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涼州虎兕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九章 僵局(二) 文 / 岑雲

    老邊軍法頗嚴,升帳號角響起,所有大將,凡是沒有其他軍務的,必須在一刻鐘內趕到中軍帳,違者嚴懲。雖然老邊只是以盟主身份主持軍務,但是他人脈廣,情面大,做事公道,各部首領也都服他,遵從其命不敢稍有違拗;故而,軍規軍紀也很少在首領大人身上使用。眼下的涼州義軍,還算是軍容整肅,秩序分明。

    虎字營是老邊親軍,營地距離中軍帳最近,小老虎和北宮伯玉也是最早來到帳中的大將。走進大帳,內裡除了老邊,還有韓遂和成公英在。老邊低頭看著幾張絹帛,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離得太遠也看不清內容。

    過不多時,各部首領陸續趕到,各自落座。

    老邊抬頭看看大伙,先笑道:「你們這一個個,怎麼看著都胖了不少?看起來,這十幾天來你們是盡顧著吃喝玩樂了。」

    宋建笑道:「一場夜戰,北宮兄弟吃肉,你家虎崽子喝湯,咱們這些兄弟什麼都沒撈著,還不許我們回家吃自己的?」

    眾人無不笑出聲來。這也是老邊為人獨特的魅力,不僅是他生性不羈,更關鍵的是他能放下身段,即便是一群被人視作無知蠻夷的羌胡首領,他照樣能有說有笑,聊天打屁,從不拿他們當外人。

    老邊笑過,揮手止住帳中笑鬧,肅容道:「玩笑話先不說了,這裡有幾份軍報,是我讓君華搜集來的,費了不少功夫——君華,你和諸位首領說說。」

    成公英應聲站起身來,從老邊手中接過絹帛,那都是他親手整理出來的探報詳略:「我軍細作這十幾日來一直在美陽附近探查消息,據報,當日夜戰之後,官軍一直有援兵陸續趕到,其中有關東諸州戍卒,還有雒陽北軍兵馬——細作在美陽城下看見射聲營旗號。」

    北宮伯玉凝目看著成公英手中的絹帛,問道:「官軍在美陽究竟有多少兵力,可曾探查明白?」

    「詳細數目尚不可知,不過從探報可以推測,官軍兵力至少不下六萬人。而且援兵源源不絕,不出一個月,就會超過七萬人。」成公英說得很肯定,說明他沒少在其中下功夫。

    大帳中一片吸氣的聲響,不少人都為官軍的龐大兵力而擔憂;即便是老邊、韓遂的臉上,也有了凝重之色。

    七萬人;這個數字已經和殺入關中的涼州聯軍兵力相當了。

    三郡興兵之際,各部聯盟,號稱可勝兵十二三萬,但是那只是一個大略的估數;各部落不可能將所有的男丁都送到戰場上去。

    老邊出兵三輔,遠離涼州本土作戰,北面的武威、安定等郡尚屬朝廷所轄,這個方向上的威脅不可不防;此外還有糧餉補給的限制。因此各部落都只是派出部分兵力出戰,雖然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精銳主力,但是兵力上就難免有些不足。當初越過隴山進入三輔的涼州聯軍,總計七萬五千餘人,經過幾個月來的大小戰事,頗有些折損,眼下可用之兵也不過就是七萬出頭。

    再過一個月,官軍的兵力也將有七萬人。涼州軍原本在器械上就不如官軍,要是連兵力上的優勢都沒有了,這場仗還怎麼打?而且沒聽成公英說麼,官軍援兵源源不斷,保不齊什麼時候,兵力就會變成八萬、九萬。

    想及此處,在座的首領大人們都有些心神不寧。

    「要不,咱們先撤回涼州去吧。」李文侯有些遲疑地說道,「官軍實力太強,咱們又遠離涼州,兵馬太少。倒不如回涼州去,本鄉本土,能動用的兵馬也更多。」

    李文侯幾句話說完,大帳裡不少人就神色一動,似乎也抱有同樣的心思。韓遂雙眉一揚,似乎有話想說,卻被老邊揮手阻止了。

    「先不急著說這個,君華那邊還有別的消息,先聽一聽。」

    成公英得老邊示意,又繼續說道:「不僅是美陽方向,還有武威方向,酒泉太守黃衍與張掖、敦煌各郡太守聯兵,合三郡郡兵、羌胡義從騎士九千人南下;三郡兵馬舉黃衍為帥,意欲進犯金城。據聞,武威郡的兵馬也會在半途加入。」

    成公英話音未落,諸部首領已然騷動起來。如果說美陽城下官軍增兵之事還可以緩議,那北面各郡聯兵南下,就是迫在眉睫的危機。金城郡是首興義兵之地,是老邊、韓遂、北宮、李文虎這些義軍核心人物的老巢;連老巢都有了危險,還怎麼放心在三輔征戰?

    眾人紛紛望向老邊;這個時候倒沒有人急著說話,畢竟金城也是老邊的故鄉,他自己自然會有區處。不料老邊還是一臉淡然,說道:「不止這些,還有,聽完了咱們一併商量。」

    怎麼還有?眾人心下疑惑——官軍的動作也太多了吧?

    「不僅僅是北面,南面也有消息傳回來。」成公英不緊不慢地說下去,「此前被咱們逼出狄道城的李相如也回來了;這個人也算神通廣大,丟了隴西郡,居然逃過了朝廷的懲戒,將罪名都叫泠征、夏育和左昌給背去了。據說朝廷許他戴罪立功,從武都、漢中徵集兵馬,還有蠻、夷部落助戰,進駐武都郡,隨時要北上進犯隴西。其麾下兵馬已有七八千之眾。」

    宋建猛地跳起來,高聲道:「老邊,文侯說的不錯,咱們還是先退兵吧。回了涼州,就是咱們自己的地盤,打起來有把握。咱們犯不著在這裡陪官軍耗著!」一時不少人出聲應和。

    老邊突然呵呵直笑,手指帳中諸人道:「你們啊你們,我不是說了嘛,聽完了再做商議,怎麼一個個急哄哄的,火燒到毛了?」

    怎麼,剛才聽到那麼多還不算完不成?眾人心中惴惴——官軍幾路並舉,已然難以招架,再要多出別的兵馬,恐怕大伙連保住本鄉本土的信心都沒有了。

    還好,接下來成公英說了一句話,讓眾人提著的心都放了些下來:「適才說的都是壞消息,下面說一說好消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