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有追求的清穿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六章 技術革新 文 / 子一十四

    有追求的清穿326_第三百二十六章技術革新來自()

    唐燁一邊忙生意,一邊打探京裡的消息。【高品質更新】

    當聽四牛說,八爺府沒和蜜兒槓上時,唐燁才算是徹底鬆了口氣,至於姓賈的會如何說,日後還會有什麼紛爭,只能到時再說了。

    因此,唐燁便專心致志的開始推廣核桃了,核桃油、核桃粉都不能一下打開市場,那麼單獨的核桃總是有人買的不是,因此,唐燁便開始和各點心鋪子打起了交道,不在乎量多量少,只要買,價格好說,優惠幅度大著呢…

    唐燁打算在賣核桃上先不圖利潤,只要保本就好,等李家村的核桃種植基地形成產業了,收購價自然就能稍微往下壓一壓,自己能圖個薄利多銷,李家村的村民也能多賺些銀子…

    李真這邊則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蒸汽馬車的研發中,卯足了一股勁兒要讓自己的娘在泉下風光。

    就這麼的,竟然一晃一個半月又過去了,時間真是如梭般飛逝啊。

    而八爺依舊沒什麼動靜傳出來,最新消息是蜜兒和八福晉在宮裡碰了一次面,八福晉沖蜜兒輕哼了一聲,蜜兒裝沒聽到,只顧扭頭和七娘說話,皇后一向粗心,貌似沒發現異常,笑呵呵的打發走了兒媳們,高高興興的和妯娌聯絡感情…反正隨後宮裡也沒什麼消息傳出來,貌似挺風平浪靜的。

    李真這邊只是在申請經費上略微困難了一點,但卻比簡親王和康熙爺的十六皇子收拾李真時容易多了,因此,李真完全沒在意,回來都沒給唐燁提,完全不值一提嘛。

    李真給唐燁念叨的是,得加快進度,聽說達汗在天津都在將蒸汽機朝海船上裝了,公主和額駙正因為如此,才沒回京。一直在那盯著呢…

    「這也太快了吧?」唐燁覺得達汗頗有冒進之嫌疑,因此,便再三的勸李真稍安勿躁,一口吃不了個大胖子。慢慢來,慢慢來。

    唐燁這麼勸是有道理的,因為,李真他們目前沒一個人想到鐵軌,就唐燁對火車的瞭解,鐵軌都沒有,那火車在哪兒跑啊。蒸汽火車能研製出來才怪,但是唐燁也沒明晃晃的給李真遞點子,一是要防止被敦慶帝這個穿越者知曉,二是唐燁認為不能拔苗助長,凡事都有他的規律,如今又錢有技術人員,按部就班的來吧,這樣火車研發工作才能健康發展。

    因此。唐燁便苦口婆心的告訴李真,別盲目上馬試驗,達汗那翻船了。人家有外公撐腰,傷不了筋骨,你這邊若翻車了,沒準會換將,不划算…

    但是,很快,唐燁就發現自己錯了,簡直是太低估勞動人民的智慧了,早知道,就該給李真遞點子的啊…

    事情和李真研製蒸汽馬車無關。

    李家村出事了。

    確切的說。是五丫開辦的織布合作社出事了。

    再詳細的說,是兩個鄰縣的幾個布行糾結了一大幫人衝到李家村幹了一場群架…

    雖然李家村佔了地利,但因對方是有備而來,所以,李家村沒佔到太大的便宜,但是。畢竟是地頭蛇,對方被打得更慘就是了。

    此事當天深夜就驚動了縣衙,巧的是,知府大人派了一文書到縣裡視察,加之又涉及到了三個縣,縣太爺想瞞也瞞不住,然後,八百里加急的公文就層層報了上去,五天之後,敦慶帝的案頭就擺上了知府、道台和巡撫關於此事的折子…

    敦慶帝起初一聽,有人跑到李家村鬥毆,鼻子就哼了,至於嘛,這麼點芝麻大的事都要上報,而且還是八百里加急,看來這巡撫和知府都該換人了。

    心情不大爽的敦慶帝雖然已想好了要將一干大驚小怪的官員撤職,但還是耐著性子聽內大臣在那匯報折子提要。

    可一聽下去,敦慶帝就知道,自己選的官員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別的不說,目光長遠啊。

    說來也是,人家巡撫、道台和知府又不是吃飽了沒事幹,為了李家村一個群毆事件就巴巴的來驚擾敦慶帝,李真還不是那棵蔥。

    那麼為什麼官老爺們要煞有其事的上報朝廷呢,這就不得不說五丫搞的織布合作社了。

    在三牛的努力下,李家村織的布成功找到了銷路,嘗到了甜頭的李家村的媳婦們便慫恿五丫,擴大生產,「怕啥啊,三牛那麼能幹,俺們布織出來了,還怕賣不出去啊,這樣,布賣出去了,俺們再結算工錢,俺們交布的時候,就不結算錢了,記個賬就是,俺們還信不過你啊…」

    村裡的媳婦們如此勸,家裡的繼母和嫂子們也殷切的期望五丫擴大生產,大家都是勤快人,不怕累,就怕沒活幹…

    村裡其他沒能加入織布合作社的也天天朝五丫跟前跑,「五丫,俺手快著呢,這樣,梭子俺們自己做,不要你給錢,就算俺織布動作慢,可你不用置辦梭子,只需給俺棉錠就行了,給俺多少棉錠,俺就給你多少布啊,你也沒虧啊,對吧?再說了,俺多織幾回,動作不就快起來了嘛…」

    五丫娘家也找過來了,「梭子也給俺們一個吧…」

    幾個回合下來,五丫心動了,雙手一拍,行,擴大生產,陝西找不到那麼多銷路,不還有京裡嘛…

    於是,當三牛從鳳翔府辦完貨物交割回村時,便發現,怎麼規模擴大了兩倍啊?…

    面對全村人的笑臉,三牛實在沒好給五丫臉色瞧,歇了兩晚後,又趕緊起程了,得找銷路啊…當然,沒忘叮囑五丫不准再盲目擴大生產。

    三牛的確是個能幹的,很快又和一布行建立了供銷關係,正巧,該布行正好接了一批急件,量還很大,三牛估摸了一下產能,最終還是接了下來,雖然冒了一點點風險,但做生意又怎麼會沒風險呢?因此,三牛火速簽了協議,跟著就拉了好幾大車的棉錠回村了。

    因貨要的急、量又大,李家村的女眷們便取消了竄門活動。一個個全都投入到了熱火朝天的織布運動中。

    但是,很快,問題就出來了,織布的速度快了。可棉紗不夠用啊,一個人織一天的布,需要的紗得6、7個人紡一天,因此,各家各戶的老少爺們忙完地裡的活也開始上陣了…——織布得先將棉錠紡成棉紗,然後再用梭子將棉紗織成布,梭子只提高了後面那一個環節工序。

    李家村的人這麼忙了十天。沒想到竟然有人想出了個法子,把一次只能帶動一個紗錠的紡車給改造成了一次能帶動6個紗錠,這下效率更高了…

    李家村在完成了這批急件後,大家都不想將產能降下來,紛紛給三牛做工作,降價售價都行,只要比以前掙得多就成,瞧吧。大家的要求還真是夠低的。

    於是,三牛便給了改良者一筆錢,算是將機器給買下來了。然後投入資金訂製改制的紡紗車,並打算做好了一輛後給唐燁送一個去。

    而和三牛簽訂合同的最後那家布行挺精明的,要和三牛簽訂長期合同,有多少布,他收多少,價格當然得比市面上降一些,而且,三牛只能給他這一家布行供貨。

    三牛自然不同意,說前面已經和其他布行合作了呢,不能沒誠信。因此,合同便改成了以後不得再給其他新布行供貨,三牛一瞧,也行啊,這樣至少不用愁銷量了,至於價格。這麼大的量要人接,不降價肯定不行,而且從目前來看,產能還大大的有挖掘空間啊,便簽了。

    不想,李家村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出了那麼多的布自然引起了其他縣布行的關注,大家一打聽,什麼,還能產得更多?什麼,不給新布行供貨?那大家還有什麼生意可作,因此,李家村便惹了眾怒,要壟斷也得等大家技術都到手了才行啊…

    於是,便糾集了一幫人打上門來了…

    不得不說,大清此時的官員眼光還是很長遠的,大家立馬想到的就是江南,江南可是產布的重地啊,在江南可是有以織布為生的織戶的,要是這機器傳到了江南,那多少織戶得家破人亡?…

    於是,趕緊上報了,請朝廷定奪該如何處置那改良紗錠機。

    而唐燁和李真壓根不知道李家村發生了嚴重的械鬥事件,唐燁還是等德兒找到她時才想起,「三牛是在信裡簡單提過,可機器還沒運來,我也沒在意。」唐燁哪兒想得到李家村會有牛人讓大清的織布行業一夜之間飛躍好幾個世紀啊,唐燁一直盯著的是內務府專門研究技術革新的作坊,誰知道專業人士竟然被業務人士給壓了一頭下去…

    「機器在路上了嘛?」德兒問道。

    「應該在了吧,」唐燁道,「上次三牛寫信來就說很快送來的,我在天津那不也開了個作坊嘛,呵呵…」

    「機器送來了,先借內務府用用行吧?」德兒道。

    「沒問題,」唐燁很配合,「五爺,那朝廷是不是不准三牛降價啊?」

    「禁得了嘛?」德兒覺得唐燁簡直是蠢呆了,「再說了,布價能便宜下來,也是好事啊,穿不起衣的人好歹能果腹了啊…」

    「那江南…」唐燁有些擔憂,技術革命帶來的不僅僅是光明的前景,也有陣痛,織戶們本就是屬於社會底層,卻偏偏犧牲的又是他們的利益,唉…

    「朝廷會趕緊想對策的…」德兒道。

    唐燁除了感歎也沒辦法幫江南織戶,只好寄望於朝廷能出台有效的措施。

    等德兒告辭時,唐燁還是問了一下,「五爺,股票什麼的快出來了嘛?」

    德兒搖搖頭,「還在議呢,你怎麼關心起這個了?」

    「想多賺錢嘛,呵呵,」唐燁毫不掩飾道。

    「好多洋人玩這個都虧得血本無歸呢,」德兒挺好心的提醒著。

    唐燁不會玩股票,可卻知道原始股一般都是賺的,尤其是在股票市場建立的初期階段,「得支持朝廷政策嘛,呵呵…」

    德兒不由翻個白眼,「你還有什麼事要問的?」

    唐燁搖搖頭。

    德兒追問道,「真沒了?」

    唐燁肯定道,「沒了。」

    德兒嘀咕了一句,「你怎麼不問問姓賈的如今是怎麼個情形啊…」

    「有消息了?」唐燁有些激動。

    德兒癟嘴道,「沒。」

    唐燁很無語,那還讓我問,切…(未完待續)

    有追求的清穿326_第三百二十六章技術革新更新完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