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第一卷 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府求情 文 / 蟈蟈肚

    如意點點頭,「我二姐跟趙家和離,趙家不答應的事兒,我知道朱嬸兒跟縣丞夫人有交情,能不能請縣丞出個面兒,把這官司斷了?」

    陳宣聽了,面上很是凝重,「趙家又鬧事了?」

    如意恩了一聲兒,「先在屋鬧了一回,最近又四處在咱村裡尋人打聽我跟我二姐在縣裡落腳的地方哩。」她臉上現出一抹慚愧,「宣哥,為這事兒能早些妥妥解決了,恐怕要麻煩朱嬸兒一回。」

    陳宣聽了這話兒,眉頭登時皺了起來,「阿如,你做什麼這樣見外?這多餘話兒,你原本便不該說,你的事兒,不就是我跟我娘的事兒?還提什麼麻煩不麻煩的話?」

    如意眨眨眼兒,喜的問:「宣哥,你這是答應下了?」不等他答,又不確定地問:「以朱嬸兒跟縣丞夫人的關係,這事兒,縣丞一定能答應下來,對不?」

    陳宣點點頭,瞧著她臉上喜悅,笑著摸摸她的頭,「肯不肯的先別提,過些日子娘來了,就讓娘先去一回,若不成,咱們再想法子上別處打點打點。」

    如意尋思著,點頭應下來,「宣哥,就這麼辦,多謝你。」

    陳宣搖頭笑笑,「這事兒不還沒成?若成了,想謝我還不簡單?」他眨眨眼兒,「你哪日得閒,給我縫個荷包當報酬。」

    「好!」如意一口應下,朝他咧開一個大大的笑,午後的陽光在她柔潤光澤的皮膚鍍上一層淡金,顯得她的小臉兒愈發柔和嬌俏。

    陳宣不由雙眼定格在她臉上。「阿如,你比去年還好看。」

    如意霎時間紅了臉兒,感覺到他溫柔的視線,難為情好半晌。抿著嘴兒嗔他:「宣哥,你不正經!」暗惱他這麼些年的聖賢書,白念了。怎麼說出的話兒這樣臊人?朝後望望,「沒啥別的事,那我先回鋪子哩!」

    餘光見他輕點點頭,沒等他回話,便低著頭,一轉身跑進了街頭。

    沒幾日,朱氏果然為著這件事親自來了。

    一進鋪子。便開門見山說願意幫下這個忙,聽的關倩倩很是詫異,敘一陣兒話,才尋思明白,原是如意親自去尋了陳宣。陳宣又寫了一封信託人送回村裡,朱氏得了消息,便趕來了。

    眼瞧著關倩倩咧一眼、瞪一眼如意的,朱氏笑了起來,「這事兒,虧得阿如去告訴宣哥,趙家近來不是已經有了動靜?你不得早作個準備?和離那話兒早也是跟趙家提了的,這個時候不吭不哈,不抓緊點兒。沒幾日趙家那頭鬧起來,不依不饒遞了休書,上哪說理去?」

    關倩倩笑笑,也不推辭,只是又謝了她一句:「這事兒,少不得要麻煩大姐了。」

    朱氏立時繃了臉兒。「你看你?這不是見外話兒嗎?從前阿全還少幫襯我們母子倆?」又是絮絮叨叨勸她,說起原先陳宣趕考時,關全二話不說幫著聯絡保舉的鄉黨,裡正那頭的文書,全是他親自去走一趟,又是駕車帶母子倆來回縣城去的,沒少出力。

    再說,如意跟陳宣兩個定了親,兩家也就不是外人。除了這些個,以她跟關倩倩倆的交情,就是沒那些個旁的牽扯,不也得搭把手?

    這番話兒說的爽快,也就是朱氏來時思量好的,實際上,收到陳宣書信時,她在屋裡著實猶豫了兩日。

    她跟縣丞府上的楊氏雖有些交情,可楊氏畢竟是官家夫人,縣裡有頭有臉兒的人物,待自個,客氣歸客氣,卻也只是瞧在她這一手繡活精湛,又教授小姐的份上。想她跟陳宣孤兒寡母的,無權無勢無背景,能得楊氏刮目相看,客氣禮遇,已經惶恐萬分,她素來也是有幾分骨氣的,不願學那奴才一般的諂媚樣兒,即使陳宣去年起入縣學,屋裡吃緊,也從沒向劉府開過半句口,更別提開口求她些個人情?

    這樣小心翼翼的,還不是為著給劉大人跟楊氏留得個好印象,只等陳宣往後州府考試時,好能托劉大人從中美言幾句,最壞的打算,能為自個指點個在州府打點的門路也行啊!

    她自結交上楊氏,從也沒貪想過她府上賞賜下來的銀子跟賞錢兒,盡心盡力教授著劉氏小姐,不過為著陳宣到頭來,能得劉大人些個照拂。

    想想尋常談話時,楊氏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小覷與輕蔑,便是在心裡歎了一歎。她也是能拎得清自己的,說到底,在楊氏眼裡,她不過是個會些個手藝的農婦罷了,一次兩次的,總能幫襯個一二,次數多了,怎麼好腆著臉兒去求?

    眼下,若是應下了如意的請求,自個前頭鼓的那些個勁兒,可不白費了?她雖人微言輕,可以楊氏目前對她的幾分看重,這一次,約莫是肯幫襯的,只是明年陳宣考學在即,到時少不得再次小心翼翼去求。

    為著這個,她本是猶豫著的,不願動用了這層關係,只想尋個借口拒絕了關氏,難不成自個認識縣丞夫人,往後雞毛蒜皮的啥事兒都要來求她?她不過是個人微言輕的!

    可話兒分兩頭說,事兒有兩頭想。想想關家近年咋樣對她跟陳宣的,又念及關氏這回的事兒,不是個小事,若真袖手旁觀,不免又心軟,在屋猶豫了幾日,才是決定幫著關氏親自開一回口。

    在屋思量好了,拿定主意,因此今個這一來,話兒應的也就利索,眼瞧著如意跟關倩倩姐妹倆臉上有喜悅,心裡跟著鬆口氣兒,這些年的,她孤兒寡母的冷清慣了,結交了關家這麼一家子近鄰,不知不覺的,到底把她們放在心裡了。

    朱氏話說的很是客氣,只叫她們別難為情,這忙,左右是要幫的。

    臨走時,交代關倩倩跟如意,和離不是個小事,就是放縣裡,也是轟動事兒一樁,能不鬧上公堂就不鬧上公堂,真到了那一步,再說那一步的話兒,她今個去,先把話兒說到,若能成的,除了縣丞那頭,怕也需要些鄰里的佐證,該準備的,她倆還少不得自個去打點。

    關倩倩挽著朱氏送到門口,見她出了門,臉上突然變得凝重,笑著寬她的心,「真不成,也就罷了,大姐不用勉強。」

    朱氏點點頭,又說了些告辭話兒,離去後,逕直去了縣丞府上。

    這些日子天兒熱了起來,楊氏這會兒正在裡間榻上歇著,聽下人說朱氏來了,心裡頭怪奇,算算日子,剛月底,沒到初六上門教授錦研的日子,跟僕人詢問過後,得知朱氏來時帶著笑容,不疾不徐的,只說是得空繡了一副被面子專程送來,便換了衣裳,笑著往廳裡去見她。

    坐定後,收下了朱氏的繡樣兒,寒暄著謝她一陣兒,剛吩咐下人把前些個得來的綢緞給她取幾丈,朱氏卻忙起身推了,「夫人別忙著謝我,今個來,原也是有一事求夫人。」

    楊氏一聽,哦了一聲兒,半晌沒吭氣,把手裡的茶盞轉了幾轉,抬頭看朱氏:「妹妹在我這兒還客氣什麼?有話兒不妨直說。」

    朱氏本也不大會說場面話,點頭應一下,便一五一十把關氏跟趙家鬧和離的這事兒告訴她,末了,歎聲說:「求夫人瞧在我這些日子來勤懇教導小姐的份兒上,幫著做了這一回的主。」

    她並不習慣低三下四的求人,說這話兒的時候,臉上怪難為情。

    楊氏尋思著,問:「這關氏,跟妹妹是怎麼個交情?」

    朱氏本想說是定了親的親家,話兒到嘴邊,踟躕一下,笑道:「是同村交好的鄰居。」

    楊氏點點頭,尋思一陣兒,「既然妹子發了話,我自然要在老爺跟前美言幾句的。」

    朱氏一聽,鬆了口氣,立即起身謝她。

    楊氏收了笑容,擺擺手,口氣很是謹慎,「我聽你說來,原本也是你這鄰居占理兒,既沒犯七出,斷然不好無端被夫家休棄,至於和離,你這鄰居鐵了心,今後就是鬧到縣衙上,縣老爺總能秉公辦。」

    言下之意,如果關氏不佔理兒,休妻那話兒便要另說了。

    朱氏聽了,心裡曬了一曬。面上笑了一下,本想告辭,可又覺著怪無理,她是半點也不敢得罪楊氏的,勉強壓下不適,跟楊氏絮叨一陣兒閒話兒。

    沒一時,偶提起陳宣來,楊氏問起他在縣學裡的情況,朱氏聽她問起這個,臉上才多了幾分發自內心的笑容,「他唸書是個靈光的,常有奇思異想,作得一手好文章,夫子也常常誇讚,為著備考明年的府試,每日用功苦讀,不敢懈怠。」

    楊氏見她說的高興,順勢說道:「妹妹是我府上的刺繡師父,妹妹這獨子,自然也不是外人,他若肯用功,不消說,今後老爺總也會幫襯他一二。」

    只這麼尋常一句客套話兒,便引得朱氏神色激動起來,馬上從椅子上站起身,生澀地說起謝話兒:「我能教授府上小姐,不過得夫人賞識罷了,今後宣哥……」她笑笑,打住這話兒,另說一句,「夫人的大恩大德,我跟宣哥實在是沒齒難忘。」

    楊氏笑著站起來,按著朱氏坐下,「妹妹也太客氣,妹妹在府上教導研兒刺繡,還擔不起個老師的名頭?」

    (祝大家春節閤家快樂!蛇年行大運,生活越來越美滿,日子越過越紅火,蟈蟈在這裡給大傢伙拜年啦!)(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