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嫌女如意

章 節目錄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家歡喜 文 / 蟈蟈肚

    馮慶祥句句話戳到了點子上,王氏聽了,黯然點點頭,也不再硬拉著他做那些個口舌上的準備,回屋去拾掇了早準備好的幾件禮,轉身跟著馮慶祥出了門。

    這時間關全正灶房裡做著飯,張陳氏跟梅花兩個炕頭上做針線活兒,見簾子一掀,王氏跟馮慶祥進來了,兩人忙趿鞋下炕去,梅花陪著王氏跟馮慶祥兩個堂屋裡坐了,張陳氏灶房裡頭備茶水去,順道把王氏來的跟關全知會了一聲兒。

    他聽了,只當馮家人又來串門子,呵呵笑笑,說是正好留他們在屋裡吃晚飯。

    陳氏燒了熱水沏茶,端著托盤進屋去,剛走到廊頭上,就聽著裡頭王氏道:「倩倩今年二十有三,卓榮將夠二十四,說起來,他兩個歲數相稱。」

    陳氏不由眉頭皺起,掀了門簾進堂屋,納悶地問:「如意娘,今個這是閒話的哪一出?卓榮歲數也不小了,前頭那親事說黃了,你屋裡今年就再沒個打算?」

    王氏起身去幫著她把托盤擱下,坐下後,含蓄地一笑,「今個就是為這個來的。」

    王氏一起這話兒,梅花跟張陳氏俱是一愣,再聯繫王氏兩口子今個齊齊前來,又提了禮,倆人登時從恍惚中明白了過來。

    梅花吃吃地應了一聲,喃喃地問:「嬸兒,你今個來,是想給卓榮哥提親來?」

    王氏望著梅花一臉詫異的樣子,又看張陳氏,也是吃驚大過歡喜。當下小心翼翼點了點頭,「是,我今個跟他爹來,是為著這件事兒。」

    『匡當』一聲兒。是梅花手裡的鐵茶碗落地聲兒。

    張陳氏慌忙上前去拾掇起來,拍拍梅花肩頭,轉頭看王氏兩口子。笑著打個哈哈,「那啥,如意娘,你們先這頭跟梅花閒話著,我上灶房喊阿全去。」

    她趕忙三步並作兩步奔了出去,喜滋滋上灶房,返身把門一關。笑道:「阿全,你屋有好事兒!」

    屋裡頭王氏幾個仍在說。

    「嬸兒,這裡頭,是不是有點不大對勁兒啊?我卓榮哥那麼好的人,咋可能看上……」說到這。梅花忙捂了嘴,急的直搖頭,「不是說我倩倩妹子不好!我的意思是,倩倩跟卓榮哥倆人,壓根不搭邊兒呀,咋看也不像能成兩口子的,嬸子你說,他倆認識了這些年,人前人後。從也沒發現有個啥情況啊?」

    王氏歎著氣,「是啊。先前嬸子跟你一個想頭,咋也沒想到這倆孩子能起了這心思,我跟他爹起初也不樂意他對倩倩這想頭,前幾天的,阿如私下問了倩倩。得的信兒,說是倩倩樂意。」

    她歎著氣,「卓榮不肯說,誰知道倩倩這孩子心思也埋的深,不是那日硬拉著卓榮問,這事兒還不知啥時候能掰扯清。這不,我跟你叔知道了倩倩的心情,今個趕忙厚著臉兒來求阿全。」

    梅花聽了,尋思一陣兒,『霍』地起身道:「嬸子,沒事兒,我跟全哥說去,倩倩跟馮大哥倆,我看合適,前頭咱們沒發現,那是他倆藏的深。」

    話正說著,關全匆匆走進來,後頭跟著張陳氏。

    一進屋,他便開門見山問馮慶祥,「叔,你跟我嬸子今個真是來提親的?」

    馮慶祥點點頭,不緊不慢,先把前頭馮卓榮推拒了他堂表嫂給保那媒的事兒說了,又把如意那幾日歸家認親時,跟卓秀兩個從他們大哥嘴裡掏出那些心事兒當著眾人面說了一回。

    馮慶祥跟王氏都是慢性子,偏關全,梅花及張陳氏全是急脾氣,聽著他慢吞吞說,直急的臉上冒汗,好容易聽他掰扯完關倩倩對馮卓榮的心思,聽了這個,關全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抬眼看看梅花,又看看岳母,手在下巴上摩挲著,心裡尋思著這樁事兒,半晌沒發話兒。

    王氏見他當下沒表態,心裡緊張的不得了,忍不住問:「阿全,你看……?」話說了一半,訕訕地笑了,「真要有啥難處,嬸兒也不難為你,倩倩是個好閨女,我卓榮配不上她。」又道:「如意在你屋這些年,得了你跟倩倩至親兄妹一樣對待,我屋人記著這情,就是婚事不成,卓榮他也沒半點說頭。」

    她絮絮叨叨還要再說,卻給關全擺擺手打斷,「嬸兒,你說啥話呢?我這不是正考慮著日子咋樣定呢?明年開春阿如成親,到了倩倩跟卓榮,總不能趕一塊去吧?」說著說著,他笑起來了,不住搖頭歎氣著:「我說呢,前頭跟倩倩時不時提起她再嫁的事兒,她每回左耳進右耳出,硬是不給好好回個話兒,原來是心裡頭早有念想了。」

    倩倩和離後,他心裡頭遺憾了好一陣子,近年來看她像是緩過勁兒了,一天天的心情愉快,他便動了給她另說一門親的念想——二十四五的大閨女,成日留在娘家,說不過去,外頭人哪個說起倩倩來不撇著嘴說幾句閒話兒?

    他其實剛才在灶房裡聽了岳母說起馮家人來提親時便大致有了打算,馮家知根知底,卓榮又是如意大哥,以兩家人的關係,如果倩倩願意這門親事,親上加親,自然最好不過。

    王氏一愣,臉上慢慢歡喜起來,連日來懸著的心到現在才徹底放了下來,迫不及待地朝他點點頭,話裡隱隱壓著難耐的激動,「日子你屋定,你屋定就成。」

    關全連連點著頭,看馮慶祥,「叔,你跟我嬸今個留在我屋吃飯,定親的事兒,咱們一會兒晚飯時再商量,反正你倆放心,這事兒咱兩家屋有商有量,肯定把親事妥妥定著。」

    他這話兒一說,等於是清清楚楚表了個態,這親事,關家不反對。並且也跟他屋一樣樂意兩個孩子成!

    當下連馮慶祥臉上也見了喜色,立時就要起身,說是回屋取些酒去。

    張陳氏也跟著起身,說是回屋去喊梅花爹跟她大嫂來幫忙。屋裡有了喜事兒要下酒,哪少的了好菜好肉?他們只管等著,自個再一併割幾斤排骨。拾掇些蹄子來。

    兩家歡歡喜喜把親事定下,消息傳到縣裡,已是第三天後。

    馮卓榮傍晚屋去,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如意,說是關大哥應了下來,兩家也不急,只等著卓秀跟順子州府那頭的生意穩定下來。這段時間,馮家也好能多些日子籌備,這麼一掐算,日子也就到了臘月,又逢上梅花嫂子產期。臘月過了,緊著過年,乾脆把納吉下聘的時候定在了正月。

    如意一聽婚事定的順利,雖然有些吃驚,可細細想下來,也就知道了關大哥的心思,馮家這幾年跟自家羈絆深,且先不說自個又是馮家閨女,又是關大哥妹子。卓秀哥、卓榮哥兩個均在縣裡跟她和二姐有交情。現在卓秀哥又在州府幫著二姐打理鋪面,這幾年的相處,兩家的關係早就親上加親起來,如果二姐再嫁馮大哥,兩家子跟一家人還有個啥區別?

    再往深裡想,馮大哥書局去後。屋裡減輕了負擔,這兩年馮二哥又跟著二姐做生意,馮家一天一天的翻了身,前頭的外債還清,即使馮大哥跟卓秀哥沒賺上大錢兒,以爹娘的勤勞,年年靠莊稼地的營收,不出個兩三年,屋裡也能滋潤起來,更遑說二姐還打算給馮二哥入份子哩?

    馮大哥胸襟開闊,為人大度,在兩家人心目中,是同輩裡頭德行人品最出眾的,眼下他雖只在書局裡幫工,可假以時日,他一定能有比這更了不起的成就,退一萬步說,即使他中不上秀才,今後跟二姐兩個一起做生意,他性子踏實安分,有責任有擔當,當個賬房先生也是綽綽有餘的。

    再說爹跟娘兩個,娘是個沒啥脾氣的老實婦人,寬容,忍讓。這一點,相處了這些日子,關大哥心裡頭最清楚,爹又是沉默寡言的老好人一個,二姐嫁去馮家過日子,怕是有意想尋個茬子跟公婆鬧彆扭,這彆扭也鬧不起來呢。

    這麼一溜想下來,這麼好的婚事,關大哥哪裡有不情願答應的道理?

    兩人敘了一陣子閒話兒,冷不丁關倩倩進了廳,隔了老遠,看著馮卓榮,笑了一下,「瘦了,這段日子屋去沒歇好?」

    馮卓榮抬眼看著她,見她笑顏爽朗,心裡的尷尬淡了淡,搖頭笑笑,「回屋去,也沒幫上爹娘什麼忙,只是在屋念了幾天書,幫著娘收整收整院子。」他,眼睛裡卻亮燦燦的。

    如意識趣地站起身,「馮大哥這次屋去,發生了不少事兒。」往外走著,回頭笑嘻嘻道:「二姐,你聽馮大哥慢慢給你講,我先屋去繡花去。」

    從廳裡出來,她走了幾步,忍不住回頭瞧一眼廳裡正說著話兒的馮大哥跟二姐,暗暗尋思:馮大哥跟二姐成親的事兒,這下,算是正式定了下來吧?

    接下來的日子,季家那邊動作也快,十月底的時候便送了帖子上關家去,剛過十一月,便下了聘。

    有一件事兒讓如意略微有些失落,這段日子裡,季哥一聲不響去了州府,去後才來了信,說是住在了他大哥府上,因明年開春的府試在州府舉行,他便提早上州府去打點準備,早日適應下來州府的環境,信中叫她放心,說是趕臘月回來,年底再聚。

    不過,如意一想起他把婚期定在四月份的小算盤,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知道他介意著陳宣,打小認得陳宣起,便暗中跟他較著勁,這一回,必定也是卯足了勁兒備考府試,用二姐的話兒說:以季敏蘭的個性,能接受俯試成績還不如曾經跟你定過親的陳宣嗎?

    想起他上一封來信,信末說的一話兒:回信時不許只寫幾行字!她便悄悄抿嘴笑起來,進屋裡去,攤開紙墨,把心裡頭那一絲絲淡淡的牽掛,化成筆下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跡。(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