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二篇 胡天八月即飛雪 文 / 江南一水
月風讀高中的時候。當時的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從教學設施到師資力量,從教學質量到畢業生的素質,都一定的名氣。月風是這間學校的首屆高中畢業生,為能在這樣的學校學習而驕
傲,也為能在這樣的學校畢業而自豪。
那時,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要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1970年早春,月風經過一定的文化考試,接受高中教育。兩年的學習生涯,正是按照這個方針走過來的,豐富多彩,歷歷在目。
這一屆同學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動亂中,中央開始重視教育工作。是「文革」中復課後第一屆高中生,學生有50多名,只有一個班,當時生員的綜合素質是較高的。那時,學校的老師來自於名牌中學,是支援邊遠地區教育的。他們由於受「文革」的影響,多年沒上課了,有很大的能量要釋放,有滿腔的熱情要發揮。學校開設的課程也是比較齊全的,主要有語文、數學、外語、政治、物理、化學、英語等基礎課。就連體育課也是相當正規。記得我們曾經學過軍事體操,每人都有軍式服裝,每學期都要軍訓。項目是立正、休息、整齊、報數,還學習齊步走,跑步走,捕俘拳術,投手榴彈、鉛球等項目。那時,他們的學習目的很明確,學習軍事準備打仗,因為不能考大學,只有一顆紅心,兩種準備,不是去參加軍就是回鄉務農。
不幸的是月風本來從小學起就遭遇了「文革」之苦,好不容易遇上了教育即將繁榮時期,不久又碰上了「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運動,再次荒廢了學業。記得當時學校傳達了上級文件,公社有一個學生,因為不想學習外語,寫了一首打油詩,「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不學abc,照當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被人家利用,在各小學迅速掀起了「破師道尊嚴」、「橫掃資產階級復辟勢力」、「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的活動。從此,老師的工作熱情再次受到打擊,主要精力放在搞政治運動上。學生也無法學習,只得亦學亦農。
那時,船廠是公社辦的企業,這一屆同學要去這間船廠學工,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後來不少同學而成為企業的骨幹,除了接受老師的知識外,還走出課堂,到工廠去,在實踐中學習。農機修造廠(即柴油機、電動機、拖拉機、水泵)。這門課程是在當時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設了用電常識課。在課堂上學到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好在船廠有個機電車間,能夠及時地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學校安排月風到農機修造廠學習。學習結束前,不再進行筆試,但要進行實際操作考試。方法是每6—8人為一組,將一部「195」柴油機上所有零部件從機體上全部拆下,然後再組裝能夠正常發動,就及格了。同樣,電動機、拖拉機、水泵也採取該方法。
七十年代初,農民種地靠農家肥,對化學肥料剛剛認識。為了推廣化學肥料,提高糧食產量,學校開設了化肥製造流程課。課堂上,老師講授了化肥製造的原理及流程。這只是理性認識,要增加感性認識,只有走出課堂,走進工廠。為了節約時間和費用,學校選擇了距離較近的沙田化肥廠,作為實習基地。當時,月風被安排到用海坭和漁汁製造化肥。聽工人師傅說,造這種化肥很臭,鹽酸會食腳子的,是個非常危險的地方。所以,整個實習期間,只是用耳聽,用眼看,動手去做,從不敢打赤腳。
那時,農村給人看病的醫生較缺,給動物看病的醫生更是沒有。為了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學校安排了部分學生到獸醫站學習獸醫。獸醫站的老師費了好大的精力,給我們講述了獸醫理論及相關常識,同學們依然是沒有興趣。只有半個月的時間,怎能培養出來合格的獸醫。就這樣的水平,能學會當獸醫嗎?記得一次給豬打預防針時,主人沒有向我們提供真實情況,在豬生病的情況下,注射了疫苗,不到半天時間,豬就死掉了。
學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熱情,學校老師帶領同學們製造「九二ま」微生物肥。學校每個學期都要安排一至兩周的時間停課,讓學生參加勞動。製造這種肥料兩個星期後就放到農民的田里為水稻噴施。由於一次重體力勞動,月風的腰被扭傷,後在學校醫務室接受針灸治療,意外中月風對針灸產生了興趣。於是買了一些銀針和一本有關學習針灸的書籍,試圖向老師學習針灸技術。在瞭解了一些針灸常識後,要在自己身上做扎針試驗。由於對自己下不了狠心,針總是扎不下去。一次感覺針紮下去了,鬆手後針又掉了下來。最終沒有學成,但知道了一些粗淺的針灸常識。
在校園的院內周邊,學校開闢了幾個小菜園。種菜的任務基本上都是住校的同學做的。但是拔草、施肥、澆水等後期管理是由學生利用勞動課做的。那時沒有自來水,要用水桶到飯堂面前的井裡打水澆菜園。施肥要到廁所的糞坑裡抬臭水。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收的果實,學校經常用種植的蔬菜燒些菜湯低價賣給學生。
一場席捲全國的「批林批孔」運動開始了,各條戰線深受其害。我們這些學生也在所難逃。在學校,所謂的「批林批孔」運動,實質上還是一種政治鬥爭,是批判資產階級的繼續。這些學生哪知道什麼資產階級,哪知道為什麼要批林批孔。有一段時間,學校乾脆安排我們半天上課,半天回家務農。那時,月風在農忙季節回家,在生產隊裡勞動半天,可以得到相當於半個勞動力的工分,有時晚上再到地裡看莊稼,還能得到4、5個工分,一年下來,掙的工分足可以解決自己的口糧問題。
那時候,吃飽飯是個大問題,生活條件、生活的質量非常差。每天從家裡帶來紅薯干、木薯干和其他同學合夥煮,到小飯店買兩分錢羅卜干當菜。冬天來了,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找不著乾柴,那天中午就沒有飯吃。夏天,經常下雨,也找不著柴火,也無法煮熟來食。到高二時,學校改進了後勤管理,可以為學生加工紅薯、木薯和米飯,他們就用塑料網兜或飯盒裝上紅薯或大米,貼上寫了名字,送到食堂,飯前領取。學校不定期的也為改善伙食。就是用學生種的蔬菜加工菜湯賣給學生,5分錢一斤,再買一些菜炒來吃。
到後期,在學校住宿,數十人住在靠近東邊操場的大宿舍裡,房間裡擺放的是雙人床,除了床上擺放行李外,床下放的是鞋子、臉盆、水瓶等物品,空中拉起多根繩子,用來涼曬衣服。
閒暇時,很多同學喜歡打球追逐,月風的身上沒有一點文體細胞,只能下棋打撲克。我們班有個同學喜歡唱洋琴,晚上高興的時候,在宿舍門前,把一個用腳踩的梆梆插在地上,邊敲梆梆邊拉琴邊唱戲,好多同學圍在一起,像看明星演出一樣,其樂融融。
在中學讀書的幾年,生活雖然艱苦,卻也豐富多彩。有人說,艱苦是一種鍛煉,經過艱苦的陶冶,脆弱的心靈自覺堅強了許多。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月風都沒有畏卻過。感謝中學的培養,也十分懷念在讀書的那段歲月。(續)——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