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有追求的清穿

第一卷 第兩百三十章 爛桃花 文 / 子一十四

    有追求的清穿230_第兩百三十章爛桃花來自()

    紹興會稽山麓大禹陵

    李真仰頭看著石碑,喃喃道:「真是大禹陵啊…」

    此番南下,李真是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原來自己還真是那井底之蛙…

    李真環顧四周,瞇眼想找個守陵人,嘮嘮嗑嘛,打探打探大禹到底生於何地,回去好給葉子說去。本書最新章節來自書河**

    因為某次閒聊,七扯八扯的就扯到了故鄉,唐高林兩口子便開始回憶四川的青山綠水,唐燁也加入了陣營,說四川乃天府之國,人傑地靈啊,連大禹都生於四川呢。

    當然,對於唐燁的胡謅,唐高林抱著誰不說俺家鄉好的心態,沒有深究,只是輕飄飄的說了句,「到外頭可不要這麼亂開黃腔哈…」

    當聽說會稽山下有大禹陵時,李真的第一個反應也是不信,大禹治水該在黃河邊上啊,怎麼到紹興了?紹興人該不會和葉子一樣在那開黃腔吧?

    不想,細一打探,卻發現紹興人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還有物證呢,康熙爺都祭拜過的大禹陵可是實實在在的在那矗立著呢,再一問,信息更多了,說那禹廟的守陵人乃大禹後裔,世代在此守陵,4000多年來,雖然每一次戰爭、瘟疫及其它自然災害都給他們帶來滅族之災,最淒涼的時候闔族只剩下父子三人,但是,姒氏依舊堅守了下來呢…

    說得李真的心直癢癢,因此,當差事辦完後,李真便給彭涵打了個招呼,跑來眼見為實了。

    看著12尺多高的碑,李真自然是一番震撼。震撼完就開始想探究大禹出生地了,好回去給葉子顯擺不是。

    轉悠了小半天,還真讓李真遇上一善談的老者。奈何老者的紹興話讓李真完全聽不明白,連蒙帶猜也沒猜出個所以然來,還得傻乎乎的不住點頭。且不時的發出「啊」「喔」「呀」等歎詞…

    好容易等老者話興減了,李真便急忙告辭。生怕老者補充完口水後又眉飛色舞開始下一回合的說史…

    有點落荒而逃的李真不一會兒就轉到了田坎上,長長鬆了口氣,聽天書的滋味不好受啊,正感歎呢,卻不想突然聽到一陣嚶嚶的哭泣聲。

    李真頓住腳,四下一張望,只見右邊一小山坡下有一棵大樹。大樹下有兩女子,哭聲不是貌似而是肯定就是從那傳出來的。

    李真楞了楞,撓了撓頭,朝左邊看了看,一片田野,想了想,便朝左邊的田坎路跑了過去…

    望著李真的背影,傷心啼哭的兩女子傻眼了,怎麼會這樣?不是說這人笨嘛,笨的人心眼都應該好才對啊?怎麼這麼沒同情心呢?…

    田坎另一頭一走家串戶的貨郎也有些納悶。【高品質更新】這李真別不是假憨實奸吧?得給九王爺好生匯報匯報…貨郎不做聲色的掃了兩哭泣女子一眼,不著痕跡的走上了和李真方向相同的田坎小路…

    而不幾日,九王爺就接到了報告,開始瞇眼了。只派了一人去暗中保護李真,所以,兩女子的底細便沒打探出來,分身乏術啊…

    對於這兩女子,九王爺沒多少興趣,九王爺納悶的是,看來李真警惕性頗高啊,那為什麼又在那報告上簽字了呢?

    很快,九王爺就解了惑,阿克敦的密折到了,已抵達紹興親自複查的阿克敦竟然沒發現任何破綻,官倉糧食堆得滿滿的,賬目也非常清楚,一入一出皆詳細記載著,沒任何差錯,「奴才愚鈍,有負皇恩…」

    九王爺當下便請旨親自前往,「臣別的不行,查賬還是可以的…」

    但敦慶帝並沒批,「總不能回回查賬都勞煩九哥…」因此,火速出京的便是戶部的兩個官員。

    九王爺也沒硬搶這差事,只是將李真的行為當笑話給敦慶帝講了,「皇上,李真原來還是有點心計的,要不臣派人去問問李真,看看他發現什麼紕漏沒?」

    敦慶帝搖搖頭,「你太高看李真了…」

    見九王爺還待再說,敦慶帝扔給九王爺一密折,「剛剛到的…」

    九王爺正色接過,看完悶了半響,方道:「對方籌劃的很周密,李真也沒辦法…」

    原來,就在前天,李真在紹興府河邊被人擠落入水,旱鴨子的李真撲騰撲騰了兩下,剛喝了兩口水,九王爺安排的人剛跳進河,就有一漁家女游到了李真身邊,將李真給救了起來…

    雖然沒給李真做人工呼吸——因為用不著,李真只是慌了神,神智清醒著呢——,但是漁家女的清白也給那麼玷污了一下下,因為抱著李真了啊,落水後衣裳又全濕透了…

    漁家女的爹和兄長便要求不迭聲的道謝的李真負起責任來,「我家閨女今後嫁給誰啊?誰會娶啊?…」

    李真搖頭,表示聽不懂,道完謝就打算閃人,被人家老爹和大哥給攔下了,差點挨幾船槳,周圍的圍觀者也紛紛指責李真,「這種人就該淹死他!」

    漁家女換完衣裳也出來了,掛著眼淚攔在李真跟前,衝自己老爹和大哥求情。

    李真紅著臉,繼續搖頭,聽不懂啊,聽不懂啊…然後又將衣兜翻出來給大夥兒看,沒帶錢啊,沒帶錢啊,回去取了錢就來謝恩啊,讓俺走吧,讓俺走吧…

    然後,李真便被船槳打兩下,岸邊有人當翻譯了,裝什麼傻!

    漁家女又再度站了出來,苦苦抱住了自己大哥的腿…

    李真繼續搖頭,真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啊…

    岸邊當翻譯的大吼了一聲,叫周圍群眾閉嘴,然後在安靜下來的岸邊大聲的將見義勇為者家屬的要求告訴了李真。

    李真沒法裝耳聾了,哭喪著臉,說已經娶妻了,而且自己還是上門女婿,給岳家立了字據的,不能納妾。

    然後李真又給挨了一船槳。漁家女大哥怒了,「我們雖然是漁家,可也是正經的人家。誰要讓妹子當妾了!」堅決要求給漁家女一平妻的身份。

    圍觀群眾沉默片刻後,也紛紛七嘴八舌的勸李真,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你們畢竟也算是有肌膚之親了,人家閨女的終身肯定是要給耽誤的。這可是恩人啊,恩人啊,知恩圖報知道不?就娶回去當平妻吧,「你媳婦是寧願當寡婦還是多個姐妹?這道理還用問嘛?」

    在眾人的勸說聲中,漁家女還不時的泣哭兩聲,她的老爹和大哥也不時的歎兩口氣,說兩句軟話。或瞪幾下眼珠子…

    李真只好給人作揖,說漁家女乃巾幗不讓鬚眉,一定會有大英雄欣賞的,「俺還可以保媒啊,一定會幫這妹子找個好人家…」

    漁家自然不甘,說他們家也得講究個家風清白云云。

    李真完全是脫身不得,連此事從長計宜都不行…

    無奈,李真只好說自己是跟著欽差大人來辦差的,不能在辦差途中娶個平妻回去…

    然後人民群眾就說了,法理不外乎人情。欽差大人會體諒的…

    當然了,大家見李真是跟著欽差混的,雖然穿的衣裳不咋的,但好歹和平民還是不一樣嘛。因此,便有人勸漁家女的父兄,說平妻就算了,當個妾吧,反正是恩人,斷然不會讓漁家女受委屈的…

    漁家女父兄只是嘀咕,說李真沒準就是欽差大人身邊的一僕從,身份不見得多尊貴…

    但圍觀群眾還是很熱心的遊說漁家女的父兄,退一步好了,這樣李真也好給岳家交代不是,畢竟是上門女婿嘛…

    漁家女父兄不做聲了,大家便齊齊勸起了李真。

    最後,李真只好說家有母老虎…

    大家這下非常的不滿了,母老虎是可怕,但也得講道理不是,人沒了,沖誰發威啊?這道理早先不就說過嘛,於是,大家便認為李真完全沒解決問題的誠意,對李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謾罵,漁家女的父兄又掄起了船槳,暴怒著要打死李真這狼心狗肺的東西。

    李真無奈,只能咬緊牙關不鬆口,任你將牛糞說成了花,任你將船槳舞得虎虎生風,就是不答應,最後也不爭辯了,只搖頭…

    然後,漁家女便發狠了,拿出了剪刀要減去煩惱絲去做姑子,當然,被父兄給攔下了,李真又再度被大眾給罵了,「這種人就該給淹死,這種白眼狼救他幹嘛,還不如讓他餵魚呢…」

    李真真想說,你們讓俺餵魚得了,奈何真不懂水性,不敢以性命相搏,只好耷拉著腦袋不做聲。

    最後,此事驚動了知府,然後,又驚動了欽差大人。

    兩位大人也不好發話,只是派人敦促李真趕緊將事情了結了,在那僵持著,像什麼話!兩位大人都透露出那麼個意思,納個妾不是什麼大事…

    最後,李真只好說,這事得寫信和母老虎商量商量,這事必須得母老虎同意,自己做不了主,上門女婿嘛,請大家多多理解理解…

    漁家女的父兄不同意,非要李真當場給個承諾。

    李真想了一陣,「俺認她當妹子成不?」

    「抱都抱了,摟都摟了,當妹子?!怎麼可能!」漁家女的大哥怒了,又輪起了船槳。

    李真見無法,索性不再做聲,在船頭坐下了,任群眾再怎麼勸,任漁家女的父兄再怎麼吼,李真都不搭話,耷拉個腦袋,扮起了雕塑。

    最後,還是彭涵出面將李真保回了驛站,漁家女的父兄在李真身後放了狠話,說漁家女要有個三長兩短,他們就算是進京告御狀也要給苦命的漁家女討回個公道…

    當然,不用他們告御狀,敦慶帝也知道了,在養心殿癟嘴呢。

    「皇上,這事是不是漕幫所為?」九王爺猜測著。

    「不知道,應該查去了。」敦慶帝道,「朕只是奇怪,為什麼要給李真塞人呢?要塞,也該塞給阿克敦啊…」(未完待續)

    有追求的清穿230_第兩百三十章爛桃花更新完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