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章 新象 文 / 魚下的蛋
許華承騎著馬在大門外停下,小廝上來打了個千兒道「給國舅老爺請安了」
許華承心裡雖然高興,但是記得老太爺的囑托,手裡的馬鞭甩了出去,打在大門前的石板上啪的一聲「胡說什麼!什麼國舅老爺,這也是亂說的,還不管好自己的嘴了」
許華承雖然年輕,可是跟了綠軍營一段時間,已經頗有些威嚴了。
那小廝趕緊自打嘴巴了幾下道『小的胡說」
許華承方放過道「得了,大喜的日子」
那小廝才灰頭灰臉的下去了,許華承下了馬,交給了人自己就往裡面走,便走邊問管家的「老太太她們回來了沒有」
夏管家忙道「回來有一陣了,就等著五爺呢。」
許華承聽了這話,趕緊將披風解了丟給掃藥,自己急忙朝著老太太正房去了。
剛進榮喜堂,就聽見了一陣歡笑聲,許華承自己也止不住露出了笑容,丫頭們見他來了,忙進去報了老太太。
「快起來」老太太心裡高興,見了許華承屈了半膝要請安,忙止道。
許華承仍是將禮數做好之後方道「孫兒給老太太道喜」
老太太呵呵的笑了數聲後問道「聽說皇上召見了你,可是說了什麼?」
許華承忙道「正要跟老太太說這事,皇上聽說我自小習武,現如今又是在綠軍營當差的,說了功勳子弟,都是自己人,皇上的侍衛親兵如今只有三十人,便讓我也補上了,今後便隨駕御前,在侍衛處當差了」
許華承這話一出,滿堂的人都驚住了,就連許玉珍也覺得不可思議,許華承這就算是御前侍衛了吧。
老太太激動地問道「真的?」
許華承忙道「是真的,祖父父親和孫兒都已經在宮中謝了恩了。孫兒如今先授正六品三等侍衛。」
任婷婷嘴乖,此時先賀喜道「老太太。今個兒可真是雙喜臨門了」
老太太心裡自然高興,不免朝後頭站著的盧梅母女兩看了一眼,兩人均都是喜上眉梢的,老太太回過了頭笑道「既然這樣,你今後可要好好當差了」
許華承忙應了。站至許玉珍身邊,許玉珍小聲地對他說了聲「恭喜你,哥哥」
李氏心裡有些不自在了,這許玉芳是位及貴妃之尊。可得到好處的卻全是二房,大房是什麼也撈不到。從今之後,這府裡豈不是要顛倒過來了。他們大房要退至一邊,而二房卻風光無限。
文氏沒有李氏那樣的心思,依然體貼地問道「老太太,今個兒這樣好的日子,是不是該叫廚下好好地備了酒菜。等晚上一家子團團圓圓的高興高興」
老太太忙道「你想得就是周到,你們祖父他們也快回來了,現在就先好好地備好了」
文氏忙應了叫婆子們去準備,李氏跟著問許華承道「承兒,你大哥他呢」
許華承忙道「大哥他還在宮外等著祖父他老人家呢。讓我先回來報個信。」
李氏就有些不悅道「怎麼是你回來報信,不是你大哥回來。他今早跟了我們去,到現在等了一天了,你也該換換他」
長輩訓斥,許華承只得低了頭,老太太見李氏無緣無故發作,便道「仁兒等著他祖父難道還委屈了?」
李氏忙賠笑道「不是,仁兒他自來孝順他祖父,又怎麼會委屈」
「那就是了,我想仁兒也不是這樣的人,不過是你心疼他才有此一問罷了」
李氏便不敢再說。
晚上,老太爺回來後便命人在大花廳裡擺了四五桌的席位,男女用屏風隔了,老太爺領了許明武許明文以及女婿盧丁兆還有眾孫子坐了。老太太則領著女兒兒媳婦孫女兒坐了。雖然只是一家子骨肉而已,卻也是熱鬧非凡。
老太爺如今春風得意馬蹄輕,只覺得自己的身子鬆快了許多,年輕了不少。他的孫女兒成了貴妃,就是馮家的女兒早生了幾年的皇子,現在還不是和他的孫女兒一樣只是貴妃而已。他的孫子得了皇上的青眼,直接入了宮中的侍衛隊。這一切的一切都讓老太爺覺得從前種種的提心吊膽都是不值一提的。
老太爺太高興了,期間不住地豪飲,惹得老太太不住地從屏風那頭過來看一看。許明武則是勸了又勸,老太爺只不聽,反將許明武罵了一頓,許明武也只能算了。
許玉珍自己卻頗有些茫然看著這些,聽著這些。大家都興高采烈,就是李氏雖然有些寒酸,可是也是一副許家出了個貴妃,與有榮焉之感。
事到如今,許玉珍所有的先知都已算用完了,因為現在的很多事情都朝著不一樣的方向發展了,而許玉芳好好的生下了龍子,她今後會如何呢,這些許玉珍已經沒有能力去預料了,而今生那個三房的許玉喬還會一如既往地進京來參選嗎?
最後老太爺是由許明武扶著回的嘉延堂。
許玉珍散了席,就踏著月色去了當初桂姨娘出事的梅園。
蕙兒不敢不跟著,只能戰兢兢的前面打了燈籠。
梅園依舊,人面已全非,自從了桂姨娘那事之後,她從未再來過這裡,而現在深夜陰陰,她站在這裡卻絲毫沒覺得任何的恐懼,不過是冷牆殘枝,什麼也沒有。
如今的王氏再不似當初的囂橫跋扈,她如今只能經常窩在自己的院裡,因為許明武不想見到她,老太太不願見她,也不許許玉妍再與她有接觸,而許華宏更像是濛濛不懂的孩子,壓根沒有提起過她。
許玉珍雖然時不時能從偶然的幾次見面中發現王氏拿惡毒的眼神盯在她身上,可是現在她早已不怕了她,知道她就連垂死掙扎的功夫也沒有了,她身邊早已沒人任何能幫她的能幹忠心的人,她連自己的子女也失去了,她相當於什麼也沒有了。
許玉珍自己在梅園門口站了許久,直到胡媽媽和秀雲找來「我的姑娘,你怎麼在這裡,這都幾更了」
許玉珍回頭靜靜地道「我來這裡看看,我有好久都沒來過這裡了」
胡媽媽上前將披風給許玉珍披上「姑娘要來這裡做什麼,這裡有什麼好的,姑娘若是心裡不舒服,以後就別來了,免得衝撞了什麼」
許玉珍伸手將帶子繫緊了道「沒什麼的,總不能一輩子都避開這個地方」
胡媽媽歎了口氣道「夜深了,姑娘回去吧」
許玉珍也不拒絕,抬腳離開了梅園。
皇上新近登基,自然大赦天下,而之前先帝在時的一些冤假錯案此時也被翻了出來,新皇為了以示仁厚,著令新任的刑部尚書徹底翻查。
許明武自從蘇州一任之後一直被罷黜在家,自從許玉芳被封貴妃後,人人都覺得許明武即將出任要職了。
「你是怎麼想的?皇上已下令封禮郡王為親王並兼任戶部尚書了,皇上有意讓你前去戶部任侍郎,將李尚書之前留下的一堆爛攤子弄個清楚」老太爺是最憂心許明武的前途的一人,自他之後,許家以後也唯有許明武能在官場上大展拳腳,給許玉芳以支撐的人了。
許明武想了想道「兒子原本想著外任,不過現在皇上既然有這個意思,做臣下的自然只有遵從」
老太爺便道「先帝在時國庫就虧空得厲害,戶部的事相當的不好做,皇上如今能信任的人不多,你先在戶部做幾年也好」
許明武如今想的宋子軒的事「宋兄的事如今怎麼樣了?」
老太爺便道「你放心吧,皇上對於當年的事是知道的,只是新登基時就已經因先皇不老丹一事降了安樂侯的爵位,處死了張道士,如今暫且不能立刻動平王,但是彭懷年這個人皇上早有耳聞了,當年西北戰事徵糧餉的時候他就和李尚書一起多番為難,如今李尚書先罷了官,之後恐怕就輪到他了,只是他做事又隱秘些,總得搜集好了罪證才能動手,宋家的事不日就能大白,你也不必老是對老友抱著愧疚之心了」
許明武有些黯然道「雖然如此,可是宋老大人年前就過世了,宋兄到如今還在極北之地,連為老父奔喪都不可得,我真是愧對於他」
「這也沒辦法,當初你們的事皇上一直壓著,那個萬民書是救了你了,可是學子們群起來造反卻又給了好事人話柄,先皇受了挑撥,哪裡還理會什麼名士,留的性命到現在已是不錯了」
許明武知道也是這個道理,只是宋子軒原本就是對官場無望,如今再經歷這件事後恐怕會更加心灰意冷,想起皇上說過的宋家三子才學極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請到京裡修書的話,許明武想想應該是不可能實現的了。
永和元年,因為新皇登基,選秀的事宜一直沒有提到日程,直到六月,戶部才奏請了皇上,因為各官員大臣的女兒早已預備著,而新皇登基,後宮多有空閒,選秀不能不進行。
皇上本來對於這事並不如何熱衷,只全權交給了戶部,又令長公主的駙馬協理。
上諭一發,遠在外地紛紛送自家女兒入京,京裡的則紛紛忙著準備參選。
今年大選不同往年,一來正好撞上了先皇殯天,新皇正當壯年,因此各世家都很積極,全部瞄準了皇帝後宮。
皇上如今除了皇后一人,在宮裡排的上號的也就只有許貴妃、馮貴妃以及生了大皇子的惠嬪,生了大公主的肅嬪,其餘四妃的位子均是沒有的,這讓各世家看到了希望,因此都卯足了勁的爭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