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洪荒通史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章 哪吒2 文 / 小灰龍

    那石磯娘娘趕哪吒飛雲挈電,雨驟風馳,趕彀多時,哪吒只得往乾元山來到金光洞,慌忙走進洞門,望師父拜。

    真人問曰:「哪吒為何這等慌張?」

    哪吒曰:「石磯娘娘賴弟子射死他的徒弟,提寶劍趕來殺我,把我的乾坤圈、混天綾都收去了!如今趕弟子不放,現在洞外。弟子沒奈何,只得求見師父,望乞救命。」

    太乙真人曰:「你這孽障且在後桃園內,待我出去看。」

    真人出來身倚洞門,只見石磯滿面怒色,手提寶劍,惡狠狠趕來。

    太乙真人稽首道:「道兄請了!」

    石磯娘娘答禮。石磯曰:「道兄!你的門人仗你道術,射死貧道的碧雲童子。道兄好好把哪吒叫他出來見我,還是好面相看,萬事俱息;若道兄隱護,只恐明珠彈雀,反為不美。」

    真人曰:「哪吒在我洞裡,要他出來不難,你只到玉虛宮見吾掌教老師,他教與你,我就與你。哪吒奉玉虛敕命,出世輔保明君,非我一己之私。」

    娘娘笑曰:「道兄差矣!你將教主壓我,難道縱徒弟行兇?殺我的徒弟,還將大言壓我,難道我不如你,我就罷了,你聽我道來:

    「道德森森出混元,修成乾健得長存;三花聚頂非閒說,五氣朝元豈浪言?閒坐蒼龍歸紫極,喜乘白鶴下崑崙;休將教主欺吾黨,劫運迴環已萬原。」

    話說太乙真人曰:「石磯!你說你的道德清高,你乃截教,我乃闡教,因吾輩一千五百年不曾斬卻三屍,犯了殺戒,故此降生人間,有征誅殺伐,以完此劫數。今成湯合滅,周室當興,玉虛封神應享人間富貴;當時三教僉押封神榜,吾師命我教下徒眾降生出世,輔佐明君。哪吒乃靈珠子下世,輔姜子牙而滅成湯,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傷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數。你怎言包羅萬象,遲早飛昇?似你等無憂無慮,無榮無辱,正好修持,何故輕動無名,自傷雅教?」

    石磯娘娘忍不住心頭火,喝曰:「道同一理,怎見高低?」

    太乙真人曰:「道雖一理,各有所陳。你且聽吾分剖:

    「交光日月金英,一顆靈珠透寶月;擺動乾坤知道力,逃移生死見功成。逍遙四海留蹤跡,歸在三清立姓名;直上五云云路穩,紫鸞朱鶴自來迎。」

    石磯娘娘大怒,手執寶劍,望真人劈面砍來;太乙真人讓過,抽身復入洞中,取劍執在手上,暗袋一物,望崑崙東山下拜:「弟子今在此山開了殺戒。」

    拜罷,出洞指石磯曰:「你根源淺薄,道行難堅,怎敢在我乾元山自恃凶暴?」

    石磯又一劍砍來,太乙真人用劍架住,口稱:「善哉!」石磯乃一頑石成精,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得道數千年,尚未成正果。今逢大劫,本像難存,故到此山;一則石磯數盡,二則哪吒該在此處出身,天數已定,怎能逃躲?石磯娘娘與太乙真人往來衝突,翻騰數轉,二劍交加,未及數合,只見雲彩輝輝,石磯娘娘將八卦龍鬚帕丟起空中,欲傷真人。

    真人笑曰:「萬邪豈能侵正?」

    真人口中唸唸有詞,用手一指,此物不落,更待何時?八卦帕落將下來。石磯大怒,臉變桃花,劍如雪片。

    太乙真人望著憤怒的石磯,神色複雜,於是曰:「事到其間,不得不行。」真人將身一跳,躍出圈子外來,將九龍神火罩拋起空中;石磯見罩,欲逃不及,已罩在裡面。

    太乙真人說道:「你不明天數,如今犯在吾之手上,切莫怪我心狠。」說完太乙真人運氣,罩內騰騰焰起,烈烈火生,九條火龍盤繞;此乃三昧神火,燒煉石磯,一聲雷響,把石磯真形煉出,乃是一塊頑石。此石生於天地玄黃之外,經過地水火風,煉成靈精;今日天數已定,合於此地而死,故現其真形,此是太乙真人該開殺戒。

    當此時,只見太乙真人臉上煞氣漸失,自軒轅蚩尤交戰時所惹的因果全數消退,接著從他的身上隱隱傳來一陣威壓,一個道人從中走了出來,卻是太乙斬殺石磯先行完成了劫數,如今神清氣爽之下藉機斬殺了惡屍!

    太乙真人見事已完畢,收回了自己的惡屍,將哪吒給放出來,對著哪吒說道:「哪吒,你快回去,四海龍君水淹陳塘關,如今生靈塗炭,你的父母恐有生命之憂。」

    哪吒聽得此言,滿眼垂淚,懇求真人道:「望師父慈悲,弟子一雙父母,子作災殃,禍及父母,其心何安?」道罷放聲大哭。

    真人見哪吒如此,乃附耳曰:「如此如此,可救你父母之厄。」

    哪吒叩謝,借土遁往陳塘關。

    哪吒飛奔陳塘關來,只見帥府前人聲擾嚷。眾家將見公子來了,忙報李靖曰:「公子回來了。」

    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正看間,只見哪吒厲聲叫曰:「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良,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罪?」

    乃對敖光曰:「我一身非輕,乃靈珠子,是奉玉虛符命,應運下世;我今日剖腹剔腸,剜骨肉還於父母,不累雙親,你們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齊到靈霄殿見天王,我自有話說。」敖光聽得此言:「也罷!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心。」

    四海龍王便放了李靖夫婦,哪吒便右手提劍,先去一臂,後自剖其腹,刳腸剔骨,散了三魂七魄,一命歸泉。出崔龍王據哪吒之言,回旨不表。殷夫人將哪吒屍骸而棺木盛了埋葬。

    哪吒死後,魂無所依,魄無所倚,他原是寶貝化現,借了精血,故有魂魄。

    哪吒飄飄蕩蕩,隨風而至,死後托夢殷夫人,讓其在翠屏山建立行宮,好享受人間煙火,得此能夠重新托生。

    殷夫人照哪吒所托行事,而後哪吒在翠屏山顯聖,四方遠近居民俱來進香,紛紛如蟻,日盛一日;祈福禳災,無不感應。不覺鳥飛兔走,似箭光陰,半載有餘。

    無奈此後李靖無意得知此事,縱馬至廟門,只見廟門高懸一匾,書:「哪吒行官」四字。

    進得廟來,見哪吒形相如生,左右站立鬼判;李靖指而罵曰:「畜生!你生前擾害父母,死後愚弄百姓。」罵罷提六陳鞭,一鞭把哪吒金身,打的粉碎;李靖怒發,復一腳蹬倒鬼判,傳令放火燒廟宇。吩咐進香萬民曰:「此非神也,不許進香。」

    哪吒無法,只得上金光洞求救。

    金霞童兒引哪吒見太乙真人,真人曰:「你不在行宮接受香火,你又來這裡做甚麼?」

    哪吒跪訴前情:「被父親將泥身打碎,燒燬行宮,弟子無所依倚,只得來見師父,望祈憐救。」

    真人曰:「這就是李靖的不是。他既還了父母骨肉,他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將一粒金丹,放於房中,法用先天,氣運九轉,分離龍坎虎,綽住哪吒魂魄,望荷葉裡一推,喝聲:「哪吒不成人形,待何如?」

    只聽響一聲,跳起一個人來,面如傅粉,似塗朱,眼睛光運,身長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蓮花化身,見師父拜倒在地。

    哪吒借蓮花化身重生,此化身雖妙用無窮,但終究不為肉身,受此限制哪吒即使短時間內實力突飛猛進但從此卻道途飄渺。

    金鰲島,通天教主心中有感,只覺著天機突然間鬆動了不少,雖然短短的一瞬間,但對於聖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通天一算,臉色發紫,竟大怒道:「元始,你好不知恥,竟行那李代桃僵之術,將你門下三代弟子與我之弟子來做替代,解你闡教劫難。」

    通天怒氣難消,聖人那可怕的氣息直直衝出金鰲島,震得天下修道之士心中恐懼萬分,就連其餘的聖人也暗自驚奇通天為何火氣如此旺盛?尤其是原始,他根本沒想到通天已經知道他的計劃,正為通天這反常的舉動搞得頭暈腦脹,生怕出了什麼變故。

    稍過一會,通天終於平靜了下來,他默默的咀嚼著發生的一切。通天實在沒想到原始會出這一招,實在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此次大劫跟闡教的原因有很大的關係,所謂禍不自來人自去,即使躲得再深也沒用。因此元始天尊主動面對,派弟子下山收取徒弟,以後讓這些徒孫上榜,好讓闡教的元氣能夠保存下來。又或者是讓弟子找那同樣劫難在身的修道人士,斬殺他們完成劫數。

    而通天卻是反其道而行,他讓所有的弟子緊閉洞口,靜誦『黃庭』。通天也知道這辦法不是完美的,總會有一些意外出現。但誰叫他截教人多勢眾,最不缺的就是人力,掉些皮毛還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截教萬仙來朝,果如他人所說的參差不齊,通天教主也有心借這次封神大劫去掉糟糠,保存精華,讓截教浴火重生。

    不過如今見元始天尊如此作為,通天心中可是惴惴不安。

    「唉,也罷。」

    思慮前後,念及多年的師兄弟之情,通天還是決定放手一次,但哪吒的事情也提起了他的警惕之心,從此之後元始的那些小動作可就不是那麼容易得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