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有追求的清穿

第一卷 第六十七章 雅朗的營救上 文 / 子一十四

    九王爺府

    柴房中

    唐燁坐在地上,舀著饅頭慢慢的嚼著,臉上掛著陣陣冷笑,這九王爺府給犯人吃的饅頭都是白面做的呢。

    唐燁抬頭看了看柴房屋頂,對老天默默道,等這個王爺奸商滅了我時,你敢再讓我穿到封建社會,我發誓,我一定要當個孫猴子二世,奶奶的,真以為姑奶奶好欺負啊

    沖老天發完狠後,唐燁覺得自己疏漏了,奴隸社會也不行啊,近代中國也不行啊,於是,平復了一下心情,開始祈禱了,得軟硬兼施不是,「老天爺啊,請讓我走正常的轉世投胎路吧…」

    就算沒法賄賂閻王,好歹沒前世記憶啊。

    先知不光寂寞,還很痛苦,尤其是沒實力的先知。

    唐燁祈禱完後,又端起粥喝了一小口,瞧吧,九王爺府犯人的待遇都比窮人強…

    放下粥完後,唐燁便閉上眼,努力讓自己去回憶21世紀,是的,唐燁這兩天在柴房裡一直在努力的回想著21世紀的種種,沒想當下,因為不敢想。

    不敢想李真在外面如何焦急,不敢想唐高林在外面如何撞牆,不敢想唐王氏會不會哭瞎了眼,不敢想唐蜜會不會心尖都在發抖…

    唐燁已經抱了必死的決心,如今只求九阿哥給個痛快,拖得太久了,唐燁擔心自己對死亡會由無畏變成恐懼…

    還是想想21世紀的美食吧,不知道死黨們又去吃了幾次那火爆的在下午四點就將菜賣完了的串串香?

    唐燁正在舔嘴巴呢,就聽到門外傳來一陣開門聲,唐燁不由渾身一緊,吃食已經送來了——九王府的人挺懶的,一般要等送下一頓的時候才將上一頓的碗筷給收拾走——,這時來人幹嗎?難道自己就要嗚呼了?可怎麼沒給自己吃肉啊…

    唐燁正訝然,就見走進一小廝。

    唐燁緊張的看著他,全然沒去想怎麼九王爺只派了一個小廝來提她。

    小廝不慌不忙的走到唐燁身邊,道:「磨嘰什麼啊,趕緊吃,廚房的人還等著收拾呢」

    原來廚房的人今天勤快起來了,唐燁急忙將碗裡的另一個饅頭抓在手中,沖小廝笑了笑,粥就算了,唐燁可不敢奢望這個小廝會等她慢慢將粥喝完。

    卻見小廝皺了皺眉頭,彎腰舀早先盛饅頭的空碗,飛快的沖唐燁道:「你安心待著,不會有事的。」

    唐燁不可置信的瞪圓了眼睛,誰再給自己傳信?誰有那能耐找人給自己傳信?

    唐燁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問小廝,只能看著小廝端走了那個空碗,柴房門復又被鎖上。

    唐燁怔怔的舀著饅頭,琢磨著誰有那麼大的能耐?難道是雅朗?

    可雅朗只和莊親王有點關係啊,一牽扯到十四王爺,雅朗可都有些犯楚了呢,他怎麼敢將手伸進九王爺府?關鍵是,就算雅朗有人脈,但自己和他沒那交情啊…

    但是,除了雅朗,唐燁委實想不出還有誰會傳這句話來,總不會是十四王爺吧,人家和九王爺可是親兄弟呢…

    唐燁想不明白,弘相也是完全摸不著頭腦,雅朗為什麼要如此幫這個膽大包天的女子呢?

    是的,雅朗是找弘相出面去傳的話,雖然他不相信唐燁會自尋了斷,但是得以防一下萬一塞…

    弘相本要推?的,但雅朗來了句,「是不是要請四阿哥出面啊?」

    如果弘歷出面了,弘相肯定得幫這個忙的,而弘歷被雅朗說服的可能性非常大,既然總歸都要出面,又何必得罪雅朗這個鐵帽子王呢?

    於是,弘相便應下了,但事先申明,只傳遞無關緊要的信息,別的就免了。

    不光弘相摸不著頭腦,就是九阿哥也沒想明白。

    雅朗突然找了個由頭回京交考察報告書,交完報告後就找了個借口不回西山火器營了,按計劃,雅朗還該在西山火器營再待上五天的。

    其實這倒沒什麼,關鍵是,雅朗竟然遞了個折子,請朝廷廢除商籍這一非常不合理的制度,弄得敦慶帝不住的瞅九王爺,以為雅朗是九王爺找的托。

    九王爺冤啊,賣肥腸的蠢婦人沒見識,所以一知半解,但自己可是堂堂的天家子弟啊,怎麼可能會如那蠢婦一般的去認識理解商籍呢?怎麼會將商人地位低下歸咎於商籍呢…自己當時脫口而出說李真會入商籍從而影響李真的前途,其實只是想表達大清是不准官員經商的…好吧,誠如敦慶帝所說,自己是惱怒李真日後脫不了商人的身份,但自己也不會傻乎乎的要求廢除商籍啊…

    再說了,要找托也不找雅朗這個二百五啊…

    幸好,敦慶帝信了九王爺的冤情,在養心殿將雅朗臭罵了一頓。

    因為商人的地位絕對不會隨著商籍的廢除而有什麼大幅度的提高。

    要知道匠籍早在順治二年就給廢了,但是,直到今天,匠人還是被人瞧不起的。

    再說了,商籍和匠籍還不一樣,匠籍是子子孫孫都得當匠人。如今在大清,這個商籍真沒什麼歧視條款,也就兩淮鹽商的子弟獨有商籍,因為得按這個給鹽商子弟分配學額啊。

    但是鹽商一有錢了,都楞要子弟去參加科舉,以尋個士子身份,這怪誰啊?經商的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怪誰啊?

    平心而論,這一點那個肥腸店的大膽婦人還真沒說錯。

    如果商籍裡充滿了歧視性的條件,敦慶帝早就下旨將其廢了,總不能讓自己九哥在法理上就矮人一等吧?

    要知道鸀營的兵籍制度給廢了,可是敦慶帝一手促成的呢,樂籍可是在敦慶二年也給廢了呢…

    所以,敦慶帝真不是被條條款款給束縛住的人,他沒管商籍真的是因為大清的商籍就是民籍啊,商人總是低人一等,那是千百年來老祖宗傳下來的思想在作怪…

    但是,敦慶帝也不敢下旨大肆鼓勵經商,就是九王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上這種折子,全民皆經商了,誰來種地?

    黃金是好,但能當飯吃嘛?

    但是,即便是這樣,敦慶帝一登基也表態了,「朕視民商,皆屬一體,士農工商,雖各異業,皆系國家子民,理當一視。」

    可是,大家還是瞧不起商人,那敦慶帝有什麼辦法?

    喔,也許大家還會說商人不能穿綾羅綢緞,唉,這是明朝的事了,好吧,就算還有這規定,那也只能是鹽商不能穿啊,其餘的商人你憑什麼不准人家穿,人家可是民籍

    所以吧,九王爺與其是惱怒唐燁,還不如說是惱怒商人自己不爭氣,在大清提供的這麼好的形勢下,連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機靈勁都沒有…

    而且吧,那肥腸店的蠢婦的確也沒說錯,九王爺自己貌似真的瞧不起經商之人,被人戳到痛處了啊…

    搞了半天自己一直為經商而自卑著,九王爺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九王爺這些日子天天找敦慶帝,絕不是強烈要求敦慶帝廢除商籍,而是吐槽,罵那肥腸店的蠢婦,罵盡天下的商人,順便澄清一下自己其實真沒有瞧不起自己所從事的行業…

    當然了,敦慶帝也很討打,竟然問,「那你得知李真成東家了幹嘛那麼大反應?」

    「他經商怎麼去六部當筆帖式?」九王爺振振有詞。

    「到時再將鋪子轉手不就行了。」敦慶帝真的太討厭了。

    「那也不行啊,如果鋪子賺錢,他肯定轉給老丈人,沒一點說服力。」九王爺牛哄哄的找了個理由。

    「御史會盯一個筆帖式是不是假轉鋪子?何況,那點小事能難倒九哥你?」敦慶帝貌似非要九王爺承認,那肥腸店的蠢婦一語中的。

    所以,九王爺這兩天主要都在辯白自己,壓根沒管商籍的事。

    孰料雅朗竟然上了這麼個折子。

    因此,當敦慶帝罵完雅朗後,九王爺就將雅朗臭罵了一頓,「你不會真和那賣肥腸的蠢婦一般,認為商籍是賤戶吧?」

    雅朗則道,既然如今商籍只是給鹽商分配學額的一個依據,為什麼不廢除了呢?大家都一視同仁嘛,何苦要留這麼個尾巴提醒大伙,其實還有個商籍的,其實這個商籍是很不受大家待見的,「王爺,我以為你會贊成此舉呢,怎麼反而訓斥於我啊?」

    九王爺恍惚覺得,雅朗怎麼貌似有點拍馬屁拍到馬腿上的懊惱呢?

    雅朗見九王爺在思量了,忙道:「王爺,要不我上個折子,朝廷官員可以經商?」

    九王爺眼睛瞪圓了,雅朗想幹什麼?

    雅朗見九王爺沒跳起來,便繼續道:「如此一來,誰還敢質詬王爺經商?」

    九王爺思量了片刻,「你在西山火器營闖禍了?」

    「沒,怎麼可能。」雅朗忙搖頭。

    「那是在豐台大營闖的禍?」九王爺追問道。

    「王爺,我是那闖禍的人嘛?我真沒闖禍。」雅朗很鬱悶。

    「那你如此這般討好本王是為什麼?」九王爺一拍桌子,呵道。

    「王爺對我一向照拂有嘉,就不能允許我投桃報李?」雅朗急忙喊冤。

    「照拂你?本王可擔不起,有當今聖上照拂你這個鐵帽子王,本王委實沒什麼可再照拂你的了。」九王爺可不是好糊弄的主。

    「聖上和王爺手足情深,天下誰人不知,王爺能名正言順的經商了,聖上也高興不是?」雅朗陪著笑臉道。

    「你有沒有想過,一旦朝廷開禁,准許官員經商業協會是個什麼樣子?」九王爺咬牙問道,這個雅朗怎麼如此沒腦子啊。

    「可如今哪個當官的沒經商?不過是沒人揭開這個遮羞布罷了。」雅朗繼續賠笑,「其實吧,將這遮羞布給揭開反而好,比如規定哪個衙門的官不准做什麼生意,反而還能杜絕以權謀私…」

    請大家繼續多多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