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嫡秀

正文 第二百一十四章 文 / 魚下的蛋

    許家的女孩原本自小就都是讀書的,可因著這幾年新皇登基,侯府中又出了幾單大事,幾位小姐的讀書就擱置了幾年。

    李氏經文氏一提醒,才記起許玉芬一向在文墨上是比不得其他姐妹,禮儀規矩那些倒是不礙事。

    因此連催著文氏滿京裡打聽才學好的女先生。

    文氏不敢不依,過了兩日,果然尋到了兩個才情較高的沒落世家女子,請進府來,許玉珍等姐妹每日跟著讀書練字。

    每日的時間平白的少了三個時辰,許玉珍有些郁卒。

    兩位女先生都是規矩嚴格的人,加上本也是世家出身,就更是呆板無聊之極。

    許玉珍這才懷念當日蘇州城內的閨學,那才是多姿多彩。

    七月時宋紫馨給許玉珍來了一封信,說自己的父親宋子軒平復回歸蘇州後家中情況也漸漸回轉,留香園也已經發還,園中一應擺設佈置損壞了不少。宋子軒經此一事之後,倒是忽然看開了,興起了入仕之念頭。因在流放之期未能給老父戴孝,如今只等著宋子軒略盡孝道後一家便要到京了。

    宋紫馨要來京都,許玉珍自然是翹首盼望。

    一時想得高興,冷不防被許玉芬捅了一下,許玉珍忙用書將臉擋著,裝作認真的樣子。

    教學的女先生不免有些不悅,待要說上兩句,又有些嚴苛。

    便出了一題指定幾位小姐各自做一首七言律,也不限韻,只要看看各小姐的水平如何。

    許玉珍本性就是懶於詩詞的,但在蘇州時跟著江南那一帶的仕女們耳濡目染,倒也能勉強做成。

    待到四姐妹將各自的律詩都交上去,女先生看了看,只點評了許玉妍的新巧別緻。許玉珍的含蓄渾厚,許玉芬許玉婉的壓根不成律詩。

    最後定以許玉妍的為最上。

    李氏知道後不免同花媽媽抱怨道「請這兩個女先生來本是為了她,如今倒又是便宜了旁人。也不知道我這輩子造了什麼孽,這輩子就生了這麼一個不懂我的好心的魔星,七丫頭比她小了快三歲了,愣是生生又把她壓下去。她還沒心沒肺的不當一回事,真是氣死我了。」

    花媽媽勸道「也不止她一個人,四姑娘六姑娘不都比七姑娘,卻也比不過。依我說,依我說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咱們姑娘在這一塊不如人,其他的地方總有強的呢。」

    李氏氣悶道「同是這家裡的女孩兒,怎麼她就這麼不著調。四丫頭就不說了。丫頭生的庶女,芬姐兒總不能和她比去。可你看六丫頭,針線女紅,管家理事,待人接物。那樣不出色,就是知書識禮,出去哪家的夫人不誇。芬丫頭比不過她我也認了,橫豎我生的女兒總是不如趙氏生的。可王氏那樣一個失德婦人的女兒,芬丫頭竟還生生比不過?」

    李氏越說越大聲,花媽媽忙朝外看看。

    「我的太太。你輕聲些。你忘了老太爺是怎麼說的,二太太是誠心向道,如今潛心修行去了。家裡頭的人提起二太太。只能說這話。剛剛的話要是傳到老太爺耳朵裡,可不得了」

    李氏忙頓住,也是驚慌的朝外看了看,讓花媽媽去把丫頭都趕到屋外,把許玉芬叫來道「明個兒起我會同兩個女先生說。除了每天固定三個時辰外,我再讓女先生多輔導你一個時辰。其他的不行,這學問上你總得拔尖了。」

    許玉芬不肯幹,她素來在這上面的才華有限,本身也不覺得才學好能給她帶來什麼。「

    「我不用太太這樣為我籌謀,這樣讓四姐和兩個妹妹怎麼看?讓那邊的幾個嫂子怎麼看,老太爺老太太又會怎麼看太太。沒的丟人了。反正我又不是要考狀元郎,過得去就是了。」

    李氏氣得捶床道「你怎麼這樣不長進,我這樣處處為你打算,你卻半點也不體會我的苦心。你現在處處被你兩個妹妹壓著你就不嫌丟人了。」

    許玉芬頓時就像炸開了道「我不嫌丟人,是太太你嫌丟人了吧?你生了我這個不能給你爭面子的女兒,只怕心裡悔得很,恨不得六妹妹七妹妹那樣的是你的女兒。」

    說完甩了簾子就出去。

    文氏迎面進來,見許玉芬出去臉上猶帶著淚,知道母女兩個是又鬧了彆扭,便假裝不知。

    「九月十八是壽王封王出宮的日子,這是咱們家的禮單,太太看看可有什麼不妥。」

    李氏懨懨地瞧了兩眼,見都是比平時送禮都要再貴重不少的物件,心裡更是不好受。

    「你看著拿主意吧,只不要寒酸就是了。」

    壽王出宮本預計的是在這一兩年,卻因府邸的選址一直懸而未決,後來皇上乾脆便賞了原戶部尚書的府邸給他,這樣一來建府的功夫就免了,只是稍微修繕一下。

    原戶部尚書在戶部呆了數年,先皇在時又很寵信,新帝登基後文氏聽說所抄沒的家產不計其數,那麼府邸自然也是富麗堂皇,不同凡響。現在皇上卻把這個府邸賜給了壽王,可見是有多恩寵。

    文氏心中八卦因子作祟,本想多問問李氏些這壽王的事,再見李氏這悶悶的樣子,心中便瞭然了。只是也有些好笑,這各姐妹有自己的造化,又何必比這個。就好比當初許玉芳嫁給先皇不甚喜愛的皇子做側室,誰又能想到會有今天的局面。

    許玉芬同李氏鬧了一通彆扭,自此更不喜歡上課讀書,每日裡跟著女先生只是胡攪蠻纏。

    女先生知道她是候門嫡女,嬌生慣養的厲害,也不敢忘嚴裡管。

    許玉珍勸了她一兩回,反被她說道「咱們這樣的人家,只要讀得些書認得字就好了。詩詞歌賦這些只會移了性情,我看你也是個不上心的,怎麼還要勸我。」便也罷了。

    許玉婉本就是庶女,這些更是不看重。

    因此四人中唯有最好學的許玉妍顯得突出,這是後話了。

    八月中,任氏的母親隨著任家興採辦宮中茶葉之機來了一回京中看望女兒外孫。

    任氏十分高興,辟了廂房留母親住下。

    老太太如今再不管事,只同任母碰了一面全了禮數,其餘的全由二房自己操持。

    任母眼見侯府榮華,任婷婷起色精神都好,外孫靈透可愛,也很喜出望外「你剛出門那些日子,我是日日擔心,生恐他們這樣的人家,也不知道你應付不應付過來,每日裡連覺也睡不好。」

    任氏微微一笑道「我不是都捎了信回去,說一切都好。」

    任母感概道「當時到底是我想岔了,還好你父親堅持,不然哪裡有這樣的好姻緣,咱們家也不能一躍成為皇商,這都是托了你公爹的福。」

    任婷婷不置可否。

    許明武也並不是平白無故提攜親家的人,主要也是任家興本人靠譜,治理家族生意也不錯,再加上蘇州落難時對許家的大恩,這才有了任家的今天。

    「你家二太太如今還在外面呢?我來了也沒見著。」

    任氏輕輕地拍著窩在她懷裡的榮哥兒。

    「嗯,不知道在外面哪裡,家裡頭也沒人敢去問。老太爺是下了令的不許再提這事,對外都說是修行去了。」

    任母感歎了一回,又覺得對女兒來說反是好事。

    「她若暫時回不來,你上面沒有婆婆,反而沒那麼辛苦。你那兩個小姑,我看著也都好相處。你父親上次帶給女婿的話你知道了沒有?」

    任氏點了點頭,她是巴不得王氏一輩子回不來了。

    任母接著道「我這次來也是要同你說這個,女婿現在功名未就,幹嗎急著分出去。他雖然是庶子,可我看親家公也看重得很,如今還是先靠著府裡,等到以後能得了一官半職再說。本來你父親是擔心這家裡頭容不下你們,那麼分出去也沒什麼。可我看你們現在日子也過得下去,那麼又何必折騰了。你們年輕,如今憑著意氣用事,以後可有的後悔。」

    許華孝當初想著分出去,多是因為王氏鬧騰的關係,任婷婷本也不甘心。現在王氏連侯府都不能呆了,他們幹嘛還要分出去。何況她的娘家也多需要侯府的照拂,許華孝今後也需要家族支持。任氏現在只盼著王氏就此埋沒下去,一輩子也別回來,她就再無後顧之憂了。

    任母見女兒不語,以為還是有什麼難心事。

    「難道是五爺五奶奶容不得你們?」

    任氏忙道「娘這話可別亂說,要是讓相公聽見,只怕是怪我。他們兄弟從小的情分,感情十分要好,五奶奶是書香世家的小姐,知書達理家。分出去本是相公當初一時的想頭,我當時也是不同意的,如今他早就想開不提了。再說公爹他對相公寄予厚望,現在還每日鞭策讀書,斷也不可能讓我們現在分出去。」

    任母放心下來「這就好。如今暫且別想這些,你們宮裡的娘娘如今又生了一個皇子,今後府裡頭只有更富貴的。女婿說起來也是娘娘的親兄弟,哪有現在倒往一旁靠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