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炮灰攻略

第一卷 225、莫問前程 文 / 銀燈照錦衣

    賈寶玉也垂頭喪氣的,他雖然傻,但是這喪氣絕對不是僅僅因為他姐姐要出嫁,就是賈寶玉也不能接受這麼倉促的婚禮。

    林黛玉看賈寶玉低頭不語,知道他也沒發言權,不過問一句,其實也是白問的。就歎口氣說更現實的:「那二姐姐的嫁妝可是準備齊全了?這麼短的日子,傢俱什麼的能趕出了麼?木工也罷了,那漆料要干也要日子的。」

    很多富貴人家,從女兒很小就開始給女兒做嫁妝傢俱了,其實林黛玉很小的時候,她祖母還在世,曾經要開始給她做嫁妝了。不過她母親堅持賈府的規矩,非要女兒定下來,再做傢俱。後來林家老太太去世,這事一直沒有再提,後來林黛玉父母雙亡,也就沒人考慮這個了。

    所以林黛玉知道賈府是先定了婚才給女兒打嫁妝傢俱的,這規矩,按林黛玉幫著王熙鳳看的賬本來說,好像沒有變。起碼林黛玉沒有看見關於賈府姑娘們嫁妝的支出。

    賈寶玉這樣的財物小白是不可能知道這些的,但是小白不是白癡,賈寶玉這孩子有缺點,但是不傻,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雖然對嫁妝對女人的重要性不太明白,但是卻有嫁妝是女人出嫁的必備品的意識。

    這個還要感謝不時在賈璉面前誇耀自己嫁妝的王熙鳳,賈寶玉小時候聽多了,印象很深刻。

    可是賈寶玉怎麼想也沒回憶起賈赦那邊談論這個問題,就說:「我問問吧,我一點沒聽說。」

    林黛玉心裡歎口氣。對這門婚事實在沒法看好。

    前腳送走了賈寶玉,後頭就來了賈探春。賈探春也是個消息靈通的,得了信就去見迎春,迎春除了低頭不語沒什麼表示。賈探春當然是聰明人。聽了大概情況,也一樣沒辦法看好這親事。

    雖然不是她本人,但是所謂同病相憐。所謂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總之,賈探春很不痛快。

    於是賈探春就想找個人說說,於是就直奔稻香村。賈探春雖然因為為了討好王夫人不敢太靠近林黛玉,但是真的這樣的大事情,她還是更願意和自己的親表姐林黛玉說說,而不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薛寶釵。

    所以說賈府的姑娘表面一團和氣。有親近的,有不親近的,可是萬事不能看表面。比如賈探春表面上對薛寶釵多麼好,心裡也不可能真的把她當做表姐看。

    這事上也不願意和她吐露,絕對不是因為薛寶釵圓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薛寶釵起碼有個優點,就是嘴緊,你可以把她當樹洞,如果不和她翻臉的話,什麼話都不可能從她嘴裡擴展開。

    但是賈探春還是更願意找林黛玉說說,就是兩個人都沒辦法,也能感同身受。

    於是賈探春來了稻香村坐定,開門見山的說:「林姐姐聽說二姐姐的親事了麼?」

    林黛玉就說:「剛才聽寶玉說了。不過這孫家,寶玉也不太知道。這寶玉也剛得了消息就已經定下了?」太快了吧。雖然賈迎春歲數不小了,也不用這麼恨嫁啊,不和侯門規矩了。

    賈探春先長歎一聲才是:「誰說不是啊。大老爺好像當時就答應了,二老爺聽說不喜歡那孫家,勸過一兩回,大老爺都不聽。」

    原來提前有過過場。只是她們當時沒聽說罷了。林黛玉就問:「老太太怎麼說?」

    賈探春回答:「我聽說老太太只說:知道了。」

    林黛玉哪裡聽不出是老太太不願意,可是也不想管。林黛玉有些心理壓的慌,她勉強不在考慮這個問題,換了個很現實的問題:「寶玉說年前就要過門,怎麼這麼急?嫁妝可備好了?」

    不說也罷,這麼一問賈探春的臉色都青了:「聽說是孫家提出的要年前過門,大老爺就答應了。這三書六禮的儀式怎麼來得及?

    說句不該我們晚輩說的,大老爺對二姐姐也太不重視了。怎麼也是咱們這樣人家女兒,哪有這麼樣的。對方說什麼時候過門,就答應了,也不看趕不趕。真是不怕人看笑話。

    二姐姐這麼過去,人家能看重她麼?偏二姐姐又是這麼個軟性子。」

    林黛玉也蹙著眉頭:「是啊,哪裡能答應年前就過門的,好像……嫁妝能趕出了麼?別到時候真讓人看了笑話。」

    「嫁妝?」賈探春聽了臉色更難看:「我聽說現在還動手準備呢。」

    「……」林黛玉最後勉強安慰了一句:「可能是二姐姐的事剛定下,這不也的要個時間找工匠什麼的。」

    賈探春是管過家的,有些事還是懂的:「就咱們府裡辦事這拖沓勁,要在年前把二姐姐的嫁妝都趕製出來可是不容易。除非璉二哥天天盯著,可能好些。」

    林黛玉心裡說,就是不拖沓,這麼短時間,要備齊了一個這樣的世家千金的嫁妝恐怕不容易。傢俱要現做,針線也要現做,都要功夫的。

    兩個將來都要從賈府出閣的女孩子,對視一眼,都從賈迎春的婚事裡隱約看見了自己的暗淡前途,氣氛壓的人透不上氣。

    過了一會兒,賈探春終於又說:「時間還罷了,如果趕趕工也不是行的,可是,可是咱們府裡這賬上一時能挪出這麼多銀子給二姐姐做嫁妝麼,這才是問題。」

    「不會這麼緊吧?」林黛玉脫口而出,再想想自己看過的賬目,好真的有這樣的問題,不過林黛玉又想到一事:「三妹妹多慮了。這二姐姐的嫁妝,大老爺或者府裡都都應該有專門的積累吧,哪裡能現成從流年帳上走啊。」

    林黛玉雖然記不得自己家的事了,不過好像祖母說過,倒是母親不以為然。但是母親的嫁妝著實不少,賈府應該對女兒的嫁妝很重視吧。看紫鵑的父母在她還是很小的孩子的時候,就開始給她攢嫁妝了,應該都是這樣的吧。

    賈探春聽了看看林黛玉。她到不知道還有這個可能,起碼她重來沒聽說過。不過也許有呢,因為自己只管過內院的事。真是的大賬目自己也不知道的。

    想到有這個可能,賈探春就放心很多,意味著自己以後的嫁妝也有著落了。人都是往好處想的麼。

    事實證明,林黛玉和賈探春兩個小姑娘都太天真了。

    等賈探春告辭,林黛玉對紫鵑說:「我去看看二姐姐,你慢慢打聽一下其他姐妹們都送什麼賀禮。」

    「早了些吧,現在姑娘們應該還沒反應上來呢。」紫鵑認為。

    林黛玉正往外走。聽了這個回頭說:「今天沒反應上來,明天就反應上來了。你先打聽著,咱們也得有個準備時間啊。」

    也是,賈府這幫姑娘們個個都是人精。

    等林黛玉回來,精神更不好了。紫鵑等也不好問她什麼,只裝沒看見。

    晚上躺在床上了,林黛玉才和紫鵑說:「我看二姐姐這門親事不是很合適的。」

    是非常不合適,可是誰有辦法,連賈政都阻止不了,賈老太太又不願意管。紫鵑卻只能安慰林黛玉說:「聽著不太好,可是關起來門來過日子,沒準就合適了。」

    「這話你自己都不信,說的很心虛。我一聽就聽出來了。」林黛玉在枕上轉頭看著紫鵑。

    紫鵑歎口氣,可不是,她自己都心虛的話,怎麼可能林黛玉聽不出來假啊,「只能指望這個了。要不能怎麼樣?大老爺已經答應了,二老爺勸不過來。老太太又不肯管,就是老太太願意管,真的能管著大老爺麼?畢竟大老爺才是親生父親,兒女親事還是父親做主的。」

    林黛玉沒再說話,過了好一會兒,紫鵑都以為她睡了,準確說紫鵑都快睡著了,才聽林黛玉說:「就是管不了,起碼也應該勸勸吧。二舅舅不是也管不了,可是還是勸了又勸的。」

    紫鵑把手伸到林黛玉的被子裡,拉著她的手,卻說不上什麼安慰的話,現在的林黛玉很清醒,很理智,自然很明白自己的處境和危機。有些話不必說,兩人都明白。

    最後還是林黛玉先勉強笑了笑:「二姐姐嫁了,寶姐姐應該也著急了。以後也許就好了。」

    紫鵑也同意:「是啊,聽小螺說薛大爺看中了一個夏家的小姐,正讓薛姨太太去說親呢。

    聽說薛姨太太十分願意,如果那夏家同意,薛大爺就能娶親了。等薛大奶奶過門,那麼薛姨太太就有心思一門專注的撮合寶姑娘和寶二爺了。

    那邊成了,老太太也就沒留姑娘的必要了。老太太總是還疼姑娘的,姑娘也不用太擔心了。」

    第二天,聽到消息,邢夫人要把賈迎春接出大觀園,回賈赦那邊待嫁。

    林黛玉自然要趕去送送,賈府的姑娘,表姑娘們一個想法,於是加上賈寶玉一起聚在迎春處,看起來這些姑娘們都不太看好這親事,雖然都打起精神來說些祝福的吉利話。

    當然這是必要的,你再不看好這親事,你也不能現在說什麼話刺激迎春啊。何況除了明確知道劇情的紫鵑,其他人還是抱有希望的,期待自己的看法是錯的,迎春能過上夫妻和睦的好日子。

    賈迎春姑娘真是人才,居然看不出一點喜樂或者緊張,好像別人的事情一樣。

    薛寶釵因為搬出了大觀園,家裡又有大事——現在賈府的人還不知道,薛家早十拿九穩了。所以沒有來,只有寶琴來了還帶薛寶釵說了恭喜的話。

    等邢夫人帶著賈迎春走的時候,眾位姑娘和賈寶玉一併送到門外。紫鵑無意中撇見史湘雲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賈迎春身上的時候,飛快的看了林黛玉一眼,那眼神,不能說幸災樂禍,但是絕對是充滿得意。

    的確就是光靠聽,衛若蘭也比孫紹祖強多了。當然史湘雲才不屑於和賈迎春比較,可是這也說明這就是賈府女婿的水平。那麼她的婚事就是最好的。

    林黛玉作為賈府的客邊小姐,婚事能比迎春好麼,沒準就是迎春婚事的水平了。這讓從小和林黛玉攀比,卻從沒有一樣勝過林黛玉的史湘雲感覺很痛快。

    好吧其實史湘雲有一樣比林黛玉強的,她還是有自己的家的,史侯家。不過史湘雲一如既往的忽略的她叔嬸的好處。

    可惜這個帶著挑釁的眼神,偏以為薛寶琴突然和林黛玉說話,林黛玉完全沒忽略過去沒注意到,卻被賈探春看個正著。

    賈探春未必多重視賈迎春這個姐姐,但是她第一重視自己,第二重視家族。而賈迎春的婚事,讓她對自己的前途產生了巨大的不安,也對家族有些不滿。可是家族是什麼?自己可以恨的咬牙切齒,但是卻不容許別人蔑視。

    這史湘雲正踩在賈探春的死穴上,不過賈探春馬上轉頭,甚至沒讓史湘雲看見她發現了史湘雲剛才的眼神的含義。

    史湘雲完全想不到她這一個小小的得意的挑釁,就讓賈府最有心的姑娘賈探春暗恨上她了,以後會做出她怎麼也想不通的事。

    人麼,越得意的時候越要收斂。

    送走迎春,薛寶琴既然進了大觀園就一定會去林黛玉處坐坐的,這不薛二姑娘就說起她家的大事——薛蟠的婚事:「還是上次我大堂兄出門貿易時,路上路過一家親戚,就進去拜訪了。

    這門親戚原是老親,和我們薛家是同在戶部掛名行商,長安城中,都稱他家是『桂花夏家,凡這長安城裡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連宮裡一應陳設盆景亦是他家貢奉。端是個極富貴的人家。」

    林黛玉聽了:「那豈不很好,薛姨媽一定非常滿意了。」

    寶琴嘴角帶著一絲冷笑:「伯母當然滿意了。這夏家還有一個別家萬萬沒有的好處,就是這夏家的老爺早去世了,只有老奶奶帶著一個親生的姑娘過活,並沒有哥兒兄弟。」

    林黛玉馬上就明白了:絕戶財!還是這樣富足人家的絕戶財,薛家真是掙到了。

    林黛玉笑著說:「這麼說了這夏家太太很有本事了,家裡沒有男丁,還能支撐這麼大的家業,那麼這夏家小姐一定也不凡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