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七十九 游洛迦綠玉清賓客 居鄉里水溶富一方(1) 文 / 冰絡

    次日,水溶陪著皇上到聽竹軒,一進山谷,暑氣頓消,清爽迎人【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79章節】。喬木、修竹結成茂林。馬不能行,眾人下馬,徒步進林。真是「萬竿蒼翠隔晴川」,滿目幽然,玉光瑩潤,只聽溪流聲喧。皇上問道:「哪裡的水?」水溶往竹林深處一指:「那邊有一條溪流由北而南流經此地,臣的宅第即建在那兒。」林中有農人伐竹挖筍,看到水溶,都過來打招呼:」水老爺,怎麼這幾天沒在聽竹軒納涼?「水溶含笑道:「小犬歸來,在城裡做賀,未往此地來。」「水老爺有客人嗎?這有剛出土的筍子,一會兒給水老爺送去,正好佐餚。」水溶答謝,含笑作別。竹林深處,山麓之下,果然有一練白水環山繞竹潺潺涓涓流入一道籬牆,正門卻是兩根植地生長的粗大竹子作為門柱挺起上面的整根竹製成的橫樑,上面有塊竹匾,高書「水宅」兩個大字,門柱上掛著竹片形成的門聯:

    風吹已送煩心醒;雨洗還供遠眼清鬮。

    皇上看罷讚歎:

    溪光竹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饑。

    門旁有家人看護,見水溶來,一面往裡送信,一面迎出來叫:「老爺。」水溶躬身說道:「黃老爺、嚴爺請。」進入竹門,仍是竹林,與籬牆外聯成一片,走了三射之地,才看到竹林中呈現一道粉牆,卻是磚石砌就,門樓高挺,門額上寫著:瑩淨無塵。兩邊門柱上掛著烏木門聯: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門內影壁上面筆走龍蛇,鐫刻著一首詩哦:

    茅舍小橋流水邊,安居落戶自怡然。

    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志更堅。

    身負盛名常守節,胸懷虛谷暗浮煙。

    寒霜暑熱毫無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孫總管早已得信,從裡面迎出來,他跟隨水溶從京裡出來,認識龍信,搶步出來,說道:「這是什麼風把明王爺吹到這裡來了?」龍信答道:「旋風。」孫總管道:「我們老爺總說起王爺,還說怕今生再見不到了。這不,就來了。」龍信笑道:「看來,我不禁念叨。」孫總管又給水溶見禮。水溶、龍信一左一右,陪著皇上往裡走,延璋、龍順在後面隨侍,孫總管不知就裡,看水溶尚且如此恭敬,不敢再多說,只好跟著進來。裡面仍是成片的竹林,土木建築的房屋即崗巒體勢或樸拙或典雅的掩映其中,那道白水九曲迴腸縈繞在庭院中,與一處池塘連在一起,形成活水,向南流去。水溶陪皇上來到廳堂,上書「端居堂」。延璋說道:「朱熹有詩雲,『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這名字起的好。」皇上微微頷首。端居堂兩邊的門聯是:

    破土凌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

    舉步入內,堂中桌椅都是竹製的,綠竹映窗,清爽肅然。皇上走了這些時候有些累,在竹椅上坐了,說道:「好個乘涼之地,真是『無風生翠寒,未夕起索陰』,水溶,你會享受啊。」水溶道:「十年之功,方成此規模。」「這離你的聽竹軒還有多遠?」「不遠了,過了這個院子就是。」「好,我們到那裡休息。」皇上說著起身出了端居堂,眾人相隨奔聽竹軒而去,花牆之後,一處竹籬院落,圓拱月亮門,刻著竹木門聯: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光劍助清歡。

    正面一架竹製影壁上面刻著梅花篆字:高標凌秋嚴,貞色奪春媚。微風起眾響,炎日隔繁陰。

    轉過影壁,一溪流水蜿蜒環過兩間小小竹樓,竹樓亭亭,幽幽生翠,門額上書寫大大的「聽竹」二字,門聯是:

    勁節有高致;清聲無俗喧。

    上得樓來,一架翠竹綠絹的屏風擋在眼前,繞過屏風,裡面甚是寬闊,桌椅陳設都是綠色的,綠紗糊窗,綠色錦幔,迎風飄飄,綠綢的椅袱,綠氈的坐墊,與整個竹樓,渾然一體。窗旁一張竹床,上面鋪著竹簟,簟上放著琴案,一張古琴宛如一個美人優雅安靜的臥在那兒。想來那是黛玉消閒鼓琴之所。竹牆上懸掛一把寶劍。往裡又一架屏風隔開,屏風上面畫著青青玉琅玕,上面草書龍飛鳳舞娟麗升騰寫著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上的詞句:

    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

    皇上知道再往裡應是水溶與黛玉的內室,便不再行,坐在琴床之上彷彿又回到了十幾年前,在勇毅王府絳芸軒外,偷聽黛玉彈琴的情景。丫頭們端上茶果,皇上回過神來,對水溶、龍信等說:「你們也都坐吧。休息休息。」龍信、水溶等人讓開正位,坐於旁側的椅子上。皇上指著窗外的一處地方問道:「那裡是何所在?」水溶答道:「那是館。是仿賤內幼時居所所建。現在無人居住,還空著。」「哦。」皇上輕輕答應一聲,不再言語,低頭品了一口茶,說道:「好清香的味道。」水溶答道:「這是冷庫中保存的冬日雪水,茶是用竹葉包著,竹罐裝的,有竹子的清香。」「好清雅的生活,怪不得人說『誰知渭川富,千畝可懸冠。』你是千畝竹山做閒官。現在朝廷爭端又起,邊境不寧。你也不要閒了,明日跟我回京,再做計較。」水溶答道:「這些年政通人和,怎麼又起爭端?」皇上答道:「還記得十幾年前南安王主張和藩的事嗎?」水溶說道:「臣記得是南王之妹和藩遠嫁。」皇上歎氣道:「十幾年來那藩王養精蓄銳意欲東山再起,朝臣因而彈劾南安王當年決策別有用心。」水溶道:「當年我朝四邊不安,國內凋敝,不能長期作戰,這才議和。南王捨親和藩,利國利民,怎是別有用心?」皇上道:「十幾年前,你興修水利,千秋功業,休養生息,如今富國興邦。與十幾年前不能同日而語,朝臣不記當時情況,只以現狀論當初。南安王很是被動。」水溶長歎一聲。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