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涼州虎兕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二十六章 群狼(二) 文 / 岑雲

    能夠在這種時候開得起玩笑的,也就是董卓這樣究竟沙場的宿將。如李儒之流手無束雞之力的書生,已經是面色蒼白,大生憂懼之意。

    「後路交給段煨處置,命他務必攔住賊兵,穩住我軍後陣。若無急事,不必報我。」董卓隨口吩咐了一句,打發後路趕來報信的騎兵離開;「文優,跟我一起看看那虎崽子,究竟有何本事,這一年來能闖下偌大名聲。」

    中軍大旗隨著董卓緩緩向前移動,不一時出現在離前陣不遠的一處小丘陵上。官軍前部人馬一見大旗,紛紛奮起精神,歡呼高喊。響震雲霄的吶喊給了李儒一點信心,面色漸漸好轉。往遠處望去,兩支人馬正在酣戰。

    那一片戰場上不像尋常交戰時,兩軍之間有著比較明顯的陣線,兩支騎兵大軍的交鋒,或數百人、或百十人,組成一個又一個小集群,往來縱橫,互相穿插。分屬兩軍的各個小隊伍,時而正面相對衝鋒,時而又會同向而行,並駕齊驅。每一次交鋒的過程都異常地短促而直接,生死只在剎那之間,比步軍交鋒更加混亂,也更加血腥。

    這樣的戰鬥,考驗的不僅是兵士的勇武,還有指揮官對戰機的把握。就軍官的素質而言,官軍高過虎字營不止一籌;畢竟虎字營只是草創不及一年的新軍,雖然小老虎個人勇武善戰,但是手下的武官卻大都是半路出家,只跟著邊伍學得些許軍法的皮毛,比不得官軍中各級將佐久歷行伍,軍隊的組織上也更加嚴密,指揮起來得心應手。

    過去虎字營遇見官軍時所向披靡,是因為那些官軍各有弱點,或是久戰之後強弩之末,或是遭遇伏兵軍心散亂,又或者是眾寡不敵等等,都被小老虎敏銳地抓住其薄弱處痛打,才能戰而勝之。可這一次遇到董卓,卻沒有過去的好運氣了。

    虎字營的將士們很努力,亦不缺乏勇氣,但始終無法擊破董卓的前軍。兩軍在戰場上打成膠著之勢,也就意味著雙方都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流更多的血,卻一時看不到勝利的機會。

    「牛輔……比那小崽子還是差了些。」

    李儒不解道:「將軍,牛校尉與反賊兵力相當,打成膠著之勢,似乎……也不必深責?」牛輔與李儒都是董卓的女婿,關係還算融洽,聽到董卓言語中似有不滿之意,李儒斗膽為自己的連襟兄弟辯解一句。

    「這不是理由!」董卓慍怒道,「牛輔那一營,論甲械是我部下最精良的,兵將也是最精銳的,何況那小崽子分明是長途跋涉而來,人馬疲憊之時。佔著這麼大的贏面,居然只打成平手,老夫的臉都給他丟盡了。原來我董卓的女婿,居然還不上老邊隨手從野地裡撿回來的一個小崽子?」

    李儒因董卓的憤怒嚇了一跳,明智地住口不言。心裡卻琢磨著:原來岳父心裡還存著與邊章爭競之意,如此看來,他們二人的關係著實不簡單。

    董卓雖然對牛輔不滿,但是眼下的局面其實對牛輔是有利的,因為董卓部出戰的只有前鋒牛輔一部;此刻,與牛輔兵力相當的另一個校尉董越,正率其本部人馬向前軍靠攏,一旦兩營合流,兵力就比虎字營多出一倍不止,不論小老虎如何驍勇善戰,也難挽敗局。

    丘陵上視野極佳,董卓俯瞰戰場,看到董越的行動時,突然心頭一凜,厲聲下令:「叫董越立刻停下,不得前出,更不許支援牛輔。」

    隨著董卓凌厲的話聲,掌旗使不敢怠慢,令旗磨動,號角聲自山頭響起,生生剎住了董越的腳步。不理會其他人的疑惑目光,董卓自馬鞍上直起身來,放眼四顧,打量著四周的地形。

    渭水從北面緩緩流過,水面上已經漂滿了冰凌,很快就會結凍;對岸空蕩蕩一片荒野,就算有人此刻也過不了河。董卓回頭東顧,目光所及,依然只有虎字營和牛輔所部在鏖戰,更遠處不見絲毫動靜;即便前方有伏兵,相隔既遠,也不足為慮。

    最後,董卓將目光停留在南面,連綿的丘陵後面,不遠處就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雖然在寒冬天氣裡樹葉落盡,但是樹林深處依然幽深廣闊,斑駁的樹影混淆了人的視線,看不清內裡虛實。

    「董越所部向南二里,面南列陣。」董卓的軍令簡單扼要,號角聲與令旗也只能傳達簡單的軍令。

    李儒驚問道:「將軍,莫非林中有伏兵?」

    「若是沒有伏兵才叫見了鬼了,那小崽子,跟我玩這一手,還嫩了點。」董卓成竹在胸,面上盡顯自信之色。

    李儒等了半晌,林中依舊寂靜如常,後路卻猛地傳來震耳欲聾的殺聲,想是斷後的段煨所部與北宮伯玉的追兵交上手了。

    李儒疑惑地問道:「將軍,雖說那小賊虎將之名叫的極響,也不過是一勇之夫,年紀又小,不至於有此心智,屬下以為,若林中有伏兵,必定是是哪一路首領到了,於暗中調度?」

    潮水般的廝殺聲迴盪在耳畔,董卓恍若未聞,將馬鞭指著兀自與牛輔廝殺成一團的虎字營,朗聲說道:「文優,你小看那虎崽子了;你素來以智計自負,可惜眼光還嫌不足,看人時有偏頗。」

    李儒不敢反駁,拱手道:「願將軍指點。」

    「別人不知道,我還能不知道嗎?」董卓望著虎字營的戰旗,看著旗上繡著的那只幼稚的老虎繡像,眼前卻閃過當初與小老虎初識之際,看他捕獵的景象;「那小崽子丁點大的時候,就懂得虛虛實實之道,這幾年又經老邊一手調教出來,豈能以莽夫視之?」

    一言畢,董卓不再等待,厲聲道:「傳令董越繼續南進,守住我軍右翼……中軍護送步軍與輜重營,即刻動身,就從牛輔與董越兩部之間的缺口出去!老夫就不信,我中軍與步軍一動,你的伏兵還能忍耐得住!」

    董卓想得明白,不論是虎字營還是北宮伯玉的湟中義從,哪怕加上那支若有若無,還不見蹤影的伏兵,其實力也不足以對自己產生太大的威脅。這幾路叛軍之所以死咬著他不放,更多的還是為了拖住他的腳步。,畢竟他在隴西已是一路孤軍,外無援兵,糧草又不足,一旦被拖住腳步,不用多久就會被活活耗死在茫茫雪原上。

    既然叛軍要拖,董卓自然就要走;大軍突圍,最難脫身的就是行動遲緩的步軍,叛軍要拖住董卓,也只要拖住他麾下的步軍,就成功了一半。而董卓命兩營騎兵擋住兩翼,步軍當先突圍,也正是拿準了叛軍的心思,要逼迫叛軍伏兵出現,好掃清後顧之憂,好讓步軍從容撤走。

    其實,如果董卓願意捨棄步軍,只帶著馬軍逃生,誰都沒有辦法,可是董卓能捨得麼?他是一個純粹的武人,最信奉的就是自己的實力,若是丟掉步軍,就等於打折了他一支手臂,他如何能捨得?

    果然步軍一動,預料中的涼州軍伏兵很快就現身出來。原本死寂的林中一陣人喊馬嘶,數不清的人馬自林中紛湧而出,與嚴陣以待的董越部正面相對,立時展開激烈的廝殺。董越此時也知道了自己的職責,謹守陣地,將叛軍伏兵死死擋住。

    林中的伏兵自然就是一向與小老虎形影不離的成公英。英字營如今元氣未復,兵力不足二千,勉強與董越交戰已是艱難,根本無從突破董越的封鎖,更不能對突圍的董卓步軍有絲毫的威脅。

    董卓在山頭觀風景,得意地大笑:「這麼點小把戲,也敢拿到老夫面前賣弄,叫老邊來,或許還行。」

    眼見得步軍已然穿過兩翼交戰的戰場,從缺口處突圍而出,不論虎字營還是英字營,都不可能再對起產生威脅。董卓愈發得意,隨口吩咐道:「命牛輔、董越、段煨三部,暫且拖住反賊,待中軍離開之後,便徐徐後退——叫他們都小心些,不要給人鑽了空子。」說完,打馬就要下山。

    依董卓的佈置,中軍是要護送步軍離開的,董卓是主將,自然要與中軍一同行動。他才剛剛揮起馬鞭,不及打馬,前方驟起一聲驚雷般巨響,一支人馬自英字營背後現身,卻毫不理會正在交戰的英字營,斜刺裡自側後殺出,繞過正在交戰的兩部人馬,如離弦之箭,逕取大路上毫無防備的步軍人馬。

    董卓目瞪口呆,揚起的馬鞭懸在半空,遲遲不能落下。

    虎字營與英字營也猛然發力,此時卻是他們反過來要拖住牛輔與董越了。

    戰陣之中,小老虎清朗高亢的笑聲隨風而至:「董胖子,小爺忍了好久了,看你今天能逃到哪裡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