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嫡秀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四章 恩德 文 / 魚下的蛋

    本是風光無限的親事,可是現在在別人看來卻是值得同情的遭遇,岳夫人心內苦笑了一聲,好在兒子是可以跟著回青海了,以後是怎麼樣再說吧。

    「我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在京裡這麼久的日子,多虧了侯爺照料,我來之前我家老爺已經說了,他不得便,不能親自登門道謝,只叫我來跟老太太說聲」

    老太太笑道「岳總督真是太多禮了,我們也沒幫上什麼忙,岳大公子自己為人行事謹慎,我老婆子看了都十分喜歡,何況侯爺了。要說我家這些歌不成器的孫兒們,竟沒有哪一個比得上的,真是羨慕岳總督和岳夫人,竟然能養出這樣好的兒子。」

    李老太太如今只覺得有些,岳總督如今聲名赫赫,岳峰又一表人才,先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想結這門親,老太太自然也動過念頭,卻不是為了許玉蘭,而是為了自己娘家的侄孫女,可是因為李家早已大不如前,老太太便不好意思厚著臉皮湊上前去,後來傳出了齊太妃要為懷安公主招駙馬的傳聞,老太太只能把心給歇了。

    岳夫人笑道「我還羨慕老太太這樣多子多孫呢,我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像老太太這樣。」

    李老太太聽了這話倒是一陣驕傲,如今她也算是兒孫滿堂,就是連曾孫也都見了,可是像岳夫人這樣,要見孫子還不知道得什麼時候呢。

    岳總督膝下只有兩個兒子,除了岳峰,還有一個庶子,至於唯一的一個女兒,卻聽說還是收養的。

    現在岳峰暫時不能娶親,那麼這個庶子自然也是要等著的,岳夫人一生只得這一個兒子,操的心恐怕是不少的。

    岳峰卻是特意來跟許華承辭別的,許華承頗為捨不得道「怎麼就這麼著急要走,好歹也要再留一個月。喝了我的喜酒再說。」

    岳峰搖搖頭道「京中是非多,反正現在事情也算告一段落。我也該跟了母親先回青海去,那邊家裡也有些事呢。今天來是提前給你送上賀喜的大禮的。」

    並給了自己隨身的一把小短劍道「平日你總是心心唸唸著,這會兒送給你了。」

    許華承知道岳峰是早已想離了京城回西邊一帶去了,也不敢強求,拿了短劍道「既這樣。我也該給岳大哥一樣東西才是。」

    只是左右看了下自己並無什麼什麼拿得出手的的東西,總覺得都不過都是些俗物,比不得岳峰這這把劍有意義。

    岳峰見他左摸右找的,有些好笑。便拍了他一下道「虧你還是個男子漢呢,這般婆婆媽媽的,我是見你垂涎這把劍許久。我又要走了,所以便送與你,又不要你回禮,你急什麼。」

    許華承並不同意「我當岳大哥是兄弟,既然是兄弟。這把劍就是見證,可是我竟沒有一樣東西能配得上岳大哥的,左右都不過是些金的、銀的,這可讓我為難了。」

    許華承定要拿一樣東西來給岳峰作為兄弟互還之禮,岳峰便指了他牆上掛的一把黑色弓箭道「既然這樣。你就把那把弓送給我就是了。」

    許華承喜道「不錯,以弓換箭。正好合適。」

    便將弓拿下來,岳峰見弓桿上還串著墨綠色的流蘇穗子,有些奇怪道「這是做什麼的?」

    弓箭本是個武器,可是掛上了這穗子卻倒更像是個觀賞之物了,許華承有些不好意思道「都是六妹妹淘氣,看到弓箭又喜歡得很,一定要給我做了這東西掛上,我也鬧不過她,後來這弓我也不再用了,就隨她喜歡擺弄。」

    說著就要把穗子取下來,岳峰阻止道「不用,掛上這個有趣些,反正不過留個紀念,我又不是真的會用來射獵。」

    許華承卻有些為難,想到許玉珍若是看見她做的東西讓他隨意送人了,只怕要不高興,岳峰卻假裝沒看見許華承的樣子,自顧自將弓拿在了手上欣賞。

    「這東西編的倒很好很,掛在這上頭只是增添一份別緻,並不顯得女氣。」

    許華承訕笑道「不過是六妹妹見了我這弓閒時編來玩的,也不算什麼稀罕的東西」

    看這樣子岳峰是不會將東西相還了,自己也不好為了這個開口,許華承心裡已經在暗暗思量怎麼能瞞過許玉珍去。

    岳峰走後,素香出來道「五爺,你怎麼隨隨便便就把那弓送給別人了,那弓還是老太爺當時賞你的呢。

    「岳大哥可不是旁人。」

    素香卻不同意道「話雖這樣說,可是將老太爺所賜之物隨便送給了別人總是不好。再說就是要送也該把六姑娘做的那穗子拿下來才是,要是讓六姑娘知道了,準得生氣了。」

    這把弓也是許玉珍十分喜歡的東西,為此還麼特意做了穗子來配它,偏偏現在許華承將它毫不在意的轉贈了別人,就連穗子也一塊奉送了,許華承也有些擔心道「我正是怕六妹妹怪我呢,以後六妹妹來了,要是問起這弓的事你因為現在我用不上了,就讓你收起來了。」

    素香也只能應承,好在許華承馬上就要娶親了,以後就搬到新房那邊去,東西收拾什麼的也是在所難免的。

    岳峰回青海後,四月也就來了,許府慢慢的熱鬧了起來,因為許華承是許明武的嫡子,成親的規格自然又比許華孝當時的要高些,再加上許明武新升任戶部尚書,不少的達官顯貴都來結交,就越發使得整個婚禮隆重起來。

    許、甄兩家都是京城裡的大戶,這兩家聯姻,自然是盛況空前的,就連皇上知道消息都賜下了禮物了,其他人更是要給這個面子,因此到了迎親當日,除了平時交好的孫家、王家、肖家、李家等之外,就連新近結交的雍王和王妃也來了,午時,新封親王的禮親王和王妃也來了。

    許明武破格提了戶部尚書,而原來的禮郡王成了禮親王,這是當年唯一一個對新皇暗中支持的兄弟,並在皇上登基之初便和許明武一道幫著把戶部的一筆爛帳給擺平了,皇上自然也不會薄待自己的兄弟,立即就封了親王,並且是世襲罔替。宮裡的太皇太后也加封了禮親王的生母

    淑太嬪為太妃,淑太妃雖然已經是個寡婦了,要這個太妃的位份對於自己已是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可是對於尚未成年的二兒子來說,這個意義就大了。因此淑太妃也是感恩戴德,二兒子已經即將成年,成年之後就要封王出宮建府,身為太妃的兒子跟只是太嬪的兒子的待遇還是有些差別的,雖然禮親王是能幹,得到皇上的重用,可這並不代表小兒子就能有一樣的好事。若是身份不夠,再加上自己是個沒本事的,只怕是連個郡王都撈不到。

    而禮親王妃是孫家的姑娘,孫家和許家關係素來就好,在加上禮親王還曾經是許明武的上司,如今許家二房嫡子大婚的日子,禮親王自然就來了。

    馮夫人看著這滿堂的皇親貴胄有些不太是滋味,沒想到許家如今這麼大面子,不過一個兒子成親,卻連皇叔一輩的雍王和新貴的禮親王都來了。如今許家的勢頭是越來愈盛,許家的女兒在宮裡跟馮貴妃平起平坐,許家在外頭也越來越勢盛,這對於馮家來說都是大大不利。

    馮國公夫人坐在席間與王妃、李老太太等人談笑風生,絲毫沒有馮夫人抑鬱之色。

    其中不知道有誰提了句平王妃的情況,馮老夫人就笑道「上回府上四公子娶親,我因為身子不舒服沒能來瞧熱鬧,媳婦就回去跟我說了那天平王殿下了公主殿下都來了,怎麼今天反而不見殿下們來了。」

    席中本就坐著兩位王妃,外頭也還坐著兩位王爺,馮老夫人這話不由得讓李老太太心生不悅,馮夫人心裡一喜,自己這個婆婆膈應人的本事可是不小的。

    李老太太頓了半晌方笑道「公主殿下金枝玉葉,哪裡是能隨意出宮的,至於平王殿下,也是我們今日請不到罷了。」

    如今馮、許兩家的關係早就不如往日,尤其是許明武查到了當時許明文外室的那件事其實是馮家有參一腳之後,便也漸漸地對馮家生了警惕之心。

    馮老夫人聽了李老太太的回答後卻不放過「原來這樣,平王殿下待你們府上也是太好了,我真是羨慕不來。」

    在場的大部分人臉色都是一變,只除了禮親王妃、雍王妃和孫老太太之外。

    李老太太有些對不上話,比起馮老夫人來,她有時候的確就顯拙了。

    孫老夫人此時插話道「你還羨慕人家,我們這些老姐妹中就你最有福分了,光是宮裡的貴妃娘娘的福氣就夠你享的了。」

    這話便提醒了李老太太,她接話道「正是,你日日進宮,皇上貴妃公主皇子誰見不到」

    后妃召見家人雖是有規矩的,可是因皇后不硬氣,靜貴妃位尊,每每總是隨意召了家人入宮,太皇天後和皇上雖然不理會這些事,可是現在被人說了出來,總是不太好看,好在馮老夫人是個撐得住的,淡淡笑道「都是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恩德。」(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