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末皇帝分身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一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 文 / 香港大亨

    除了修建稜堡之外,肖圖白也有意識的進行各種戰備工作。比如,皇家新軍建立了更多儲備火藥、鉛彈的倉庫。

    與此同時,對於工部崇禎八型鳥銃的訂單,則是進一步增加。要求工部將產量提升到每月生產3000把崇禎八型鳥銃。

    此時的皇家新軍每月的訓練大約要磨損掉1000把火槍,這並非是槍管質量問題,相反槍管的質量已經屬於17世紀的一流水平。問題在於,皇家新軍每天都有30次以上的實彈訓練。一天的訓練量,可以比得上大明神機營一年的訓練量。

    而黑火藥的殘渣很多,對於槍管壽命影響巨大。不像後世的無煙火藥,殘渣忽略不計,可以使得槍管壽命提高。

    實際訓練中,一把崇禎8型的鳥銃槍管壽命是在1000發~1500發子彈之間,還有一把逆天的神器,射出了3000多發子彈,居然還沒有炸膛。

    這讓肖圖白對於工部的工匠們,開始有了信心,知道在資金到位和嚴苛的驗收下,工部的工匠們還是挺認真的。以前工部之所以給給以偷工減料印象,這完全是因為朝廷撥給的經費不足導致。

    而在皇家新軍的30兩一把的天價訂單刺激下,實際生產中,只需要15兩銀子的成本。使得工部不但不虧本,反而賺錢。為了籠絡皇家新軍這個大客戶,工部自然是有求必應。更不敢出現所謂的偷工減料了。

    不過,皇家新軍為了安全起見,火銃射出了950發子彈之後,統統開始收入倉庫中,進行報廢處理。

    這些報廢的火銃,大多數還能夠擁有射擊數百發的壽命,肖圖白找機會看看,以後能不能將這些報廢槍支廢物利用,銷售到海外市場。

    訓練中耗費的火槍嚴重,再加上要給未來做戰備處理。所以才會要其餘工部,每月要供應3000把崇禎八型鳥銃。

    除了火槍的訂單之外,肖圖白還重視士兵的防護裝備。所以,更給士兵們訂購了8斤重的棉甲,雖然不如八旗兵15斤重雙層棉甲厚實,不過15斤棉甲是為了防子彈。

    而8斤重量的棉甲,主要是用來防禦弓箭的遠程射擊。

    事實上,棉甲對弓箭的防護比防彈性能更強,8斤重棉甲至少要騎兵至少要在35米左右,才能夠射穿。

    由於士兵本身背著18斤的鳥銃,再加上彈藥、食物、工兵鏟等等各種必備的軍需品也有10斤,這些負重已經達到28斤。再增加8斤棉甲的負重,則有36斤的負重。

    這樣的負重情況下,已經很沉重了。再重的話,就會影響行軍作戰能力。

    說句不客氣的話,躲在要塞中兵,不能算是精銳。只有敢於在敵人潰逃時,能夠乘勝追擊,擴大戰鬥成果,才是合格的士兵。要達到精銳水平,那麼則需要一天行軍200里,進行奔襲作戰。

    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講,人類的體力、耐力,並不比馬要差。騎兵能做到幾天之內奔襲千里,其實步兵完全也能夠做到。

    問題是,那需要靠著強大的意志力,非絕對的精銳,絕對不能靠著一雙足,一日兩百里,五日千里的對異地展開奔襲!

    歷史上,這種步行跋涉,千里奔襲軍隊出現過多次。比如,宋太祖,就曾經率領步兵數日之內跋涉千里,對於燕雲之地的北漢勢力進行奔襲。

    明朝初年也能夠做到步兵追著騎兵,一直追擊數百里並殲滅騎兵的壯舉!

    也就是說,騎兵對步兵最主要的優勢——機動力!其實不值一提,如果人類步兵達到真正的精銳層次,騎兵跑再快,步兵也能夠在後面追趕!

    人類的爆發力不如馬匹,但是人類的耐力遠遠超過馬匹的。

    馬匹載人奔馳兩個小時,就必須休息幾個小時才能恢復體力。但是人類可以做到10多個小時行軍,稍微休息一下,又可繼續行軍或者投入戰鬥!

    不過,長途行軍負重要求的比較低的,負重越多的部隊,消耗的體能越大,越不能支持長途行軍。

    肖圖白對於皇家新軍未來的訓練的要求是,在負重36斤的情況下,一日可以做到行軍150里。

    ——————————

    澳門的何塞船長在崇禎九年五月初,再次來到天津,這一次來到了天津總共帶來了5艘大船,可以說他全副家底都帶來了。

    何塞船長帶來了帶來了大量的玻璃加工製品,以及各類的西方商品。更重要的是,何塞船長帶來了肖圖白向他預定的大量西方的書籍。

    玻璃製品在明朝並非新鮮事物,甚至是玻璃鏡片明朝其實也可以磨製。事實上,在蒙古人西征之後,也將阿拉伯的一些玻璃工匠帶入了中原,使得大明朝時期,有一定的玻璃製作能力。

    甚至磨製玻璃鏡片,也開始逐漸的出現了。至在明朝初年,已經有使用眼鏡進行閱讀的記錄。不過,明朝的眼鏡僅僅是單鏡片,一些老眼昏花的老年人,讀文章的時候,手持鏡片進行閱覽文字。

    不過,問題是明朝生產的玻璃質量還是太差,大部分都是有色玻璃。

    而高質量的無色透明的玻璃,要麼是採用昂貴的天然水晶,要麼就是從西方進口無色透明玻璃。

    而無色透明的玻璃,也是歐洲商人向明朝傾銷的高附加值產品之一。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東西方文明各有所長。中國能夠向西方傾銷棉布、茶葉、紙張之類的產品,西方其實也可以向中國傾銷鐘錶、玻璃之類的製品。

    中國古代沒有產生玻璃技術,但是火藥、指南針、紙張、印刷術、絲綢、紡車等等一系列影響累人文明發展的成果。

    事實上,西方工業革命之前,可是貪婪的從中國學會大量的先進技術,從而實現工業革命的技術積累。

    但是,中國也不能認為,自己科學技術,已經夠用了。比如,西方的玻璃製造、光學知識,就非常值得中國學習。

    除此之外,西方的一些數學、幾何、邏輯之類的學術,也是工業革命爆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事實上,認為工業革命僅僅是歐洲人的,是極其狹隘的思想。歷史上的歐洲工業革命,是充分吸收了中國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等各大不同文明的科技文化成果,最後歐洲人將各大文明的成果,集中在一起,從量變發生了之變,從而產生了偉大的工業革命。

    同樣,肖圖白想要在中國搞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自然也需要是集人類各大文明的成果與一爐,產生了璀璨無比的「化學反應」,培育出了前所未有的怪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