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水神無敵

卷四 文之湖神,國運成之 第二章 文計劃 文 / 羽民

    更新到位,求訂閱、推薦、收藏、月票等各種支持。

    文昌湖顯名計劃,又稱文昌湖改造計劃,簡稱文計劃,是莊存業在算計了文昌湖的所有水神後想出來的一個計劃。

    而這個計劃的開始,完全是因為他從自己遠在虛空的本體裡得到了一個光球說起。

    那個光球正是文昌神君三尊金身所發出來的力量,被送到莊存業本體那裡之後,又轉到了莊存業這邊來。

    這裡面有著文昌神君的一部分成神氣運,還有他對於文之一道的瞭解與領悟。其中有許多甚至是天庭對於文神的安排。

    這些對於莊存業來說,可以算是打開了一個大門,莊存業一開始把神系相的比較簡單,最多就是五行陰陽再加上一些宮廷裡的官位而已。

    在仔細研究過這光球裡所記錄的一切之後,莊存業才發現情況不是這樣的,經過了這麼幾萬年的發展,這個世界的神道體系已經相當的完善了,每一位神祇的轉世走向,每一位神祇無意中的感悟,都會有一些新的職位出現。

    像是莊存業這樣先走水神路線的神祇就有著上千種的不同變化,就算是走五行路線也會因為先後有所不同。

    而莊存業這樣先是水神,之後得到了文之道的。也是有幾個先例的。

    甚至可以說得到了文之道,這也是從普通地祗,提升為天神的前題條件,在天庭或是其他神系的主庭那裡,單獨的五行神是不需要的,反而他們需要的是對於三千大道有所感悟的存在。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支持起各大神系的運轉。

    而像莊存業從文昌神君那裡不小心得到的文之道。也正是支持著天庭運轉的三大道之一,餘下的兩道分別為武之道與帝之道。

    在天庭神系裡,只有掌握了這三道中的一種。才可以在天庭神系中登上高位。

    而想要得到文之道,就需要大量的讀書,從一開始的理解書中精意開始。之後將成自己的文氣,最後將文氣養成浩然正氣,最後才能轉化為文之道。

    在莊存業所見過的神祇裡面,也只有羅江水神汨公做到了這一步,他應該是接觸到了文之道,但卻因為他在羅江裡面有一些事情沒有處理好,所以最後也沒能登上天庭體系。

    而文昌神君在文學水平上是絕對比不過汨公的,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收穫,完全是因為他在文昌湖的時候,得到了一個好處。那就是養文之法。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他家族這麼多年的支持,這才可以讓他從普通的神祇,坐到天庭文道二把手的位置。

    而莊存業得到的那個光球裡面,就記錄著如何用最快的方式收穫大量的文之道的方式。

    比起最少需要開國的帝之道。與最少需要殺死多少敵人的武之道來說,文之道這方面的事就簡單許多。

    文昌神君所提供的文之道就是一種用名聲換取文之道力量提升的方式,而文昌神君也正是這麼做的,在踏上文昌神君這個位置之前。

    他先是在家學習,積累足夠的學識,之後就出去遊學。傳播自己的名聲。

    最後他並不是以考試的方式上位的,而是他的名聲實在太高了,傳到了當時的王朝之中,最後被請去當官的。

    而他這條路被當時的人稱為終南捷徑,在當官之後,他也沒忘記養望。

    雖說他當時的官位很高,事情很多,但他卻一直都在各地建學,在他在位的時候,那個王朝的學風大盛。

    而他也算是藉著這個力量,一舉上位成功,在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定位天庭神系文道三把手的位置。

    雖說不知道他是怎麼從三把手上位到二把手的,但莊存業估計過去,肯定也是那種以聲望轉化文之道的方式,因為莊存業知道,這位文昌神君,其實真正的文學水平並不是超高那種。

    如果與汨公比起來,他在文學上的地位還不如汨公呢。

    文昌神君可以做到這一步,莊存業沒有理由做不到,所以在得以了這個東西之後,莊存業就盤算著要如何應用這個,掌握自己的文之道。

    而莊存業當時的一個想法,就是將這個文昌湖變成文之湖,讓附近國度所有的文人一想到文化聖地,就會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轉到這裡。

    而在開始這麼做之前,莊存業必須要統一文昌湖,最少他要掌握文昌湖的絕對話語權。

    如果沒能做到這一步,那麼他之一的努力也就會被人竊取,全部變成別人的東西。

    這也正是為什麼,莊存業會與大楚王朝談一下,最後成為文昌湖神的真正原因。

    在用掉三年時間統一了文昌湖,並且壓下了文昌神君的不滿之後,莊存業終於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莊存業打算先將文昌湖附近的環境改造一下,之後再在湖側的小島上建上一樓,讓那些文人墨客可以來這裡看文昌湖的風景。

    只要那些文人墨客肯來,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莊存業打算,將對文昌湖的控制加入其中,怎麼說也要讓這些文人墨客有靈感,讓他們寫出一些千古的詩篇出來。

    只要有一個詩句出名,那麼文昌湖就也會一起出名,最後名聲提上去之後,莊存業就算是成功了。

    這些名聲會越傳越廣,最後全部轉化為文之道,影響莊存業的前進。

    等這聲望達到一個水平之後,莊存業就可以在文昌湖四周建學院,將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傳出去,慢慢地將文昌湖變成一個文學聖地。

    至於莊存業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這一點根本就不需要莊存業過多的考慮,當初莊存業兩篇的《莊子》就讓那巨鯨化成了另一個種族。

    由此可見,在這個世界裡,莊存業以前所說過的那些東西,也算是獨一份,只要莊存業願意拿出來講,不要說是凡人了,就算是仙人與神祇也會來學習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