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洪荒通史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章 三藏西行 文 / 小灰龍

    卻說這百家西進與佛教東度同時進行,可陳傳和唐玄奘受到的待遇可就完全不同,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西牛賀州群妖之首五大妖聖(除美猴王,彌猴王)接到背後勢力的命令之後,立即放出消息:凡是蓬萊島陳傳一行人路過,群妖當掃清道路,親自護送陳傳一行走過其勢力範圍。

    五大妖聖共同放出的消息,本就令眾妖心驚膽戰,西賀牛洲群妖哪個敢不從?

    再說,蓬萊島跟他們無冤無仇,其門下實力個個強橫,威名響徹寰宇,陳傳沿路又有六耳獼猴護送,這可是曾經妖族當中的「通風大聖」彌猴王啊,法力高強,修為深厚,不知得道多久,豈是他們這些成精不久的妖怪能夠為難的。

    群妖雖然凶悍,卻是個個義氣之輩,再加上有些通曉人事,當下各路妖王一聲令下,於是西賀牛洲群妖開動起來,凡是陳傳一行人到之處,群妖皆是頂禮膜拜,前呼後擁,鑼鼓開道!

    也有個別不識時務者,想要跳出來將他們阻攔,那六耳獼猴也不含糊,總是一棍子了事。

    六耳獼猴手中的日月神棍乃是先天至陽至陰之氣澆灌再輔以極品材料所成的先天靈寶,又沾染了不少功德,變化莫測,隨心所欲,更有不沾因果之功效,比孫猴子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實在是強太多了。更何況他本人乃是強大無比的准聖,足以令眾妖仰望的存在,用他來對付這些個小妖小怪,就像是用大炮射蚊子這般誇張,所以說陳傳一行在這西牛賀州絕對是可以橫著走的了!

    佛教唐玄奘一行人可就沒有陳傳等人這般好命了!

    初時,玄奘一行只有三人一馬,除玄奘以外的兩人是唐太宗特意派來保護他西行的侍衛,至於玄奘的弟子還離他老遠著呢!

    眾人沒想到一路西行如此辛苦,剛走不到一月就要翻越深山老林,橫渡激流險阻,餐風露宿,日曬雨淋還只是小事,但途遇蛇蟲鼠蟻,虎豹狼犬,更有不時出沒的妖魔鬼怪可就慘了,對三個凡人來說這可是要人命的事哪!

    也許還沒到西天見佛祖,半路上就要被妖怪截走餵飽他們的肚子!

    眼瞧著西行一路可能要歷經數十年,深山老林,戈壁荒漠只不過是漫長路途的小小意思,那兩個玄奘的貼身侍衛膽怯了。他們在某一深夜竟悄悄丟下了玄奘,重返大唐,只留下玄奘法師這個孤苦無依的可憐人繼續上路。

    幸好他們還算有心,沒把法師的行李給劫走了,否則法師可能要赤腳裸足,忍饑挨餓的走去西天了。

    之後,玄奘法師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一路西行。

    這一路上不知何故,竟冷冷清清,連個鬼影也瞧不見,原來是許多凡人聽聞大唐高人,靈教弟子陳傳老師要經過這裡前去西陲之地宣傳東土學說,大家個個都備著五穀雜糧,衝出家門跑到後面去迎接老師去了

    唐玄奘轉世那是正宗地凡人,需要吃喝拉撒啊!佛教又戒葷腥、戒偷盜,因此這唐玄奘一日三餐也成了困難!這爬山涉水的活兒,終究還是白米飯、白麵饃管用些!

    好在這金蟬子也是有大毅力之人,在咬牙堅持著前行,不過這速度自然是放慢了下來,原本早早出發的他漸漸地被後面的陳傳一行給趕上了。

    這些西賀牛洲群妖護送陳傳西進之事,不知何故,宛若一夜興起,傳到了東勝神州老百姓耳中,只惹得老百姓們一個個的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個說:「聽說那陳傳受我皇親派,前去西天傳播中土百家雜學,濟人救世,竟然連那些窮兇惡及的妖怪都感動了!那些妖怪一個個的跪拜西進路上的兩邊,高呼聖父與天同壽,吾皇萬歲呢?」

    那個說:「正式如此!昨日我的一個遠房親戚來我這還講起了這事,我那親戚原本想去尋那西天極樂世界,誰知道在路上遇見了一頭妖怪。那妖怪竟然露出血盆大口笑話我親戚說你等東土有百家雜學,蓬萊更有儒門學術,學成後看驚天地、泣鬼神,連我等妖怪我羨慕不已,為何你還要捨近求遠,如此無知?我那親戚滿面羞慚而退。這不,我親戚前來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了!?」

    眾人聽得嘖嘖稱奇,盡皆歎服!蓬萊島聖父竟然連妖怪都可以感化到如此高深的境界啊!

    而蓬萊島陳傳等人一行傳到了西天諸國人耳中,也是引起了暄然大波。

    某甲說:「南無阿彌陀佛,聽說那東土盛世大唐派人來我西天求取真經了,可見我佛之神力!」

    旁邊某乙馬上回道:「你卻是日日在佛前枯坐。消息太過閉塞了,我聽說那盛世大唐還派人過來欲傳東土大唐之仙法,好解脫我等西天之人!」

    某甲遲疑到:「大唐仙法,怕是比不得我佛之法吧!」

    某乙道:「那可未見得!?東土大唐乃是地界中心,繁華富饒。其國君不是被尊為天可汗麼?可見東土大唐仙法定也是好生了得!」

    頓了頓。某乙將嘴唇湊近某甲耳朵悄悄道:「我聽說那東土大唐仙法過來時,連西賀牛洲群妖都在朝拜呢?而佛教求取真經之人過來時。連一個人影也沒有!這高下可就立判了!」

    某甲道:「如此說來,這東土大唐仙法到來時,我倒也要去見識一番!」

    某乙道:「不正是,我聽說我們國王都已經做好準備要大張旗鼓,來迎接天朝使者了呢?據說那天朝使者還將在大王宮殿宣講一日一夜的仙法呢?」

    某甲與某乙又是一番交頭接耳

    西方佛教,靈山之巔。

    准提和接引已隱居避世多年,如今罕見的出現在眾佛陀面前!

    兩位聖人坐於上方,下面卻是則有如來,燃燈,大日,彌勒等佛祖,觀音,普賢、大勢等菩薩,一眾佛門高徒,人才濟濟,大羅准聖不可計數,可見佛門經歷千萬年臥薪嘗膽,嘔心瀝血,至如今已有翻天覆地之能。

    可惜,雖說這場面夠壯觀的啦,但氣氛卻遠遠不夠。一眾佛陀面帶愁容,默默無語,就連聖人臉上都忍不住浮現苦澀。

    良久,接引出聲說道:「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下去,怕是金蟬子(唐僧)一行取不得應有效果!」

    佛經東度,度地卻並不是佛經,而是老百姓們心中的佛法。這金蟬子一行如此靜悄悄的進行,毫無效果,那還不如幾位佛祖施展**,直接將那佛經從西天飛到東土去來地有效果!也省得為了這事結下諸般因果。

    「道門聖人有意放縱,暗中煽風點火,蓬萊又有心較量,跟我佛門過不去,這兩者雖從未商量過,但言行卻是一致,對我佛門百般打壓就是要把我佛門大興的勢頭壓到最低。哎!難矣!」准提臉色泛苦,一身老態,未想到天興佛門還要走的如此辛苦。

    「老師安心,即使玄奘一行失敗,東土禪宗六祖惠能卻能接過佛門衣缽,光大我佛教!彼等是不會陰謀得逞的!」如來安慰的說道,卻也感到有些自欺欺人。

    「慧能能將佛學融入世俗,其學說通俗易懂,百姓信服,的確是一奇才。然,猶有不足!」燃燈將剛剛建立起來的一絲良好氣氛給破壞掉了。

    「不錯!」准提點頭贊同,而後說道:「慧能之學乃是小道,不足以補全東土所缺教義,非有大乘佛經八十一卷不可!這玄奘一行若是毫無效果,大乘佛經被世人輕視,我佛門大興也是有限!」

    「天興佛門,必有一劫,玄奘此行就是天道考驗我等佛門的一劫,若是敗了,萬難挽回!」佛門之首接引道人似總結一般說道。

    整座靈山又陷入了沉靜,一股壓抑無由而生,籠罩著這萬劫因果不沾的西天勝境。

    「老師,弟子有一辦法!」觀音靈光一閃,突然出聲。

    這一聲,將所有佛陀的魂都給喚回來了,就連聖人也不例外,此刻觀音成了靈山焦點,大家灼熱的目光不是的向她燒去。

    「大士有何妙計?快快訴來!」接引一高興,對觀音客氣了不少,竟然首次用了「大士」的稱呼。想必這觀音的辦法若真的能夠解決這眼下佛門危機,日後地位必將日漲船高,力壓他人。

    觀音看著眾佛一臉焦急的望著她,眉目回轉,緩緩說道:「眾生愚蠢,不識我法門之旨要,自然怠慢了瑜迦之正宗。西行之路,八十一難,我等不如大顯我佛們之威,斬妖除魔,再借天庭之口廣傳世間。那世人偏聽偏信,有天庭神仙流傳,自是明我佛門**,再也不敢藐視!」

    妙!妙!妙啊!

    世人愚昧,偏聽偏信,當初如來上天一次,降服孫悟空,至今在世人心中還扛著個「三界第一高手的」金燦燦牌匾,好不惹人嫉妒,如此可見,要是天庭肯幫忙,傳揚佛門教義,定然能夠使得玄奘一行得到重視,最起碼比起道門神仙那些空穴來風,關於陳傳的消息,天庭神仙的認證在世人眼中來的更加可信。

    眾佛陀回味無窮,不知不覺中認可了觀音之計。

    大家打量著觀音菩薩,不吝給她一個讚美之色,此計既是為了佛門,也是為了他們自家,畢竟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了!

    「不錯!有了天庭的相助,我等必能夠扭轉乾坤,更何況玉帝正被西牛賀州一群膽大包天的妖魔鬼怪給煩著,我們斬妖除魔,他幫我們也是幫他自己。當然,若是給點酬勞也不無不可!」燃燈見自己的一方的觀音能夠提出此等妙計,首先出來贊同,也加了點自己的建議,增加個印象分。

    「玉帝此人雖貪婪成性,但經過猴子大鬧天宮,對我等心中有防,未必會痛快應承。若是我等能夠將西行取經的功德分於他一部分,想必他是會同意的。」大日如來臉現一絲不屑,直接點出了重點。

    這玉帝自從被佛門和道門在大鬧天宮一事上聯合傷害,攪得灰頭灰臉之後疑心病大發,除了王母等寥寥數人之外愈發再也不信任何人了,要是不給他一點明晃晃,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他絕不會被勾搭上的,即使他對佛門也很需要!

    接引沉響片刻,宣了一聲佛號,最後講道:「如此便有勞燃燈古佛上天與玉帝商談一番,務必要令他同意!」

    接引直接將這個任務交給了燃燈,既是因為他之前跟玉帝的轉世之身劉邦交好,而如來卻因大鬧天宮一事得罪了人家,更因為燃燈一方的觀音菩薩提出此計,如今燃燈在佛門氣候已成,跟釋迦牟尼如來不相上下,他也該重視人家,不得偏袒,免得佛門分裂。

    燃燈領旨,在眾佛希冀的目光中,其中夾雜著一點嫉妒,一臉暗喜的飛去了天庭尋找昊天

    唐僧一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終於是到了大唐山河邊界。

    這日正值秋深時節,雞鳴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氣,唐僧孤身一人,早早的起了身,迎著清霜,看著明月,再次上路。

    行有數十里遠近,見一山嶺,只得撥草尋路,說不盡崎嶇難走,又恐怕錯了路徑。

    正疑思之間,唐僧不小心忽然失足,連人帶馬都跌落坑坎之中。

    唐三藏心慌膽顫,慢慢平復心中的悚懼,又聞得裡面哮吼高呼,叫:「拿將來,拿將來!」只見狂風滾滾,擁出五六十個妖邪,將三藏揪了上去。

    三藏戰戰兢兢的,偷眼觀看,上面坐的那魔王,十分兇惡,鋼須鋸牙,鉤爪電目,實是妖孽。而又又見這魔王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宴賓客,竟將兩個活活生人剖腹剜心,剁碎其屍,將首級與心肝奉獻客人,將四肢自食,其餘骨肉,分給各妖。只聽得渝麻之聲,真似虎啖羊羔,霎時食盡。

    這番舉動,簡直是把這位唐長老給幾乎唬死。這才是初出長安第一場苦難,心臟就快要受不住打擊而碎了!

    正愴慌之間,漸漸的東方發白,那魔王妖怪聚宴完畢,也不理會這唐僧,將他綁在一陰暗無比的山洞之中,一擁而退,估計是酒飽飯足休息去了,要另找時間才吃了他。

    不一時,紅日高昇。三藏受到重大打擊,也是渾身疲憊疼痛,竟昏昏沉沉,也辨不得東西南北,直接倒下。

    正在那不得命處,只覺背後一鬆,繩索皆斷,三藏一看,竟是一一身仙風道骨的老頭子無聲無息間衝了進來幫他解圍,看上去竟然還有些熟悉的感覺,不知印象中在哪裡遇過。

    三藏,跪拜於地道:「多謝施主,搭救貧僧性命!」

    那道人只消數聲輕笑,轉身往天上瞄了數眼便迅速離去。

    天上,一陣清風縷縷飄散,一年長老輩跨著朱頂白鶴,盯著下方的舉動。

    良久,待曲終人散,方才恢復過來。

    輕輕地歎了一聲,老叟又跟上了唐僧。

    這老者,額頭正中刻著一顆明燦燦的金星,正是如今在天庭出盡風頭,人間盛名不衰的太白金星,此番前來,卻是要一箭雙鵰。既是相助如今落魄的唐僧以求取功德,又是代表天庭向佛門示好。

    可不要小看這一步,三藏此劫乃是西遊第一劫,阻力雖小,但意義非凡,所以功德之多絕對是西遊八十一劫難中有數的前幾位。要是太白得了,足以讓他修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要得多忙幾趟,再花費一些時間,緊追著三藏多做幾次功德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