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水神無敵

正文 第四十一章 七年 文 / 羽民

    更新到位,求訂閱、推薦、收藏、月票與其他支持——

    七年時間,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很長,但是對於神祇來說,幾乎是眨了眨眼的功夫,莊存業很清楚地記得,七年前許全方跑到自己的神廟中,很認真地說著自己並不想成為他的屬神,只想成為一名生命有限的幕僚。

    對行許全方的選擇,莊存業很是意外,幕僚是可以接觸到莊存業的一些核心機密,但是他們卻沒有任何修行的機會,就算神祇願意花費神力出手幫助他們,往往在兩三百歲的時候,他們就會死去。

    而且為了保證自己的機密不被他人知道,神祇往往不會讓自己的幕僚轉世投胎的,這就等於當許全方成為了莊存業的幕僚之後,他最多就只有三百年的生命了。

    本來莊存業並不打算這麼做的,反而勸說許全方成為自己的屬神,但許全方卻怎麼也不願意。

    用他的話來說,「我一直都是在為別人而活,之前為了我母親而活,接著為了我那個不知名的父親而活,我唯一的夢想就是找一個別人無法找到的地方永遠地休息,所以兩三百年的服務,換永遠的安寧,這就是我的希望。」

    也正是聽了這樣的話,讓莊存業明白了許全方的想法,於是這個世界上少了一個叫許全方的私生子,莊存業手下多了一位叫作許先生的幕僚。

    這位幕僚對莊存業的事情知道的並不多,但卻對於這個世界的規則相當瞭解,在有些方面。莊存業已經可以不用向巧言了問策,只要與許先生商量就行。

    這七年的時間下來。許先生向莊存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最大的能力是在對於陰謀與陰謀的佈局之上。

    在知道了莊存業打算利用原本大楚王朝國運與新國家開國氣運轉化成文樓的文氣後,許先生就做出了一個相當全面的計劃。

    這個計劃是根據莊存業一開始的想法而設定的,表面上來看,莊存業這個計劃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文樓的名聲,推到天陽書院之上。

    這一點也比較符合莊存業現在的定位,所以在這個計劃裡面,莊存業要做的就是,用大量的聲音。在三大勢力還沒有確定大楚王朝領地歸屬權之前。將與文樓有關的文士安排到三大勢力裡去。

    當然那三大勢力肯不肯接受莊存業的這些好意並不要緊,許先生的意思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這三大勢力認為莊存業的目標就是如此而已。

    在之後莊存業就可以從三大勢力的眼前跳開,開始在後台偷偷處理自己的事情。

    許先生的安排還真是相當的有效,莊存業這麼做之後。他的一些小動作也沒有放在這三大勢力的眼中,就算是他偷偷地將一些人安排進三大勢力的隊伍之中,三大勢力也沒有說什麼。

    而藉著這個機會,莊存業花了整整六年時間,用文樓出來的文人,佔據了原本大楚王朝大約十分之一的村縣。

    雖說莊存業沒有對這些村落與縣城的絕對控制權,但卻得到了氣運的認同,那些文人全部都沾上了相應的氣運,而他們的文運與名聲。則有一部分落到了莊存業的文樓之上。

    也許此時的文樓在其他的幾個國度裡面並沒有什麼,但是在這在個勢力之中,已經慢慢地開始排擠著天陽書院的市場。

    在一些人的眼中,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文樓出身這個身份,將會成為原大楚王朝這個區域當官的最有利身份。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擔心。與天陽書院有關的一些文人,也都來到了他們一向不屑的文樓,想要從正面挑戰文樓。

    不過當他們來到了文樓之後,卻發現情況並不是他們所想像中的那樣。

    莊存業並沒有將整個文樓當成自己的學院,甚至連莊存業自己都沒有在文樓中發表什麼理論。

    他所做的只不過是提供了文樓這麼一個風景獨特的好地方,又提供了一個文士排名的規則而已。

    相反那些來到文樓的文士,不管他們來這裡是什麼目的,他們到了這裡之後,都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進行定位,認為自己可以上哪一層,從而他們就會想辦法去證明自己。

    為了能讓自己上到特定的一層,他們會拿出自己最拿手的東西來,也正是這樣,文樓裡面的文章與詩詞質量也正慢慢地提高著,就算是天陽書院過來的那些文士也不得不承認,文樓裡的人,有的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水平。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文樓對於文士的評價也顯得更為公平公正,在沒有辦法舉行全國性的科舉之時,文樓對於文士的排名,也就成為這些文士出仕的一個標準。

    同時由於文樓的每一層空間比較大,同層的文士之間交流自然也就多了起來,讓原本相互不認識的文士,可以輕鬆地打下一個廣大的關係網,並且建立相應的聯繫。

    也正是這樣,就算有人想要把文樓給處理掉,也要考慮這些文士的想法。

    當然天陽書院也不是沒有想過,學文樓這樣建立一座同樣的文樓,但是他們卻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天陽書院裡的學生。

    如果他們建立一座新的文樓,那麼誰能保證這個新文樓對天陽書院學生的評價一定提公平公正的呢。

    也正是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天陽書院一次次地派人過來,想要打擊文樓的聲望,卻一次次地失敗。

    最後天陽書院裡面一些相當出名的精英學生,在文樓裡面表現比較差而只止步於第二層,反而一些普通學生,因為比較好的表現,踏上了第三層甚至第四層的事情,更讓所有的文士相信了,文樓對於文章、詩詞評價的公平與公正。

    這麼一來,就算是天陽書院裡的那些學生,也不怎麼願意敵視文樓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天陽書院的院長與長老也不得不親自出馬,想要一會文樓。(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