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炮灰攻略

大道小說網 23、籠絡人的藝術 文 / 銀燈照錦衣

    這事沒墨雨他們說起,看來是茗煙瞞著墨雨他們的。墨雨、掃紅他們幾個家裡都好過,性子都懶散了,這麼看來如何比的了茗煙啊?

    茗煙一心討好寶玉,和襲人結成聯盟。襲人因為要做寶玉的姨娘,長遠一輩子的依靠,還考慮到寶玉前程,總是想寶玉能好些。茗煙卻很學了賈府長隨們的把戲,攛掇主人無所不為來邀寵。

    只是寶玉不大出門,性子也綿軟膽怯,才沒弄出什麼事來,不過給寶玉買的那些香艷故事書就是足以說明茗煙的手法了。那時候寶玉才多大啊?十三四歲,初中生的年紀啊。就是古人成熟的早,也是二十才成年啊。結婚也的十六七以後的事了,就是說茗煙的做法根本就是殘害兒童啊?

    其實不只殘害了寶玉一個,原著上連黛玉也害了,如果不是那些雜書做啟蒙,寶黛兩個一時還進展不了那麼快吧。

    要說紫鵑也沒少讓童年玩伴的小廝們幫她買東西,其實並不是都像燕窩一樣真的需要,只是一種手段。

    畢竟這個社會對女人的限制多,賈府的人又是無風三尺浪的長舌,所以要是紫鵑總找一個人幫忙,不知道會出現什麼不利的局面。而分散開來,找誰方便就找誰幫忙,反而就無所謂了。

    而且她也是因才適用,比如找掃紅買燕窩銀耳,找雙壽就是買川貝,找張若錦給她買糖之類的。用的人多了,並且都是有原因在裡面,就是賈府的長舌婦們也只能說紫鵑這丫頭擅長利用人,不能說她有什麼私密的事。

    當然紫鵑也從來不會白用別人,自然給好處的,所以也是一種籠絡人的技巧。所以就是要做一道銀耳雪梨湯,銀耳從掃紅那裡來,冰糖要找張若錦買,而那幾個梨卻是找的大觀園門上的張媽帶進來。

    這樣買的東西自然貴,不是貴一星半點,但是絕對「物有所值」——人麼,眼光要放大,放長才是。

    鶯兒托茗煙應該也是一個道理,十文錢的東西估計會付上一吊吧。茗煙出身粗使下人家裡,因為得了寶玉的眼,才興起來的。小時候受過窮,所以對錢比墨雨他們其實要在意的多。所以這效果自然更加不凡才是。

    紫鵑總對茗煙總是有些看不上。雖然知道他為了討好寶玉做的那些事,雖然是無極不用,但是這個社會,這樣的賈府環境,茗煙的出身,要出頭只能討好寶玉,所以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不過是生存手段罷了。可是就是瞧不上,估計是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吧。

    下午的時候,史湘雲就到了,自然有要做東道起社一說。紫鵑想的卻是現在她們賞菊,賞過了沒人看了,自己去收集些花瓣,自己做花茶,菊花枕什麼的。等探春改革以後,就弄不到了。

    不過算算離探春改革還有相當一段時間,足以把四季的花草都收集齊了。雖然她不打算弄什麼像寶釵的冷香丸一樣複雜的東西,但是花草茶對養生很有好處。大觀園裡的花木可都是真正的綠色無公害啊,不可放過的。

    所以從她們搬進大觀園,紫鵑就開始了自己收集花的大業,做花茶。

    紫鵑前世裡見過很多人以為花茶是西洋傳入的,實在是謬誤。只是中國經過清朝之後,許多的東西丟了,比如美麗的漢服,比如那營造園林的園治書籍等等不可數計的寶貴財富。

    其實中國的花茶從宋朝就有了。不過那是用花茶窨制是花和茶相配的,紫鵑本人喜歡直接飲用花草茶。

    所以春天的桃花,初夏的玫瑰,夏天的荷花荷葉之類都是紫鵑的涉獵範圍。寶釵還打趣過稻香村曬的一院子花草。還是黛玉從來不肯嘴上吃虧,反駁說:「我們這裡要的就是田園之趣,自然要弄些東西來曬來應景。」

    秋天了,目標當然是菊花和桂花了。

    說到采菊花,紫鵑才想起來,自己總覺得稻香村缺點什麼,現在想起來了,就是菊花啊,「采菊東籬下」,現在總算有條件了。

    想紫鵑在21世紀,想要有個能傍邊種菊花的房子得多少錢啊,雖然她是個高級白領估計也一輩子也掙不出來,除非當年一咬牙嫁給那個狂追過自己的高富帥,可惜過了那村沒那店,之後再有能采菊的院子的追求者都不在紫鵑前世擇偶的考慮中了。

    現在院子有了,雖然詩句裡稀疏的竹籬,連那種密不透影的高過人的竹籬牆也沒有。只有黃泥牆——裡面也是石頭牆,不過外頭涮了黃泥罷了,但是到底也是田園風格不是?何況院子外頭還有兩道青籬的,實在應該試試「采菊東籬下」的情調的。只是這稻香村居然沒有菊花。

    明年春天要一定要讓種上幾株菊花才行。因為秋天了,黛玉還去賈母院裡吃飯,紫鵑對蔬菜的需求下降,有心想些風雅事了。反正過不了多久,探春在大觀園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稻香村的出產都不是她們的了。

    晚上果然寶釵邀請湘雲去她房裡住,第二天就弄出螃蟹宴來。理由也不是起社,而是賞桂花,於是湘雲的起社酒變成了寶釵的桂花宴,不知道賈母對湘雲這個傻丫頭怎麼看,反正這事也說不得。

    賈老太太雖然在酒席上也是高高興興的樣子,但是吃了螃蟹,早早就回去了,臨去還來句「那東西雖好吃,不是什麼好的,吃多了肚子疼。」也不知道湘雲聽懂沒有。

    紫鵑吃螃蟹,還是挺滿意的,秋風起,蟹兒肥麼,不吃的話豈不浪費了秋天。古代的螃蟹不是什麼金貴東西,和紫鵑前世的21世紀的螃蟹價錢換算,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所以紫鵑認為,為了不辜負穿越的一場,好好吃才是。

    不過紫鵑對桂花的概念,只是怎麼弄點回去做桂花醬才是。所謂焚琴煮鶴、大傷風雅就是說的這種人。

    吃完了螃蟹宴,下頭的情節是什麼來著,對了,劉姥姥進大觀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