吃食,順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關倩倩跟如意。

    馮卓秀因地裡還有的忙,並且前頭答應下關倩倩,趙家村去打探消息的沒辦,也就沒跟他一起上縣裡,因梅花有孕這喜事兒,也沒正經跟關全說上幾句,本還想問問趙家最近來沒來尋茬,也沒顧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