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涼州虎兕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利箭(二) 文 / 岑雲

    「南容先生,我今天來,就是要向張太尉道賀的,怎麼張太尉的架子似乎很大呀,見一面都難。」小老虎不依不饒;眼前甚至能分辨出傅燮眉頭緊鎖的憂慮之色,他已經隱約猜到冀城中發生的變故。

    傅燮板下面孔,沉聲道:「張太尉貴為當朝三公,豈是你一個反賊想見就見的。老夫好心勸你,早早離開,否則,後果自負;我城中還有數萬精銳之師,你人馬疲憊,能當得住我軍雷霆一擊否?」

    小老虎的目光巡視著城頭,分明能看到官軍將士臉上的猶疑神色,那一種心虛的意味一望可知。小老虎心中有了七八分把握,冷笑道:「南容先生,老邊曾經誇你是赤誠君子,怎麼君子也會騙人的麼?你實話告訴我,張溫老兒果然還在城裡麼?」

    小老虎聲若洪鐘,響震於眾人耳畔。傅燮聞言神色劇變,隨即一改之前從容不迫的語氣,厲聲道:「虎娃,你無須在此試探於我;即便張太尉不在城中,又能如何?你麾下乃是一支疲兵,能奈冀城如何?若是你以為老夫這裡有便宜可佔,不妨親自來試一試。」

    傅燮說得嚴厲自信,也等於默認了張溫不在冀城的事實,小老虎聞言先是大喜,心中如水沸一般翻騰不休。張溫不在冀城,必定是先行撤走;他是官軍征討涼州的主帥,一身繫全軍軍心士氣,他這一走,涼州境內的官軍就等於失去了主心骨,縱然各部實力猶存,但是卻互不統屬,成了一盤散沙。如此變故,自然對涼州叛軍大大有利。

    小老虎沒能多高興一會兒,心中突然想起一件事來,笑容一僵,神情驟變,撥馬奔回己軍陣中,高聲大呼:「眾軍聽令,隨我即刻南下。人不離鞍,馬不停蹄,有故意拖延者,斬!」小老虎跑馬宣令,將軍令連說了三遍,而後一馬當先,逕往南去。

    軍中將士不明所以,但聽得一個「斬」字,不敢怠慢,紛紛擾擾,撥馬南向,棄了冀城不管,緊隨著小老虎而去。

    滇吾也被小老虎一驚一乍的舉動弄得一頭霧水,趨馬趕上小老虎,急聲問道:「老虎,出什麼事了?」

    小老虎頭也不回,只顧打馬,口中厲聲道:「董卓要跑了,再不快些,董胖子就跑了!」

    這幾句話沒頭沒腦,滇吾聽得一臉茫然:「什麼,你怎麼知道董卓會跑?他往哪裡跑?」

    小老虎厲聲道:「張溫跑了,董胖子還會留下來等死麼?那老東西最是奸猾,鼻子比狗都靈,不管是立功的機會,還是遇險,都能被他聞出味道來。張溫跑了,董胖子絕不會一個人留在隴西,我們要盡快趕過去,希望還能攔住他。」

    「你是不是想岔了;董卓手上還有一萬多人馬,在隴西又無強敵,他用得著跑麼?」滇吾趕得急了,有些上氣不接下氣。

    「董胖子要是不跑,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小老虎心中焦慮,「老邊和我說過,那董胖子一向把自家的兵馬看得比自己兒子還精貴,除非有好處,否則從來不跟我們硬拚。你想一想,從美陽到武功,再到郿縣,他從來都是看準了機會才下手,什麼時候肯白白消耗自家的兵力?他要是知道張溫跑了,怎麼肯留在隴西和我們死拼?」

    滇吾聽到其中有老邊的意思,心就放下了一半,不再追問為何趕路,卻問起另一件事:「董胖子要從隴西撤走,有好幾條路,他會走哪一條?」

    「我怎麼知道?」小老虎氣急敗壞地說道,「隴西的消息已經斷絕十幾天了,我連董胖子的軍隊到哪裡了都不知道。」

    滇吾駭然道:「什麼都不知道,就這麼冒冒失失闖進去嗎?」

    「就是因為不知道,所以我才要加緊趕過去;能趕上還有機會把董胖子留下來,要是去得遲了,董胖子一跑,說什麼都沒用了。」小老虎說得斬釘截鐵,流露的是一往無前的決心,其中自有一種不容置疑的氣度。

    騎兵組成的長龍,猶如利箭離弦,如飛一般奔向南方。

    ……

    且不說小老虎飛奔趕來隴西,心心唸唸只為收拾董卓,卻把隴西境內另一路官軍給暫時忘卻了。

    隴西郡太守李相如此刻正經受著內心的百般煎熬。

    嚴格說來,李相如目前還是待罪之身;中平元年金城郡剛剛反叛的時候,隴西宋建響應舉兵,當時李相如畏於叛軍聲勢,不敢出兵征剿,死守狄道不出,坐視宋建所部壯大,便已然犯下縱賊之罪。到中平二年老邊與夏育爭鋒,李相如不僅未能出兵相助,反而推諉怯戰,拖了夏育的後腿,間接導致夏育大軍落入被動局面;夏育之敗,李相如也要負上一半的責任。

    再後來,夏育兵敗身死,李相如的舉動就更是卑污不堪,居然在老邊的恐嚇之下,主動棄城逃亡。

    依漢律,為州郡長吏而棄土不守者死。若是單純論罪狀,以李相如所作所為,殺他三次都夠了。不過李相如卻沒有死,因為他身後有兩座大靠山。

    一者,李相如出身隴西李氏;自飛將軍李廣之後,隴西李氏日漸興盛,儼然涼州大族,在隴西郡內更是首屈一指。李相如能擔任一郡之守,位次二千石,自然是有宗族的大力扶持。而宗族的勢力還只是一個方面,李相如同時還投靠了宦官一黨。說起來,懂得妥協也是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而李相如有了兩大靠山的扶持,平步青雲自不待言,甚至犯下重罪必死之餘,仍能遇難呈祥。

    不過,李相如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能夠在朝廷大軍大舉征討涼州之際,容他獨領一軍戴罪立功,已經是李相如最後的機會。當然,在李相如看來,這個機會本就是十拿九穩,就是個現成功勞,只等著他伸手去取罷了——至少在三天前他還是這麼想的——直到周慎兵敗榆中的消息傳到他耳中。

    之前李相如進軍隴西,進展極快,周慎大軍還未到榆中,他就已經收復了隴西郡治狄道,身為隴西郡守,也算是成功收復故地,將功贖罪了。而隴西郡內另一路官軍主帥董卓,也算知情識趣,沒有來狄道與他爭功,將收復隴西的大部分功勞都讓給了李相如,這讓李相如一時心懷大暢。可是周慎兵敗的消息一傳來,李相如就恍如從九天之上猛地摔落塵埃,讓他連個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到這個時候,李相如才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成了一支孤軍。此前他狂飆突進,直下狄道城,是仗著自家前後都有友軍照應,至於已經退守河關的宋建又勢單力孤,不足為患。可現如今周慎大軍一敗,狄道城就失去了屏障,而在狄道的後方,董卓大軍依然磨磨蹭蹭,徘徊不前。李相如派人去催,董卓卻回話說,此前駐守氐道的叛將麴義殘部仍未被尋獲,他董某人還在盡力清剿,以保後路安寧云云。總之是打死也不想來狄道了。

    李相如心知肚明,那姓董的是打著自保的主意,不會來管他李某人的死活了。雖然李相如當著一干部下的面將董卓罵得狗血淋頭,不過相隔二百里地,就算罵遍董家十八代祖宗也是無用,眼下如何為自己、也為麾下一干人等尋個退路才是當務之急。

    思來想去,李相如絞盡腦汁仍是一籌莫展。憑他一家之力,要想戰勝叛軍保住狄道,可謂困難重重;可要故技重施棄城而去也是不能——前罪未贖,再添新罪,即便李相如靠山再硬,也保不住他。

    茫然無措之下,李相如不由將希冀的目光投向一位安然高座、正自閉目養神的文士:「子邑先生,如今情勢緊急,李某進退兩難,無計可施,只能求子邑先生指點一二。」

    王子邑睜開眼來,淡然一笑道:「李太守誤矣,眼前既然是死路,又何必一意孤行呢?眼前分明還有一條通天大道,太守為何視而不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