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絕情刀譜

第一卷 第一百零九章 絕處逢生 文 / wu9630

    凌嘯天手持寒鐵大刀,威風凜凜,他大馬金刀道:「崔友文,華山決鬥,最講究的是對打獨鬥,今日,咱倆便放手一搏,你放馬過來,本盟主,先讓你三招,如何?」

    「好!凌嘯天,算你是個正人君子,本盟主,那就當仁不讓啦!小心了,看拐!」說著。

    崔友文舉起鐵拐,一招「激盪風揚」,一縷拐影,狂風疾雨,向凌嘯天劈面打去。

    凌嘯天飛身騰空十丈餘,才堪堪避過鐵拐雷霆一擊。

    崔友文亦踏步沖天,一抖鐵拐,一招「矢流射龍」,一道黑影如蟒,朝凌嘯天背後,尾隨飛去。

    凌嘯天忽感身後,一道勁風聚至,便連忙凝神閉氣,使了個千斤錘,往下一沉,急速下墜。

    「嘩!」一片拐影,從凌嘯天頭頂掠過,刮得耳畔嗡嗡直響。

    崔友文不意凌嘯天直線下降,他一個急衝,飄過了頭,又不敢輕於下落,以免遭到突襲,無法保得性命,他心道:「人的性命,只有一次,要好好把握才是啊!那怕作活著的狗熊,也不要做死了的英雄,有道是:『狗洞要鑽,龍門要跳,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爾今,先圖脫身再說,遠走高飛,日後,再捲土重來,也不遲啊!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呢!」他心裡嘀咕著,仍腳不點地,繼續往前飛行,一路向後山逸去。

    凌嘯天下落後,又點地升空,乘風御行,一溜輕煙,向崔友文疾追飄去。

    崔友文在後山半途落下身來,還在喃喃自言道:「凌嘯天,太對不住啦!本盟主,若要走時,你亦休想攔得住,任你強悍力勇,也是奈何不得啊!活著總比死了要划算,去也!後會有期。」他無意間回首一望,想看看凌嘯天的一臉落寞相,他不回首還好,這回首一看嗎?不由得大驚失色,嚇得嘴唇發紫,臉色變青。

    凌嘯天如一隻凌天鯤鵬,已飛臨到崔友文頭頂上空。

    凌嘯天虎嘯龍吟道:「崔友文,你往哪裡走啊!咱還未見勝負呢?你這一走,豈不覺得有點虧嗎?歷來是華山論英雄,江湖爭霸主,一戰定乾坤,彈指點江山。這次,若失之交臂,不知要待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再次相逢,改日不如撞日,今日,是機緣湊巧,不作個了斷,你於心何忍?錯過了今天,也許,永無碰頭之日,豈不要遺憾終身了,以其悶在心裡頭,一直憂憂鬱郁,總是有一塊心病,若得了甚麼抑鬱症,那真是更加麻煩透頂啦!到那時,還生不如死,厭厭慊慊,反而不爽,不是來個痛快點,是英雄還是狗熊,立馬便見分曉也!」

    「凌嘯天,本盟主,不是懼怕你,有道是『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我敬你是個頂天立地的偉丈夫,本人,自歎不是,咱倆惺惺相惜,我讓你還不成,非得要戰個兩敗俱傷才是,這樣太不值得了,放過今日,之後,武林、綠林,大家握手言和,共同來維護江湖秩序,從此,息兵罷戰,豈不更好,怎樣?」崔友文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來,真是笑得比哭,還要難看一些,無疑是一臉苦笑也!

    「武林、綠林,都得秉承江湖宗旨行事,認輸繳械一方,必須自廢武功,方可下山去,這是華山爭鋒的一條鐵律,不可妄加廢除,你若自覺認栽,那就得廢掉武功,本盟主,准你下山便是。」凌嘯天豪情逸致,英姿勃發道。

    「凌嘯天,好吧!既然,你一意孤行,老子,難道還真的怕你不成了?就是死也要拉你一起去,頂多是同歸於盡,這有什麼可懼怕的啊?」崔友文露出了本來面目,他咆哮如雷道。

    崔友文還是先搶發招,急忙施出一拐,「鐵拐偷桃」陰招,奔凌嘯天襠部砸去,欲一招見功,得勝成龍。

    凌嘯天兩腳一蹦,往上直竄,一足睬住鐵拐,另一足飛踢崔友文頭顱。

    崔友文急速後躍,一連幾個彈跳,飛身在一塊高高聳起的岩石上,凌嘯天一足踢空,急起直追,追了個首尾相連。

    崔友文一拐後揮,飛出回馬拐,一招「擊打奔馬」,一拐朝凌嘯天當胸撞去。

    凌嘯天疾撲而來,離崔友文不足二丈遠,見一拐遽速擊至,他前無蹬足之處,後無立足之地,若往前衝,必被一拐擊中,打得墜下深澗,同樣,也得掉下涯澗,無路可走,都是一條死路。

    「嘰!……」崔友文一見,他撫掌仰天,一陣陰笑道:「凌嘯天,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是本盟主,施的一條『絕路計』,你已墜入殼中,中計也!快去閻王爺那兒,做你的盟主去吧!本盟主,要走……」崔友文活未說完。

    凌嘯天一揚手,一把寒鐵大刀,朝崔友文當胸如飛斬來,他的身子一用力,卻加速往深涯落去。

    崔友文急忙閃身,他稍不留心,腳底下一滑,「跐溜!」一聲,翻身一個滾鬥,也急遽向幽谷中墜下。

    武林、綠林,一對絕代雙驕,同時,跌落萬丈深淵……

    少林寺七十二弟子,在智心指揮下,像把鋒利的剪子,向賊人群中剪去。

    智音、智知、智慧、智靈、智敏、智聰、智明,為剪子刃口上,兩邊叉子,他們揮起手中棍子,一陣猛劈狠打,陣勢一路推進,這伙賊人,被打得抱頭鼠竄,隨一一敗下陣來。

    在少林寺七十二弟子的攻勢下,直打得賊人丟盔棄甲,紛紛跳涯,強力頑抗的一眾賊人,全被亂棍打死,無一人能倖免。

    待戰爭一結束,無悔大師,便召集相關人員,前來議事,安排戰後的一應事宜。

    華山總部大廳內,有無悔大師主持大局,在坐的有楚瀟瀟、鴻英雕、於磊、汪飄萍。

    「這次,華山戰役,貧僧,正式宣告,已勝利結束了,綠林總部人員,除蘇鈞義帶著少量一部分人員,翻越後山天塹逃生外,留在山上的賊人,全部被殲,武林盟主凌嘯天,已墜入深涯中,生死不明,己方陣亡人員有:莊雲風、韋奎、文韜、孔靜穎,華山弟子一百二十六人,少林弟子十六人,受傷人員有:金靈淵、田曉嵐、孫岑、江肖勇等人,華山弟子五十二人,少林弟子二十人,這場戰役,損失十分慘重,華山上的善後事宜,由楚施主具體負責安排。」無悔大師,親歷了戰場拚鬥,目睹了慘烈的搏殺,他的心情無比沉重。

    「鴻英雕,你去佈置各道關隘的防務,於磊,你去安排人員,打掃戰場,收拾戰爭物資,汪飄萍,你主管傷員的救治事務,我去做安撫慰藉工作,先看望一下石碧虎、張平夫、唐城、宋寶才等一應弟子,為了醫治戰爭瘡傷,要做好反叛弟子,心理疏道工作,要多交心,多加勾通,不得歧視他們,要用寬大的胸懷,去包容愛護他們,大家要作深刻的反思,檢討以往的不足之處,才能防患於未然之時,這是一個長期任務,任重而道遠。」楚瀟瀟誠心誠意,懇切入微道。

    議事一結束,無悔大師,留下二十弟子,在華山上養傷,他心急師傅的安危,告別楚瀟瀟一行人,亦帶著三十六弟子,回少林寺去了。

    楚瀟瀟、鴻英雕、於磊、汪飄萍,便分頭了出了總部大廳,按照議事安排,各自展開著工作。

    凌嘯天跌下涯時,吸一口真氣導向,他保持身子的平穩,始終是頭上腳下,往澗下快速墜下,不過,落下有數十丈時,他低頭往下一看,瞧見左邊巖壁上,掛著一蓬百年老籐,粗如手臂。

    凌嘯天提起左足,往右足上用力一蹬,他的身子,往左邊一偏,傾斜下落,迅速靠近巖壁,他左手乘機抓住一根老籐。

    凌嘯天右手伸進腰包中,掏出一把湛盧劍,往巖壁中插去,以緩衝墜力,瞬間,他的身子,就蕩在涯澗上。

    凌嘯天為了穩住身子,他一手抓住老籐,一手用湛盧劍,一劍劍插進岩石,慢慢往上攀爬著。

    凌嘯天爬了有十餘丈高,已到老籐盡頭,它根植在一處逢隙裡,傍邊是潺潺流水的一個洞穴,洞有二丈見方大小,洞深莫測,離山崖上面,還有二十餘丈,就是施展絕頂輕功,也無法到達崖頂上去。

    凌嘯天騰身一個翻躍,進得巖洞中來,往裡面摸索行進,洞內長滿一朵朵白色蘑菇,有碗口一般大小。

    此時,凌嘯天飢渴難耐,便撲上去,採摘數十隻下來,塞進口中,蘑菇甜醇,入口生津,他飽餐一頓,飢渴頓消。

    凌嘯天再往裡面走去,進去裡把路程,洞裡有一個石室,內中有著石床石桌,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居然是個生活常所,似乎還有人,甚經活動過的痕跡。

    凌嘯天忽然警覺起來,他往洞內搜索而進,已進去有數里之遠,一無所獲,洞深無底,他不再往內探進,隨返身而回。

    洞裡水源充沛,蘑菇生長旺盛,生生不息。

    從此,凌嘯天在巖洞內,安心生活,他要想方設法出洞,便要專習內功,可提升輕功內力,吸足一口真氣,才能飛越二十餘丈高,到得崖上,才是一條活路,否則,將死於此洞,別無他路可走,他只有心無旁騖,靜心習練內功,功力提升很快,不覺不覺,已有三月有餘,但還是難於逾越到崖頂上面。

    此時,天氣漸漸轉冷,蘑菇在洞內生長,也開始緩慢,不久,將要食之用盡,他若要再生活下去,也難於為繼,只得絞盡腦汁,自尋出路才是,不然,將飢餓而亡,倒斃此洞中也!

    凌嘯天心道「縱觀此洞內,好像是有人生活過的痕跡,不知此人,是從哪進來的呀?又是去了哪兒呢?此人,總不會平白無故,就生長在此洞裡啊!爾後,就自生自滅,消形匿跡了呀!只要仔細勘探,定會有象跡吧!」想著。

    凌嘯天要乘食物耗盡之前,必須找到出路,他決心已定,便帶著一包蘑菇,向洞內深處探進,大約走了有半天辰光,已到洞底,四處查找一番,一無所得,四周空空如也!

    凌嘯天不由失望之至,但他定力驚人,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決不肯輕於放棄,只要人活著,就要有希望,有勇氣面對強敵,也敢於面臨死亡的挑戰。

    凌嘯天鎮靜心智,在洞底十丈範圍內轉悠,尋找一絲一毫可疑之處,三天過去了,並無什麼重大發現,還剩有一天的食物,夜已光臨,他為了保持旺盛精力,便盤腿靠在洞壁上,吐納練內功,神志入定,進入忘我境地,再慢慢進入夢鄉。

    天光一亮,凌嘯天就起身,心想:「今日,若再無任何突破,只有在此洞等死了。」想著,便往回走去,細心地尋找著,洞內有何怪異之處。

    忽地,凌嘯天頭上滴著幾點水珠,他腦海中靈光一閃,水?這水,是從哪來的,抬頭望上一看,有一條小青蛇,在洞頂上一閃不見,這洞中有蛇,必有什麼蹊蹺?

    凌嘯天運足功力,一掌向洞頂擊去,他迅速往後暴退數十丈。

    「轟隆隆!」一聲悶響。

    少傾,「嘩啦啦!……」岩石直瀉而下,洞頂塌陷,上部露出一個洞口來。

    凌嘯天不去細想,縱身一躍,往洞頂露口中竄進去,裡面又是一個深洞,他顧不了那麼多了啦!向洞內一路探進,洞內彎彎曲曲,一道道斜坡,直往上升,比涯澗洞口越走越高,來到洞底,已上升有二十餘丈高了,估莫著到崖上了。

    洞底有一個老者,盤膝端坐在一塊圓石上,已經神遊西天,羽化登仙,走了並不多久,衣服還是半新不久,他臉色依舊,鬚眉皆白,雙目緊閉,與活著並無異樣。

    凌嘯天走上前去,真心實意道:「師傅在上,受弟子之禮,弟子遇難到處,請您指點一條出路。」隨雙膝一跪,拜得八拜。

    「嘩!」洞門打開,萬道陽光照耀,射得凌嘯天睜眼不開來,他急忙用衣袖遮住雙眼,攝定心神。

    過得片刻,凌嘯天眼目清亮,完全適應了陽光照射,他站立起來,看到老者手中,握著一塊羊皮紙,上書道:「武林盟主凌嘯天,落難此澗遇曉先,困龍出洞叱風雲,笑傲江湖二十年。」落款是:陰陽百曉先。

    百曉先,他能掐會算,精通天文地理,通曉占卜八封,熟讀四書五經,知悉諸子百家,懂得風土人情,博學陰陽曆法,可預知前世今生,卜測未來往事,是個當代奇士異才。

    百曉先,從不參與幫派之爭,也無任何好惡,只要有人,重金請其算卦,他都令然欣命,也不推萎搪塞,不管白道、黑道,全都一視同仁,公平待之,為此,無論是達官豪雄,江湖宵小,都沒人去得罪他,視他為消災避禍的活寶,他活得逍遙自在,無憂無慮,整日間,東蕩西遊,四處飄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潤暢舒適。

    百曉先身邊,總是美女如雲,他享受著天倫之樂,人生幸福,在美女中穿梭,風花無限,雪月無盡。

    近期,百曉先,不知是那一年,他得罪了哪一路神仙?被人攆身追殺,他有此神算技能,又精於此道,躲避災禍,是他的拿手好戲,人家也是莫能奈何於他?估計這天然洞府,便是避禍之地。

    據傳,百曉先,是與一個江湖大佬的愛妾有染,被其知道後,就找他的麻煩了。

    百曉先,捏指算出後,性命要緊,便丟掉身邊所有美女,獨身一人,離家出走,從此,浪跡天涯,人無影杳,再也沒人在江湖上,見到過他的身影。

    百曉先,預先算到,武林盟主凌嘯天,墜涯下澗,落難在此巖洞中,他已主宰江湖十年。

    百曉先,還估算到凌嘯天,還可執掌江湖十年,便留詩以示暗示也!

    凌嘯天出得洞來,洞門自然合上,他在洞外尋找了一下,洞壁上有一塊活絡暗紐,用手撥動暗紐,洞門豁然打開,他抬頭一看。

    華山上秩序井然,華山派弟子,正在練武場上,習練武技,聲音洪亮,精神振作,俱生龍活虎,身手矯捷,不愧為是一代驕子。

    凌嘯天容光煥發,昂首闊步走來,華山派弟子,一捅而上,大家噓寒問暖,好奇者有之,驚詫者有之,帶著各式各樣的目光,他們徇問著,幾個最關心的議題。

    凌嘯天在現場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他把這次遇難的經過,在巖洞內的生活,以及求生的心態,都講述了一遍,就是隱瞞了百曉先,及開啟洞門的秘密,他沒有對外公佈,這並不是他有意為之,是為了不讓其他人,再去騷擾已駕鶴仙去,百曉先的遺體。

    凌嘯天只是說,他練成了超級輕功,飛上崖來,才得於浴火重生,重返華山頂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