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

第一卷 一百四十 因勢導四人暫會面 約盟明幾時動真情(3) 文 / 冰絡

    暖冬之後,必是寒春,新年過後,沒有變暖氣象,料峭之風卻凜冽的很,稍暖之後,又是雨雪霏霏【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140章節】。將至清明,水溶想起要到父親墳上看看,進京之後,也不知晹陽那邊把老王爺之墓照管的如何,身在朝中,哪得自由?便讓靈岳、靈川前往,也順便到蘇州祭拜外祖父母。當然也有意讓他們再出去周遊一番。林基巖亦讓林晰隨之前往蘇州,為林如海夫婦掃墓。選了一個稍微不錯的天氣,水溶、黛玉、林基巖、嫣寧親自送他們到船上,各自躬身施禮,三小知道此禮不是行給自己的,而是代祖父母、外祖父母而受,便都受了父母半禮,又都給父母磕頭告別。

    水溶四人帶著僕從騎馬、坐轎回府,靈岳、靈川、林晰屹立船頭,望著滔滔江水,兩岸綿延群山,真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之歎。林晰第一次走出豪門深院,不禁歎道:「這外面景色真比京城開闊得多,清新的多,讓人心曠神遠【紅樓夢林黛玉續傳—水潤珠華(三部曲)一百四十因勢導四人暫會面約盟明幾時動真情(3)章節】。」

    靈岳、靈川喟然而歎,京城繁華富麗,卻束縛人的心性,讓人在富貴之路上越走越窄,心胸越來越狹,何如外面世界,海闊天高,任其翱翔,山遠地遼,任其馳騁。人心亦隨之闊遠豁達。出了京城,就是「打開玉籠飛綵鳳,頓開金鎖走蛟龍」。然而兩人又回想起在麟德宮與兩位公主會面情景:

    四人相對,尷尬難言,靈岳看元和公主脖項之上那條淡淡痕跡,道:「公主傷勢好了,那條痕跡還是耀目,靈川那裡有南海帶回的蛇膽珍珠藻麗泥,有銷痕去跡恢復之效,公主可要試試。」

    元和公主道:「謝世子關心,不用了。留著它吧,還是個念興。」靈岳道:「我們拒婚不是對公主本人有什麼不如意,而是……」而是後面的內容太複雜了,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的,靈岳不知從哪裡說起。

    元和公主道:「世子不用說了,那日你們與父皇說的,我姊妹都聽到了。我姊妹出身尊貴之家,卻不如貧民女子可得人世之樂。原來貴賤之間還有此等懸殊之處,生在帝王之家也有深恨之時,此意怎平?有心托明月,明月照他方,此恨何了?」泫然欲泣,強忍住淚,停了停又道:「世子不用為難,我姊妹不才,運行不偶,情意難托,孤終一世,命裡使然,絕不會強逼世子。」

    靈岳道:「公主深明大義,靈岳感激。以前並不知道公主情深如此,行事莽撞,望公主海涵。」泰和公主道:「知不知又如何,宮牆中的堯霄花,只受牆內春風,哪裡比得上紫銘郡主與楚姑娘大地芳華,蓬勃萬象?春時已過,只待秋時隕落。」

    靈岳道:「今兒是冬時,外面的堯霄花開得艷呢,公主何必感歎,將來必有溫泉水脈流經,予以滋養花開葉茂。」

    泰和公主冷笑道:「都說世子文武全才,博覽群書,善察萬物。卻原來也有不懂的。外面花開,是因花根未死,地溫相宜則順勢而開,試問花根枯死碾作泥土,即便逢春,還能再開嗎?春陽能化開萬物,卻化不開頑石朽木。我姊妹心如朽木頑石矣。」靈川道:「公主何必如此?」

    泰和公主道:「世子是真不懂『情』矣。『情』之一生,如古木勁松,根系深入心中,盤根錯節糾纏五腑血脈,豈能他移?移必死矣。」靈川恍然而驚,「情」如只專注一處,自己因何在兩女之間徘徊不定,是對兩女都無情還是都有情,「情」能他分嗎?泰和公主見靈川臉現痛楚之色,驚問:「世子怎麼了?鬮」

    靈川道:「不瞞公主,得知公主真情之後,我亦彷徨。楚姑娘對我恩重,公主對我情重,我亦不知如何取捨。成親容易,定情難矣。不想成無情之姻,是以猶疑。如公主不棄,我們以五年為期如何?」泰和公主道:「五年之期?」

    靈川道:「正如公主所說,我不懂情感之事,也許年紀漸長,歷事一多,能明瞭內心鍾情所在。只是我亦先聲明於公主,我亦無法斷定五年之後如何抉擇,公主亦可不必遵守此約。」

    泰和公主喜道:「世子的意思是此時並不拒婚。」

    靈川道:「我不知聖意如何,亦不知如何履踐此約。五年之內,如我們各有所鍾,當不必等到五年;如沒有,五年之後,當給公主答覆。只是我不知這個答覆是什麼,亦不敢給公主承諾,這五年公主當可自行決定終身。」

    泰和公主喜極而泣,道:「我會等著世子,即使世子最後答覆會讓人失望。」

    靈川與泰和公主定下盟約,元和公主不禁看向靈岳,靈岳道:「如公主不棄,我們亦可定下五年盟約。」元和公主點頭應允哦。

    五年時光在人生長河中不過一瞬,可在情路之上,未免太長。事情時時刻刻都能發生,心情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誰能知道下一刻什麼人能夠出現在生命裡。也許一生追逐的那個人還沒出現,遠在天涯海角等著你去尋;也許萬水千山走遍,才發現終生尋覓的已經擁有或者已經錯過。

    靈岳與靈川回府之後,亦都分別與紫銘和楚憐卿說了這事,亦與兩女定下五年之盟。北王世子與四女定盟之事漸漸傳開,朝中大臣不禁失笑,這幾人也太孩子氣。夫妻之倫不過男女在一起,傳祖宗血脈,享魚水之歡,與情何干?娶妻進門有夫妻之義,看中別的女子再納為妾室就是。皇上也已同意納兩女子為妾,何必費這許多周折?

    然船中之人卻不做此想,婚姻只能一次,自要慎重。「情」如只能給一人,自要好好問問內心要給誰。豈能一言兩語便定?群山蒼茫掩映在暮色之中,「煙光凝而暮山紫」,錦帆劃過江面,過後江水濁浪排空依然向前,沒有了舟船的任何痕跡。如名利是兩條船,帆過即如月輪穿沼,過即無痕。水氏在名利場中、權勢路上確是醒悟了,也做到了。然載著情的帆船還能做到帆過水無痕嗎?也許「情」就是泥沙,浮塵輕粒隨水而逝,重的會沉澱在江底,日久之後,會淘出真金來。廟堂之高可避貧賤,江湖之遠可避名利,然都難以躲避「情」字。水家兄弟要在「情」路上走多遠,尋多久,才能淘出真金?同是逍遙山林,放舟江海,帶著「情」的追問還能如以前那樣瀟灑嗎?

    ——完

    說明:

    因此文偏長,至此暫且結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等待。也可以為後續故事出謀劃策,希望因朋友們的參與,後面的故事比前面的精彩。我想後面多寫寫黛玉,也想給水氏兄妹們找個歸宿。在第二部《帆過水無痕》裡,水氏兄妹太小,沒有正面接觸男女之間的感情。後續故事,側重情的描寫,而非家庭瑣事。特約朋友們參與,寫出你我心中的故事。

    從「第七十回蹄響急雨探親情切病困古廟逃難心殷」起,是《水潤珠華——紅樓夢之林黛玉續傳》的第二部《帆過水無痕》,主要以北王府為背景,以水家為主要描寫對象,以水氏兄弟開始又以水氏兄弟結文,而不局限於水溶和黛玉的故事。因是同一系列,就一起發文了,對因此在閱讀中引起的不便,表示歉意,對耐心讀完這部書、大力支持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華語第一言情小說站——為您提供最優質的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