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洪荒通史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一章 姬昌逃回西岐 文 / 小灰龍

    朝歌,紂王的案桌上已經擺滿了一疊疊高高厚厚的奏折,打開一看,裡面無非都是那些請求釋放伯邑考以及放返姬昌回鄉之類的東西。

    紂王此時此刻早被這些千篇一律的奏折給煩的要命,忽的手下來報,說朝歌城內上下已傳遍了那伯邑考願代父贖罪,卻因一隻野性未退的猿猴襲擊紂王緣故獲罪入牢,等待擇日處斬。此消息可謂是傳的市井皆知,搞得人聲沸揚,不少人即被伯邑考的仁孝之心所感動,又為伯邑考之悲慘不幸所歎息,如今大家可都在靜靜地看著紂王該如何處置。

    紂王也被這滿朝上下,平民百姓的壓力弄得搖擺不定。幾天功夫下來,他早把當初那宴席上所受之傷給忘記了,而且現在冷靜的回想分析起來,紂王也排除掉伯邑考有那行兇的可能性,畢竟事情蹊蹺可疑,複雜重重,或許皆是因為巧合所致。

    對於伯邑考此人,紂王既惜其才智,更愛其渾然樸拙的品質,釋放伯邑考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放了他之後,姬昌怎麼辦,要知道他可是伯邑考此次朝歌之行的目的,說到底姬昌才是整件事情的關鍵人物啊。

    紂王於寢宮內徘徊不定,細細的咀嚼其中脈絡關係。

    姬昌的父親當初叛亂被祖父文丁斬殺,文丁念其一脈在西岐根深蒂固,而一家老弱無依,僅憑一婦人太姜支撐不足為慮,故大度放回,且未削其爵位。本以為西伯侯一脈從此便要落寞下去,卻未曾想到姬昌橫空出世,數十年來兢兢業業,被人以仁義賢明,愛民如子所稱頌,更有人將「聖人」一詞冠到他的頭上,可謂是名聲一時無兩!一直以來,紂王的父親帝乙生前就不斷的試探姬昌的心意,害怕姬昌心中因當年變故存有反意,無奈的是姬昌幼時歷經磨難,性格隱忍堅毅,又曾獲得異人傳授伏羲八卦,明禍福,知陰陽,因此歷次試探皆無功而返,只能懷著擔憂眼睜睜的看著這西岐一地慢慢發展起來。直至紂王繼位,姬昌便成了眼中釘肉中刺。當初好不容易借微子啟謀反一事栽贓給姬昌,將其囚居起來,如今若是釋放,禍福難料啊!

    紂王邊走邊思考,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後宮皇后姜氏所處。

    自從殷郊、殷洪兩位皇子被廣成子帶走之後音訊全無,姜氏整日憑欄而吊,甚至以淚洗面,紂王知道之後無事總會來此走走,並令後宮嬪妃好好陪著皇后。

    紂王一進姜氏宮殿便聽見裡面有人在講話,正是那黃飛虎之妹黃飛燕。

    「聽說那伯邑考好可憐啊,為父請命,待父贖罪,沒想到如今卻深陷囚牢,自身難保,當真是命運多舛!」

    「可不是,還有那西伯侯姬昌,素有賢名,被囚羑里七年,老鬢白髮,不知何時能夠被釋,或許會落得個魂歸故里吧。你說,好人怎麼不會有好報呢?」旁邊,冀州候蘇護的女兒妲己正紅著眼淚,為姬昌抱不平。

    「各位妹妹,姐姐我雖然也知道這伯邑考姬昌之事,也為他們可惜過,但後宮不得干政。且大王英明,定會公正處理,你們在我這說說可以,但千萬不要在外胡講。」皇后姜氏一直在細細聽說,到了最後才發言。

    門外,紂王偷偷地聽到了後宮的談論,一時也失去了心情,靜靜離開了姜氏的寢宮,邊走還邊歎息:「民心所向,孤不敢專斷矣!」

    次日,紂王頒下詔令,特赦伯邑考無罪並准姬昌回歸西岐,連日來的風波便因此召給平息了下來,朝廷內外於是紛紛稱讚紂王仁德。而伯邑考以及姬昌在拜別紂王群臣之後,馬不停蹄,一步不留的離開了朝歌,日夜趕往夢想中的地方—西岐。

    幾日之後,風平浪靜,那姬昌伯邑考之事便如過眼雲煙,煙消雲散,朝野內外上下再也沒有關注過,紂王也樂得清淨了幾天。

    這天,紂王正在案桌上批改奏折,卻聽手下來報,聞太師一行輕車簡從,徹夜不眠的趕向朝歌,目前已在宮門之外候著,緊急求見大王。

    紂王一聽手下來報,心中暗自驚奇。前陣子才收到北海大捷的消息,心中甚喜,正日夜思考著大軍班師回京之日,沒想到聞太師竟然一下子便飛快的回到朝歌,當真是萬里關山度若飛啊!再細想,紂王卻隱隱感到不妙,太師聞仲做事一向穩重如山,,胸有成竹,如今如此心急火燎的趕回朝歌,怕是大事來矣。

    紂王剛要命手下馬上迎接太師前來,沒想到聞仲卻闖了進來,一進來便衝著紂王問道:「大王,那姬昌一行人呢?」

    紂王見聞太師一路勞累,口乾舌燥,滿臉風塵,剛想迎上前說上幾句安慰的話,但在聞仲目不轉睛的注視下,只得順著說道:「那伯邑考姬昌一行出了朝歌已是數日,疾馳之下怕是遠在千里之外。」

    剛未說完,只聽聞仲在旁大聲說道:「糊塗啊糊塗,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大王此舉失當,日後必定懊悔不已!」

    見聞仲如此激動,紂王終知不妙,但還是小心的反駁道:「朝野內外,坊間市井皆為其二人抱憾,孤雖是大王,但亦不敢強斷,況姬昌素有賢名,太師多慮了!」

    聞仲此刻平復了下來,對著紂王這個自小帶大,視若半子的徒弟和大王,略帶些教訓的口吻講述到:

    「那姬昌雖素有賢名不假,但焉知其非是欺世盜名之徒?世間此類比比皆是,而若是他懷恨在心,舉義西岐,我大商將日後必將大亂矣。陛下為天子,雄才偉略,雖要廣開言路,不使聖聽失聰,但更要反覆思量,事無遺細,切不可受那風言風語所左右,亂了分寸。若是那姬昌現今被囚,即使世人皆有閒言碎語但亦不敢如何。反觀姬昌一放,西岐便有了主心骨,即使不反,他日陛下收權必將與其對抗,麻煩不斷!」

    聞仲一番細細的評論,把紂王給講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紂王也知道自己的不當之處,但仍自強撐:「姬昌想必不會反我大商,日後若是有所衝突,大勢所趨之下他亦是無可奈何。」

    聞仲搖搖頭,看著眼前自己這個學生,不知該說什麼好呢?

    終於,聞仲一字一詞的對著紂王說道:「大王,此一時彼一時,姬昌就算不反也得反,他是身不由主!」

    紂王大驚,沒想到聞仲如此說法,帶著不解的目光急切的問道:「太師,這到底是為何?」

    聞仲不語,撫了撫鬍鬚,歇下一會後歎了口氣說道:「只因神仙殺劫來臨,聖人欲借人間之事行朝代更替好完成封神大劫,亦可爭奪人族氣運成全教派大業。我商朝乃天下中心,無法避免,故有『鳳鳴西岐,成湯隕落』的說法。那姬昌遲早會在仙人的攛掇下跳出來的,即使他不願意也會有人代他完成。」

    紂王自小雖聞得神仙之事,但卻從未瞭解過,聽了聞仲此話更是摸不著頭腦,但他還是明白了一點,那就是姬昌一定會反的,於是衝上前去,抱住聞仲的手,急切的問道:「辛受無知,望太師教我!」

    聞仲見紂王如此,心中暗自點頭,但事已發生,只得對著紂王說道:「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大王可密令朝歌至西岐沿途關卡守將暗中攔截姬昌一行,還有,大王應暗自調動糧草,提前做好準備。切記,如今旱災連年,若不小心處理糧草之事,怕各地變相叢生,風波不斷,到時更為麻煩。至於仙神一事,稍後吾再與大王細細稟明。」

    紂王聽後,立即按聞仲的話吩咐下去,令神武將軍殷破敗、雷開點三千飛騎飛速阻擊姬昌一行,令首相尚榮立刻暗中囤積糧草,以防不測。

    諸事辦妥之後,紂王撤退左右,拉著聞仲的手往寢宮內詳細密談。

    ···················

    話說姬昌伯邑考離了朝歌,車隊連夜過了孟津,渡了黃河,過了澠池,前往臨潼關而來。然而在臨潼關之時卻遭到了殷破敗、雷開的攔截。

    大軍幢旗招展,三春楊柳交加;號帶飄揚,七夕彩雲披月。刀閃灼,三冬瑞雪彌天;劍戟森嚴,九月秋霜蓋地。咚咚鼓響,**大海足春雷;振地鑼鳴,萬劫山前飛霹靂。人似南山爭食虎,馬如北海戲波龍。

    殷破敗、雷開所率的追兵飛雲挈電而來,緊緊的跟在姬昌一行人車隊的身後。姬昌手下五百軍士,雖是飽經訓練,驍勇善戰,但怎也擋不住三千飛騎的聯合絞殺,一路上為了護送姬昌安全回到西岐,損失慘重,漸漸的面臨著覆滅的境地。

    虧得姬昌被囚羑里七年裡深得伏羲八卦,將其變為八八六十四卦,重為三百八十四爻,內按陰陽消息之機。姬昌在離開朝歌之前就為自己卜了一卦,暗中施行金蟬脫殼之計,與伯邑考兩人一起離開大隊,孤身上路。

    如此,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姬昌伯邑考兩人連過五關,終於離西岐之地不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兩人在這最後關頭遇上了不明殺手的追殺。為了父親姬昌能夠平安,伯邑考在這危險關頭挺身而出,與那窮凶極惡之徒拚死一戰,雖然成功的暫時阻攔了他們,但文弱的伯邑考終於倒在了殺手的屠刀之下,魂歸天地。

    遠方的一處山崗之上,殺手們在料理了伯邑考之後便殺向姬昌,姬昌年老體衰,如何能夠走遠,不久便被堵在這山崗上寸步難行。

    「吾兒,你為何要拋下為父而去?」姬昌彷彿沒有被眼前的險境給嚇住,見到殺手齊至,他知道伯邑考九死一生,父子連心之下一時痛徹心扉。

    冷血的殺手一語不發,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正悲痛吐血的姬昌。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天上傳來了一聲:「休傷我父!」

    眾人抬頭猛見一妖人面如藍靛,發如硃砂,巨口獠牙,眼如銅鈴,光華閃灼,其背後生有一對翅膀,正鼓鼓的扇風飛來,饒是鐵石心腸之輩也被來者這幅賣相嚇的魂不附體。

    那妖人飛到了姬昌面前,倒身下拜,口稱:「父王!孩兒來遲,致父王受驚,恕孩兒不孝之罪。」

    緩過氣來的姬昌小聲問道:「傑士錯誤了。我姬昌一向無識,為何以父子相稱?」

    妖人回應道:「孩兒乃是燕山收的雷震子,奉師法旨,下山來救父親回去西岐,故來到此」

    姬昌聽到這裡,飽含淚水的說道:「原來是吾兒雷震子,我終於又見到你了!可是今天你那大哥伯邑考卻死在了這殺手刀下,叫為父心痛不已。」姬昌說道這裡,身體一陣暈厥,看來是神傷過度。

    「父親放心,孩兒定要殺光這群兇手,以慰大哥在天之靈!」雷震子說完,大叫一聲,脅下雙翅一聲響,飛起空中,將一對錘具拿在手裡,雙錘一擊,閃電從裡面湧出到對方身上。

    殺手們受此雷擊,接連電死,死得皮焦肉嫩。少數躲過一劫的殺手見無法逃離,於是引頸一劍,自殺而死。

    處理完這些殺手,雷震子陪著姬昌將伯邑考埋葬之後便帶著深陷悲傷的姬昌往西岐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