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一百三十七驚母病兄弟探親歸 曉閨情昆仲無綢繆(1) 文 / 冰絡

    這一夜,黛玉昏昏沉沉,忽而看到探春盛裝而來哭訴著胡可欽為富貴權勢拋妻棄女之苦情,忽而看到她一身胡服講述著綠洲荒漠的孤寂,一會兒又似乎回到了大觀園中,看到她正倚窗滿面春風的說著「日邊紅杏倚雲栽」【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一百三十七驚母病兄弟探親歸曉閨情昆仲無綢繆(1)章節】。

    黛玉不時被魘住,水溶不敢稍睡,圍坐炕上,握著她的手,焦心地看護著。次日,黛玉頭暈目眩,渾身無力,臥床難起。水溶忙請了太醫看視,吃了幾副藥,病症減輕,卻還難以好轉。探春七祭亦未去成。靖寧王潛逃,皇上心意未明,賈環、賈蘭都不想停靈太久,邊地胡俗也沒有長久停靈的說法,思衿、思綾無所主張,只知道倚靈哭泣,任憑賈環、賈蘭做主,七祭之後就要出殯。在探春出殯之時,黛玉扎爭著非要去送葬不可鬮。

    水溶讓韻竹扶黛玉坐在大轎之中,自己騎馬在轎旁陪著。除了北靜王府、賈府的人沒有什麼人來送葬。南王府派長史露了一面,就不見了。勇毅王府派人路祭。一路上哀樂陣陣,冥紙飄飛,銀山壓地,兩府人丁亦是不少,也顯得蕭條與淒冷。賈氏祖籍金陵,在京內沒有墓地,人死之後,都在家族寺廟、庵堂停靈,待以後遷往祖籍。

    皇上沒有下旨,賈環、賈蘭也無法定准,是否把探春遺體送還給胡可欽,也只能暫時在饅頭庵停靈。在饅頭庵守靈十幾天,水溶派人在附近的寺廟安排好了住處一直陪著黛玉,待法事作完,方返回京城。受此苦楚,回京後,黛玉的病勢又加重了。水溶知是探春的死給黛玉打擊甚重,心病所致。飛鴿傳書,讓靈岳、靈川返京,期望兒子回來能給黛玉以精神上的安慰。

    探春喪葬完畢,皇上與水溶商議,想讓思矜、思綾扶靈返鄉。水溶道:「不急於一時,胡可欽那兒情形未明,等局勢明朗之後再做理會不遲。」不久,渾格齊傳來信息,說胡可欽返回渾格齊,想率領親信一舉治服四王,重統渾格齊,結果其弟銅古先發制人,殺了胡可欽和秦烏特,渾格齊四王分治。不久,文宣王和渾格齊四王的謝恩使者抵達京城。皇上在金殿召見四王使者,四王使者呈上四王謝恩奏折,並代四王盟誓永遠效忠皇朝。皇上又賞賜豐厚,使者回返渾格齊。邊庭回復安寧。

    水溶回府與黛玉說了胡可欽的事。黛玉後背倚著靠枕,歪在炕上道:「三妹妹還說胡可欽是英雄。我未見其英雄何處。大英雄要能大智大勇大仁大義,胡可欽背信棄義出爾反爾,未見其信義;捨妻女而謀權柄,未見其仁恩;大勢已去,不知機運不在,妄想謀動以致失命,未見其智;時機未成,不知潛伏,未見其勇。」

    水溶道:「個人心中自有其英雄蘊意。相比之下,你那三妹妹倒堪稱智勇仁義雙得。」黛玉不解道:「王爺何出此言?」水溶道:「夫婦十餘年,豈有不知彼此性情的?胡可欽行事,靖寧王妃自能猜測一二,亦知胡可欽心願難成。胡可欽如此結果,靖寧王妃回去又會如何?聽說胡地風俗,父兄死後,其弟和別子可承繼其父兄之妻,漢之細君公主、明妃不能免辱,如令表妹性命仍存,其運如何?毅然抉擇自己命運,對胡可欽不負其情,對家國不負其恩,對自己免受其辱。能前瞻其運,可謂有智,毅然赴死,可謂有勇。奇女子也!」

    黛玉長吁道:「三妹妹正富盛年,中途而折,生死何速縱然智勇,難脫權謀擺弄,更是令人歎惋。明珠瓦礫俱毀,豈不惜載?權貴龍驤,英雄虎戰,如蟻聚腥,如蠅竟血。一將功成白骨枯,血流漂櫓,換來的依舊一副白骨皮囊。人世所求仍是兩手空空。空讓紅顏餘恨,翠袖悲啼。女子妄想夫貴妻榮,換來的不是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春閨寂寞即是家毀人亡大廈傾枉送了卿卿性命。哦」

    水溶悵然,人世男女奔傲裡奪尊,人前顯貴。逝者如斯,尊貴隨逝。經名利之場,無名利之心,船過水即如常,不留痕跡。然水變成血時,又如何?人生之河變成一片血紅,縱名利之船遠逝,銷匿無形,水真的能如以往無有任何痕跡嗎?

    紅殘翠減,葉舞風蝶,繁華落盡;秋荷無跡,寒潭清冽,水瘦山清。剝離掉一切裝飾的大地,是否才是世界的本然?白雲無需點綴,藍天依舊清湛,水天一色,清骨逸神,是否才是真實的人生?明明月色,不因大地衣冠盡褪而吝嗇自己的光華,反而更加清澄明澈,銀輝流溢。大地裸露出她的貧瘠、醜陋的本來卻換來上天最溫柔的呵護。奇哉,怪哉,抑或真哉。

    黛玉的精神一直頹靡,身子也是懨懨的,水溶為解黛玉心緒,拉著黛玉一起賞月。命人在院中籠上騰香爐取暖,又在石凳上鋪上厚厚的錦繡座褥,黛玉穿著大毛的衣服,倒也不覺得冷。

    水溶道:「飛鏡新磨,銀河輝瀉,如此良辰如此夜,何必鬱鬱於懷?人生百年,相較於長江明月不過一瞬,誰能抱明月而長終?靖寧王妃壽數雖短,也算生得轟然,死得壯烈。得其所矣。不必慼慼如是。」黛玉道:「也不是光為三妹妹,女子力薄,依恃男子而存,生死榮辱皆取決之,半點不由自己。豈不悲哉?」

    水溶笑了:「你只看到女子身不由己,沒看到男子何嘗由己。我想放浪蒼苔白石之間,何曾遂願?萬千士人想要應舉登科高官顯爵,幾人得意?即便萬乘之君,又豈是事事隨心的?當年皇上想要娶你,如願否?今日想要靈岳、靈川做駙馬,也是一波三折,不知如何善後。人生豈能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於心。靖寧王妃生不愧人,死不愧地,已是難得。死者已矣,生者亦求無祚於天地。何必戀戀於死者,令生者生命垂垂。豈不因死者而辜負生者?」

    黛玉道:「王爺不必勸我,大理我也懂得。只是情感上的事,豈是理所能動的?王爺不必擔心,過一陣子也就好了。」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小說在線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